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投资性住房需求、技术冲击与宏观经济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建斌 尹微微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5-54,共10页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投资性住房需求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和宏观经济影响重大,但目前宏观经济学主流DSGE模型对该问题尚缺乏关注。该文通过建构一个包括投资性住房需求和租房市场的DSGE模型,讨论了多个外生冲击对住...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投资性住房需求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和宏观经济影响重大,但目前宏观经济学主流DSGE模型对该问题尚缺乏关注。该文通过建构一个包括投资性住房需求和租房市场的DSGE模型,讨论了多个外生冲击对住房市场和宏观经济的影响。结论为:正向技术冲击导致经济繁荣的同时导致房价上升和投资性住房需求下降,负向技术冲击则导致宏观经济衰退、房价下降及投资性住房需求上升;正向商品住房土地供给冲击导致房价下降和投资性住房需求上升;正向住房服务需求冲击导致房价和投资性住房需求上升;正向自有性住房需求冲击则导致房价下跌和投资性住房需求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性住房需求 DSGE 房价 技术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性购房对企业实体经济投资的抑制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廷求 盛琨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5-132,共8页
近年来,我国居民投资房地产市场的热情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商品房价格的持续攀升,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居民商品房投资性需求的增加会抑制除房地产业、建筑业和金融业以外的企业的实体经济投资,其影响机制为:投... 近年来,我国居民投资房地产市场的热情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商品房价格的持续攀升,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居民商品房投资性需求的增加会抑制除房地产业、建筑业和金融业以外的企业的实体经济投资,其影响机制为:投资性购房增加—房价上升—工资水平上升—企业实体经济投资减少。相较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在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更容易获得土地资源,因而受到由工资水平上升带来的成本抑制效应影响较小。此外,面对房地产行业的高进入门槛以及实体经济生产的高额成本,家庭部门对商品房投资性需求的增加会促使实业企业将生产投资转向回报率更高的金融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 投资性需求 企业投资 成本效应 实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房地产干预政策效果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崔红宇 戴金平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5-98,共4页
自1998年房地产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价格出现加速上涨的态势。为了抑制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干预政策。以2010年"国十条"为例,利用全国与典型城市的数据检验干预政策的长期效果与短期效果可知,每条房地产干预... 自1998年房地产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价格出现加速上涨的态势。为了抑制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干预政策。以2010年"国十条"为例,利用全国与典型城市的数据检验干预政策的长期效果与短期效果可知,每条房地产干预政策的出台短期内会造成人们不知所措、急于购房,长期则会回归理性。因此,应继续加大对房地产的干预力度,抑制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同时还要注意干预政策的有效宣传,避免购房者心理及房价的过渡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十条” 房地产 干预政策 房地产泡沫 消费性需求 投资性需求 保障房 居民消费价值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高房价的生成机理——兼谈房地产市场维稳的对策
4
作者 张继梅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0-103,共4页
抑制目前的高房价应该掌握高房价的形成机理。我国高房价的生成机理主要包括:投资性需求膨胀推动了我国的房地产行情节节攀升;地方政府的激励与约束因素引致了房价"天价"的形成;自由的房地产市场是高房价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抑制目前的高房价应该掌握高房价的形成机理。我国高房价的生成机理主要包括:投资性需求膨胀推动了我国的房地产行情节节攀升;地方政府的激励与约束因素引致了房价"天价"的形成;自由的房地产市场是高房价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此,抑制房价的对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进行投资风险教育,采取经济、金融措施,阻止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需求进一步膨胀;其次,加大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严格土地管理,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关系;再次,建立保障性住房制度,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房价 投资性需求 形成机理 自由市场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