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膨胀:通货膨胀的诱因
- 1
-
-
作者
张筱红
甄进兴
-
机构
空军兰州医院院务处军需办
-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3期40-41,44,共3页
-
文摘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膨胀:通货膨胀的诱因张筱红,甄进兴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通货膨胀。对于这一问题,国内许多人从不同侧面进行了大量深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成因认识不一,所以提出的治理对策也不尽相同。一种观点认为,...
-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投资规模膨胀
通货膨胀
诱因
经济生活
财政赤字
银行透支
原因
-
分类号
F279.24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膨胀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 2
-
-
作者
王文胜
-
机构
湖北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学习与实践》
1986年第12期14-16,共3页
-
文摘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1958年、1970年、1978年出现了三次投资规模大幅度膨胀。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膨胀周期有越来越短的趋势。1978年投资规模严重膨胀后,国家进行了调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得到了控制。
-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投资规模膨胀
非经济因素
经济生活
投资膨胀
-
分类号
F279.24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投资规模膨胀不是通货膨胀的基本因素
- 3
-
-
作者
许永兵
-
出处
《河北财经学院学报》
1993年第6期9-13,共5页
-
文摘
一、扩大投资规模未必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升近年来,我国物价指数上升幅度较大,出现了通货膨胀现象。从1980-1991的十二年间,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比上年升高幅度达到或超过6%的有六年,其中有两年的零售物价总指数升高幅度超过上年i5%以上,低于2%的只有两年。
-
关键词
投资规模膨胀
通货膨胀
物价总指数
物价水平
物价指数
零售
升幅
-
分类号
F832.48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企业投资规模膨胀现象的反思及几点对策
- 4
-
-
作者
宋炜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1990年第4期24-27,共4页
-
文摘
1986—1988年的投资、消费规模双膨胀,是导致中央实行目前的财政、信贷紧缩政策的直接原因之一。尤其是投资规模的膨胀,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1981年的961亿元增长至1987年的3641亿元及1988年的4206亿元。投资规模的膨胀不仅占用了大量生产急需的物资,拉开了物资的供需缺口,而且也拉大了已经十分严重的消费品供需缺口,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从而使企业盲目追求生产的高速度。
-
关键词
信贷紧缩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膨胀
财政紧缩政策
-
分类号
F27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论地方政府投资体制优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刘静
徐晓玲
曾超
-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
-
出处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4,共2页
-
-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政府投资体制
体制优化
投资规模膨胀
地方政府
制约因素
投资问题
投资效益
环境约束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832.48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论投资活动的系统原财
- 6
-
-
作者
王凤鸣
-
机构
江西财经学院
-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9-32,共4页
-
文摘
长期以来,我国在投资问题上效益差,并发生了多次投资规模膨胀。经济界对此作了许多具体的分析,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成效并不理想。笔者认为,投资效益差、投资规模失控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如果我们从认识上来分析,则可归结为一点,就是对投资活动缺乏系统理论的科学思维方法,用处理单因素的静态的简单系统的方法去对待投资活动这个多因素的动态的复杂的系统,使得我们在投资实践中,从决策到组织、实施存在着重局部轻整体、重眼前轻效益的盲动意识,对投资规模控制也囿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道道。因此,要实现投资效益的根本好转,医治投资规模膨胀的顽症,首先要实现思维方法的根本转变,用系统理论指导投资实践活动。本文试图运用系统方法论对投资活动应遵循的系统原则作一论述。
-
关键词
投资活动
系统原则
投资规模膨胀
科学思维方法
系统理论
系统方法论
效益差
投资问题
-
分类号
F231.5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基建规模屡压不下引起的思索
- 7
-
-
作者
柯特
-
机构
浙江省社联
-
出处
《探索(浙江)》
CSSCI
1989年第1期23-25,共3页
-
文摘
治理经济环境,主要是压缩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而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又是压缩总需求的中心环节。但是提出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是从今日始。远的不说,在1984年底和1985年初出现“四个失控”的时候,赵紫阳同志就列举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膨胀的八大罪状,以后基本上每年都要发出控制投资规模,严禁乱上楼堂馆所方面的红头文件或指示,有的甚至一年有几个文件。决心不可谓不大,利弊不可谓不清,措施看起来也很有力。但是,
-
关键词
基建规模
下引起
可行性研究
全民所有制单位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膨胀
总需求
宏观控制
基建项目
清理在建项目
利率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企业是我国的投资主体
- 8
-
-
作者
刘长庚
-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26-29,共4页
-
文摘
在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中央政府几乎是唯一的投资主体。本文从我国十多年来经济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论述了在市场经济新体制下,企业成为我国投资主体的客观必然性与可能性,并阐明了现阶段企业成为投资主体所必需具备的条件及政府应该采取的相关配套改革措施。
-
关键词
投资主体
积累结构
投资决策权
中央政府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基础设施
总积累
投资主体结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膨胀
均衡机制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