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人外周血抗β-淀粉样蛋白抗体水平的依龄性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杨志勇 汪华侨 +4 位作者 张革 林贤 谢瑶 袁群芳 姚志彬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主动和被动免疫可以显著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和临床过程,抗A8抗体在AD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已得到肯定,测定健康人群外周血中的抗Aβ抗体的水平将有助于了解AD发病机制。【方法】收集1~89岁共210例健康人群的血清标本,以1... 【目的】主动和被动免疫可以显著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和临床过程,抗A8抗体在AD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已得到肯定,测定健康人群外周血中的抗Aβ抗体的水平将有助于了解AD发病机制。【方法】收集1~89岁共210例健康人群的血清标本,以10岁为一个年龄组,共9组。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所收集人群的血清中抗Aβ抗体的相对滴度,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其抗Aβ抗体的特异性。【结果】健康人外周血中普遍存在抗AB抗体,并且随年龄血清中抗Aβ抗体水平逐渐增加,回归分析呈现线性关系;在60岁以上年龄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60岁以下的各年龄组(P<0.01)。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抗Aβ抗体可以识别β-淀粉样蛋白。【结论】健康人群血清中存在着特异性的抗Aβ抗体,抗体的滴度呈依龄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蛋白 自身抗体 阿尔茨海默病 中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蛋白酶水解预处理对淀粉样原纤维改性β-乳球蛋白致敏性及功能属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铭 庞立冬 +4 位作者 刘时宇 黄镇 张微 杨鑫焱 满朝新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0,80,共10页
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β-Lg)是乳清蛋白中主要过敏原,所引起的食物过敏反应对婴幼儿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文章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研究不同蛋白酶水解预处理对淀粉样原纤维改性β-Lg致敏性的影响,利用多光谱学等技术... 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β-Lg)是乳清蛋白中主要过敏原,所引起的食物过敏反应对婴幼儿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文章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研究不同蛋白酶水解预处理对淀粉样原纤维改性β-Lg致敏性的影响,利用多光谱学等技术研究不同蛋白酶水解预处理对淀粉样原纤维改性β-Lg构象和功能属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酶水解预处理后淀粉样原纤维改性会使二级结构中β-折叠相对含量增加,改变表面疏水性以及荧光强度。不同酶水解后使淀粉样原纤维改性的蛋白致敏表位被破坏或暴露,导致其致敏性升高或降低。菠萝蛋白酶水解后再进行淀粉样原纤维改性的β-Lg可改善发泡性和发泡稳定性。不同酶水解后淀粉样原纤维改性的β-Lg乳化性降低、乳化稳定性提高、还原能力降低,而仅淀粉样原纤维改性β-Lg还原能力升高。研究有助于推动生产低致敏高品质蛋白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乳球蛋白 致敏性 淀粉原纤维 酶水解 功能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P-二酰基甘油合酶1表达下调诱导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障碍促进小鼠海马β-淀粉样蛋白沉积
3
作者 张立飞 王宁 +6 位作者 田园 师姝 张稳稳 杜凯丽 刘婷 王丽 王晓晖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9-727,共9页
目的探究CDP-二酰基甘油合酶1(CDS1)对小鼠海马神经细胞自噬和淀粉样蛋白沉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使用刚果红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蛋白1(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淀粉样物质的沉积情况;慢病毒介导HT22细胞内... 目的探究CDP-二酰基甘油合酶1(CDS1)对小鼠海马神经细胞自噬和淀粉样蛋白沉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使用刚果红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蛋白1(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淀粉样物质的沉积情况;慢病毒介导HT22细胞内APP过表达,刚果红染色观察细胞内淀粉样物质沉积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和APP过表达HT22细胞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P62蛋白表达情况;通过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蛋白质组学结果,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CDS1;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和APP过表达HT22细胞中的CDS1蛋白表达情况;慢病毒介导HT22细胞APP过表达后,再过表达CDS1,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C3-Ⅱ、P6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及APP过表达HT22细胞中均有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和APP过表达HT22细胞中LC3-Ⅱ、P62蛋白均升高。从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蛋白质组学结果中的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筛选到其中一条差异代谢通路——甘油磷脂代谢通路,从该通路中获取到差异表达蛋白CDS1。与野生型C57BL/6小鼠相比,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中CDS1蛋白表达量下降(0.46±0.07 vs 1.00±0.25,P<0.01);与感染空载病毒载体的HT22细胞相比,慢病毒过表达APP的HT22细胞中CDS1蛋白表达量下降(0.68±0.18 vs 1.00±0.13,P<0.01)。在APP过表达的HT22细胞过表达CDS1后,神经细胞的自噬流明显恢复(LC3-Ⅱ:1.00±0.15 vs 0.21±0.05,P<0.01;P62:1.00±0.16 vs 0.67±0.10,P<0.01),并且Aβ沉积明显减少。结论CDS1表达下调诱导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障碍,促进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淀粉样物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P-二酰基甘油合酶1 自噬 溶酶体 海马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白细胞介素-33、抗唾液腺蛋白1抗体水平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唾液腺损伤的相关性
4
作者 严佳欣 史一雯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79-1884,共6页
目的分析唾液白细胞介素-33(IL-33)、抗唾液腺蛋白1(SP-1)抗体水平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唾液腺损伤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5年1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1例pSS患者记为观察组,另选择医院同时间段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 目的分析唾液白细胞介素-33(IL-33)、抗唾液腺蛋白1(SP-1)抗体水平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唾液腺损伤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5年1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1例pSS患者记为观察组,另选择医院同时间段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2例记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唾液IL-3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SP-1抗体(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水平及临床资料,对比不同唾液腺超声检查(SGUS)评分患者唾液IL-33、抗SP-1抗体水平,分析pSS患者唾液IL-33、抗SP-1抗体水平与唾液流速、临床指标及SGU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唾液IL-33、抗SP-1抗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动态唾液流速、静态唾液流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CD4+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IgG高于对照组(P<0.05)。颌下腺SGUS评分≥2分患者的唾液IL-33、抗SP-1抗体水平高于颌下腺SGUS评分<2分患者(P<0.05),腮腺SGUS评分≥2分患者的唾液IL-33、抗SP-1抗体水平高于腮腺SGUS评分<2分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SS患者唾液IL-33、抗SP-1抗体水平与动态唾液流速、静态唾液流速、CD4+细胞计数及SGU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pSS患者唾液IL-33、抗SP-1抗体水平与IgG、中性粒细胞计数无相关性(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唾液IL-33、抗SP-1抗体均为SGUS评分≥2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唾液IL-33、抗SP-1抗体水平是pSS患者SGUS评分≥2分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pSS患者唾液流速、CD4+细胞计数及SGUS评分呈正相关,二者有潜力作为评估pSS患者唾液腺损伤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3 唾液腺蛋白1抗体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唾液腺损伤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单链抗体表达和纯化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解鹏 王欲晓 +1 位作者 高荣凯 周丽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18-721,共4页
目的:优化β-淀粉样蛋白单链抗体(scFv)的诱导表达和纯化条件。方法:在固定诱导表达时间和诱导表达温度的条件下,采用不同终浓度的IPTG进行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分析全菌液总蛋白中目的蛋白E3 scFv的表达水平,确定所需诱导剂IPTG的最... 目的:优化β-淀粉样蛋白单链抗体(scFv)的诱导表达和纯化条件。方法:在固定诱导表达时间和诱导表达温度的条件下,采用不同终浓度的IPTG进行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分析全菌液总蛋白中目的蛋白E3 scFv的表达水平,确定所需诱导剂IPTG的最佳浓度。在目的蛋白结合到亲和层析柱之后,采用不同终浓度的咪唑溶液进行洗脱,通过收集各管洗脱液、Western blot等方法确定预洗脱液咪唑的最佳浓度。结果:E3 scFv在20℃诱导表达18 h时,所需诱导剂IPTG的最佳浓度为0.1 mmol/L;纯化时,预洗脱液咪唑的最佳浓度为10 mmol/L。结论:通过优化上述条件,我们建立了一个高效表达及纯化E3 scFv的方法,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蛋白 单链抗体 表达纯化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CL20单克隆抗体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相关的结节病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
6
作者 魏佳 马成星 +2 位作者 郑颖 那雨琪 丁晶晶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抗CCL20单克隆抗体是否可抑制高水平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相关的结节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提取健康人和结节病患者的PBMC,并进行分组。除空白对照组(正常人PBMC)和结节病PBMC对照组(患者PBMC)... 目的探讨抗CCL20单克隆抗体是否可抑制高水平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相关的结节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提取健康人和结节病患者的PBMC,并进行分组。除空白对照组(正常人PBMC)和结节病PBMC对照组(患者PBMC)外,另将结节病组PBMC中分别加入SAA、SAA+抗CCL20单克隆抗体、SAA+NF-κB抑制剂BAY11-7082或地塞米松,经培养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分别作为PBMC+SAA刺激组、PBMC+SAA+NF-κB抑制剂BAY11-7082组、PBMC+SAA+抗CCL20单抗组、PBMC+地塞米松干预组,使用ELISA分别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7A、IL-23、IL-6、CCL20和TGF-β1的表达,使用RT-PCR测定各组细胞中CCR6、IL-17、ROR-γt和Foxp3的mRNA表达水平,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p-NF-κB和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PBMC+SAA+抗CCL20单抗组与PBMC+SAA组相比,细胞上清液中的IL-17A、IL-23和IL-6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TGF-β1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PBMC+SAA+抗CCL20单抗组相较于PBMC+SAA组,细胞中CCR6、IL-17A、ROR-γt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Foxp3 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MC+SAA+抗CCL20单抗组中p-NF-κB蛋白表达水平较PBMC+SAA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抗CCL20单克隆抗体可抑制高水平SAA相关的结节病PBMC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血清淀粉蛋白A 核因子ΚB CCL20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不同表位抗体对β淀粉样蛋白聚集及神经毒性作用的研究
7
作者 赖霞 刘河 +2 位作者 朱晓鹏 龙艳 邓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不同表位抗体对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和神经毒性的作用。方法 SH-SY5Y-APP695细胞培养体系培育按实验目的分组:A组(25μmol/L Aβ)、B组(2μmol/L ASC)、C组(2μmol/L ASC+25μmol/L Aβ+10μg/ml AL1...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不同表位抗体对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和神经毒性的作用。方法 SH-SY5Y-APP695细胞培养体系培育按实验目的分组:A组(25μmol/L Aβ)、B组(2μmol/L ASC)、C组(2μmol/L ASC+25μmol/L Aβ+10μg/ml AL177)、D组(2μmol/L ASC+25μmo/L Aβ+10μg/ml ab155970)、E组(25μmol/L Aβ+2μmol/L ASC)用于探讨重组ASC蛋白与Aβ蛋白结合。对照组[磷酸盐吐温缓冲液(PBST)]、Aβ组(10μmol/L Aβ)、Aβ+N端组(10μmol/L Aβ+10μg/ml AL177)、Aβ+C端组(10μmo/L Aβ+10μg/ml ab155970)用于探讨细胞炎性反应。Ⅰ组(PBST)、Ⅱ组(10μmol/L Aβ)、Ⅲ组(10μmol/L Aβ+10μg/ml AL177)、Ⅳ组(10μmol/L Aβ+10μg/ml ab155970)用于细胞毒性检测。N端组[10μg/ml AL177+10μg/ml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Aβ_(42)]、C端组(10μg/ml ab155970+10μg/ml FITC-Aβ_(42))、空白组(PBST)用于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与A组比较,C组细胞中Aβ聚集减少,D组Aβ聚集增多(P<0.01)。与对照组比较,Aβ+C端组Aβ引起的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噻唑蓝法检测结果显示,Ⅱ组细胞活性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4.25 vs 0.73±5.68,P<0.01);Ⅲ组细胞活性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8±2.21 vs 0.73±5.68,P<0.05)。结论 ASC蛋白N端抗体AL177抑制Aβ聚集,ASC蛋白C端抗体ab155970促进Aβ聚集,并具有时间依赖性。C端抗体刺激Aβ引起炎性反应,N端抗体拮抗对Aβ神经细胞毒性。表明ASC不同表位抗体对Aβ聚集及神经毒性具有不同作用,对阿尔茨海默病防治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细胞毒性 免疫 抗体 表位 凋亡相关斑点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调控miR-15a激活Bag5在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8
作者 潘琼 胡馨予 郭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9-1119,共11页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然而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AD的进展与神经细胞凋亡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5a和Bag5在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诱导的AD神经细...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然而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AD的进展与神经细胞凋亡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5a和Bag5在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诱导的AD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具体机制。方法:通过给SD大鼠脑部注射Aβ42构建AD大鼠模型,并使用Aβ42处理SH-SY5Y细胞构建AD细胞模型。采用莫里斯(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尼氏(Nissl)染色检测脑组织中细胞形态以及数量变化;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与Bag5相互作用的上游miRNA;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eal-time RT-PCR)检测miR-15a和Bag5的mRNA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ag5、Bax和Caspase-3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分别采用miR-15a敲减或过表达载体以及Bag5敲减载体处理大鼠和细胞,萤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5a与Bag5之间的结合关系。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HE染色和Nissl染色结果表明AD大鼠模型成功建立,且Aβ可诱导AD大鼠中神经细胞凋亡和抑制miR-15a表达。与正常细胞相比,Aβ处理可显著增加细胞凋亡率和Bag5的表达,降低细胞活力和miR-15a表达,过表达miR-15a会进一步加强Aβ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效果,而敲减miR-15a的表达则起到相反的作用(均P<0.01)。萤光素酶报告实验证明miR-15a与Bag5存在负向靶向关系。且与单独敲减Bag5相比,敲减miR-15a和Bag5共转染会显著提高细胞活力以及Bag5的表达,同时明显降低细胞的凋亡率以及Bax、Caspase-3的表达,体内实验也得到一致的结果(均P<0.01)。结论:Aβ可抑制miR-15a的表达,进而诱导Bag5表达,以激活Bag5对于Aβ引起凋亡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蛋白 神经细胞凋亡 Bag5 miR-15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调控脑胆固醇代谢清除β-淀粉样蛋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段学庆 王少锋 +5 位作者 陈先玉 郝彦伟 李佳欣 李莉 徐世军 李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05-2009,共5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是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之一。活化的PPAR-γ参与调节许多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事件,通过诱导或抑制一系列...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是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之一。活化的PPAR-γ参与调节许多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事件,通过诱导或抑制一系列基因、蛋白等途径参与脑胆固醇代谢,从而抑制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沉积,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中发挥着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改善AD的记忆和认知能力,是AD的一个有潜力的靶点。旨在恢复脑胆固醇稳态的药物开发可能是抵消AD的潜在策略。该文通过分析PPAR-γ的分布、结构,聚焦PPAR-γ介导的脑胆固醇代谢与AD的生物学相关性,阐述了PPAR-γ对关键蛋白、基因及其相应分子的机制调控,为A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阿尔茨海默病 胆固醇 β-淀粉蛋白 天然化合物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发病机制探讨典型中药防治概况 被引量:3
10
作者 邹文奇 任晶 +1 位作者 刘静颐 盛瑜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4-239,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临床表现为学习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其中β-淀粉样蛋白(Aβ)学说涵盖了氧化应激、炎症、细胞凋亡等多方面机制。该文基于Aβ机制以及相关信号通路,探讨典型中药及其有效...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临床表现为学习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其中β-淀粉样蛋白(Aβ)学说涵盖了氧化应激、炎症、细胞凋亡等多方面机制。该文基于Aβ机制以及相关信号通路,探讨典型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预防和治疗AD的概况,以期为研发防治AD的中药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化剂TA9901对注入大鼠脑皮质内的β-淀粉样蛋白_(1-40)纤维形成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庾照学 汪华侨 +1 位作者 姚志彬 李光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220-1223,共4页
目的 :观察抗氧化剂TA990 1对注入脑内的 β -淀粉样蛋白1-40 (Aβ1-40 )纤维形成的干预作用 ,以进一步研究其治疗老年性痴呆 (AD)的作用机制。方法 :1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A990 1组、维生素E(VE)组和磷酸缓冲液 (PBS)组... 目的 :观察抗氧化剂TA990 1对注入脑内的 β -淀粉样蛋白1-40 (Aβ1-40 )纤维形成的干预作用 ,以进一步研究其治疗老年性痴呆 (AD)的作用机制。方法 :1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A990 1组、维生素E(VE)组和磷酸缓冲液 (PBS)组。前 3组动物均注射Aβ1-40 ( 2g/L) 5 μL ,PBS组注射相同剂量的 5 0mmol/LPBS。TA990 1组和VE组分别给予TA990 1( 10 0mg·kg-1·d-1)和VE( 10 0mg·kg-1·d-1)腹腔注射 ,对照组和PBS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连续 7d。取注射部位组织作超薄切片 ( 60nm) ,CM 10透射电镜定性观察Aβ纤维的形态 ;另一部分组织作冰冻切片 ,采用甲醇刚果红法染色 ,偏振光显微镜观察Aβ纤维结构。结果 :在Aβ注射部位 ,出现高电子密度沉积物 ,其周围出现许多胶质细胞 ,其胞浆中含有类似于沉积物电子密度的吞噬颗粒 ,而PBS组鼠脑中不存在此现象 ;对照组与VE组的沉积物中 ,出现大量密集的纤维结构 ,纤维直径约 10nm ,类似于在AD脑的老年斑 (SP)中所含的Aβ纤维 ,而在TA990 1组中 ,这种纤维结构非常少见 ,且其数目和密度要远远低于对照组和VE组。偏振光显微镜观察 ,在TA990 1处理组注射部位的偏振光相对较弱。结论 :TA990 1有明显干预Aβ纤维形成和沉积的作用 ,初步提示TA990 1有望发展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Β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显微镜检查 氧化剂 β-淀粉蛋白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定量研究抗氧化剂对β-淀粉样蛋白_(1-40)老化过程中二级结构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庾照学 姚志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40-544,共5页
目的 :研究抗氧化剂TA990 1抑制 β -淀粉样蛋白 (Aβ)聚集和纤维形成的机制。 方法 :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FT -IR)和曲线拟合法定量研究TA990 1对Aβ1-4 0 无细胞液体外老化过程中二级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 :Aβ单独老化 30min ,... 目的 :研究抗氧化剂TA990 1抑制 β -淀粉样蛋白 (Aβ)聚集和纤维形成的机制。 方法 :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FT -IR)和曲线拟合法定量研究TA990 1对Aβ1-4 0 无细胞液体外老化过程中二级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 :Aβ单独老化 30min ,β -折叠片含量为 43 17% ,β -转角为 32 9%。Aβ单独老化 7d ,β -折叠片增加约 10 % ,出现自由卷曲向 β -折叠转化。TA990 1与Aβ1-4 0 共同孵育 ,β -转角和 β -折叠片的含量分别为 2 3 5 %和2 6 4%。维生素E的存在主要减少了 β -折叠片的含量 (30 8% ) ,而二者联用使 β -转角的量 (16 7% )明显下降。结论 :TA990 1和VE均能抑制 β -折叠的形成 ,但以TA990 1对 β -转角和 β -折叠片的抑制作用较为强烈 ,提示其抑制Aβ的聚集和纤维形成的机制可能与抑制Aβ分子中 β -折叠结构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β-蛋白 氧化药 早老性痴呆 FT- 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中抗淀粉样蛋白抗体的免疫耐受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志勇 汪华侨 +3 位作者 徐杰 谢瑶 袁群芳 姚志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29-931,共3页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血清中抗Aβ抗体与淀粉样蛋白结合的特性。方法:以AD患者和健康老人的血清作一抗,①用组织淀粉样斑块免疫反应(TAPIR)观察与Tg2576鼠脑内老年斑结合能力;②Western blot检测与Aβ42-GST融合蛋白的结合能力;③...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血清中抗Aβ抗体与淀粉样蛋白结合的特性。方法:以AD患者和健康老人的血清作一抗,①用组织淀粉样斑块免疫反应(TAPIR)观察与Tg2576鼠脑内老年斑结合能力;②Western blot检测与Aβ42-GST融合蛋白的结合能力;③将Aβ42与PC12细胞培养,加入健康老人和AD患者的血清后,MTT法观察PC12细胞存活率。结果:AD患者的血清中抗Aβ抗体与成熟老年斑和Aβ42-GST融合蛋白的结合能力较弱;加入AD血清后,PC12细胞的A值较健康老人血清相比下降明显(P<0.01)。结论:AD血清中抗Aβ抗体对淀粉样蛋白可能存在着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蛋白抗体 免疫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在6-姜酚保护PC12细胞对抗β淀粉样蛋白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曾高峰 宗少晖 +3 位作者 傅松文 农梦妮 李柯柯 严芳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62-1865,共4页
研究6-姜酚对β淀粉样蛋白(Aβ1-42)引起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信号通路。通过MTT检测不同浓度Aβ1-42对PC12细胞的作用及不同浓度6-姜酚对Aβ1-42诱导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6-姜酚对Aβ1-42诱导... 研究6-姜酚对β淀粉样蛋白(Aβ1-42)引起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信号通路。通过MTT检测不同浓度Aβ1-42对PC12细胞的作用及不同浓度6-姜酚对Aβ1-42诱导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6-姜酚对Aβ1-42诱导的PC12细胞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磷酸化GSK-3β(Ser9),Akt及磷酸化Akt(Ser473)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6-姜酚能显著减少Aβ1-42引起的细胞凋亡;PC12细胞经Aβ1-42作用48 h后,80及120μM 6-姜酚预处理组中GSK-3β及Akt的磷酸化水平则均显著高于Aβ1-42处理组的。说明6-姜酚对抗Aβ1-42引起的细胞毒性作用,可能与其激活Akt的活性、抑制GSK-3β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姜酚 β淀粉蛋白 PC12细胞 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样前体蛋白β位点单链抗体抑制β淀粉样肽的分泌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巍 周丽荣 +4 位作者 李小鸥 孙红霞 周婷 黄晓刚 刘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08-1412,共5页
目的观察淀粉样前体蛋白(APP)β位点单链抗体(sc Fv)对APP的α和β代谢的影响,为其作为APPβ分泌酶特异抑制剂奠定基础。方法以APPβ位点sc Fv 2H10基因序列为模板,通过PCR引入Igκ轻链信号序列和myc标签,与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hyg(^+... 目的观察淀粉样前体蛋白(APP)β位点单链抗体(sc Fv)对APP的α和β代谢的影响,为其作为APPβ分泌酶特异抑制剂奠定基础。方法以APPβ位点sc Fv 2H10基因序列为模板,通过PCR引入Igκ轻链信号序列和myc标签,与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hyg(^+)相连,转染过表达人瑞典突变型淀粉样前体蛋白695(APP695)的CHO细胞株(APP695sw/CHO),经潮霉素B筛选出稳定转染细胞株,用夹心ELISA检测稳定转染细胞株培养上清中Aβ40和分泌型APPα(s APPα)的含量,并分别比较两者的变化。结果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证明,获得引入Igκ分泌信号和myc标签的APPβ位点sc Fv基因片段,且与真核表达载体正确相连。转染APP695sw/CHO细胞后,经潮霉素B筛选得到稳定转染株;Western blot法可检测到目的蛋白表达,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稳定转染细胞培养上清Aβ40分泌量约下降30.4%、s APPα水平上升23.1%。结论 APPβ位点sc Fv在抑制Aβ分泌的同时还可能有利于APP的α代谢,可作为β分泌酶高特异性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前体蛋白 β位点 单链抗体 Β淀粉 α代谢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及中药多靶点对抗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6
作者 胡海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3期488-492,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变化之一是患者脑内的神经炎性斑(老年斑),主要成分为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proteinβ,Aβ)的沉积,而Aβ又由淀粉样前体...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变化之一是患者脑内的神经炎性斑(老年斑),主要成分为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proteinβ,Aβ)的沉积,而Aβ又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经序列水解而来。研究表明,Aβ可能是各种原因诱发AD的共同通路,是AD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以Aβ为靶标,对其产生、神经毒性及中药多靶点抗AD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多靶点 神经毒 中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样蛋白Aβ_(1-42)与α_1-抗糜蛋白酶反应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永馨 贾建平 Sabina Janciauskiene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0-224,共5页
目的研究淀粉样蛋白Aβ1-42与α1-抗糜蛋白酶(α1-antichymotrypsin,ACT)在体外动态反应的性质,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机制的研究探索新的领域。方法Aβ1-42、ACT以10:1的摩尔比溶解于Tris缓冲液中,37℃下孵... 目的研究淀粉样蛋白Aβ1-42与α1-抗糜蛋白酶(α1-antichymotrypsin,ACT)在体外动态反应的性质,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机制的研究探索新的领域。方法Aβ1-42、ACT以10:1的摩尔比溶解于Tris缓冲液中,37℃下孵育7h形成复合物。SDS-PAGE及糜蛋白酶(chymotrypsin,CHY)干扰实验探索Aβ1-42/ACT复合物的性质;采用ACT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化学计量法研究和荧光标记Aβ1-42的解离追踪计算Aβ1-42与ACT的结合速率和解离速率;定量分析Aβ1-42浓度对ACT活性的影响。结果Aβ1-42与ACT反应7h形成的复合物在SDS-PAGE电泳条件下不稳定,ACT仍具有蛋白酶抑制剂活性。Aβ1-42与ACT结合后,后者的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减弱约10倍(SI=1.1vsSI=10.5),并且在一定范围内ACT的活性随Aβ1-42浓度的增高而减弱。Aβ1-42/ACT的结合速率常数为1.7(M.s)-1,解离速率常数为1.4×10-5s-1,即37℃、PH值7.4条件下Aβ1-42与ACT的结合速率远远高于解离速率。结论体外定量实验证实Aβ1-42、ACT之间的动态反应可形成稳定复合物并最终使ACT丧失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提示ACT在AD的发病中可能发挥着与Aβ1-42相关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蛋白Aβ1-42 阿尔茨海默病 Α1-蛋白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肽22-35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盛敬伟 胡雅儿 夏宗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10-112,140,共4页
目的制备稳定分泌Aβ2 2 -35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以Aβ2 2 -35单克隆抗体建立Aβ检测方法。 方法以人工合成的Aβ2 2 -35连接匙孔槭血蓝蛋白 ,免疫Balb/c小鼠 ,取脾细胞与SP2 / 0 细胞融合 ,制得能稳定分泌Aβ2 2 -35单克隆抗体... 目的制备稳定分泌Aβ2 2 -35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以Aβ2 2 -35单克隆抗体建立Aβ检测方法。 方法以人工合成的Aβ2 2 -35连接匙孔槭血蓝蛋白 ,免疫Balb/c小鼠 ,取脾细胞与SP2 / 0 细胞融合 ,制得能稳定分泌Aβ2 2 -35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采用Westernblotting增强化学发光技术观察大鼠脑内Aβ含量。  结果得到 2株能稳定分泌Aβ2 2 -35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Aβ2 2 -35单克隆抗体的Ig亚类为IgG3 ,青年组和老年组大鼠脑Aβ含量分别为 9.8± 2 .8和 13 .3 6± 2 .65 pmol/ 12mg脑组织。  结论制备得到的Aβ2 2 -35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 ,效价高 ,测得的老年大鼠脑Aβ含量显著高于青年大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β22-35单克隆抗体 免疫沉淀 蛋白印迹增强化学发光 Β淀粉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β淀粉样蛋白单克隆抗体绕过血脑屏障进入小鼠大脑海马区有效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春娥 张建华 +1 位作者 赵雪梅 梁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83-986,共4页
目的利用霍乱毒素B亚单位(CB)的嗅神经细胞轴浆转运载体功能,将其与抗β淀粉样蛋白(Aβ)单抗偶联,绕过血脑屏障进入小鼠大脑海马部位的效率及改善情况,为老年性痴呆的免疫治疗探索更有效途径。方法以抗Aβ单抗杂交瘤细胞株制备抗Aβ单抗... 目的利用霍乱毒素B亚单位(CB)的嗅神经细胞轴浆转运载体功能,将其与抗β淀粉样蛋白(Aβ)单抗偶联,绕过血脑屏障进入小鼠大脑海马部位的效率及改善情况,为老年性痴呆的免疫治疗探索更有效途径。方法以抗Aβ单抗杂交瘤细胞株制备抗Aβ单抗(IgG),纯化后用过碘酸钠法将其与CB偶联(CB-IgG),选择31只小鼠经鼻腔给药,分为CB-IgG组、IgG组、CB组、生理盐水组,分别以3次实验完成。采用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及MRI方法检测单抗进入小鼠大脑部位的量及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CB-IgG组有60%的IgG进入大脑中,IgG组有12%进入大脑,CB-IgG组较IgG组效率高5倍。IgG主要进入齿状回的颗粒细胞和CA1区的椎体细胞,在齿状回CB-IgG组阳性细胞为IgG组的5倍,在CA1区CB-IgG组阳性细胞为IgG组的3倍(P<0.05,P<0.01)。弥散张量成像分析显示,CB-IgG小鼠给药前后表观弥散系数变化较IgG明显(P<0.01)。结论 CB-IgG偶联物鼻腔给药可以绕过血脑屏障将更多抗Aβ单抗进入脑内海马部位,其效率比单用IgG提高了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毒素 淀粉Β蛋白 抗体 单克隆 血脑屏障 海马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共振法测β-淀粉样多肽人源性单链抗体E3 scfv的亲和力 被引量:1
20
作者 解鹏 李玥 陈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89-1392,共4页
目的: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生物传感器测定β-淀粉样多肽(Ap)人源性单链抗体E3 scfv的亲和力。方法:将Aβ_(1-40)固定于传感芯片表面,以E3 scfv等抗体为流动相,实时监测抗原抗体的结合和解离过程,并对其... 目的: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生物传感器测定β-淀粉样多肽(Ap)人源性单链抗体E3 scfv的亲和力。方法:将Aβ_(1-40)固定于传感芯片表面,以E3 scfv等抗体为流动相,实时监测抗原抗体的结合和解离过程,并对其相互作用模式和动力学常数进行分析。结果:E3 scfv、阳性对照抗体DE284均能与Aβ_(1-40)发生特异性免疫结合反应,阴性对照抗体9E10则不能结合Aβ_(1-40);Aβ_(1-40)与E3 scfv及DF284的结合呈现快结合慢解离的动力学过程,其中DE284与Aβ_(1-40)的亲和力为6.77×10^(-7)mol/L,E3 scfv的亲和力为5.38×10^(-6)mol/L。结论:SPR适宜用作测定E3 scfv与Aβ_(1-40)的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多肽 单链抗体 表面等离子共振 亲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