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突变基因的表达及其抗体中和效价测定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超 唐丽杰 +4 位作者 葛俊伟 乔薪媛 崔文 姜艳萍 李一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0-503,共4页
为研究突变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mε)的抗体是否具有中和作用,本研究以毒素D型产气荚膜梭菌全基因组D N A为模板,应用重叠延伸PCR技术(SO E-PCR)将ε毒素第106位的组氨酸残基定点突变为脯氨酸残基,扩增出mε基因,使其丧失生物学毒性而保... 为研究突变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mε)的抗体是否具有中和作用,本研究以毒素D型产气荚膜梭菌全基因组D N A为模板,应用重叠延伸PCR技术(SO E-PCR)将ε毒素第106位的组氨酸残基定点突变为脯氨酸残基,扩增出mε基因,使其丧失生物学毒性而保持免疫原性。以pET-28a为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mε,并转化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mε蛋白。SDS-PAGE及w 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蛋白约39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将重组蛋白免疫家兔,所制备的产气荚膜梭菌mε毒素蛋白的抗血清经10倍稀释后,与一个绝对致死量的产气荚膜梭菌培养上清等体积混合时,能够有效中和ε毒素。这些结果表明,重组突变的ε毒素具有较强的抗原性,为产气荚膜梭菌候选亚单位疫苗的研究及其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 突变基因 大肠杆菌表达 抗体中和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抗体中和试验的假型化新型冠状病毒的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昭阳 张炎华 +1 位作者 朱颖 翁育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57-864,共8页
目的构建基于HIV的假型化新冠病毒用于替代野生型病毒,降低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方法从新冠病毒武汉类似株病毒RNA中扩增获得全长刺突蛋白基因,经密码子优化、C末端截短等改善刺突蛋白表达;同时,通过转染等包装条件优化,获得高滴度假型... 目的构建基于HIV的假型化新冠病毒用于替代野生型病毒,降低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方法从新冠病毒武汉类似株病毒RNA中扩增获得全长刺突蛋白基因,经密码子优化、C末端截短等改善刺突蛋白表达;同时,通过转染等包装条件优化,获得高滴度假型化新冠病毒。按照相同方法,获得Delta和Omicron变异株的假型化病毒。结果成功建立基于HIV包装系统的新冠病毒假型化系统,抗体中和试验表明,所构建的3种(武汉株、Delta、Omicron)假型化病毒与相应的野生型病毒的中和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相关性。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假型化病毒可用于替代野生型病毒用于新冠病毒抗体中和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假型化病毒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谱双特异性中和抗体中和SARS-CoV-2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研究
3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42-1242,共1页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导致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其感染已造成超660万人死亡,严重危害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ies,Abs)被证实是针对新冠肺炎的一种极具潜力的治疗方法。然而,诸如能够逃逸中和抗体的...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导致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其感染已造成超660万人死亡,严重危害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ies,Abs)被证实是针对新冠肺炎的一种极具潜力的治疗方法。然而,诸如能够逃逸中和抗体的奥密克戎等变异株的不断出现,SARS-CoV-2感染率依旧居高不下,导致基于单一Abs治疗的有效性被明显削弱,使得研发具有广谱中和效果的新冠特效药物迫在眉睫。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因工程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 公共卫生安全 基因工程抗体 特效药物 变异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化抗体中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研究
4
作者 Shembekar N 董晓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2-172,共1页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猪源流感病毒)流行在全世界引起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除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外,使用流感病毒中和性单克隆抗体(MAb)来治疗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前期的研究分离了具有高亲和力的抗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鼠...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猪源流感病毒)流行在全世界引起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除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外,使用流感病毒中和性单克隆抗体(MAb)来治疗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前期的研究分离了具有高亲和力的抗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鼠单克隆抗体MA2077,本试验研究了MA2077的人源化及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MA2077的6个互补决定区(CDR)被移植到人类种系可变区,同时在重链和轻链的框架中分别有6和8个回复突变,与微调区和链间包装残基一起促进CDR优势构象及抗原结合。表达于CHO-K1细胞的全长人源化抗体2077Hu2,对血凝素蛋白(KD=0.75nm±0.32nm)表现出较高的亲和力,与H1N1流感病毒(IC50=0.17μg/mL)有强效的中和活性,与MA2077(0.08μg/mL)相比IC50略高。此外,2077Hu2还保留了针对HA流感"Sa"的特异性抗原表位。据悉,这是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人源化中和抗体的首次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9年甲型H1N1流感 抗体人源化 CDR移植 表位作图 中和性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性抗SARS-CoV-2单链抗体文库的构建及广谱中和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5
作者 尹慧敏 吕海 +3 位作者 迟莹 刘静娴 焦永军 卫平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0,共7页
目的构建人源性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单链可变片段(scFv)抗体文库,并筛选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抗体,为诊断和治疗制剂的开发提供候选分子。方法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康复者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提取总RNA... 目的构建人源性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单链可变片段(scFv)抗体文库,并筛选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抗体,为诊断和治疗制剂的开发提供候选分子。方法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康复者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以此为模板构建人源性抗SARS-CoV-2 scFv抗体文库;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对SARS-CoV-2 S蛋白具有特异性的scFv抗体。通过序列分析和人源IgG抗体表达,合成IgG全抗体,并评估其对SARS-CoV-2的结合能力及中和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库容量为1.56×10^(7)CFU的SARS-CoV-2人源性scFv抗体文库,筛选出两种特异性scFv抗体;并将scFv抗体表达成IgG形式的全抗体(IgG-A10和IgG-G6),其中IgG-A10对SARS-CoV-2原始株(WT)和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毒株XBB(XBB)毒株均具有较好中和活性,对奥密克戎BA.2.86变异株的第二代亚分支JN.1(JN.1)毒株中和效果一般。结论本研究从康复者外周血中成功构建了人源性抗SARS-CoV-2 scFv抗体文库,并筛选表达出具有中和活性的抗SARS-CoV-2 IgG抗体,为SARS-CoV-2感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单链可变片段(scFv) 噬菌体展示技术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和性抗体在病毒性传染病治疗中的应用和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婧 邓莎莎 +2 位作者 王美华 刘梦瑶 金腾川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传染病是一种由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能够影响人类及动物卫生健康甚至产生极大社会经济负担的传播性疾病。与疫苗接种、抗病毒药物治疗等防治手段相比,抗体药物因其副作用小、作用时效性强、特异性好等优点已逐渐成为传染病治疗的一项重... 传染病是一种由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能够影响人类及动物卫生健康甚至产生极大社会经济负担的传播性疾病。与疫苗接种、抗病毒药物治疗等防治手段相比,抗体药物因其副作用小、作用时效性强、特异性好等优点已逐渐成为传染病治疗的一项重要策略。中和性抗体是一种通过与感染性粒子表面抗原蛋白特异性结合,从而阻断其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防止细胞被感染原侵害的抗体。目前已有多种针对病毒感染的中和性抗体被开发出来。系统介绍了新冠病毒、埃博拉病毒、艾滋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4种典型病毒中和性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新冠病毒S蛋白、埃博拉病毒GP蛋白、艾滋病毒gp160蛋白及呼吸道合胞病毒F蛋白为靶点的代表性抗体,并对中和性抗体靶点选择及未来开发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抗体 病毒性传染病 治疗 新冠病毒 埃博拉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减蛋综合征病毒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在双抗体夹心ELISA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魏蔷 李青梅 +3 位作者 金前跃 宋亚鹏 白怡霖 张改平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35,共8页
为了制备针对鸡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的中和性单克隆抗体,首先纯化得到重组EDSV纤维蛋白,经血凝试验(HA)鉴定纤维蛋白的血凝活性,HA效价为1∶2~7。之后将纤维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免疫4次后,小鼠血清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 为了制备针对鸡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的中和性单克隆抗体,首先纯化得到重组EDSV纤维蛋白,经血凝试验(HA)鉴定纤维蛋白的血凝活性,HA效价为1∶2~7。之后将纤维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免疫4次后,小鼠血清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效价最高达到1∶409 600,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效价最高达到1∶12 800。取效价最高免疫小鼠脾细胞进行细胞融合制备杂交瘤细胞,结合iELISA和IFA检测,经过多轮亚克隆,最终成功获得了2株稳定分泌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9G12和10E11。iELISA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9G12和10E11的腹水效价分别为1∶128 000和1∶1 020 000;IFA效价分别为1∶2 000和1∶8 000。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9G12和10E11均不能识别变性的EDSV纤维蛋白,表明二者识别纤维蛋白的构象型表位。病毒中和试验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9G12和10E11均具有中和活性,中和效价分别为1∶2~7和1∶2~4。亚型鉴定表明,这2种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均为Kappa型,重链均为IgG1亚型。将基于单克隆抗体9G12和10E11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应用于临床检测EDSV抗原,与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1.7%。综上,成功筛选出9G12和10E11杂交瘤细胞株,二者分泌抗EDSV特异性抗体,且这2种抗体具有中和EDSV感染活性,可应用于EDSV的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蛋综合征病毒 纤维蛋白 中和性单克隆抗体 抗体中和效价 抗体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及中和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崔代迅 杨小慧 冯振卿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63-1772,共10页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主要引起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LRTI),而ALRTI是导致全球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针对RSV主要还是以对症治疗为主,特异性治疗药物相...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主要引起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LRTI),而ALRTI是导致全球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针对RSV主要还是以对症治疗为主,特异性治疗药物相对较少。因此,RSV疫苗或抗体药物的研发迫切而重要。现阶段,仅有两款RSV疫苗(Abrysvo和Arexvy)和两款RSV单克隆抗体[帕丽珠单抗(Palivizumab)和尼斯维单抗(Nirsevimab)]上市,在特定的人群中均展示出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文章针对近年来RSV主要疫苗类型及中和抗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可为RSV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减毒活疫苗 亚单位疫苗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中和抗体与E2蛋白抗体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夏应菊 李琰 +9 位作者 刘俊 徐嫄 李芳韬 邹兴启 李琪 李佳昕 赵俊杰 张乾义 刘业兵 徐璐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90-4596,共7页
旨在探索猪瘟病毒中和抗体与E2蛋白抗体的关系,本研究对289份猪血清进行中和抗体效价和E2抗体测定,比较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同时从中选取15份血清,测定血清对不同猪瘟病毒流行野毒株的中和效价。结果表明,从整体上说E2抗体水平与中和效价... 旨在探索猪瘟病毒中和抗体与E2蛋白抗体的关系,本研究对289份猪血清进行中和抗体效价和E2抗体测定,比较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同时从中选取15份血清,测定血清对不同猪瘟病毒流行野毒株的中和效价。结果表明,从整体上说E2抗体水平与中和效价呈正相关。当群体中所有个体E2抗体阻断率均大于60%时,才能保证群体70%以上免疫猪的中和抗体达到保护标准。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基层兽医工作者更好地评估临床中猪瘟疫苗的免疫保护状况,降低猪瘟疫情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中和抗体 E2抗体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CoV⁃2免疫逃逸NTD中和抗体的分子机制
10
作者 洪琴 徐诗奇 +3 位作者 王艳兴 张超 黄忠 丛尧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9-338,共10页
针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中和抗体的开发,主要针对SARS-CoV-2表面的刺突(Spike,S)蛋白。大多数中和SARS-CoV-2的单克隆抗体(MAbs)可结合S蛋白的受体结合结构域(re... 针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中和抗体的开发,主要针对SARS-CoV-2表面的刺突(Spike,S)蛋白。大多数中和SARS-CoV-2的单克隆抗体(MAbs)可结合S蛋白的受体结合结构域(receptor-binding domain,RBD),从而阻断病毒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的相互作用。作者早期通过SARS-CoV-2原型株S蛋白免疫小鼠,筛选得到S2G4,S2H5,S4D4,S5B84株与S蛋白氮末端结构域(N-terminal domain,NTD)不同表位结合的单克隆抗体,其中S2H5活病毒中和能力最强。本研究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S2H5的抗原结合片段(Fab)结合SARS-CoV-2原型株S蛋白复合体的结构,共获得六种构象,其中S2H5 Fab结合在S蛋白的NTD上,结构模拟完整S2H5抗体结合S蛋白可以空间上阻碍S蛋白与ACE2相互作用,揭示了S2H5中和SARS-CoV-2原型株的结构基础。此外,作者应用假病毒中和实验,分析了上述四种抗体对SARS-CoV-2多种突变株的中和能力,显示了其突变株对NTD抗体的免疫逃逸,并从结构生物学角度对各突变株表现出的免疫逃逸提供了可能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刺突蛋白 中和抗体 冷冻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中和抗体评价和进入抑制剂筛选的多变异株SARS-CoV-2假病毒体系构建与评估
11
作者 李静璇 刘峰 +3 位作者 王莹 程军平 肖智勇 周文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1-817,共7页
目的:构建一种高滴度SARS-CoV-2假病毒(PsV)体系,用于中和抗体体外评价与病毒进入抑制剂的筛选。方法:共转染慢病毒载体质粒psPAX2、pCDH-Luc与SARS-CoV-2 Spike(S)蛋白表达质粒,收获的假病毒上清感染ACE2-293T细胞。通过测定p24蛋白含... 目的:构建一种高滴度SARS-CoV-2假病毒(PsV)体系,用于中和抗体体外评价与病毒进入抑制剂的筛选。方法:共转染慢病毒载体质粒psPAX2、pCDH-Luc与SARS-CoV-2 Spike(S)蛋白表达质粒,收获的假病毒上清感染ACE2-293T细胞。通过测定p24蛋白含量反映PsV滴度,Western blot检测S蛋白在PsV中的表达。利用原始株、D614G、Gamma、Delta、Omicron PsV亚型对1株S蛋白单克隆抗体的中和能力进行评价。采用两种已报道的病毒进入抑制剂氯喹、角叉菜胶检测对Omicron PsV进入的影响。结果:慢病毒载体成功掺入了S蛋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665Y位突变的S蛋白表现出与野生型全长S蛋白(180 kD)不同的切割形式(90 kD)。三质粒体系包装出的PsV滴度更高,S蛋白表达质粒、转移质粒与包装质粒比例在1∶3∶3时为原始株PsV包装的最佳条件。该条件下包装出的5种PsV滴度均在20 ng/ml以上。PsV可有效感染ACE2-293T细胞,双报告基因GFP与萤火虫荧光素酶表达明显,化学发光数值高达106。基于原始株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可有效中和原始株PsV,对原始株PsV的中和作用是对变异株PsV的10~30倍。病毒进入抑制剂氯喹与ι-角叉菜胶可显著抑制Omicron PsV进入宿主细胞。结论:成功构建了高滴度的SARS-CoV-2 PsV进入体系,该体系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为指示,包含原始株和D614G、PsV Gamma、Delta、Omicron 4种变异株PsV,可有效评价中和抗体与病毒进入抑制剂活性,区分二者对不同变异株的敏感性差异对抗SARS-CoV-2药物研发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假病毒 S蛋白 中和抗体 病毒进入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间质上皮转化因子(c-Met)中和抗体的筛选及鉴定
12
作者 蒋明 于丽华 +2 位作者 付敏 毛玉婷 尹衍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77-782,共6页
目的通过抗体的随机突变库和细胞展示技术,对具有中和活性的细胞间质上皮转化因子(c-Met)抗体进行结构和活性优化,获得亲和力高、激动活性低的抗体,并使其保持亲本抗体的中和及内化活性,提高抗体偶联药物(ADC)的成药性。方法构建和筛选c... 目的通过抗体的随机突变库和细胞展示技术,对具有中和活性的细胞间质上皮转化因子(c-Met)抗体进行结构和活性优化,获得亲和力高、激动活性低的抗体,并使其保持亲本抗体的中和及内化活性,提高抗体偶联药物(ADC)的成药性。方法构建和筛选c-Met中和激动型抗体3E1D7的重链互补决定区3(CDR3)随机突变库,获得CDR3区有4个氨基酸突变的候选抗体2G5。通过ELISA检测2G5的中和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在A549细胞的内化,CCK-8法检测2G5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通过Transwell^(TM)小室检测2G5对A549细胞迁移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2G5对c-Met磷酸化的影响。结果突变抗体2G5与抗原c-Met保持较高的结合能力,半数有效浓度(EC_(50))为41.53 ng/mL,并具有较高的中和活性。在A549细胞中,2G5引起显著的内化效应,但不激活c-Met信号通路和细胞迁移。2G5不能引起HUVEC增殖。结论通过建立抗体随机突变库可优化c-Met抗体的活性,获得成药性更高的突变型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质上皮转化因子(c-Met) 中和抗体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P5蛋白B表位诱导中和抗体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冷超粮 安同庆 +9 位作者 陈家锃 宫大庆 李登云 杨永倩 彭金美 张祎 郭娟娟 吴江 童光志 田志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7-300,共4页
为证实GP5蛋白B表位是否具有诱导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中和抗体的能力,本实验合成了PRRSV CH-1a株和高致病性PRRSV(HP-PRRSV)HuN4株B表位的短肽,分别免疫家兔制备两份特异性多肽抗血清。此外,将12头PRRSV及其抗体均为阴性的... 为证实GP5蛋白B表位是否具有诱导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中和抗体的能力,本实验合成了PRRSV CH-1a株和高致病性PRRSV(HP-PRRSV)HuN4株B表位的短肽,分别免疫家兔制备两份特异性多肽抗血清。此外,将12头PRRSV及其抗体均为阴性的健康仔猪以HP-PRRSV HuN4疫苗毒株(HuN4-F112)进行基础免疫,然后用强毒株(HuN4-F5)进行多次接种,制备猪高免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检测(IFA)结果显示,两份多肽抗血清均能与PRRSV经典株和变异株发生特异性反应,IFA抗体效价无差异,表明两份血清没有显著差异。病毒中和试验结果表明,两份多肽抗血清均不具有中和PRRSV活性。间接ELISA和病毒中和试验结果表明,猪高免血清中针对B表位肽的ELISA抗体水平与血清抗PRRSV中和抗体之间没有正相关关系,而且B表位肽不能抑制中和抗体。以上结果表明HP-PRRSV B表位不能诱导产生中和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PRRSV GP5 B表位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FIT和MNT检测抗狂犬病毒中和抗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程满荣 徐葛林 +5 位作者 吴杰 唐建蓉 郑新雄 董关木 吴小红 张永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对RFFIT和MNT两种方法检测抗狂犬病毒中和抗体的相关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比较。方法用MNT和RFFIT两种方法来检测已免疫的人血清52份,未免疫的人血清40份。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检测已免疫血清的一致性是88.5%,其相关性是r=0.886,MN... 目的对RFFIT和MNT两种方法检测抗狂犬病毒中和抗体的相关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比较。方法用MNT和RFFIT两种方法来检测已免疫的人血清52份,未免疫的人血清40份。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检测已免疫血清的一致性是88.5%,其相关性是r=0.886,MN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4.9%,100%;RFFIT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是100%,89.0%。MNT和RFFIT重复检测一个样品的变异系数(CV)分别是62.3%、13.3%。结论RFFIT与MNT的相关性较好,RFFIT的灵敏度和重复性均比MNT好,因此,RFFIT在大多数需要检测RV中和抗体的情况下可替代M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毒 RFFIT MNT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α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干扰素中和抗体的产生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定立 张明霞 +1 位作者 冯筱榕 章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4-15,共2页
为探讨重组α干扰素 (IFNα)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时 ,IFNα中和抗体 (NA)的产生和影响。采用抗病毒生物中和测定法检测 32 1例 IFNα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 NA。结果 :32 1例患者治疗前均未检出NA,治疗后检出 NA共 39例 (1 2 .1 %... 为探讨重组α干扰素 (IFNα)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时 ,IFNα中和抗体 (NA)的产生和影响。采用抗病毒生物中和测定法检测 32 1例 IFNα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 NA。结果 :32 1例患者治疗前均未检出NA,治疗后检出 NA共 39例 (1 2 .1 % ) ,其中于治疗后 3、4、5和 6个月及 6个月后检出的分别为 2、6、1 1和 1 2例及 8例。NA阳性组病毒反跳率及病毒无应答率均显著高于 NA阴性组 (P<0 .0 1 )。 35例 NA阳性的患者在 NA阳性后换用天然淋巴母细胞干扰素 (IFN- αNl) ,其中病毒反跳组 1 5例中有 1 3例出现病毒阴转 ,病毒无应答组 1 8例中有 8例病毒阴转。结论 :IFNα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 NA阳性率不高。 NA可以影响 IFNα的疗效。 NA阳性后换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中和抗体 病毒性肝炎 IFN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京、吉犬群犬腺病毒中和抗体调查 被引量:7
16
作者 钱方 张守峰 +6 位作者 王述超 刘晔 赵敬慧 米立娟 张菲 王颖 扈荣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为表达狂犬病病毒糖蛋白的犬2型腺病毒(CAV-2)重组狂犬病口服疫苗的投放工作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通过病毒中和试验对随机采自河北省,北京市,吉林省等地的387份犬血清进行犬腺病毒中和抗体检测,以确定犬群腺病毒感染率。结果河北... 目的为表达狂犬病病毒糖蛋白的犬2型腺病毒(CAV-2)重组狂犬病口服疫苗的投放工作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通过病毒中和试验对随机采自河北省,北京市,吉林省等地的387份犬血清进行犬腺病毒中和抗体检测,以确定犬群腺病毒感染率。结果河北、吉林农村流浪犬或家养犬腺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较低,阳性率为16%(30/192),而北京市犬腺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高达69%(135/195),说明城乡犬只犬腺病毒中和抗体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农村流浪犬或家养犬腺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较低,适用于CAV-2及其重组疫苗首次免疫、尤其是口服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犬腺病毒 中和抗体 口服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鹅瘟病毒VP3基因疫苗的构建及其诱导小鼠和鹅中和抗体的初报 被引量:8
17
作者 韩新锋 程安春 +4 位作者 汪铭书 刘晓东 卢菲 黎敏 车茜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3-549,共7页
PCR 扩增小鹅瘟病毒(GPV)CHv 株 VP3基因并克隆入 pMD 18-T-Simple 载体,亚克隆正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1(+)CMV 启动子下游多克隆位点,经 PCR 和HindⅢ与 BamH Ⅰ双酶切鉴定表明成功构建了 GPV VP3基因疫苗(pcDNA3.1-GPV-VP3)... PCR 扩增小鹅瘟病毒(GPV)CHv 株 VP3基因并克隆入 pMD 18-T-Simple 载体,亚克隆正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1(+)CMV 启动子下游多克隆位点,经 PCR 和HindⅢ与 BamH Ⅰ双酶切鉴定表明成功构建了 GPV VP3基因疫苗(pcDNA3.1-GPV-VP3)。该疫苗以200μg/只肌注免疫 Balb/c 小鼠和鹅,同时分别设肌注 PBS 和 pcDNA3.1(+)作为对照,于免疫后第30、45、60、75、90、105天应用鸭胚原代成纤维细胞(DEF)进行微量中和试验检测小鼠和鹅血清抗100 TCID50 GPV 的抗体效价。结果表明,pcDNA3.1-GPV-VP3免疫小鼠第30天可检测到抗 GPV 的中和抗体,抗体效价缓慢上升至90天达到高峰(平均1:135.8)后下降,105天仍高于75天;免疫鹅的中和抗体效价呈现与小鼠类似的规律,第90天达到高峰(平均1:98.5)。因此,pcDNA3.1-GPV-VP3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肌注免疫小鼠和鹅后能够诱发产生抗 GPV 的中和抗体,有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和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鹅瘟病毒 VP3基因 真核表达质粒 基因免疫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部队官兵55型人腺病毒中和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媛 王文博 +3 位作者 邹自英 范泉水 冯子良 熊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究西南地区部队官兵55型人腺病毒(HAd V55)抗体流行情况,并检测HAd V55抗体的中和活性,为部队预防和控制HAd V55疫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西南地区部队官兵血清样本325份,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HAd V55抗体,通过体外中和实验检测... 目的探究西南地区部队官兵55型人腺病毒(HAd V55)抗体流行情况,并检测HAd V55抗体的中和活性,为部队预防和控制HAd V55疫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西南地区部队官兵血清样本325份,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HAd V55抗体,通过体外中和实验检测抗体阳性血清中和HAd V55感染的活性。结果西南地区部队官兵体内HAd V55抗体的阳性率较低,325份血清中抗体阳性仅有19份,阳性率为5.85%。19份抗体阳性的血清中,14份在人喉癌上皮细胞系Hep-2具有中和活性,中和效价最高为1∶64。结论西南地区官兵体内HAd V55抗体水平较低,抵抗HAd V55感染的能力较弱。因此一旦出现个别感染者,部队应加强对HAd V55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以防止感染的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官兵 中国西南地区 血清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部分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血清中和抗体检测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亚刚 刘娣琴 +11 位作者 杨晓农 余琼 蒋朝龙 李建 刘斌 骆勇 姜宇 常文棣 吴皎 贾清 于吉锋 冯英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5-436,共2页
应用细胞中和试验对四川黄牛、水牛、奶牛、牦牛共243份血清进行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的中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水牛阳性率较高,达50.0%(21/42),其次为牦牛,达37.5%(15/40),奶牛达26.6%(38/143),黄牛最低,为22.2%(4/18)。表明该病... 应用细胞中和试验对四川黄牛、水牛、奶牛、牦牛共243份血清进行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的中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水牛阳性率较高,达50.0%(21/42),其次为牦牛,达37.5%(15/40),奶牛达26.6%(38/143),黄牛最低,为22.2%(4/18)。表明该病有蔓延和扩大的趋势,值得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粘膜病 中和抗体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毒gB、gC和gD蛋白多抗制备及交叉中和抗体效价测定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飞 童武 +3 位作者 梁超 杨莘 郑浩 童光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3-76,共4页
为研究猪伪狂犬病毒(PRv)主要免疫原性基因的抗原变异情况,本研究构建了PRV变异株JS-2012和弱毒疫苗株Bartha—K61的gB、gc和gD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通过基因枪途径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对制备的兔源多克隆抗体进行交叉中和抗体效价... 为研究猪伪狂犬病毒(PRv)主要免疫原性基因的抗原变异情况,本研究构建了PRV变异株JS-2012和弱毒疫苗株Bartha—K61的gB、gc和gD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通过基因枪途径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对制备的兔源多克隆抗体进行交叉中和抗体效价的i/n,4定。结果显示,JS.2012和Bartha.K61株的gC蛋白和gD蛋白多抗对PRVJS.2012变异株、SC经典强毒株和Bartha.K61弱毒疫苗株的交叉中和效价均无显著差异;而两个病毒株的2B蛋白多抗对JS.2012和sc株的中和效价较低,分别为1:29.0~56.7和1:56.2~137.0,对Bartha—K61株以及其他毒力基因缺失弱毒疫苗株的中和效价较高,分别为1:75.0--490.0和1:198.6~986.9,差异显著,推测该结果可能与PRV毒力基因缺失有关。本研究为进一步鉴定PRV流行株的抗原变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毒 多克隆抗体 中和抗体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