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8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周边国家矿产资源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富兵 苏永强 +5 位作者 刘大文 杨虎林 陈秀法 元春华 韩九曦 胡东滨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16,31,共4页
本文重点构建了我国周边国家矿产资源投资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主要指标进行了说明。最后应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周边国家进行了矿产资源投资环境的风险评价。
关键词 矿产资源 投资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3
2
作者 杨晔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7-101,共5页
按照系统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原则,选取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技能存量、税收、商务成本、经济发展、市场规模、外资参与等8个一级指标及若干二、三级指标,组成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按照ANP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对我国区... 按照系统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原则,选取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技能存量、税收、商务成本、经济发展、市场规模、外资参与等8个一级指标及若干二、三级指标,组成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按照ANP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对我国区域投资环境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健全协调互动机制、建设环境友好社会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投资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产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范德成 王晓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18-120,共3页
投资环境是指围绕投资主体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并足以影响或制约投资活动及其结果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投资环境对投资的运行效果影响显著,而产业投资环境又是投资环境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所在。构建了我国各地区产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投资环境是指围绕投资主体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并足以影响或制约投资活动及其结果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投资环境对投资的运行效果影响显著,而产业投资环境又是投资环境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所在。构建了我国各地区产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投资环境 评价 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绿色”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渝琳 韩加强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9-154,共6页
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对其40个区县的45个符合有关"绿色"投资环境的指标进行综合性的定量研究;在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重庆市的"绿色"投资环境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并据以论证了重庆市&qu... 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对其40个区县的45个符合有关"绿色"投资环境的指标进行综合性的定量研究;在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重庆市的"绿色"投资环境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并据以论证了重庆市"绿色"投资环境的特点,旨在有针对性的为进一步改善该市投资环境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并为"绿色"投资环境的理论研究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投资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矿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结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玉梅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8-41,47,共5页
近年来,全国和地方都很重视矿业投资环境,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规章制度来改善矿业投资环境。为充分了解当前我国矿业投资环境现状和存在问题,我们开展了2013年度中国省域矿业投资环境调查评价工作。本文通过构建省域矿业投资环境... 近年来,全国和地方都很重视矿业投资环境,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规章制度来改善矿业投资环境。为充分了解当前我国矿业投资环境现状和存在问题,我们开展了2013年度中国省域矿业投资环境调查评价工作。本文通过构建省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除台湾省外31个省(区、市)的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四川、云南、江西、广东、河南、湖北、山东、内蒙古、甘肃、广西等地的矿业投资环境整体环境较好;一些省份需要在市场开发、矿业权准入、信息化服务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 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潘霞 鞠晓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21-126,共6页
由于区域投资环境的分类很多,首先通过统计取舍的方法,选择了区域投资环境的5个要素,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基础设施、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然后分别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建立招商引资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选取我国的31个地区... 由于区域投资环境的分类很多,首先通过统计取舍的方法,选择了区域投资环境的5个要素,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基础设施、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然后分别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建立招商引资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选取我国的31个地区为研究样本,主要参考《中国统计年鉴2007》等数据资料,赋予样本相应的指标值,对招商引资指标体系进行指标的筛选和综合,得到有代表性的招商引资指标——利用外资因子和利用内资因子。对于各要素的指标,运用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进行筛选,选出与利用外资因子或利用内资因子相关程度较强但彼此间的相关程度又较弱的指标,建立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利用外资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利用内资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商引资 投资环境 聚类分析 相关分析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配电网投资优先级动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7
作者 苑贵娟 杜君 《农电管理》 2025年第5期30-32,共3页
新型能源互联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对县域配电网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县域配电网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更新改造。面对着有限的资金投入,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望都县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望都公司)构建了配电网投资动态评价指标体系... 新型能源互联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对县域配电网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县域配电网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更新改造。面对着有限的资金投入,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望都县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望都公司)构建了配电网投资动态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科学测算各项目的综合效益,确定各配电网项目的投资顺序,优化配电网投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投资 新型能源互联网 动态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新区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秦 赵玮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2,共7页
基于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地质环境3个维度,选择工业万元GDP废水排放量、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平均地下水埋深度等26个三级评价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定量方法进行评价指标筛选,构建涵盖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空气质量综合... 基于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地质环境3个维度,选择工业万元GDP废水排放量、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平均地下水埋深度等26个三级评价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定量方法进行评价指标筛选,构建涵盖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地面沉降速率等11个三级评级指标的雄安新区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14-2020年新区的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4-2020年,雄安新区的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分别为0.219 7、0.211 8、0.216 0、0.240 7、0.266 7、0.340 4、0.428 4,年均增长率为11.77%,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2017年后新区持续加大白洋淀水环境的治理力度,区域环境状况明显改善,环境承载力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承载力 评价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雄安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工程性人才集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9
作者 汪群 李青 梁秋璐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4,100,共7页
人才集聚环境是促进人才集聚的原始动力。为了能够科学评价、分析和预测“一带一路”倡议下工程性人才集聚环境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包括东道国国家环境、工程集群环境和国际工程企业环境的“一带一路”倡议下工程... 人才集聚环境是促进人才集聚的原始动力。为了能够科学评价、分析和预测“一带一路”倡议下工程性人才集聚环境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包括东道国国家环境、工程集群环境和国际工程企业环境的“一带一路”倡议下工程性人才集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工程性人才集聚环境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评判法构建了评估模型,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马来西亚的中国水利国际工程企业为例,使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工程性人才集聚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9—2020年马来西亚的中国水利国际工程企业工程性人才集聚环境整体属于“较好”等级,但仍然在文化、生活环境和工程集群环境等方面存在短板。未来,中国水利国际工程企业可以根据东道国国家环境情况采取差异化的项目型人才集聚措施,充分利用工程集群资源,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健全人力资源属地化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工程性人才集聚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丽民 刘永亮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43,共6页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效应评价是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效率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文章首先从投资范围、投资主体和投资特点三个方面对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内涵进行界定,并与一般投资相比较,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效应分为环境效应、经济效应和社...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效应评价是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效率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文章首先从投资范围、投资主体和投资特点三个方面对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内涵进行界定,并与一般投资相比较,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效应分为环境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分析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效应的特性。然后根据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效应的动态性特征,将投资评价分为预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将对投资结果的评价时期分为初期、中期和长期。最后,给出按指标功能分类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评价体系的框架,构建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效应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治理 投资效应 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主成分的省域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海飞 许金涛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18,共7页
以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四个维度出发,基于改进的主成分与聚类方法,构建了省域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竞争力评价模型,对省域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进行排名和区域... 以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四个维度出发,基于改进的主成分与聚类方法,构建了省域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竞争力评价模型,对省域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进行排名和区域分类。研究发现,我国省域投资环境竞争力排名呈现东强西弱的阶梯状分布,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布格局基本一致,且各省域的投资环境竞争力与其吸引外资的业绩呈显著正相关;我国省域投资环境竞争力可分为4大类7小类,体现了部分省份投资环境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经Wilcoxon符号秩检验,排名与凤凰湖北发布的竞争力排名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投资环境 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产业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2
作者 徐薇 唐辉 +6 位作者 万众 朱玉兰 冷利松 张周婷 刘静 吴兆维 余礼华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2期46-49,83,共5页
近年来,竹产业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投入规模不断加大,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为解决竹产业政府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文章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要求,基于安吉县竹笋初加工建设项目评价... 近年来,竹产业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投入规模不断加大,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为解决竹产业政府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文章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要求,基于安吉县竹笋初加工建设项目评价实践经验,提出了竹产业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原则、评价方法以及改进绩效管理的建议,可为完善基层竹产业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提供实践启示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产业 政府投资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浙江安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向启明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2期69-71,共3页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在推动粮食生产、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建设与运行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影响,既是科学家关注的焦点,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基于此,该文将通过对高标准农田水利...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在推动粮食生产、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建设与运行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影响,既是科学家关注的焦点,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基于此,该文将通过对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该体系在评估农田水利工程环境影响方面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 环境影响后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投资环境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林梅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西部投资 评价指标体系 环境监测 实证 投资环境 经济范畴 改革开放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般均衡模型的电网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15
作者 黄宇淇 林婷婷 +1 位作者 叶炜 吴桂联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64-270,共7页
电网投资直接关系到实现“双碳”目标和培育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因此评价电网投资的综合效益对于国家宏观调控和企业投资战略至关重要。该文基于新发展模式的重要论述,构建一般均衡模型的电网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一般均... 电网投资直接关系到实现“双碳”目标和培育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因此评价电网投资的综合效益对于国家宏观调控和企业投资战略至关重要。该文基于新发展模式的重要论述,构建一般均衡模型的电网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一般均衡模型、投入产出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该文对电网投资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该评价指标体系为政府和电网企业提供决策参考,推动电网投资的科学决策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深入研究电网投资的效益,能够促进能源领域的转型与升级,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投资效益评价 一般均衡模型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新视角:打造南疆乡村宜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16
作者 刘爽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0期228-230,共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宏大蓝图中,南疆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是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一环。该体系旨在通过多维度指标的综合考量,精准识别乡村人居环境的优势与短板,为制定针对性改善策略提供科学依...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宏大蓝图中,南疆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是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一环。该体系旨在通过多维度指标的综合考量,精准识别乡村人居环境的优势与短板,为制定针对性改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融合生态学、社会学及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文章创新性地构建了南疆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精准识别 乡村人居环境 居民生活质量 多学科理论 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改善策略 区域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 模型的海岛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17
作者 华倩宇 陆雍容 +1 位作者 周志平 熊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60,共4页
我国沿海及岛屿区域正加速推进海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但现有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体系存在显著缺位,难以匹配海岛水利水电工程快速发展需求,制约绿色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对此,基于生态环境效应理论与“压力—状态—响应”(PSR)... 我国沿海及岛屿区域正加速推进海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但现有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体系存在显著缺位,难以匹配海岛水利水电工程快速发展需求,制约绿色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对此,基于生态环境效应理论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框架,构建包含完整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的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实现指标权重赋值与生态环境效应量化评估。海南大隆水利枢纽实例应用表明了该体系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 水利水电工程 生态环境效应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75
18
作者 徐友宁 袁汉春 +2 位作者 何芳 陈社斌 张江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29-832,共4页
本指标体系把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归为三大类23项指标,提出以指标指数作为划分环境地质问题危害程度等级的依据,给出2类指标评价指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各指标相应的权重。在此基础上,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评定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历史、现状... 本指标体系把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归为三大类23项指标,提出以指标指数作为划分环境地质问题危害程度等级的依据,给出2类指标评价指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各指标相应的权重。在此基础上,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评定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影响程度。在考虑矿山区位条件和恢复治理难度的基础上,最终给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综合评价等级,该等级也同时反映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优先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环境地质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模糊评价 矿产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40
19
作者 梅卓华 方东 +2 位作者 宋永忠 任兰 张哲海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1-82,95,共3页
从城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建立反映南京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复合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生态环境质量评估,为南京市生态环境管理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南京市从1991年到2001年,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逐年上升,呈良好发展趋势。
关键词 城市生态环境 评价 指标体系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划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65
20
作者 黄敬军 姜素 +2 位作者 张丽 魏永耀 缪世贤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04-208,共5页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地质资源保障与地质环境安全角度出发,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对主体功能区划及国土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在充分分析研究徐州城市规划区各类自然资源赋存及环境状况的基础上,构建了土地资源、水资源...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地质资源保障与地质环境安全角度出发,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对主体功能区划及国土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在充分分析研究徐州城市规划区各类自然资源赋存及环境状况的基础上,构建了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包含前述资源与环境的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徐州城市规划区制定资源环境保护规划和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资源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徐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