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皮质激素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肾小球肾炎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吴海婷 李航 +5 位作者 叶葳 蔡建芳 文煜冰 陈丽萌 李明喜 李雪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8-74,共7页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GC)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经皮肾活检、临床资料保存完整的81例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GC)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经皮肾活检、临床资料保存完整的81例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重新进行病理分型,对诱导治疗阶段接受GC冲击和未冲击治疗患者的肾脏总体缓解率、感染及死亡情况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近期预后的因素。结果 81例患者中,49例(60. 5%)在诱导缓解期同时联合GC冲击治疗,32例(39. 5%)未联合GC冲击治疗。冲击组患者基线时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0)明显低于未冲击组患者(t=3. 003,P=0. 015),24 h尿蛋白(24 h UP)(t=-2. 394,P=0. 002)、伯明翰系统性血管炎活动评分(BVAS)(t=0. 049,P=0. 013)明显高于未冲击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环磷酰胺(CTX)累积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336,P=0. 245)。冲击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的肾总体缓解率明显低于未冲击组(48. 7%比79. 3%;X^2=6. 591,P=0. 0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线24 h UP (t=6. 222,P=0. 017)、eGFR0 (t=3. 727,P=0. 046)及病理分型(X^2=7. 654,P=0. 045)与6个月时肾总体缓解率显著相关;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月体型是6个月时肾总体缓解率的独立影响因素(新月体型相较硬化型OR=20. 63,95%CI:2. 217~191. 973,P=0. 008),GC冲击治疗与肾总体缓解率无关(OR=0. 271,95%CI:0. 062~1. 179,P=0. 082)。6个月内共有37位患者新发感染,冲击组的感染率(55. 1%,27/49)明显高于未冲击组(31. 3%,10/32)(P=0. 042)。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GFR0 (t=1. 912,P=0. 049)、基线BVAS (t=-3. 360,P=0. 001)、是否GC冲击治疗(X^2=6. 249,P=0. 014)与6个月内新发感染相关;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基线BVAS是6个月内感染事件的唯一影响因素,BVAS每增加1分,感染风险为1. 089倍(OR=1. 089,95%CI:1. 006~1. 179,P=0. 034)。结论新月体较硬化型是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近期肾总体缓解率的独立影响因素,采取更积极的治疗可能更有获益。基线BVAS评分是近期新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肾小球肾炎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治疗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及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
作者 钭张琪 杨华 +3 位作者 张彬娥 张旭珍 夏宜东 金烈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20,共4页
抗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肾炎是一种发病率低但死亡率极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同时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阳性时可同时具备ANCA相关性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 抗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肾炎是一种发病率低但死亡率极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同时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阳性时可同时具备ANCA相关性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vasculitis,AAV)和抗GBM肾炎的临床特征,表现为急进性肾炎。现作者总结1例2021年8月5日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抗GBM肾炎合并ANCA阳性患者,经利妥昔单抗(Rituximab)联合激素、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免疫抑制治疗后出现肺部感染,在肾脏功能未能恢复的基础上,经抗感染治疗肺部病变好转,患者病情稳定,各项指标趋于平稳,对该病的临床诊治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基底膜肾炎 中性粒细胞抗体 ANCA相关性血管炎 利妥昔单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肾炎的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洁 赵建华 田静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4期316-317,共2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小血管壁炎症反应和纤维素样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临床上既可表现为单个脏器受累,也可表现为多脏器、多系统受累,肺和肾脏受...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小血管壁炎症反应和纤维素样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临床上既可表现为单个脏器受累,也可表现为多脏器、多系统受累,肺和肾脏受累多见,且病情进展迅速,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抗体 相关性肾炎 血管壁炎症反应 自身免疫性疾病 护理 老年 多系统受累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胺丁醇诱发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急进性肾小球肾炎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吴静 黄云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2-252,261,共2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y,ANCA)是一种与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的细胞质中溶酶体酶发生反应的抗体,可引起多种小血管炎,如侵犯肾脏,可导致肾小球肾炎和肾功能不全。近年报道某些药物如丙基...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y,ANCA)是一种与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的细胞质中溶酶体酶发生反应的抗体,可引起多种小血管炎,如侵犯肾脏,可导致肾小球肾炎和肾功能不全。近年报道某些药物如丙基硫氧嘧啶、肼苯哒嗪等可诱发小血管炎,而乙胺丁醇诱发ANCA相关性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apidlyprogressiveglomerulonephritis,RPGN)罕见。现将本科发现的1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 中性粒细胞抗体 急进性.肾小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与肾小球肾炎 被引量:5
5
作者 任青 李子龙 +3 位作者 林沫红 吴岚 项永谦 苏晓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 :研究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与肾小球肾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 ,对 48例各种类型的肾小球肾炎作血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定性及定量测定 ,同时进行临床、病理... 目的 :研究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与肾小球肾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 ,对 48例各种类型的肾小球肾炎作血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定性及定量测定 ,同时进行临床、病理、实验室检查对照。结果 :(1)在 48例肾小球肾炎患者中有 12例 ANCA阳性 ;(2 ) ANCA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3)在 ANCA阳性患者的肾小球内大多有新月体形成 ,血管病变及间质炎症 ;(4)ANCA阳性患者血中 TNF均高于正常值 ,在肾小球内的不同部位均可发现粘附因子 VCAM- 1沉积。结论 :一些肾小球肾炎实际上就是血管炎的一类 ,无论是病理变化 ,还是发病机理都有相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抗体 肾小肾炎 AN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肾炎组织学分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霞 胡伟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92-1095,共4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肾炎是急进型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原因,肾活检是确诊本病的金标准。肾活检病理检查在制定ANCA相关性肾炎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但ANCA相关性肾炎的病理学分型在很长时间内未达成共识。2...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肾炎是急进型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原因,肾活检是确诊本病的金标准。肾活检病理检查在制定ANCA相关性肾炎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但ANCA相关性肾炎的病理学分型在很长时间内未达成共识。2010年制定的ANCA相关性肾炎病理分型标准(EUVAS分型)将其分为局灶型、新月体型、混合型以及硬化型。随后有多项研究证实此分型对ANCA相关性肾炎肾预后的预测价值。但不同研究中各种病理类型的肾存活率差异显著,ANCA相关性肾炎病理分型对治疗的指导价值及更精确判断预后仍需进一步研究。文章主要就ANCA相关性肾炎最新病理分型的临床意义、相关病理特征定义及该分型的相关验证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抗体相关性肾炎 组织病理学分型 存活 预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郭桂梅 何威逊 +2 位作者 罗运九 朱光华 许洪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9-170,共2页
原发性小血管炎是以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纤维素样坏死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病.国外自 80年代在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中发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ies, ANCA)后,对 ANCA的研究不... 原发性小血管炎是以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纤维素样坏死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病.国外自 80年代在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中发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ies, ANCA)后,对 ANCA的研究不断深入, ANCA已成为原发性小血管炎的重要血清免疫学诊断依据 [1].我国对 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认识相对较迟,且主要为成人的研究报道.现总结我院近年来 8例 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儿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以期能提高认识,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抗体 临床分析 原发性小血管炎 坏死性肾小肾炎 ANCA相关 儿童 临床病理资料 自身免疫病 血清免疫学 主要特征 毛细血管 80年代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早期诊断 小动脉 纤维素 小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施嘉 杜晓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56,共8页
目的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7月至2016年12月初诊的168例AAV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2(1,96)个月,... 目的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7月至2016年12月初诊的168例AAV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2(1,96)个月,终点事件为死亡。结果 168例患者中,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及嗜酸细胞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分别为152、14、2例;MPO-ANCA阳性145例(86.3%),PR3-ANCA阳性20例(11.9%);49例患者死亡,91例患者存活,28例失访。与GPA患者相比,MPA患者间质性肺病[50.7%(77/152)vs 14.3%(2/14)]及肾脏受累[78.9%(120/152)vs 50.0%(7/14)]常见,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更低[14.23(7.27,71.49)mL/(min·1.73 m^2)vs 104.08(16.61,135.72)mL/(min·1.73 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PR3-ANCA阳性组相比,MPO-ANCA阳性组患者年龄较大[(64.01±10.62)岁vs(50.50±16.88)岁],肾脏受累更多见[77.9%(113/145)vs 50.0%(10/20)],eGFR更低[19.00(9.40,42.85)mL/(min·1.73 m^2)vs 149.40(86.75,249.45)mL/(min·1.73 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非死亡组相比,死亡组AAV患者年龄更大[(67.45±10.61)岁vs (61.98±12.52)岁],间质性肺病发病率更高[59.2%(29/49)vs 41.8%(38/91)],伯明翰系统性血管炎活动评分(BVAS)更高[(18.53±8.02)分vs(13.68±5.98)分],eGFR更低[8.58(5.73,22.07)mL/(min·1.73 m^2)vs 45.15(11.54,120.79)mL/(min·1.73 m^2)],血钠浓度[137.00(134.00,140.00)mmol/L vs 139.00(136.00,141.00)mmol/L]及白蛋白水平[(28.41±5.24)g/L vs(31.92±5.91)g/L]更低,血清D-二聚体水平更高[2.84(1.20,6.28)mg/L vs2.24(0.80,3.69)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年龄、eGFR、血清白蛋白水平及BVAS是AAV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HR=1.058、0.987、0.932、1.086,P均<0.05)。结论 AAV患者临床表现以肾脏受累和肺受累多见,年龄、eGFR、血清白蛋白水平及BVAS是AAV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间质性肺病、血清D-二聚体水平高、低钠血症也可能与AAV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症状和体征 预后 肾小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靳淑玲 王北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9-600,共2页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抗体 肾小肾炎 SLE 间接免疫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合并ANCA相关肾小球肾炎患者(英文)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怡宁 何岚 +2 位作者 吕晓虹 莫凌菲 张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9-314,共6页
目的:探讨临床上十分罕见的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MCTD)同时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血管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名35岁的亚裔女性,因双手雷诺现象、... 目的:探讨临床上十分罕见的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MCTD)同时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血管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名35岁的亚裔女性,因双手雷诺现象、肌痛、关节痛和乏力入院。在入院前8个月该患者在门诊诊断为MCTD。患者的雷诺现象、肌痛、关节痛和血清高滴度抗U1核糖核蛋白(U1 ribonucleoprotein,U1RNP)抗体符合MCTD的Alarcon-Segovia分类标准。入院后的检查发现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升高。胸部CT显示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特征。随后的肾穿刺活检提示组织学上表现为纤维细胞/细胞新月体型肾小球肾炎,直接荧光染色显示中度IgM阳性。结果:获得肾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后立即给予患者500 mg/d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3 d,随后改为口服泼尼松和每月0.8 g环磷酰胺静脉注射,持续12个月。经上述治疗,患者血清肌酐维持正常,每日尿蛋白量显著下降。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可以有效治疗MCTD合并的MPO-ANCA相关肾小球肾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髓过氧化物酶 中性粒细胞抗体 肾小肾炎 血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胱抑素C联合检测对ANCA相关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婵 谈方方 +4 位作者 方珊 张彦青 段新旦 樊星涛 王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620,共5页
目的 研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 AAV)相关性肾损伤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胱抑素C(Cys-C)的水平,探讨血清HCY和Cys-C联合检测对ANCA相关... 目的 研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 AAV)相关性肾损伤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胱抑素C(Cys-C)的水平,探讨血清HCY和Cys-C联合检测对ANCA相关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肾内科收治的70例ANCA阳性合并肾损伤的患者,另选择同期前来就诊的48例ANCA阳性但并未合并肾损伤的患者(单纯ANCA阳性组)和50例体检的健康者(对照组)。比较各组检测结果并确定各检测指标对ANCA阳性合并肾损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计算HCY、Cys-C联合检测对ANCA相关性肾损伤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结果 ANCA阳性合并肾损伤组、单纯ANCA阳性组与对照组中血清HCY、Cys-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HCY、Cys-C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Cys-C联合诊断对ANCA阳性相关性肾损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高于上述指标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HCY联合Cys-C对ANCA阳性合并相关性肾损伤的患者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和较高的相关性。结论 HCY与Cys-C联合检测与AAV相关性肾损伤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ANCA阳性相关性肾损伤患者的诊断有积极作用,对患者治疗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 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 损伤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 胱抑素C(Cy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患者血清指标、内皮损伤标记物与肾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维佳 黄俊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976-979,共4页
目的:研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患者血清指标、内皮损伤标记物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患者进行研究,筛选不合并肾损伤的患者30例作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组,... 目的:研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患者血清指标、内皮损伤标记物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患者进行研究,筛选不合并肾损伤的患者30例作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组,合并肾损伤的患者30例作为肾损伤组,测定血清中自身抗体含量以及内皮损伤标记物含量。结果:肾损伤组患者血清中蛋白酶3(PR3)-ANCA、髓过氧化物酶(MPO)-ANCA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而抗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抗体、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的含量显著高于AAV组(P<0.05);肾损伤组患者血清中循环内皮细胞(CECs)、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E选择素(ES)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含量显著高于AAV组(P<0.05),血管内皮细胞中血栓调节蛋白(TM)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含量低于AAV组(P<0.05);肾损伤组患者的CKD分期越高、蛋白尿越明显,血清中CECs、vWF、ES、VCAM-1的含量越高,TM、eNOS的含量越低(P<0.05)。结论: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抗LAMP-2抗体、AECA以及内皮损伤标记物的含量异常与肾损害密切相关,可以用于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自身抗体 内皮损伤 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rtagh安全诊断策略联合思维导图构建临床思维在全科教学门诊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玲 杜雪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3-680,共8页
全科教学门诊是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全科医生临床思维、提升全科诊疗能力的重要培训方法。本文用1例以乏力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为教学案例,介绍全科教学门诊中采用澳大利亚著名全科医学专家John Murtagh提出的Murtagh安全诊... 全科教学门诊是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全科医生临床思维、提升全科诊疗能力的重要培训方法。本文用1例以乏力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为教学案例,介绍全科教学门诊中采用澳大利亚著名全科医学专家John Murtagh提出的Murtagh安全诊断策略启发住培全科医生对乏力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1)引起乏力的常见疾病有哪些?(2)哪些重要疾病是不能忽视的?(3)乏力有什么容易被遗漏的疾病?(4)是否存在潜在的容易被掩盖的疾病?(5)患者是否有话没有说?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引起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可能性大,及时转诊,肾病理检查确诊乏力的病因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肾小球肾炎,取得满意疗效。带教老师基于Murtagh安全诊断策略帮助住培全科医生构建乏力鉴别、分析的系统知识框架,从而提升住培全科医生的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思维导图为辅助工具,将Murtagh安全诊断策略诊断与鉴别诊断思路可视化、形象化,优化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Murtagh安全诊断策略 思维导图 全科临床思维 乏力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肾小球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移植肾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复发临床诊疗指南 被引量:1
14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于峰 +3 位作者 赵洪雯 秦燕 廖贵益 文吉秋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6-862,共17页
原发病复发是影响移植肾近期和远期存活的重要原因,越来越受到重视。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在肾脏移植术后均有可能复发,并不同程度损伤移植肾。随着对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移植肾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复发的诊治水平也在逐渐提... 原发病复发是影响移植肾近期和远期存活的重要原因,越来越受到重视。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在肾脏移植术后均有可能复发,并不同程度损伤移植肾。随着对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移植肾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复发的诊治水平也在逐渐提升。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充分阅读、分析和总结目前国际和国内的文献,在《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的基础上,对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复发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治疗措施及预后等内容,依据推荐评估、发展和评价分级方法对证据质量和建议强度进行客观评估,制定《中国移植肾系统性疾病肾损害复发临床诊疗指南》,在本指南中对相应临床问题提出推荐意见,以更好地保障和促进移植肾脏和受者的长期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移植 系统性疾病损害 复发 狼疮性肾炎 中性粒细胞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肾小基底膜肾炎 免疫蛋白轻链淀粉样变性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分泌性中耳炎伴进行性听力下降为首发症状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一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寿铸 何丹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9-452,共4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主要以小血管壁反应性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NCA相关性血管炎可以累及全身多器官,肾脏最易受累,...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主要以小血管壁反应性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NCA相关性血管炎可以累及全身多器官,肾脏最易受累,其次为肺、心脏等内脏器官,严重时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呼吸功能衰竭等。早期以耳部症状就诊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较为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A相关性血管炎 呼吸功能衰竭 中性粒细胞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小血管壁 纤维素样坏死 分泌性中耳炎 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诊疗效果分析——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用华 王琦 +1 位作者 黄宗顺 肖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512-2516,共5页
目的总结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分析MPA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7年12月的32例MPA患者资料。结果(1)患者平均63.5岁,就诊至确诊的时间为5个月。临床表现均有肺、肾受累。肾脏病... 目的总结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分析MPA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7年12月的32例MPA患者资料。结果(1)患者平均63.5岁,就诊至确诊的时间为5个月。临床表现均有肺、肾受累。肾脏病理特点为新月体形成为主,12例患者入院即需肾脏替代治疗。肺部表现以发热、咳嗽、咳血等为主。(2)全部接受足量激素(4例冲击治疗)+环磷酰胺治疗,6例血浆置换。治疗过程中,肝功能异常42例,肺部感染19例,类固醇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10例。(3)12例入院即需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治疗后有3例短暂脱离透析(平均5.2个月)。(4)随访结束时,20例进入终末期肾病,4例完全缓解,8例死亡。(5)需长期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中,年龄较大,确诊前病程较长,确诊时Scr较高,入院需即时透析的比例较高。结论 MPA多发于老年男性,高龄、病程长、Scr高、肺脏受累是MPA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应警惕病情严重时积极治疗可能存在的严重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炎 显微镜下 中性粒细胞 肾小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