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抗体依赖增强效应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1
作者
袁伟壮
杨逸成
+5 位作者
刘旭玲
何晓恩
惠媛
刘雨菁
李盈
赵卫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50-657,共8页
在各类病原体特别是病毒的感染中,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ADE)可使原有的感染加重,引起严重疾病。研究发现多种病原体的感染过程中均有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DE现象,且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生机制。随着抗体依赖增强...
在各类病原体特别是病毒的感染中,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ADE)可使原有的感染加重,引起严重疾病。研究发现多种病原体的感染过程中均有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DE现象,且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生机制。随着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DE现象产生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助于相应病原体疫苗的改造,从而使疫苗效用最大化,对控制包括寨卡病毒在内的病原体的感染将提供巨大帮助。本文就近年来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DE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Fc段受体依赖、补体系统介导、非中和抗体介导、病毒表面蛋白介导及细胞活动介导的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DE机制,同时以登革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及其他病原体为例进行分类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依赖性增强感染
机制
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登革病毒prM抗体的中和作用及ADE作用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司露露
郭晓兰
+7 位作者
郭鹏娟
王颖
罗雅艳
崔国辉
方丹云
周俊梅
晏辉钧
江丽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1-325,共5页
【目的】研究登革病毒(DENV)前膜蛋白(pr M)多克隆抗体对不同型别登革病毒的中和作用和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作用(ADE),为进一步阐明pr M蛋白在登革病毒致病与免疫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登革热患者血清中...
【目的】研究登革病毒(DENV)前膜蛋白(pr M)多克隆抗体对不同型别登革病毒的中和作用和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作用(ADE),为进一步阐明pr M蛋白在登革病毒致病与免疫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登革热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pr M抗体;用重组登革病毒2型(DENV-2)pr M蛋白免疫家兔,制备pr M蛋白多克隆抗体;采用空斑减数中和试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r M抗体对4种血清型登革病毒(DENV-1、DENV-2、DENV-3、DENV-4)的中和作用及ADE作用。【结果】登革热患者血清中存在特异性pr M抗体;pr M抗体对4种血清型登革病毒只有部分中和作用,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DENV1-4型均有明显的感染增强活性,且对异型DENV的感染增强作用强于同型,其中对登革病毒2型未成熟颗粒(im DENV-2)的感染增强作用最为明显。【结论】登革热患者血清存在pr M特异性抗体;pr M抗体对不同血清型DENV均只有较弱的中和活性,但却呈现出较强的ADE效应,证明登革病毒pr M抗体是一种感染增强性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前膜蛋白(prM)
多克隆
抗体
中和作用
抗体
依赖性
感染
增强
作用(A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体依赖增强效应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1
作者
袁伟壮
杨逸成
刘旭玲
何晓恩
惠媛
刘雨菁
李盈
赵卫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50-65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270974
No.31470271)
+1 种基金
广东省及广州市防控登革热应急科技攻关项目(No.2013A020229004
No.201508020263)联合资助~~
文摘
在各类病原体特别是病毒的感染中,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ADE)可使原有的感染加重,引起严重疾病。研究发现多种病原体的感染过程中均有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DE现象,且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生机制。随着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DE现象产生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助于相应病原体疫苗的改造,从而使疫苗效用最大化,对控制包括寨卡病毒在内的病原体的感染将提供巨大帮助。本文就近年来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DE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Fc段受体依赖、补体系统介导、非中和抗体介导、病毒表面蛋白介导及细胞活动介导的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DE机制,同时以登革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及其他病原体为例进行分类介绍。
关键词
抗体依赖性增强感染
机制
病原体
Keywords
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mechanism
pathogen
分类号
R373.9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登革病毒prM抗体的中和作用及ADE作用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司露露
郭晓兰
郭鹏娟
王颖
罗雅艳
崔国辉
方丹云
周俊梅
晏辉钧
江丽芳
机构
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山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海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1-325,共5页
基金
NFSC-广东省联合基金(U1132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974)
+1 种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A020229004)
广州市健康医疗协同创新重大专项(201508020263)
文摘
【目的】研究登革病毒(DENV)前膜蛋白(pr M)多克隆抗体对不同型别登革病毒的中和作用和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作用(ADE),为进一步阐明pr M蛋白在登革病毒致病与免疫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登革热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pr M抗体;用重组登革病毒2型(DENV-2)pr M蛋白免疫家兔,制备pr M蛋白多克隆抗体;采用空斑减数中和试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r M抗体对4种血清型登革病毒(DENV-1、DENV-2、DENV-3、DENV-4)的中和作用及ADE作用。【结果】登革热患者血清中存在特异性pr M抗体;pr M抗体对4种血清型登革病毒只有部分中和作用,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DENV1-4型均有明显的感染增强活性,且对异型DENV的感染增强作用强于同型,其中对登革病毒2型未成熟颗粒(im DENV-2)的感染增强作用最为明显。【结论】登革热患者血清存在pr M特异性抗体;pr M抗体对不同血清型DENV均只有较弱的中和活性,但却呈现出较强的ADE效应,证明登革病毒pr M抗体是一种感染增强性抗体。
关键词
登革病毒
前膜蛋白(prM)
多克隆
抗体
中和作用
抗体
依赖性
感染
增强
作用(ADE)
Keywords
Dengue virus
prM protein
the polyclonal antibody (pAb)
neutralizing effect
ADE
分类号
R373.33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抗体依赖增强效应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袁伟壮
杨逸成
刘旭玲
何晓恩
惠媛
刘雨菁
李盈
赵卫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登革病毒prM抗体的中和作用及ADE作用研究
司露露
郭晓兰
郭鹏娟
王颖
罗雅艳
崔国辉
方丹云
周俊梅
晏辉钧
江丽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