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血清白介素-33与抗内皮细胞抗体-IgA、抗心磷脂抗体-IgA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超 任立红 仰曙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33-83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类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急性期血清白介素-33(IL-33)、抗内皮细胞抗体IgA(AECAIgA)、抗心磷脂抗体IgA(ACA-Ig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月住院的HSP急性期患儿37例,健康儿童20例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类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急性期血清白介素-33(IL-33)、抗内皮细胞抗体IgA(AECAIgA)、抗心磷脂抗体IgA(ACA-Ig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月住院的HSP急性期患儿37例,健康儿童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IL-33水平,双抗原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AECA-IgA、ACA-IgA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HSP患儿急性期血清IL-33、AECA-IgA、ACA-IgA的水平较健康儿童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混合型HSP患儿[除累及关节外,合并胃肠症状和(或)肾脏受损]血清IL-33、AECA-IgA、ACA-IgA水平与关节型、腹型和肾型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急性期HSP患儿血清IL-33与AECA-IgA、ACA-IgA水平呈正相关(r=0.752、0.788,P均<0.001)。结论 IL-33、AECA-IgA、ACA-IgA相互作用所致血管免疫病理损伤,可能是HSP发病的重要因素,可为HSP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细胞介素-33 抗内皮细胞体-IgA 心磷脂体-I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内皮细胞抗体和抗β_2糖蛋白I抗体水平及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梦莹 李志 +3 位作者 吕坤 钟民 所起凤 钟正灵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检测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和抗β2GP-Ⅰ抗体在SLE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探讨AEC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90例和正常对照40例,留取血清,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ECA和抗β2GP-Ⅰ... 目的:检测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和抗β2GP-Ⅰ抗体在SLE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探讨AEC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90例和正常对照40例,留取血清,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ECA和抗β2GP-Ⅰ抗体水平。收集SLE患者部分临床指标,分析AECA和抗β2GP-Ⅰ抗体水平与临床指标间的关系。将不同浓度AECA的SLE患者血清加入HUVEC培养基,应用四唑盐比色试验(MTT)法检测各组OD值判断内皮细胞增殖状态。结果:SLE患者血清中AECA和抗β2GP-Ⅰ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90例SLE患者中33例抗β2GP-Ⅰ抗体阳性,该33例SLE患者对应的AE-CA、APTT水平和SLE活动评分(SLEDAI)积分均显著高于其余57例SLE患者(P<0.01,P<0.05,P<0.05)。同时该33例患者AECA和抗β2GP-Ⅰ抗体水平呈高度正相关(r=0.984,P<0.01),AECA和抗β2GP-Ⅰ抗体水平均与SLE-DAI呈正相关(P<0.05),抗β2GP-Ⅰ抗体水平与凝血酶原时间(PT)间存在正相关(r=0.349,P<0.05)。空白对照组、健康对照血清组和低浓度AECA血清组间OD值无差异,而高浓度AECA血清组OD值显著低于以上3组(P<0.05)。结论:AECA和抗β2GP-Ⅰ抗体与SLE疾病活动相关,AECA在体外对HUVEC增殖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内皮细胞 β2糖蛋白Ⅰ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内皮细胞抗体及内皮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致病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潘云峰 汤美安 +1 位作者 张晓 尹培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94-395,共2页
目的:探讨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及内皮素(ET)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了46例SLE病人血浆中AECA,并同步检测血浆中内皮素水平。结果:发现活动期SLE病人组AECA阳性率明显较非活动期及正常对... 目的:探讨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及内皮素(ET)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了46例SLE病人血浆中AECA,并同步检测血浆中内皮素水平。结果:发现活动期SLE病人组AECA阳性率明显较非活动期及正常对照组高,AECA阳性的SLE病人皮肤粘膜损害、浆膜炎、肾损害发生率较AECA阴性病人明显增高,AECA阳性组ET浓度也明显增高。结论:提示AECA不仅直接参与SLE发病,还可通过刺激内皮细胞释放ET,从而加重SLE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内皮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 内皮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G型抗内皮细胞抗体与IgA肾病蛋白尿、血尿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翟英 李向东 +2 位作者 李毅 赵明 沈海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965-3966,共2页
目的:研究IgG型抗内皮细胞抗体(IgG-AECA)与IgA肾病蛋白尿、血尿的关系。方法:69例IgA肾病患者,根据病理类型分为4组,分析每组患者血清IgG-AECA的表达变化;将69例患者分为IgG-AECA阳性组、阴性组,分析两组蛋白尿、血尿的差异;将IgG-AEC... 目的:研究IgG型抗内皮细胞抗体(IgG-AECA)与IgA肾病蛋白尿、血尿的关系。方法:69例IgA肾病患者,根据病理类型分为4组,分析每组患者血清IgG-AECA的表达变化;将69例患者分为IgG-AECA阳性组、阴性组,分析两组蛋白尿、血尿的差异;将IgG-AECA阳性患者根据其滴度不同分组,分析IgG-AECA滴度与蛋白尿、血尿的关系。结果:在系膜增生型、局灶增生型、局灶增生硬化型和硬化型IgA肾病中,系膜增生型、局灶增生型患者血清IgG-AECA阳性率最高(P<0.05);IgG-AECA阳性导致IgA肾病患者蛋白尿显著增加(P<0.05),IgG-AECA与患者血尿无明显相关性(P>0.05);IgG-AECA的滴度与IgA肾病患者蛋白尿、血尿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IgG-AECA在系膜增生型、局灶增生型IgA肾病中高表达,并且可导致患者尿蛋白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IgA IgG型抗内皮细胞 蛋白尿 血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内皮细胞抗体和血小板生成素测定在ITP与SLE鉴别中的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益明 庞爱明 +1 位作者 庄茜 阮长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和血小板生成素(TPO)测定在鉴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分别测定76例ITP患者、41例SLE患者及5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AECA和TPO水平。结果:SLE组、ITP... 目的:探讨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和血小板生成素(TPO)测定在鉴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分别测定76例ITP患者、41例SLE患者及5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AECA和TPO水平。结果:SLE组、ITP组患者血清AEC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LE组患者血清AECA水平显著高于ITP组(P<0.01);ITP组患者血清TPO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SLE组血清TPO水平显著高于ITP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AECA和TPO的测定在鉴别诊断ITP和SLE中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内皮细胞 红斑狼疮 血小板生成素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内皮细胞抗体与丙硫氧嘧啶引起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小血管炎病变活动相关 被引量:1
6
作者 于峰 赵明辉 +1 位作者 张颖 章友康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目的:在丙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引起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y,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血清中检测抗内皮细胞抗体(anti-endothelialcellantibody,AECA),探讨其在该类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目的:在丙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引起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y,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血清中检测抗内皮细胞抗体(anti-endothelialcellantibody,AECA),探讨其在该类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1例PTU引起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及10例临床上使用PTU治疗甲亢,无系统性血管炎症状而ANCA阳性的患者,应用体外原代培养的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制备可溶性抗原,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其血清中的AECA。结果:PTU相关ANCA阳性小血管炎组患者疾病活动期共有10(91%,10/11)例病人血清可检出AECA,有6种不同的蛋白可以被识别。对以上10例AECA阳性患者同时测定了其缓解期血清的AECA,发现其中7例AECA转为阴性,3例出现的条带与活动期比较无差别。使用PTU治疗甲亢,无系统性血管炎症状而ANCA阳性患者组中未检出AECA。结论:PTU相关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中存在着不同分子质量大小的AECA,AECA在该类疾病的发病中可能具有比ANCA更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内皮细胞 丙硫氧嘧啶 中性白细胞胞质 血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G型抗内皮细胞抗体与狼疮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双欣 邵福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58-560,共3页
目的:探讨IgG型抗内皮细胞抗体(IgG-AECA)及其滴度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将64例SLE患者分为SLE活动期组和SLE缓解期组,健康对照组为健康献血员。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上述3组血清IgG-AECA的阳性率及滴度。以SL... 目的:探讨IgG型抗内皮细胞抗体(IgG-AECA)及其滴度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将64例SLE患者分为SLE活动期组和SLE缓解期组,健康对照组为健康献血员。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上述3组血清IgG-AECA的阳性率及滴度。以SLE疾病活动性评分(SLEDAI)为标准来统计SLE活动期组各患者的疾病活动性评分。结果:IgG-AECA的阳性率在SLE活动期组、SLE缓解期组及健康对照组中分别为53.8%、24.0%、0,3组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SLE活动期组、SLE缓解期组IgG-AECA的滴度水平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SLE活动期组高于SLE缓解期组。SLE活动期组的IgG-AECA滴度与SLEDAI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结论:SLE患者血清IgG-AECA及滴度水平可能在SLE的病情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IgG-AECA的滴度水平在经治疗后的缓解期患者低于SLE活动期患者,可作为评估治疗效果及判断疾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抗内皮细胞 狼疮活动性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IgA型抗内皮细胞抗体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相关性初探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柏谕 杨光路 任少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IgA型抗内皮细胞抗体(IgA-AECA)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36例HSP患儿,其中26例无肾损害(HSP组),10例紫癜性肾炎(HSPN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血清IgA-AECA及ICAM-1的...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IgA型抗内皮细胞抗体(IgA-AECA)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36例HSP患儿,其中26例无肾损害(HSP组),10例紫癜性肾炎(HSPN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血清IgA-AECA及ICAM-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HSP组相比,HSPN组IgA-AECA及ICAM-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A-AECA与ICAM-1呈显著正相关(r=0.746,P<0.01)。结论 IgA-AECA可能作为HSP患儿ICAM-1高表达的始动因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抗内皮细胞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内皮细胞抗体与系统性血管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柏谕 任少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91-893,共3页
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是一组与内皮细胞多种蛋白相结合的异质性自身免疫性抗体,于1971年由Lindquist和Osterland首次报道。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广泛出现在由免疫、炎症介导的血管壁损伤相关的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尤其在系统性... 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是一组与内皮细胞多种蛋白相结合的异质性自身免疫性抗体,于1971年由Lindquist和Osterland首次报道。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广泛出现在由免疫、炎症介导的血管壁损伤相关的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尤其在系统性血管炎中,具有潜在的致病作用,并且对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及其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作用。文章就近年来对AECA及其与系统性血管炎密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抗内皮细胞 系统性血管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内皮细胞抗体检测在早期流产中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罗靓 李云 +6 位作者 王红彦 相晓红 赵静 孙峰 张晓盈 贾汝琳 李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9-1044,共6页
目的:探讨抗内皮细胞抗体(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ies,AECA)预测早期流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产检并完善AECA的无自身免疫病史孕妇122例。根据早期流产史(流产时孕周<12周),将... 目的:探讨抗内皮细胞抗体(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ies,AECA)预测早期流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产检并完善AECA的无自身免疫病史孕妇122例。根据早期流产史(流产时孕周<12周),将研究对象分为早期流产组和对照组,采用t检验、非参数Wilcoxon检验、Chi-square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期流产的相关因素。随访孕妇的自然流产情况,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AECA阳性和AECA阴性孕妇的自然流产率。结果:(1)共纳入122例孕妇,其中早期流产组35例(28.7%),平均年龄(32.1±6.1)岁;对照组87例(71.3%),平均年龄(30.7±5.1)岁。早期流产组有更多的妊娠次数[3(2,4)vs.1(1,2),Z=-6.402,P<0.001]和高血压合并症(11.4%vs.1.1%,P=0.024)。早期流产组AECA的阳性率(34.3%vs.8.0%,χ^(2)=13.070,P<0.001)和免疫球蛋白G升高的比例(17.1%vs.4.6%,P=0.032)显著高于对照组。(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次数增加(OR=4.149,95%CI:2.287~7.529,P<0.001)、AECA阳性(OR=4.288,95%CI:1.157~15.893,P=0.029)、免疫球蛋白G升高(OR=6.177,95%CI:1.156~33.015,P=0.033)是早期流产的危险因素。(3)将122例孕妇分为AECA阳性组(19例)和AECA阴性组(103例),生存分析显示,孕12周时AECA阳性组的胎儿生存率显著低于AECA阴性组(84.2%vs.96.1%,P=0.035)。结论:妊娠次数增加、AECA阳性及免疫球蛋白G升高是导致早期流产的显著危险因素;AECA的检测有助于预测早期流产,可以为改善妊娠结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内皮细胞 早期流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血清抗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的提取和纯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丹 胡娟 +5 位作者 刘萍 罗伟光 李婷婷 郭靖 明英姿 邹义洲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46-151,共6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出现排斥反应的受者血清中抗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的提取和纯化方法。方法首先分离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收集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不良受者的血清样本,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抗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的筛选;...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出现排斥反应的受者血清中抗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的提取和纯化方法。方法首先分离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收集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不良受者的血清样本,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抗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的筛选;用Luminex抗体检测平台检测血清中抗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链A(MICA)的抗体。在确定血清标本中存在有抗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后,用HUVEC将其吸附。洗涤细胞后再将吸附的抗体从细胞膜上洗脱下来,再用Protein-A/G磁珠再次纯化和浓缩洗脱液中的抗体Ig G。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洗脱液中抗体活性,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凝胶和免疫印迹法鉴定纯化的抗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Ig G)。结果在386例肾移植受者的血清中,选取血清肌酐(Scr)>400μmo I/L、抗HLA抗体阴性、抗MICA抗体阴性和荧光反应强度(MFI)>16的5例受者的血清样本,纯化后的抗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Ig G在SDS-PAGE凝胶显示免疫球蛋白重链(纯度>9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纯化的抗体具有重新结合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抗原的特性。结论采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吸附肾移植受者血清中抗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的提纯方法可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 体吸附 人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及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检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玉琴 蒋建华 +3 位作者 周炳华 普雄明 岳华 藤玉芬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27-628,共2页
通过对41例SLE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AECA)的检测结果显示,活动期SLE患者中ANCA的阳性率为53.7%,AECA阳性率为9.76%;各系统损害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相比均无明显差异;AECA阳性者其血清ANCA阴性。表明SLE患... 通过对41例SLE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AECA)的检测结果显示,活动期SLE患者中ANCA的阳性率为53.7%,AECA阳性率为9.76%;各系统损害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相比均无明显差异;AECA阳性者其血清ANCA阴性。表明SLE患者免疫机制复杂,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 中性粒细胞胞质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管内皮细胞 ANCA AE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及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检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建华 普雄明 刘玉琴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13-613,共1页
为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及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AECA)在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中的意义,笔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IF)对20例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进行了血清ANCA及AECA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血管炎 皮肤 变应性 中性粒细胞胞质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反应元件介导的Bcl-2-shRNA对缺氧诱导抗凋亡肺血管内皮细胞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桢 曹永梅 +4 位作者 曾真 顾玉春 季莹莹 赵宇鹏 李颖川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4-681,共8页
目的探讨低氧反应元件(HRE)介导的Bcl-2基因沉默对缺氧诱导抗凋亡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Bcl-2的siRNA序列,构建含Bcl-2-shRNA和HRE的表达载体并进行慢病毒包装,重组病毒感染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分别在常氧(21%)或低氧(5%)... 目的探讨低氧反应元件(HRE)介导的Bcl-2基因沉默对缺氧诱导抗凋亡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Bcl-2的siRNA序列,构建含Bcl-2-shRNA和HRE的表达载体并进行慢病毒包装,重组病毒感染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分别在常氧(21%)或低氧(5%)条件下培养;96 h后通过荧光标记物确认感染效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Bcl-2基因沉默明显下调细胞内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HRE启动子仅在低氧环境中活性显著增强;重组慢病毒感染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后96 h时的转染效率约为90%,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下调,细胞凋亡增加;在低氧环境中,受HRE的调控,Lv-HRE-Bcl-2-shRNA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结论低氧条件下,HRE作为氧敏感调控开关,可进一步增强Bcl-2-shRNA的作用,诱导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这将为肺动脉高压的血管重塑提供潜在的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 低氧反应元件 凋亡肺血管内皮细胞 基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
15
作者 蒋建华 普雄明 +2 位作者 周炳华 吴卫东 刘玉琴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4-165,共2页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血管内皮细胞 心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内皮细胞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组化鉴定
16
作者 任峰 刘彦仿 隋延仿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2期30-32,共3页
本文报道用临床手术切除的肝癌标本制备细胞悬液直接免疫BALB/c小鼠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在筛选过程中获得一株抗血管内皮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该细胞株稳定地在体外连续培养四个月。抗体能直接用于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的石蜡包埋的切片染... 本文报道用临床手术切除的肝癌标本制备细胞悬液直接免疫BALB/c小鼠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在筛选过程中获得一株抗血管内皮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该细胞株稳定地在体外连续培养四个月。抗体能直接用于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的石蜡包埋的切片染色,不需胰酶消化。经A.B.C法免疫组化染色证明,对全身各脏器血管内皮细胞定位以及30例各种类型血管瘤的内皮细胞染色均呈阳性反应。对起源于内皮细胞的5例血管内皮细胞肉瘤定位4例阳性,1例为阴性。而对血管外皮细胞肉瘤却大部份呈阴性反应。与内皮细胞以外的组织无交叉反应。提示此抗体能识别的抗原可能是Ⅷ因子相关抗原,它对起源于血管的软组织肿瘤的鉴别诊断及免疫组化定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单克隆 BALB/c小鼠 血管内皮细胞肉瘤 血管外皮细胞肉瘤 Ⅷ因子相关 鉴定 体外连续培养 福尔马林固定 免疫组化定位 Sp2/0 软组织肿瘤 细胞融合 细胞悬液 标本制备 手术切除 石蜡包埋 胰酶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19
17
作者 刘舒(综述) 徐晓芳(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62-966,共5页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50岁以上老年人致盲的首要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AMD的患病率也在升高,其中湿性AMD以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为特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过度分泌为其主要机制,最终可致视力减退或盲,是90%以上AMD患者视力...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50岁以上老年人致盲的首要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AMD的患病率也在升高,其中湿性AMD以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为特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过度分泌为其主要机制,最终可致视力减退或盲,是90%以上AMD患者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针对新生血管生成的靶向VEGF药物,如雷珠单抗、阿柏西普等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致盲率,是湿性AMD的一线治疗药物。但仍存在部分患者对治疗无反应或长期治疗后视力不能维持,频繁注射也增加了并发症的风险和经济负担。为了进一步改善湿性AMD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长期预后,多种新的治疗方式已经或即将迈入临床,包括通过相同或不同靶点联合治疗以增进疗效、改变或简化用药方式、抑制VEGF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等。本文就治疗湿性AMD的抗VEGF药物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治疗 靶向治疗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GF-β、IL-10、MMP-9、AECA、ANC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喻婷婷 余静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8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抗内皮细胞抗体(anti endothelial cell antibody,AECA)、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大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TGF-β、IL-10、MMP-9、AECA、ANCA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TGF-β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MMP-9、AECA、ANCA、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患儿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TGF-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MMP-9、AECA、ANCA、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TGF-β、IL-10、MMP-9、AECA、ANCA参与了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生发展,监测其水平变化对预测患儿早期冠状动脉损伤具有重要意义,大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有利于改善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和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伤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抗内皮细胞 中性粒细胞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M对大鼠自身免疫性肺气肿氧化应激的干预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野 张程 +4 位作者 李夏 李本雪 李佳艺 张湘燕 林洁如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28-1531,共4页
目的:探讨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l-methionine,SAM)对大鼠自身免疫性肺气肿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0只10周龄雄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n=10)、肺气肿组(n=10)、SAM组(n=10)。参照文献将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 目的:探讨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l-methionine,SAM)对大鼠自身免疫性肺气肿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0只10周龄雄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n=10)、肺气肿组(n=10)、SAM组(n=10)。参照文献将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及完全弗氏佐剂注入肺气肿组及SAM组大鼠腹腔,健康对照组只给予完全弗氏佐剂注射。SAM组大鼠还腹腔注射SAM 15 mg/(kg·d)。21 d后,3组大鼠均取右肺组织切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并定量测定肺平均内衬间隔(mean linear intercept,MLI)、平均肺泡数(mean alveolar number,MAN)。以分光光度剂分别检测血清中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content,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及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浓度。以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内皮细胞抗体(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y,AECA)浓度。结果:肺气肿组MLI较健康对照组增加,其MAN较佐剂组减少,而SAM组MLI、MAN均介于2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肺气肿组GSH浓度、GSH-Px活力、SOD活力较健康对照组均降低(均P=0.000),SAM组上述指标均介于2组之间(P=0.000)。肺气肿组MDA浓度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00),SAM组MDA浓度介于2组之间(P=0.000)。结论:SAM可能通过提高血清中GSH含量及GSH-Px、SOD活力,降低MDA浓度水平抑制大鼠自身免疫性肺气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自身免疫性肺气肿 S-腺苷甲硫氨酸 抗内皮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药物注射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何璐(综述) 陈长征(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41-644,共4页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是常见的中老年急性视神经病变,以视盘水肿伴视野缺损为主要特征。目前NAION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治疗重点在于控制全身疾病及其他危险因素、减轻视盘水肿、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近年来,玻璃体...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是常见的中老年急性视神经病变,以视盘水肿伴视野缺损为主要特征。目前NAION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治疗重点在于控制全身疾病及其他危险因素、减轻视盘水肿、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近年来,玻璃体腔药物注射作为新的治疗手段应用于NAION治疗,其能使药物快速到达眼内靶组织,并维持较高浓度,增加疗效的同时不引起严重的全身并发症。本文主要对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曲安奈德、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NAION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玻璃体腔注射 糖皮质激素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