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抗争·同谋·和解——《逆写帝国》后的澳大利亚后殖民批评 |
王腊宝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中国弱势群体的悲情抗争及其理论解释--以农民集体下跪事件为重点的实证分析 |
王金红
黄振辉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6
|
|
3
|
媒介运用与环境抗争的政治机会:以反核事件为例 |
曾繁旭
戴佳
王宇琦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5
|
|
4
|
媒体抗争的阶级化:农民与中产的比较 |
曾繁旭
黄广生
李艳红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1
|
|
5
|
底层社会与抗争性政治 |
阎小骏(译)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85
|
|
6
|
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的情感逻辑及其治理 |
陈相雨
丁柏铨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73
|
|
7
|
中国网民的政治价值观与网络抗争行为的限度 |
季程远
王衡
顾昕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3
|
|
8
|
从“不怕”到“我怕”:“一般人群”在邻避冲突中如何形成抗争动机 |
何艳玲
陈晓运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95
|
|
9
|
媒介动员视角下“表演式抗争”的发生与剧目——以“中青报门口访民集体喝农药事件”为例 |
郭小安
刘明瑶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10
|
自我组织与遵纪守法:工人依法维权的集体行动策略 以上海SNS企业工人抗争为例 |
吴同
文军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4
|
|
11
|
国内社会抗争研究范式的探讨——基于本体论与方法论视角 |
童星
张乐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7
|
|
12
|
互联网与中国社会抗争的离场介入——基于“乌坎事件”的实证分析 |
王金红
林海彬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2
|
|
13
|
环境抗争中的怨恨心理研究 |
陈涛
王兰平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9
|
|
14
|
农民维权抗争的无效表达:流于过程的情感行动——对西安Y区征地抗争事件的解读 |
董海军
代红娟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2
|
|
15
|
集体行动理论化系谱:从社会运动理论到抗争政治理论 |
谢岳
曹开雄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7
|
|
16
|
网络赋权与环境抗争 |
王全权
陈相雨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1
|
|
17
|
社会抗争研究:西方理论与中国视角述评 |
王金红
黄振辉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0
|
|
18
|
“韧武器抗争”与“差序政府信任”的解构——以H村机场噪音环境抗争为个案 |
沈毅
刘俊雅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19
|
“造势”与“控势”:环境抗争中农村精英的辩证法 |
陈涛
李素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3
|
|
20
|
征地冲突中农民的“套路式”抗争行为:一个解释的框架 |
郑晓茹
陈如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