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脑炎7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崔晓燕 付振强 +1 位作者 王梦涵 张博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7-338,共2页
自身免疫性脑炎(AE)泛指一类南于免疫系统产生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突触或神经元胞膜及膜内蛋白的自身抗体而导致的疾病,抗叮一氨基丁酸(N-aminobutyric acid,GABA)B型受体脑炎(抗GABAB受体脑炎)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AE,由LANCASTER... 自身免疫性脑炎(AE)泛指一类南于免疫系统产生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突触或神经元胞膜及膜内蛋白的自身抗体而导致的疾病,抗叮一氨基丁酸(N-aminobutyric acid,GABA)B型受体脑炎(抗GABAB受体脑炎)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AE,由LANCASTER等“首先报道,主要表现为癫痫,伴记忆障碍、意识行为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b受体 脑炎 GAbAb受体 中枢神经系统 自身免疫性 自身抗体 免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B型受体活性对慢性应激大鼠下丘脑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范雅丽 王苗霞 +1 位作者 张宏 金玉祥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75-579,共5页
目的:观察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_(B)R)活性对慢性应激大鼠下丘脑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60只,分为对照组(control)、应激组(stress)、应激结合2-羟基萨氯酚(2-OH-saclofen)给药组(stress+2-OH-saclofen)、应激结合氯... 目的:观察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_(B)R)活性对慢性应激大鼠下丘脑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60只,分为对照组(control)、应激组(stress)、应激结合2-羟基萨氯酚(2-OH-saclofen)给药组(stress+2-OH-saclofen)、应激结合氯苯氨丁酸(baclofen)给药组(stress+baclofen)。采用间歇低频电击大鼠足底并联合噪声的方式建立应激大鼠模型,同时2-羟基萨氯酚(100μg/kg)或氯苯氨丁酸(0.04 g/kg)分别经大鼠腹腔注射。应激40 d后,对处于不同应激阶段的大鼠进行取材。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下丘脑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大鼠下丘脑内NE和DA含量的变化。结果: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单纯应激组、应激结合氯苯氨丁酸给药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大鼠下丘脑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相反应激结合2-羟基萨氯酚给药组下丘脑神经元超微结构则未出现退行性改变。用(HPLC)检测大鼠下丘脑内NE和DA含量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应激组NE含量明显升高但呈现下降趋势,DA含量则呈上升趋势(P<0.05)。应激结合氯苯氨丁酸给药组NE和DA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应激结合2-羟基萨氯酚给药组NE和DA含量却接近正常水平。结论:GABA B受体抑制剂2-羟基萨氯酚对慢性应激大鼠下丘脑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而GABA B受体激动剂氯苯氨丁酸则有损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b受体 2-羟基萨氯酚 氯苯氨丁酸 超微结构 慢性应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脑炎1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沙从波 喻绪恩 +2 位作者 张亮亮 张龙 王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5-116,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64岁,因“先后发作性意识丧失、全身抽搐,精神行为异常3个月”入院。患者于2015年1月13日12:00突发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双目上翻及全身抽搐1次,持续2min后自行缓解,对当时发作情况不能回忆。2015年1月15日凌晨上述症... 1病例资料患者,男,64岁,因“先后发作性意识丧失、全身抽搐,精神行为异常3个月”入院。患者于2015年1月13日12:00突发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双目上翻及全身抽搐1次,持续2min后自行缓解,对当时发作情况不能回忆。2015年1月15日凌晨上述症状再次发作1次,发作形式及持续时间同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b受体 脑炎 癫癎 免疫抑制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γ-氨基丁酸B受体脑炎2例报道
4
作者 孙洪扬 王亦心 +2 位作者 刘雪娇 张丽 白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04-1306,共3页
抗γ-氨基丁酸B(γ-aminobutyric acid B,GABA-B)受体脑炎属于边缘叶脑炎的一种,是指GABA受体抗体侵犯海马、杏仁核、岛叶及扣带回皮质等脑边缘结构引起的脑炎,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以近记忆缺失、精神行为异常和癫痫发作为特... 抗γ-氨基丁酸B(γ-aminobutyric acid B,GABA-B)受体脑炎属于边缘叶脑炎的一种,是指GABA受体抗体侵犯海马、杏仁核、岛叶及扣带回皮质等脑边缘结构引起的脑炎,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以近记忆缺失、精神行为异常和癫痫发作为特点,多数患者合并肿瘤[1]。现将我科收治的2例抗GABA-B受体脑炎患者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b受体 边缘叶脑炎 GAbA-b受体 精神行为异常 受体抗体 记忆缺失 临床表现 癫痫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γ-氨基丁酸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高东明 孙德玉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46-248,共3页
GABAB受体是近年来新发现的GABA受体亚型。它的活化在突触后膜增加K+电导,引起长时程晚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在突触前膜则抑制Ca2+电导,使兴奋性或抑制性递质的释放减少。该受体活动对机体的镇痛、肌肉痉挛、癫痫的发作... GABAB受体是近年来新发现的GABA受体亚型。它的活化在突触后膜增加K+电导,引起长时程晚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在突触前膜则抑制Ca2+电导,使兴奋性或抑制性递质的释放减少。该受体活动对机体的镇痛、肌肉痉挛、癫痫的发作等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都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 γ-氨基丁酸 受体 镇痛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6
作者 王辉 王嫱 +2 位作者 左祥荣 王虹 解卫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8-762,共5页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重组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重组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rhTNFR-Fc组(R组)、MCT模型组(M组)、MCT+rhTNFR-Fc组(M+R组)。建立MCT诱导的PAH模型,测定各组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肥厚指数,检测各组肺小动脉血管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WT%),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肺组织匀浆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蛋白水平。结果:①M组大鼠mPAP、右心肥厚指数及WT%值较C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hTNFR-Fc可抑制MCT诱导的大鼠mPAP的升高(P<0.05)及肺小动脉管壁的增厚(P<0.05);②M组大鼠肺组织匀浆中IL-6、TNF-α水平与C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rhTNFR-Fc可抑制MCT诱导的PAH大鼠肺组织中IL-6、TNF-α的表达(P<0.05);③M组大鼠肺组织中NF-κB表达与C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rhTNFR-Fc可抑制MCT诱导的PAH大鼠肺组织中NF-κB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rhTNFR-Fc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及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防治MCT诱导的大鼠PA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肺动脉高压 野百合碱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于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抗NMDAR和抗GABA_(BR)双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赵仲艳 徐志育 +3 位作者 吴婵姬 赵二义 黄丹 黄仕雄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6-242,共7页
目的:分析1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VE)继发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和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_(BR))双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HSVE继发抗NMDAR和抗GABA... 目的:分析1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VE)继发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和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_(BR))双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HSVE继发抗NMDAR和抗GABA_(BR)双阳性AE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和治疗经过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男性,36岁,以头痛起病,随后出现肢体抽搐,并进展为意识障碍。入院后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测异常,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 IgG抗体阳性,脑脊液和血清NMDAR抗体检测阳性,头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提示右侧枕叶白质异常信号,诊断为HSVE继发抗NMDAR脑炎。数月后患者出现精神行为异常、认知障碍和睡眠障碍等症状,血清NMDAR抗体和GABA_(BR)抗体均阳性,诊断为HSVE继发抗NMDAR脑炎和抗GABA_(BR)脑炎。给予激素冲击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随访1年,患者精神症状完全消失,遗留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结论:HSVE抗病毒治疗有效的恢复期患者临床症状再度恶化时,应高度怀疑继发AE的可能,应尽快完善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抗体 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抗体 自身免疫性脑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通过α7nAChR介导的胆碱能抗炎通路对心肺复苏大鼠的抗炎保护作用
8
作者 舒婷婷 李汉永 +5 位作者 罗卫东 范彦博 刘静 吴迪 李旭成 张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3-1160,共8页
目的:研究电针基于胆碱能抗炎通路(CAP)对心肺复苏大鼠的抗炎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肺复苏组、电针组、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拮抗剂α银环蛇毒素组(αBGT组,1μg/kg)和α7nAChR激活剂... 目的:研究电针基于胆碱能抗炎通路(CAP)对心肺复苏大鼠的抗炎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肺复苏组、电针组、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拮抗剂α银环蛇毒素组(αBGT组,1μg/kg)和α7nAChR激活剂3-(2,4-二甲氧基亚苄基)合成酶(GTS-21)组(5 mg/kg),每组12只。采用经皮心外膜电刺激法诱导大鼠心室颤动建立心脏骤停模型并进行常规心肺复苏,观察记录每组大鼠除颤次数、心肺复苏持续时间和72 h生存率。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进行评分(NDS评分)。ELISA检测大鼠血清、心脏、肺和脑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变化。HE染色评估各组大鼠心脏、肺和脑组织的组织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脏、肺和脑组织中α7nAChR、NF-κB/MAPK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心肺复苏组大鼠除颤次数、心肺复苏持续时间、NDS评分、血清、心脏、肺和脑组织TNF-α、IL-1β、IL-6水平、心脏、肺和脑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自主循环恢复后72 h生存率、心脏、肺和脑组织α7nAChR蛋白、ERK1/2、JNK和p38MAPK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P<0.05),心脏、肺和海马CA1区的细胞和神经元损伤严重。与心肺复苏组相比,电针组的相关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且大鼠心脏、肺和脑组织的细胞和神经元损伤减轻(P<0.05)。αBGT减轻了电针对心肺复苏大鼠的抗炎保护作用(P<0.05)。GTS-21增强了电针对心肺复苏大鼠的抗炎保护作用(P<0.05)。结论:电针基于CAP对心肺复苏大鼠具有抗炎保护作用,且NF-κB/MAPKs参与了α7nAChR介导的C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能炎通路 电针 心肺复苏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 核因子-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GAD65和抗GABABR双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9
作者 苏杭 李佳 +1 位作者 曾慧宾 陈加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04-1609,共6页
目的:分析脑脊液(CSF)双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过程,为该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CSF中抗谷氨酸脱羧酶(GAD) 65和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BR)双抗体阳性AE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部核磁... 目的:分析脑脊液(CSF)双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过程,为该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CSF中抗谷氨酸脱羧酶(GAD) 65和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BR)双抗体阳性AE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部核磁共振成像(MRI)、脑电图(EEG)、CSF特征及预后,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男性,47岁,亚急性起病,病情逐渐加重,主要表现为头痛和发作性抽搐,意识模糊,头部MRI提示病灶位于大脑镰右侧额顶枕叶,CSF检测抗GAD65和抗GABABR双抗体阳性,EEG有异常的尖波及慢波,诊断为AE,患者经抗炎等对症治疗逐渐好转并出院,继续口服激素治疗,5个月后再次复发,急性起病,表现为抽搐伴口角流涎,头部MRI提示右侧颞叶异常高信号影,行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好转。结论:CSF双抗体阳性AE患者复发可能性较大,激素抗炎治疗有效,在颅内病变定位于额顶枕叶时需考虑出现抽搐等症状,并及早完善EEG等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脱羧酶65 γ-氨基丁酸b受体 自身免疫性脑炎 脑脊液 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法卡林二醇与人类GABA_(A)受体相互作用的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琦 陈海瑶 +4 位作者 高登辉 赵熹 那日松 刘佳 黄旭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4-123,共10页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伞形采样模拟、结合自由能计算和分子对接等方法,研究了法卡林二醇在γ-氨基丁酸A型(GABA_(A))受体上结合作用的模式和对GABAA受体动态属性的影响,确定了3个有效结合位点均对此受体产生拮抗作用,为后续研究聚乙炔...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伞形采样模拟、结合自由能计算和分子对接等方法,研究了法卡林二醇在γ-氨基丁酸A型(GABA_(A))受体上结合作用的模式和对GABAA受体动态属性的影响,确定了3个有效结合位点均对此受体产生拮抗作用,为后续研究聚乙炔醇类化合物对GABA_(A)受体作用及相应药物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卡林二醇 γ-氨基丁酸A受体 分子动力学模拟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改善早期中高风险膜性肾病疾病进展:一项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秋郁 艾三喜 +6 位作者 王淦淦 贾淳钰 王佳慧 郑可 秦岩 陈罡 李雪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4-751,共8页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最常见的病因,近年来研究发现PLA2R是MN的关键致病靶抗原,且其发现给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等靶向B细胞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针对抗体的早...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最常见的病因,近年来研究发现PLA2R是MN的关键致病靶抗原,且其发现给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等靶向B细胞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针对抗体的早期干预是否能有效地阻止MN的进展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我们系统分析了2019年10月至2023年3月在我中心接受RTX治疗的13例PLA2R抗体相关早期中高危MN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随访。早期中高危MN定义为基线或入院时抗PLA2R抗体滴度超过50 RU/mL,但尚未出现NS状态。患者在基线评估中位时间4.1个月(IQR 1-7.7)启动RTX治疗,此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7个月(IQR 23-45),期间均未发展至NS,12例(92.3%)在随访2年或末次随访时评估为完全或部分缓解。随访期间未发生死亡、严重感染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RTX对早期中高危MN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适时启动抗体清除治疗可能有利于长期疾病控制和远期肾脏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成人肾病综合征 b细胞耗竭疗法 CD20单 M磷脂酶A2受体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呈典型双峰脑炎表型的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继发自身免疫性脑炎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煜 王向波 +1 位作者 闫鹤立 马红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49-454,共6页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脑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HSE)继发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7例HSE继发AE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HSE和AE两病程阶段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AE相关抗体...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脑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HSE)继发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7例HSE继发AE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HSE和AE两病程阶段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AE相关抗体检测、影像学表现,治疗及转归。结果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中位发病年龄27(范围16~45)岁。HSE症状首发距AE症状出现的时间间隔为27(范围18~55)d。AE期症状包括精神行为异常5例(5/7),认知功能障碍3例(3/7),癫痫发作3例(3/7),记忆力减退2例(2/7),意识障碍1例(1/7),语言障碍1例(1/7),肢体运动障碍1例(1/7)。AE期7例(7/7)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抗体均阳性;1例(1/7)合并抗γ-氨基丁酸B受体(γ-aminobutyric acid-A/B receptor,GABABR)抗体阳性;2例(2/4)合并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MOG)抗体阳性。AE期3例(3/7)出现新发病灶,4例(4/7)无新发病灶。AE期7例均给予一线免疫治疗,1例加用长程免疫治疗。随访5(范围3~8)个月间,7例均预后良好,2例部分遗留HSE期出现的功能障碍。结论HSE继发AE呈现双相病程。AE期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抗NMDAR抗体最常见,还可见抗GABABR、MOG抗体,头颅MRI可见新发病灶,新病灶的出现可能与MOG抗体介导的免疫损伤有关。继发AE对免疫治疗反应良好,但患者可遗留HSE造成的神经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 自身免疫性脑炎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抗体 γ-氨基丁酸b受体抗体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