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内镜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景霞 廖晓斌 康承湘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6-68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内镜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6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胃管组和肠管组,每组60例。入院后12~24 h,胃管组给... 目的:探讨早期内镜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6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胃管组和肠管组,每组60例。入院后12~24 h,胃管组给予鼻胃管进行早期营养支持,肠管组胃镜辅助下置鼻空肠管进行早期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次日和第14天NIHSS、GCS评分、营养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b)]、IgG、IgA、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入院后第14天,相较于胃管组,肠管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GCS评分、外周血Alb、PAB、Hb、IgG、IgA、IgM、CD3^(+)T、CD4^(+)T、CD4^(+)T/CD8^(+)T水平明显升高(P<0.05)。肠管组治疗后消化道出血、反流性食管炎、胃潴留、呕吐的发生率低于胃管组(P<0.05)。结论:早期内镜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重症脑出血患者营养状态,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出血 肠内营养支持 内镜 免疫球蛋白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运载蛋白、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受体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激活素A升高在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意义研究
2
作者 陈飞 王金英 +9 位作者 于海搏 李新 张佳佳 申曼 詹晓凯 汤然 范斯斌 赵凤仪 张天宇 黄仲夏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2740-2749,2761,共11页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近半数患者在就诊时存在MM相关肾损害(KI),与患者死亡率增加有关。早期识别和治疗KI,有可能逆转肾功能,改善患者生存状况。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运载蛋白(NGAL)、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受体1(TI...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近半数患者在就诊时存在MM相关肾损害(KI),与患者死亡率增加有关。早期识别和治疗KI,有可能逆转肾功能,改善患者生存状况。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运载蛋白(NGAL)、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受体1(TI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激活素A与细胞增殖、侵袭和KI等病理过程相关。上述指标有希望成为MM相关KI早期诊断的指标。目的探讨新型生物标志物NGAL、TIM-1、VCAM-1和激活素A在新诊断MM(NDMM)合并KI的病情演变、分期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血液科住院的70例NDMM患者,包括62例症状性MM和8例冒烟型MM(SMM);同时纳入12例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患者、7例肾脏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RS)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HC)。收集纳入者的临床资料及MGUS、MGRS、NDMM患者骨髓穿刺活检、M蛋白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尿NGAL(uNGAL)、尿TIM-1(uTIM-1)、血清TIM-1(sTIM-1)、尿VCAM-1(uVCAM-1)、尿激活素A水平。根据疾病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MGUS组、MGRS组、NDMM组和HC组,根据KI情况将患者分为MGUS组、MGRS组、KI组和非肾损伤(NKI)组,KI组依据动态疾病治疗状态分为治疗前MM亚组、治疗后达到部分治疗反应(PR)以上(>PR)亚组、复发MM亚组。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分析各指标对NDMM合并KI的诊断价值,计算最佳截断值;依据各指标的最佳截断值分为高于最佳截断值组及低于最佳截断值组,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各指标在高于最佳截断值组和低于最佳截断值组的总生存期(OS);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NDMM合并KI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NDMM组的uNGAL、uTIM-1、uVCAM-1、sTIM-1和尿激活素A水平高于MGUS组和HC组(P<0.05),MGRS组的uNGAL、uTIM-1、uVCAM-1、sTIM-1和尿激活素A水平高于MGUS组(P<0.05),KI组的uNGAL、uTIM-1、uVCAM-1、sTIM-1和尿激活素A水平高于NKI组(P<0.05),治疗前MM亚组、复发MM亚组的uNGAL、uTIM-1、uVCAM-1、sTIM-1和尿激活素A水平高于>PR亚组(P<0.05)。uNGAL、uTIM-1、uVCAM-1、sTIM-1及尿激活素A与肌酐、β2-微球蛋白、R-ISS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P<0.05)。uNGAL、uTIM-1、sTIM-1、尿激活素A与24 h尿轻链水平呈正相关(P<0.05),uNGAL、uTIM-1与克隆性浆细胞比例呈正相关(P<0.05)。根据ROC曲线得出诊断MM相关KI的uNGAL、uTIM-1、uVCAM-1、尿激活素A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4.774 ng/mL、1.978 ng/mL、144.400 ng/mL、33.730 pg/mL。Kaplan-Meier结果显示,高于uNGAL、uTIM-1、sTIM-1、uVCAM-1、尿激活素A各自最佳截断值的患者OS更差(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NGAL、R-ISS分期是NDMM合并KI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uNGAL、uTIM-1、uVCAM-1、尿激活素A可能与MM病情进展和KI有关,是肾小管损伤的早期标志物,有利于MM合并KI患者的早期诊治,且与R-ISS分期、24 h尿轻链、克隆性浆细胞比例等肿瘤负荷指标和MM患者总体生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肾损伤 预后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受体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激活素A 免疫球蛋白轻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色素框同源蛋白2、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
3
作者 张璇 刘振丽 +3 位作者 杨永超 马赛 刘博 吕红娟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73-1878,共6页
目的探究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色素框同源蛋白2(CBX2)、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IM3)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SACC患者80例。采用... 目的探究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色素框同源蛋白2(CBX2)、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IM3)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SACC患者80例。采用免疫组化测定组织CBX2、TIM3表达水平;SACC组织中CBX2、TIM3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SA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SACC组织CBX2、TIM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腺体组织(χ^(2)=11.237、8.229,P<0.05)。CBX2、TIM3表达与神经侵犯、远处转移有关(P<0.05)。随访5年,死亡26例,存活54例,5年总体生存率为67.50%(54/80)。死亡组SACC组织CBX2、TIM3阳性表达率高于存活组(P<0.05)。SACC组织CBX2、TIM3阳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CBX2、TIM3阴性表达(Log Rankχ^(2)=6.564、5.197,P<0.05)。CBX2、TIM3阳性、神经侵犯、远处转移是影响SA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BX2、TIM3在SACC组织中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色素框同源蛋白2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与抗肿瘤免疫
4
作者 黄茗(综述) 吴红艳(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22-1028,共7页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是一种免疫检查点分子,在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等多种免疫细胞上表达,并通过与多种配体结合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作为一种免疫负调节分子,TIM-3可以通过抑制CD8+T细胞的作用,增强...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是一种免疫检查点分子,在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等多种免疫细胞上表达,并通过与多种配体结合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作为一种免疫负调节分子,TIM-3可以通过抑制CD8+T细胞的作用,增强调节性T(Treg)细胞的免疫效应,从而影响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阻断TIM-3信号通路、联合阻断TIM-3与PD-1,以及抑制TIM-3和半乳凝素9(Gal-9)之间的相互作用,均可增强免疫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目前,TIM-3抗体和小分子抑制剂等药物分子正处在临床前研究阶段,显现出巨大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TIM-3的结构、与配体和细胞的相互作用,深入探索了TIM-3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及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发掘其在抗肿瘤免疫中的应用前景,为开发新的肿瘤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tIM-3) 共抑制或免疫检查点受体 肿瘤免疫 半乳凝素9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3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尹西 王淼 +2 位作者 高中宝 韩根成 王振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2-724,共3页
神经炎症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防御性反应,但过度及持续的神经炎症也是神经系统疾病损伤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神经炎症反应涉及神经胶质细胞(包括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及炎性因子、趋化因子释放等,与多种神经系统疾... 神经炎症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防御性反应,但过度及持续的神经炎症也是神经系统疾病损伤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神经炎症反应涉及神经胶质细胞(包括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及炎性因子、趋化因子释放等,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神经炎症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多项基于此机制的免疫治疗方案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炎 脑血管病症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乳酸化增强CD8^(+)T细胞抗肿瘤功能
6
作者 舒锐 郑瑞茂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组蛋白乳酸化(histone lactylation)是指组蛋白赖氨酸残基被乳酸修饰,是一种表观遗传修饰过程,其可调节细胞基因转录。杀伤性T细胞(CD8+T细胞)是重要肿瘤免疫相关淋巴细胞,其可特异性识别并杀伤感染细胞或肿瘤细胞。CD8^(+)T细胞激活与... 组蛋白乳酸化(histone lactylation)是指组蛋白赖氨酸残基被乳酸修饰,是一种表观遗传修饰过程,其可调节细胞基因转录。杀伤性T细胞(CD8+T细胞)是重要肿瘤免疫相关淋巴细胞,其可特异性识别并杀伤感染细胞或肿瘤细胞。CD8^(+)T细胞激活与分化与乳酸代谢有关;然而,组蛋白乳酸化与其关系尚不清楚。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科研团队发现:组蛋白氨基酸残基H3K9la和H3K18la乳酸化参与调节CD8^(+)T细胞基因转录与表达,从而调控其抗肿瘤功能。这一发现,提供了增强CD8^(+)T细胞抗肿瘤能力的新策略。该研究发表在2024年10月的Nature immunology杂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能力 德克萨斯大学 乳酸化 t细胞激活 肿瘤功能 肿瘤免疫 表观遗传修饰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3(sTIM3)的生物学功能及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智慧 吴凌燕 曹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37-742,共6页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3(TIM3)是在多种免疫细胞中表达的一类免疫检查点蛋白,有膜型TIM3(mTIM3)和可溶性TIM3(sTIM3)两种形式。mTIM3和sTIM3可以结合同样的配体,但相较于mTIM3,对sTIM3的功能和作用机制了解尚少。临床上发现包...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3(TIM3)是在多种免疫细胞中表达的一类免疫检查点蛋白,有膜型TIM3(mTIM3)和可溶性TIM3(sTIM3)两种形式。mTIM3和sTIM3可以结合同样的配体,但相较于mTIM3,对sTIM3的功能和作用机制了解尚少。临床上发现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患者的血浆sTIM3水平发生异常,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将sTIM3作为生物标志物在肿瘤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潜力,而将其作为免疫治疗的靶点的研究开展较少。本文主要总结了sTIM3的产生、生物学功能及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 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3(stIM3) 肿瘤 免疫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8
作者 袁诗雨 杨焕焕 唐映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5-1280,共6页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是Tim家族中的一员,为近年来研究热点。Tim-3作为负性调节因子通过与不同配体结合发挥不同效应。多种免疫细胞可表达Tim-3,如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单核细胞,Tim-3对这些免疫细胞功能具有调...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是Tim家族中的一员,为近年来研究热点。Tim-3作为负性调节因子通过与不同配体结合发挥不同效应。多种免疫细胞可表达Tim-3,如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单核细胞,Tim-3对这些免疫细胞功能具有调控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Tim-3与肝脏疾病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回顾了近几年Tim-3在不同肝脏疾病及不同细胞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旨在为肝脏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更丰富的视角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半乳糖凝集素9(TIM-3/galectin-9)在肿瘤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澜馨 白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4-760,共7页
随着对免疫检查点研究的不断发展,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对肿瘤进行靶向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作为负性免疫检查点,与其配体半乳糖凝集素9(Gal-9)的结合已在多种癌症中被证明可促进肿瘤免疫逃... 随着对免疫检查点研究的不断发展,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对肿瘤进行靶向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作为负性免疫检查点,与其配体半乳糖凝集素9(Gal-9)的结合已在多种癌症中被证明可促进肿瘤免疫逃逸。在血液、消化、呼吸系统肿瘤中,通过阻断TIM-3/Gal-9影响不同信号通路,调节机体T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生长,抑制调节性T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TIM-3抗体作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分子靶向抗肿瘤中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文中总结了靶向TIM-3/Gal-9在多种癌症的肿瘤微环境中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3(tIM-3) 半乳糖凝集素9 肿瘤免疫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利昔单抗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在肾移植免疫诱导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跃 郑瑾 +6 位作者 李杨 田晓辉 田普训 丁小明 薛武军 康永明 奉友刚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5-502,共8页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估巴利昔单抗(BAS)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在肾移植免疫诱导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筛选比较BAS和ATG在肾移植免疫诱导治疗中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采用Jadad评分量...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估巴利昔单抗(BAS)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在肾移植免疫诱导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筛选比较BAS和ATG在肾移植免疫诱导治疗中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采用Jadad评分量表对文献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分析BAS和ATG对肾移植术后1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肾存活率、受者生存率、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感染率、巨细胞病毒感染率、恶性肿瘤发生率、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的影响。结果纳入10篇英文文献,共1721例肾移植受者,其中883例使用ATG,838例使用BAS。ATG组和BAS组术后1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肾存活率、受者生存率、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感染率、巨细胞病毒感染率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TG组术后1年内恶性肿瘤发生率、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均高于B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使用ATG和BAS进行肾移植免疫诱导治疗,其术后1年有效性相当,但BAS安全性较好。未来应进行不同的免疫风险分层的临床研究,以达到个体化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利昔单 胸腺细胞球蛋白 肾移植 免疫诱导 排斥反应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感染 细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兵梅 刘卓 +5 位作者 项薇 韩文杰 周友田 黎振声 熊铁根 康健捷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34-1440,共7页
目的探讨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ien antibody-associated disease,MOGA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我院14例MOGAD患者的临床表... 目的探讨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ien antibody-associated disease,MOGA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我院14例MOGAD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和预后等资料,探讨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结果男性10例,女性4例,男∶女=2.5∶1;首次发病年龄18岁以下3例,18~45岁8例,大于45岁3例。临床分型以视神经炎(10/14,71.43%)最为常见;其次为脑炎或脑膜脑炎(9/14,64.29%)、脑干脑炎(5/14,35.71%)和脊髓炎(5/14,35.71%)。临床症状以视力下降最多见(10/14,71.43%);头痛8例(8/14,57.14%)、发热和头晕各6例(6/14,42.86%)、感觉异常5例(5/14,35.71%);癫痫、肢体无力、括约肌功能障碍、共济失调、呕吐各4例(4/14,28.57%)。4例(4/14,28.57%)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10例患者完善了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检查,其中结果异常8例(8/10,80%),CSF压力升高2例(2/10,20%);WBC增高8例(8/10,80%);脑脊液蛋白质增高5例(5/10,50%)。MRI可见多部位受累,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白质7例(7/14,50.00%);脑干6例(6/14,42.86%);视神经5例(5/14,35.71%);脊髓4例(4/14,28.57%);海马、丘脑、基底节区及脑室旁各3例(3/14,21.43%);小脑、胼胝体各2例(2/14,14.29%),T_(2)WI、T_(2)FLAIR表现为片状高信号影,可有点片状、结节状或线状强化。10例患者行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检查,其中9例(9/10,90%)异常,8例(8/10,80%)提示双侧视觉通路异常。8例(8/14,57.14%)表现为复发缓解病程。急性期甲强龙冲击治疗和丙种球蛋白调节治疗均有效。5例表现为复发缓解的患者加用免疫抑制剂后复发均明显减少。结论MOGAD临床表现多样,以视力下降、头痛、发热、头晕最多见。病变常累及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白质、脑干、视神经等部位,T_(2)WI、T_(2)FLAIR表现为片状高信号影,部分病灶可强化。急性期激素冲击治疗和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缓解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可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蛋白免疫球蛋白G体相关疾病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蛋白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酵母β-葡聚糖载体的口服OVA疫苗(WGP-OVA疫苗)诱导体液免疫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白煜 戚春建 +2 位作者 夏蕾 何树燕 何流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79-1583,1589,共6页
目的:探讨口服WGP-OVA疫苗对C57BL/6小鼠体液免疫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的诱导作用。方法:分别连续给予C57BL/6小鼠口服PBS、WGP及WGP-OVA 17 d后,使用LEGENDplexTM多因子流式检测试剂盒检测给药后小鼠血清中IgG1、IgG2a、IgG3及IgM的含... 目的:探讨口服WGP-OVA疫苗对C57BL/6小鼠体液免疫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的诱导作用。方法:分别连续给予C57BL/6小鼠口服PBS、WGP及WGP-OVA 17 d后,使用LEGENDplexTM多因子流式检测试剂盒检测给药后小鼠血清中IgG1、IgG2a、IgG3及IgM的含量;HE染色比较各组小鼠脾脏淋巴小结的大小。取小鼠腹股沟淋巴结(ILNs)制备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淋巴结内F4/80+巨噬细胞及F4/80+SIINFEKL+巨噬细胞比例,分析WGP-OVA对巨噬细胞在ILNs内的浸润及抗原提呈情况;同时通过MHC Tetramer染色检测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比例,明确WGP-OVA疫苗对T细胞免疫的诱导作用。结果:与PBS组相比,WGP-OVA能显著诱导IgG1、IgG2a、IgG3及IgM的分泌,增大脾脏内淋巴小结。此外,口服WGPOVA疫苗能促进F4/80+巨噬细胞向淋巴结浸润,诱导巨噬细胞对OVA的抗原提呈,同时增加淋巴结内OVA特异性CD8+CTLs的数量。结论:口服WGP-OVA疫苗能诱导C57BL/6小鼠体液免疫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β-葡聚糖颗粒 鸡卵清蛋白 口服疫苗 免疫球蛋白 原特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免疫球蛋白、Th9亚群水平变化及其与IGF-1、S-100B蛋白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利红 张哲 傅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8-1252,共5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辅助性T细胞亚群Th9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S-100B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河北省中医院确诊的108例PD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并根...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辅助性T细胞亚群Th9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S-100B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河北省中医院确诊的108例PD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并根据患者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组(35例)、中度组(44例)和重度组(29例);另选108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免疫球蛋白和Th9亚群水平,以及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免疫球蛋白、Th9亚群、IGF-1和S-100B蛋白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免疫球蛋白、Th9亚群和IGF-1、S-100B蛋白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D患者疾病程度和所有差异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IgM水平较对照组低,且重度组低于中度组,中度组低于轻度组(P<0.05);研究组IgG、IgA、IL-9和Th9亚群水平较对照组高,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IGF-1水平低于中度组,中度组低于轻度组;重度组S-100B蛋白水平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D患者IgM水平与IGF-1水平呈正相关,与S-100B蛋白水平呈负相关;IgG、IgA、IL-9和Th9亚群水平均与IGF-1水平呈负相关,与S-100B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D患者疾病程度与IgM、IGF-1水平呈负相关,与S-100B蛋白、IgG、IgA、IL-9和Th9亚群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PD患者IgM水平降低,IgG、IgA、Th9亚群水平升高,且其水平变化与IGF-1、S-100B明显相关,可以用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免疫球蛋白 辅助性t细胞亚群 胰岛素生长因子-1 S-100B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细胞壁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14
作者 贾宜帆 夏超笃 +5 位作者 汪洋宇 周晖云 梁姝婕 周峪平 左建军 叶慧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0,共8页
试验旨在探讨酵母细胞壁(YCW)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1 680只1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0只黄羽肉鸡,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B组、C组、D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0.... 试验旨在探讨酵母细胞壁(YCW)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1 680只1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0只黄羽肉鸡,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B组、C组、D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0.10%和0.15%的YCW。试验期63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21 d C组黄羽肉鸡ADFI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D组黄羽肉鸡的胸腺指数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C组和D组黄羽肉鸡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D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B组CD3+、 CD4+含量和CD4+/CD8+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C组黄羽肉鸡回肠中Toll样受体2 (TLR-2)、黏蛋白2 (MUC2)、紧密连接蛋白1(ZO-1)和闭合蛋白(Occludin)的m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D组黄羽肉鸡回肠食糜内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各组黄羽肉鸡回肠黏膜中的总菌数量均显著增加(P<0.05),C组肉鸡回肠黏膜中的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YCW可能通过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影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平衡,增强肠道免疫屏障基因表达,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从而提高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YCW适宜的添加剂量为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细胞 免疫 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 氧化能力 肠道微生物 黄羽肉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T-淋巴细胞兔免疫球蛋白治疗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15
作者 顾颖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期85-86,共2页
采用抗人T-淋巴细胞兔免疫球蛋白(ATG)对6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患者进行1个疗程治疗。结果用药过程中2例出现血清病,3例出现出血症状,1例出现静脉炎,经对症治疗护理后好转。治疗后3周至半年,2例患者血常规指标改善,3例患者由血制... 采用抗人T-淋巴细胞兔免疫球蛋白(ATG)对6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患者进行1个疗程治疗。结果用药过程中2例出现血清病,3例出现出血症状,1例出现静脉炎,经对症治疗护理后好转。治疗后3周至半年,2例患者血常规指标改善,3例患者由血制品依赖输注改善为不依赖输注。提出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护理,可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保证ATG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抗人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 药物不良反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的研究(摘要)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国楼 韦英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9期532-532,共1页
高血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的研究(摘要)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赵国楼,韦英群为了探讨免疫功能与人体原发性高血压病(EH)的关系。本资料测定58例EH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IgANA... 高血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的研究(摘要)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赵国楼,韦英群为了探讨免疫功能与人体原发性高血压病(EH)的关系。本资料测定58例EH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IgANA),并分析EH患者免疫功能改变的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外周血 t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司他韦联合黄芪注射液对手足口病患儿IP-10、免疫球蛋白、T细胞活性调节蛋白的影响及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邴小三 黄亚萍 肖青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奥司他韦联合黄芪注射液对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患儿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un-γinducible protein-10,IP-10)、免疫球蛋白、T细胞活性调节蛋白(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cell expressed an... 目的探讨奥司他韦联合黄芪注射液对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患儿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un-γinducible protein-10,IP-10)、免疫球蛋白、T细胞活性调节蛋白(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的影响及抗炎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9月医院收治的102例HFMD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奥司他韦,观察组给予奥司他韦联合黄芪注射液,比较两组总有效率、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IP-10、RANTES、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M、IgA、IgG、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IL-4、IL-1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48/51),高于对照组的76.47%(39/51)(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P-10、RANTE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gM、IgA、IgG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1、IL-4、IL-1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与对照组[3.92%(2/5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司他韦联合黄芪注射液可改善HFMD患儿免疫功能与炎症反应,促进病情恢复,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司他韦 黄芪注射液 手足口病 IP-10 免疫球蛋白 t细胞活性调节蛋白 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癸酸能够活化CD8^(+)T细胞并提高其抗肿瘤免疫反应能力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翀 金海振 +3 位作者 周纯 胡惠惠 王娟 王秦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7-444,共8页
目的:探究中链脂肪酸癸酸对CD8^(+)T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对CD8^(+)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C57BL/6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皮下荷瘤模型,随机分为癸酸组(10 mg/kg癸酸灌胃)和对照组(等量溶剂灌胃),观察癸酸对小鼠... 目的:探究中链脂肪酸癸酸对CD8^(+)T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对CD8^(+)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C57BL/6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皮下荷瘤模型,随机分为癸酸组(10 mg/kg癸酸灌胃)和对照组(等量溶剂灌胃),观察癸酸对小鼠肿瘤生长以及生存率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微环境中浸润CD8^(+)T细胞的活化水平。建立B16F10-OVA和OT-I T细胞共培养体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癸酸对CD8^(+)T细胞的肿瘤细胞杀伤能力的影响。采用α-CD8抗体清除B16F10荷瘤小鼠体内CD8^(+)T细胞,观察对小鼠肿瘤体积的影响。小鼠原代CD8^(+)T细胞经癸酸处理后,采用WB、ELISA及qPCR、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受体(TCR)活化、效应细胞因子产生以及增殖和代谢水平。在B16F10荷瘤小鼠模型中,观察α-PD-1抗体联合癸酸给药对小鼠肿瘤生长以及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在小鼠黑色素瘤荷瘤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癸酸组小鼠移植瘤体积显著降低且生存率显著提高(均P<0.05),肿瘤浸润CD8^(+)T细胞IFN-γ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经癸酸处理的OT-I T细胞对B16F10-OVA细胞的杀伤水平显著升高(P<0.01)。在荷瘤小鼠模型中用α-CD8抗体清除CD8^(+)T细胞后,癸酸对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显著降低(P<0.0001)。小鼠原代CD8^(+)T细胞经癸酸处理后,TCR活化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产生增多、线粒体代谢水平显著上调(均P<0.05)。在黑色素瘤荷瘤小鼠模型中,癸酸与α-PD-1抗体联用,能够显著抑制小鼠移植瘤生长并提高其生存率(均P<0.05)。结论:癸酸能够促进CD8^(+)T细胞活化、增强其抗肿瘤免疫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 癸酸 CD8^(+)t细胞 程序性死亡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多糖对力竭运动小鼠血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华岩 邓武装 +2 位作者 王春亮 卓杰先 潘家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1-573,共3页
中小强度训练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长期大强度训练,特别是过度训练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所以,常有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或者竞技比赛后,身体抵抗力下降,且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甚至停训停赛.因此,寻找大强度... 中小强度训练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长期大强度训练,特别是过度训练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所以,常有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或者竞技比赛后,身体抵抗力下降,且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甚至停训停赛.因此,寻找大强度训练后的运动员身体的恢复方法,成为当今运动免疫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牡蛎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海洋贝壳类动物,其肉中富含多糖、氨基酸、蛋白等多种活性物质,有关牡蛎粗提物研究认为,牡蛎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提高心血管功能等作用,且对人体和动物无任何毒副作用.然而,有关牡蛎多糖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拟通过建立小鼠力竭游泳运动损伤模型,观察牡蛎多糖对力竭训练小鼠血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的影响,为牡蛎多糖应用于运动免疫领域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自然杀伤细胞 免疫球蛋白 力竭游泳运动 运动小鼠 牡蛎 多糖 增强机体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添加维生素D_3对围产奶牛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曹荣 王加启 +6 位作者 卜登攀 魏宏阳 李大刚 张思维 贾磊 周凌云 雒秋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8-752,共5页
选用16头胎次接近的围产期奶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日粮中额外添加维生素D3(10万IU/(d.头))对围产期奶牛血常规、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VD3可以极显著提高外周血中红细胞、白细胞、血红... 选用16头胎次接近的围产期奶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日粮中额外添加维生素D3(10万IU/(d.头))对围产期奶牛血常规、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VD3可以极显著提高外周血中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含量(P<0.0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VD3提高血小板数目、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单核细胞绝对值,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IgGI、gM和IgA与对照组相比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细胞亚群的数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VD3可以缓解围产期奶牛免疫球蛋白和免疫细胞下降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3 围产奶牛 免疫球蛋白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