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抗冲击负荷能力及曝气量影响因素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陆王烨 王昭月 李向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8-112,共5页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A^(2)O)+曝气生物滤池(BAF)组合工艺开展生活污水处理实验,通过调整BAF水力负荷、曝气量等方式,探究不同条件下BAF对污水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_(4)^(+)-N)的去除效果。实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适度提升水力负荷...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A^(2)O)+曝气生物滤池(BAF)组合工艺开展生活污水处理实验,通过调整BAF水力负荷、曝气量等方式,探究不同条件下BAF对污水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_(4)^(+)-N)的去除效果。实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适度提升水力负荷有利于BAF提高COD的去除率,大部分情况下氨氮去除率能保持60%以上。短期进水负荷升高的冲击下,BAF的氨氮去除率快速降低,随着水力负荷的恢复,去除率也较快恢复。BAF停曝或曝气量小时,COD和氨氮去除效果不佳,恢复曝气后,去除率恢复较快。组合工艺中,A^(2)O出水对于BAF处理效果起到重要作用,BAF具有硝化作用良好,短期抗冲击能力强的特点,进水负荷、曝气量要保持适当范围,以保证系统良好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生物滤池 抗冲击负荷 曝气量 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对高浓度Cr(VI)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晓英 曹素兰 +2 位作者 王明阳 高雅洁 朱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3-107,共5页
采用5个并联运行的SBR反应柱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分别用0、1、3、5 mg/L和10 mg/L Cr(VI)对各反应柱中的颗粒污泥长期驯化65 d,此后改变各反应柱中Cr(VI)为30 mg/L进行12天冲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经10mg/L Cr(VI)驯化后的好氧颗粒抗冲击... 采用5个并联运行的SBR反应柱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分别用0、1、3、5 mg/L和10 mg/L Cr(VI)对各反应柱中的颗粒污泥长期驯化65 d,此后改变各反应柱中Cr(VI)为30 mg/L进行12天冲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经10mg/L Cr(VI)驯化后的好氧颗粒抗冲击负荷能力最强,其COD和NH4+-N去除率略有降低,分别由90.46%和85.13%下降到88.53%和82.88%,其污泥浓度仅由4 660 mg/L变为4 460 mg/L,EPS分泌量仅增加39.99%,表面官能团未发生明显变化。总体来看,驯化浓度越高,颗粒污泥污对高浓度Cr(VI)冲击的抵御能力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长期驯化 CR(VI) 抗冲击负荷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锰酸盐-生物活性炭工艺抗冲击负荷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任芝军 马桂林 +2 位作者 孙勇 马军 李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67-1670,共4页
为研究高锰酸盐-生物活性炭联用工艺对水质变化的适应能力,以某地表水体为研究对象,测试该联用工艺抗有机物和氨氮冲击负荷的能力.结果表明,高锰酸盐与生物活性炭联用工艺分别对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的混凝工艺和过滤工艺进行了强化,缩短... 为研究高锰酸盐-生物活性炭联用工艺对水质变化的适应能力,以某地表水体为研究对象,测试该联用工艺抗有机物和氨氮冲击负荷的能力.结果表明,高锰酸盐与生物活性炭联用工艺分别对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的混凝工艺和过滤工艺进行了强化,缩短过滤工艺达到稳定出水水质的时间,有效提高整体工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当原水受到污染时,在生物活性炭工艺前增加曝气装置,提高生物工艺进水溶解氧含量,是一种提高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效能的简单高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盐 生物活性炭滤池 抗冲击负荷 曝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填料处理污染河水的挂膜启动及抗冲击负荷性能
4
作者 李青 成小英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8-133,共6页
为了比较悬浮填料和弹性填料的挂膜启动过程及抗冲击负荷能力,研究了接种河流底泥的两组生物膜反应器的挂膜速度以及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处理污染河水的效率。结果表明,悬挂弹性填料的生物膜反应器的NH4+-N去除率比填充悬浮填料的生物膜... 为了比较悬浮填料和弹性填料的挂膜启动过程及抗冲击负荷能力,研究了接种河流底泥的两组生物膜反应器的挂膜速度以及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处理污染河水的效率。结果表明,悬挂弹性填料的生物膜反应器的NH4+-N去除率比填充悬浮填料的生物膜反应器提前4 d挂膜成熟,挂膜成熟后两组反应器的NH4+-N和CODMn去除率均分别稳定在97%和80%以上;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由14.80 h缩短至7.99 h,两组反应器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由98.18%、98.76%降至78.32%、87.63%,CODMn平均去除率分别由84.52%、83.69%降至60.90%、64.71%;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弹性填料附着的生物膜具有更高的活性生物量,且生物膜镜检显示其生物膜结构更为致密;这说明,与悬浮填料相比,弹性填料在处理污染源水时能更快的实现挂膜启动并且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填料 生物膜反应器 去除率 抗冲击负荷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型序批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效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海波 苗立永 +4 位作者 肖波 刘智杰 蒋小雨 荣懿 任武昂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9-66,共8页
构建基于A^(2)O与SBR串联工艺的改良型序批式一体化设备(MSBR),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该设备在水量波动、间歇断流和水温变化条件下的运行特征与处理效能,并对其运行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间歇和连续进水两种工况下... 构建基于A^(2)O与SBR串联工艺的改良型序批式一体化设备(MSBR),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该设备在水量波动、间歇断流和水温变化条件下的运行特征与处理效能,并对其运行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间歇和连续进水两种工况下,COD、NH_(4)^(+)-N和TN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TP满足一级B标准。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0.4 h时,COD、NH_(4)^(+)-N、TP和TN去除率达到82.4%、88.3%、97.1%和68.3%,此时COD和NH_(4)^(+)-N满足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夏季系统出水COD、NH_(4)^(+)-N、TP和TN去除率分别为92.8%、95.7%、93.0%、77.8%,冬季系统出水COD、NH_(4)^(+)-N、TP和TN去除率分别为89.8%、89.3%、91.6%、72.3%,COD、NH_(4)^(+)-N和TN均满足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TP满足一级B标准。与现有工艺对比分析表明,MSBR的COD和NH_(4)^(+)-N去除负荷明显较高,总运行维护费用为0.67元/t,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可为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新技术与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式生活污水 一体化设备 脱氮除磷 抗冲击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A^(2)O氧化沟在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青青 胡亮 +1 位作者 廖妍 胡新立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0-143,共4页
以广东湛江某污水处理厂为例,针对小城镇污水特点,开展了改良A^(2)O氧化沟基于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制的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工程应用研究。论证了污水厂生化处理方案,介绍了工艺流程、设备参数、工程投资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以及运行状况。... 以广东湛江某污水处理厂为例,针对小城镇污水特点,开展了改良A^(2)O氧化沟基于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制的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工程应用研究。论证了污水厂生化处理方案,介绍了工艺流程、设备参数、工程投资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以及运行状况。运行数据显示,该工艺脱氮除磷效果优,抗冲击负荷强,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中较严者,尤其NH_(3)-N出水质量浓度0.02mg/L远低于排放标准限值。该工艺占地面积小,设备操作简单,对经济欠发达的中小城镇较友好。该工程的成功运用,对我国小城镇污水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A^(2)O氧化沟 脱氮除磷 小城镇 抗冲击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啤酒废水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继国 魏海娟 +3 位作者 王立军 王铁军 俞双 黄国鑫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0-514,共5页
通过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啤酒废水的实验研究,探讨曝气量和水力停留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曝气量为0.25m3/h,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1.5h。在该实验条件下,CODcr平均去除率在85%以上,生物浓度高达28.31mg/L,生物膜活性强,同时反应器... 通过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啤酒废水的实验研究,探讨曝气量和水力停留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曝气量为0.25m3/h,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1.5h。在该实验条件下,CODcr平均去除率在85%以上,生物浓度高达28.31mg/L,生物膜活性强,同时反应器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生物流化床 啤酒废水处理 抗冲击负荷 生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高浓度印染废水的UBF反应器运行参数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郑晓英 钱强 +1 位作者 操家顺 王惠民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41-443,共3页
对 UBF处理高浓度、高色度印染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当印染废水的 CODCr为 15 0 0 m g/L 及色度为 40 0~60 0倍时 ,最佳 Fe2 +投加量为 9.0~ 10 .0 mg/L;当高浓度印染废水的 CODCr>30 0 0 mg/L 及色度 >5 0 0 0倍时 ,... 对 UBF处理高浓度、高色度印染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当印染废水的 CODCr为 15 0 0 m g/L 及色度为 40 0~60 0倍时 ,最佳 Fe2 +投加量为 9.0~ 10 .0 mg/L;当高浓度印染废水的 CODCr>30 0 0 mg/L 及色度 >5 0 0 0倍时 ,U BF反应器的最适HRT为 2 4.0 h,此时反应器 CODCr去除率稳定在 45 %左右。 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BF 印染废水 高浓度 反应器 CODCR去除率 色度 抗冲击负荷能力 研究 器具 运行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脱氮工艺中外碳源投加控制器的建立与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马勇 彭永臻 王淑莹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06-110,共5页
反硝化需要以有机碳源为电子供体,当污水厂进水COD/TN较低时将会抑制反硝化反应的顺利进行,为了提高脱氮效率,需外投碳源。为了有效控制外碳源投加量,本文根据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建立了外碳源投加前馈—反馈控制器,确定维持缺氧区... 反硝化需要以有机碳源为电子供体,当污水厂进水COD/TN较低时将会抑制反硝化反应的顺利进行,为了提高脱氮效率,需外投碳源。为了有效控制外碳源投加量,本文根据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建立了外碳源投加前馈—反馈控制器,确定维持缺氧区末端硝酸氮浓度为1mg/L时,能实现以尽可能少的外碳源投量大大降低出水硝酸氮和总氮浓度的目的。模拟表明该控制器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响应快,易于在线控制,可显著提高污水厂脱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脱氮工艺 污水厂 脱氮效率 硝酸氮 反硝化反应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 抗冲击负荷能力 有机碳源 浓度 外碳源投加控制器 ASM1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的工艺运行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晓燕 张振家 黄广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6-337,368,共3页
从抗冲击负荷、变换水质和间断运行等三个方面来考察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 ( EGSB)反应器装置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启动成功后的 EGSB反应器装置耐冲击 ,对不同水质的适应能力强 。
关键词 厌氧 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 EGSB反应器 抗冲击负荷 水质 装置 工艺 冲击 变换 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ACF生物膜反应器高效脱氮及除有机物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朔 海热提 王晨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5-30,共6页
为实现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的提升以及满足污水深度处理的要求,采用模拟废水对一种新型聚丙烯腈-活性碳纤维(PAN-ACF)生物膜反应器进行了深度处理能力和抗冲击负荷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当HRT分别为8 h、12 h时,可分别实现出水COD、NH4+-N... 为实现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的提升以及满足污水深度处理的要求,采用模拟废水对一种新型聚丙烯腈-活性碳纤维(PAN-ACF)生物膜反应器进行了深度处理能力和抗冲击负荷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当HRT分别为8 h、12 h时,可分别实现出水COD、NH4+-N含量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要求和GB 3838-2002地表水Ⅲ类标准。当水温15℃左右、进水COD和NH4+-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 600 mg/L、140 mg/L左右时,COD、NH4+-N的去除负荷最高可分别达到4.36 kg/(m3.d)、0.14 kg/(m3.d)。PAN-ACF能够负载一层致密并有一定强度和弹力的生物膜,是一种优良的生态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活性碳纤维 生物膜反应器 深度处理 抗冲击负荷 脱氮除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填料生物反应器中脱氮微生物群落比较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青 成小英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60-2365,共6页
为比较填充不同填料(悬浮填料和弹性填料)生物反应器的抗冲击负荷能力,研究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14.80 h、11.90 h、9.89 h和7.99 h)下两组反应器的处理性能及附着生物膜的特性,通过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水力停... 为比较填充不同填料(悬浮填料和弹性填料)生物反应器的抗冲击负荷能力,研究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14.80 h、11.90 h、9.89 h和7.99 h)下两组反应器的处理性能及附着生物膜的特性,通过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水力停留时间为7.99 h工况下两者菌群测序并进行了操作单元(OTU)聚类分析、多样性分析和分类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弹性填料附着的生物膜量和胞外多聚物(EPS)质量比均高于悬浮填料,生物膜结构较为稳定;弹性填料和悬浮填料富集微生物菌群的高通量测序分析均得到优化序列23 129条,测序覆盖深度都在99%左右,经过97%相似度归并后分别得到375个OTUs和307个OTUs,与悬浮填料相比,弹性填料附着的生物膜内硝化菌和反硝化菌丰度均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弹性填料在处理污染河水时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填料 抗冲击负荷能力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SBR工艺处理盐酸溴己新生产废水运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彩霞 陈李玉 +4 位作者 李昕禹 罗志浩 魏良良 刘媛 欧阳二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9-92,共4页
研究了Fenton—SBR组合工艺对实际盐酸溴己新生产废水的运行处理效果,并对SBR反应器抗负荷冲击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连续运行30 d后,出水COD和NH3-N分别稳定在92、4.3 mg/L左右,且TP低于0.7 mg/L,三者去除率分别为98%、91%、94.... 研究了Fenton—SBR组合工艺对实际盐酸溴己新生产废水的运行处理效果,并对SBR反应器抗负荷冲击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连续运行30 d后,出水COD和NH3-N分别稳定在92、4.3 mg/L左右,且TP低于0.7 mg/L,三者去除率分别为98%、91%、94.5%,说明Fenton—SBR联合工艺对实际制药废水中的有机物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且满足出水水质要求。反应器在1400、1800 mg/L的冲击负荷下,初期COD去除率下降,但末期恢复稳定,而冲击负荷为2200 mg/L以上时,反应器处理效果显著下降,恢复原进水后恢复正常,说明工艺具有一定抗冲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 SBR 盐酸溴己新 生产废水 抗冲击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冯祥茂.CN 201410103450
14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9,共1页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药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属于制药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为核心处理系统,包括水解酸化池和SBR池,其中SBR池采用间歇式运行,抗冲击负荷能力...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药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属于制药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为核心处理系统,包括水解酸化池和SBR池,其中SBR池采用间歇式运行,抗冲击负荷能力好。该工艺对进水水质水量的变化有很大的适应性,其处理过的废水水质清澈,符合国家一级标准,堆肥处理的污泥用作肥料,变废为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系统 工艺 中药 生化处理系统 污泥处理系统 抗冲击负荷能力 废水处理技术 SBR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其他
15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79-82,共4页
关键词 环图 抗冲击负荷能力 生活污水 污染物 中科院 去除率 环境科学研究 垃圾堆肥 环境保护 二恶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建设人工湿地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16
作者 李腾宝 郭士杰 《农业知识》 2019年第20期57-58,共2页
农村生活污水不仅排放量大,而且其中的有机物、氮、磷含量较高,排放具有分散性和间歇性,水量水质波动较大,因远离市政排污管网和污水处理厂,通常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河流水系,会对农村地区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制约美丽乡村建设。... 农村生活污水不仅排放量大,而且其中的有机物、氮、磷含量较高,排放具有分散性和间歇性,水量水质波动较大,因远离市政排污管网和污水处理厂,通常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河流水系,会对农村地区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制约美丽乡村建设。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因具有建设运行成本低、工艺简单便于维护管理、抗冲击负荷强、出水稳定兼具美化环境等特点,和污水处理站等相比具有较大优势,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主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站 农村生活污水 污水处理厂 运行成本低 抗冲击负荷 美丽乡村建设 河流水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plified design of rock cavern concrete lining to resist shock loading 被引量:3
17
作者 ZHAO P J LOK T S +1 位作者 殷志强 周子龙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5期1087-1094,共8页
A simplified method was proposed for the design of concrete lining in underground rock cavern/tunnel against shock loading. The loading may result from the detonation of explosives on ground surface or ground penetrat... A simplified method was proposed for the design of concrete lining in underground rock cavern/tunnel against shock loading. The loading may result from the detonation of explosives on ground surface or ground penetration projectiles exploding adjacent to the cavern/tunnel. The resulting problem necessitates the solution of the dynamics of a beam loaded by a transient pressu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over the span. According to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with rock bolt and shotcrete, a dynamic support design method based on equivalent single degree of freedom (SDOF) was put forward. The SDOF method was applied to obtaining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at the mid-span of the beam, which is often the controlling factor in the blast-resistant design. In the formulation of the problem, the proposed method combines the phenomena of spall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 theory. An example is provided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is simplifi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nel lining design shock loading dynamic response rock caver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