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投资协定中安全例外条款的“自裁决性”问题研究
1
作者 姜懿格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24年第4期79-97,共19页
随着地缘经贸斗争日益尖锐,越来越多国家在国际投资协定中设置具有“自裁决性”的安全例外条款,以维护本国的根本安全利益及东道国规制权。“自裁决性”的安全例外条款经美国双边投资协定的发展而获得广泛认同,但目前国际投资协定中尚... 随着地缘经贸斗争日益尖锐,越来越多国家在国际投资协定中设置具有“自裁决性”的安全例外条款,以维护本国的根本安全利益及东道国规制权。“自裁决性”的安全例外条款经美国双边投资协定的发展而获得广泛认同,但目前国际投资协定中尚未形成统一规定。由于国家安全概念的开放性,导致实践中安全例外条款的可诉性、“自裁决性”以及审查标准存在解释及适用分歧,从而加剧了投资仲裁的正当性危机。通过厘清投资仲裁庭在安全例外条款的审查标准以及我国所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现状,为我国完善投资协定中安全例外条款的规定以及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海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供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投资协定 安全例外条款 自裁决性 审查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双边投资协定中间接征收环境例外条款的模糊性研究
2
作者 罗航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24年第3期81-96,共16页
我国间接征收环境例外条款的模糊性,从文本结构出发,主要体现在目的要求项下环境意图之证成、手段要求项下“歧视”标准之厘清以及例外之例外项下比例原则之适用这三方面。该条款文本性模糊将导致其功能失衡。在实践层面,国际仲裁实践... 我国间接征收环境例外条款的模糊性,从文本结构出发,主要体现在目的要求项下环境意图之证成、手段要求项下“歧视”标准之厘清以及例外之例外项下比例原则之适用这三方面。该条款文本性模糊将导致其功能失衡。在实践层面,国际仲裁实践中对间接征收环境例外的认定逻辑一般遵循“事实认定—规则与条款选择—涵摄”三阶段,以上三阶段各类案例体现了仲裁庭在间接征收环境例外模糊性要素认定上,给予了东道国更多压力。以条款文本模糊性为根本原因,辅以仲裁实践压力,共同导致东道国实施环境规制措施的寒蝉效应。为应对该模糊性,基于文本与实践两方面,我国可对间接征收环境例外条款模糊性要素进行选择性明晰,针对性完善相关条款以及优化国内相关法律运行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投资协定 国际投资仲裁 间接征收 环境例外条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投资协定国民待遇条款“相似情形”的认定 被引量:6
3
作者 刘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9-108,共10页
国民待遇条款是国际投资协定的重要条款,明示或默示地规定东道国在"相似情形"下给予外国投资者及其投资国民待遇。通过梳理国际投资仲裁庭对"相似情形"的推理及裁决,可以深入地解读"相似情形"的内涵及例... 国民待遇条款是国际投资协定的重要条款,明示或默示地规定东道国在"相似情形"下给予外国投资者及其投资国民待遇。通过梳理国际投资仲裁庭对"相似情形"的推理及裁决,可以深入地解读"相似情形"的内涵及例外规则,能够在国际投资法碎片化的背景下,归纳出具有一致性的、有较大参考价值的"相似情形"裁决及其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投资协定 国民待遇条款 相似情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险、双边投资协定与中国OFDI区位选择——基于PLS-PM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俊江 朱洁西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4期3-20,共18页
构建包含政治军事风险、经济金融风险和社会文化风险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险指标体系,采用偏最小二乘通径模型和BP神经网络技术实现了风险测度与预警。基于2014—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数据,建立扩展的投资引力模型,运用... 构建包含政治军事风险、经济金融风险和社会文化风险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险指标体系,采用偏最小二乘通径模型和BP神经网络技术实现了风险测度与预警。基于2014—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数据,建立扩展的投资引力模型,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实证分析东道国风险、BIT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看,中国OFDI主要流向了风险较高的国家,在政治军事和社会文化维度表现为风险偏好,而在经济金融维度上风险规避的特征明显。非商业趋向和非市场动机使得中国OFDI能够包容一定的国家风险。签订BIT可以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在中低收入国家对投资者的保护作用更强。此外,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存在“异质性偏好”,中低收入国家风险对中国OFDI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高收入国家,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市场规模、资源禀赋、技术和税负对中国OFDI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对外直接投资 一带一路 东道国风险 双边投资协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边投资协定缔约国选择与宏观投资效率: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晶 焦永香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1-224,共14页
吸引国际投资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有效手段,而能否有效利用国际投资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与什么国家签订什么样的双边投资协定(BITs),因此关于双边投资协定选择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以2009—2019年83个发展中国家的... 吸引国际投资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有效手段,而能否有效利用国际投资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与什么国家签订什么样的双边投资协定(BITs),因此关于双边投资协定选择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以2009—2019年83个发展中国家的宏观数据为样本,探讨BITs数量与质量选择对发展中国家宏观投资效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BITs数量策略不能显著提升发展中国家宏观投资效率;BITs质量选择策略(即与区域性生产网络核心国家共同签订BITs)能够显著提升发展中国家宏观投资效率;与不同生产网络核心国家签订BITs可以通过“引资”“引技”“引制”渠道提升发展中国家投资效率。研究结果为发展中国家选择BITs的决策提供了更多的依据,为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利用BITs发展自身经济提供政策启示,同时也为我国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及利用BITs网络对接全球创新资源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投资协定 宏观投资效率 双重差分模型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动机异质性、双边投资协定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于GMM分析法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振 孟庆强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43-50,共8页
本文基于GMM分析法利用2004—2014年中国对116个国家的直接投资存量数据,从对外投资动机异质性的角度分析了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从整体上看,双边投资协定没有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显著的影响;双边投资协... 本文基于GMM分析法利用2004—2014年中国对116个国家的直接投资存量数据,从对外投资动机异质性的角度分析了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从整体上看,双边投资协定没有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显著的影响;双边投资协定对不同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有着显著的差异,具体来看,双边投资协定对自然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和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了显著积极的影响,而对效率寻求型和战略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双边投资协定 对外投资动机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涉农相关问题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艺卓 焦点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84,共4页
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分析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情况及核心问题,归纳涉农投资管理措施,并针对谈判中农业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中欧双边投... 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分析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情况及核心问题,归纳涉农投资管理措施,并针对谈判中农业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中欧双边投资协定农业谈判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双边投资协定 农业投资 市场准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双边投资协定》任重道远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皎 《WTO经济导刊》 2014年第11期88-90,共3页
《中欧双边投资协定》是在欧盟共同投资政策正在形成期时协商谈判的第一批欧盟层面的双边投资协定之一,也是目前唯一以单独的投资协定形式进行协商谈判的欧盟双边投资协定。对于中国而言,主要的挑战将是如何在吸引外资的同时兼顾保护特... 《中欧双边投资协定》是在欧盟共同投资政策正在形成期时协商谈判的第一批欧盟层面的双边投资协定之一,也是目前唯一以单独的投资协定形式进行协商谈判的欧盟双边投资协定。对于中国而言,主要的挑战将是如何在吸引外资的同时兼顾保护特殊行业以及如何适应中国对欧盟投资增加的趋势,为中国的海外投资开拓更多的途径、争取更高程度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协定 协商谈判 投资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 投资规则 外国直接投资 欧元区 第三国 金融危机 混合协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边投资协定对发展中国家吸引FDI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9
作者 张鲁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73,共8页
国际直接投资(FDI)已经成为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中国家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来吸引FDI。双边投资协定(BIT)因其能够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有约束力的保护而备受外资青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通过签署BIT来吸引FDI,因此BIT... 国际直接投资(FDI)已经成为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中国家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来吸引FDI。双边投资协定(BIT)因其能够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有约束力的保护而备受外资青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通过签署BIT来吸引FDI,因此BIT在吸引FDI方面的有效性值得研究。基于1993-2004年47个发展中国家的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双边投资协定对发展中国家吸引FDI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BIT与制度质量、单边投资自由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BIT有利于发展中国家FDI流入的增长,且与制度质量、单边投资自由化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这对我国利用BIT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投资协定 发展中国家 FDI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边投资协定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东道国制度环境水平的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羽 任荣明 《上海管理科学》 2017年第2期6-11,共6页
基于我国2003-2013年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82国面板数据,从东道国制度环境的角度出发,研究双边投资协定(BIT)对OFDI的长期影响。从整体上看,BIT对我国OFDI有正向促进作用,具体来说,BIT对OFDI的促进作用随东道国制度环境水平的提高呈现... 基于我国2003-2013年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82国面板数据,从东道国制度环境的角度出发,研究双边投资协定(BIT)对OFDI的长期影响。从整体上看,BIT对我国OFDI有正向促进作用,具体来说,BIT对OFDI的促进作用随东道国制度环境水平的提高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弱的倒U型特征。因此,与东道国制度水平中等国家签订的BIT对我国OFDI的促进效用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投资协定 东道国制度环境 对外直接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公平竞争规则:关切、安排与应对 被引量:9
11
作者 荆鸣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1-120,共10页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旨在取代中国与26个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双边投资协定,在中欧之间构建全面、综合、高水平、自由化的双边投资制度安排,其谈判完成具有历史性意义。公平竞争规则涉及国有企业、补贴、产业政策等敏感领域,曾一度是谈判...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旨在取代中国与26个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双边投资协定,在中欧之间构建全面、综合、高水平、自由化的双边投资制度安排,其谈判完成具有历史性意义。公平竞争规则涉及国有企业、补贴、产业政策等敏感领域,曾一度是谈判难点。竞争中立在一些区域自贸协定中扩展到投资领域,表现为对国有企业的投资母国施加特殊规制性安排。中国对特殊安排做出重要承诺,但并未接受有实质影响的额外约束,既促成谈判收官,也能够保障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核心利益。欧盟近期的外资和法律政策呈现阶段性保守的新动态,以国家安全为名的《欧盟外资审查条例》对高科技、战略性领域的关切具有所有制歧视色彩,针对外国补贴可能引起内部市场扭曲的《关于外国补贴方面建立公平竞争环境的白皮书》对国企的海外投资有潜在风险。为此,我们应在国内层面进一步厘清政企关系,对“国家安全”进行清晰界定,在多边、双边、区域层面继续推进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同时加快升级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机制,并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标本兼治,内外兼修,趋利避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 公平竞争 国有企业 特殊规制性安排 《补贴白皮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边投资协定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了吗?——基于多维度的视角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光 林长松 代睿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14-31,共18页
通过构建中国双边投资协定异质性指数,利用2003—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结合PSM(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分别基于双边投资协定同质性与异质性两个视角,研究了双边投资协定的生效、更新升级、双边投资协定强度差... 通过构建中国双边投资协定异质性指数,利用2003—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结合PSM(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分别基于双边投资协定同质性与异质性两个视角,研究了双边投资协定的生效、更新升级、双边投资协定强度差异以及生效时长等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效的双边投资显著促进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双边投资协定的更新升级会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水平;双边投资协定保护标准与待遇水平越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规模越大;初次生效的双边投资协定,随着生效时间增加,其对直接投资流量水平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投资协定 对外直接投资 异质性 内生性 倾向得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俊荣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7-128,共12页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的特色体现为四个方面:限缩适用范围;条款更加精细化;强化执行保障;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继承与改造。该机制可能在三个方面引发争议:适用范围的颠覆性改变;投资委员会就协定条款所作解释对仲裁...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的特色体现为四个方面:限缩适用范围;条款更加精细化;强化执行保障;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继承与改造。该机制可能在三个方面引发争议:适用范围的颠覆性改变;投资委员会就协定条款所作解释对仲裁专家组的约束力;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与投资者-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的关系。中国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应对:首先,坚持限缩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的适用范围。其次,争取就投资委员会所作解释的约束力与欧盟达成协定,进一步明确投资委员会作出的关于协定所含条款或术语的解释对审理当前或后续争端的仲裁专家组具有约束力;仲裁专家组只能对投资委员会所作解释进行形式审查,不能进行实质审查;针对仲裁专家组报告设立上诉机制,以确保背离投资委员会所作解释的裁决得到纠正。最后,在未来与欧盟就投资者-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进行的谈判中妥善处理其与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的关系,允许针对东道国的同一措施分别启动两种争端解决机制,以实现两种不同性质的救济;就东道国同一措施与协定的相符性而言,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中已有裁决的,应适用间接禁反言原则,禁止投资者-国家间仲裁庭对该争议点再行审理;要求投资者先行书面征求母国是否启动国家间仲裁的意见,在得到母国否定答复或超过一定期限未收到母国答复后,方可提请针对东道国的投资者-国家间仲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 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 投资者-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 缔约方联合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近国际投资协定中最惠国待遇条款“优惠”程度及限制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闫旭 《新经济》 2021年第2期42-46,共5页
仲裁实践中,最惠国待遇条款在争端解决程序以及实体待遇方面过度扩张适用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国际投资法的碎片化及其正当性危机,同时侵蚀东道国的正当规制权和公共政策空间。对此,从缔约角度而言,应当通过纳入例外和限制性措施来明确最... 仲裁实践中,最惠国待遇条款在争端解决程序以及实体待遇方面过度扩张适用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国际投资法的碎片化及其正当性危机,同时侵蚀东道国的正当规制权和公共政策空间。对此,从缔约角度而言,应当通过纳入例外和限制性措施来明确最惠国待遇的适用范围。从仲裁实践角度,应当通过严格的条约解释对最惠国待遇适用范围进行限制性认定。中国在当前国际投资中具有“双重身份”,因此在今后的缔约实践中应当审慎处理最惠国待遇条款,既要设置合理的限制以明确适用范围,同时谨防过度严苛的最惠国待遇,为我国对外投资及引进外资提供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惠国待遇 实体权利 程序性权利 投资协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可持续发展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殷格非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1年第3期59-59,共1页
2020年12月30日,中欧达成全面投资协定,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将可持续性融入到双方的投资关系中,这体现在三个方面的考量:协定在总则上以支持高水平的环境保护和劳工权利保护的方式来促进投资,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和强迫劳动。协定设立了专... 2020年12月30日,中欧达成全面投资协定,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将可持续性融入到双方的投资关系中,这体现在三个方面的考量:协定在总则上以支持高水平的环境保护和劳工权利保护的方式来促进投资,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和强迫劳动。协定设立了专门的投资与可持续发展条款,约定了双方对投资关系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从最低的责任来看,双方承诺不为吸引投资而降低劳工和环境保护的标准;从较高的要求来看,承诺有效实施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在内的多边环境协定,以及有效执行已批准的劳工组织公约的承诺;从未来方向来看,承诺努力批准劳工组织尚未完成的各项基本公约;同时促进商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劳动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投资协定 企业社会责任 多边环境协定 《巴黎协定 环境保护 未来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边投资协定谈判与中国对策
16
作者 鲁桐 《经济研究参考》 1999年第90期37-44,共8页
最近,中国的“入世”问题再次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各界讨论最多的话题已经不是中国能否加入WTO,而是“入世”后的利益与代价的权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贸易和投资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际直接投资在经济发展中... 最近,中国的“入世”问题再次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各界讨论最多的话题已经不是中国能否加入WTO,而是“入世”后的利益与代价的权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贸易和投资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际直接投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扩大。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游戏规则已经从贸易扩大到投资领域。当我们衡量中国加入WTO的代价时,不仅要考虑贸易领域,也要考虑投资领域方面的约束。目前,一个规范投资领域的最广泛的“多边投资协定”(Multil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投资协定 谈判 中国对策 例外条款 贸易 国际直接投资 最惠国待遇 投资领域 投资自由化 国际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21轮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在华盛顿举行
17
《WTO经济导刊》 2015年第10期8-8,共1页
9月9日至11日,第21轮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在本轮谈判中,双方按照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的承诺,交换了各自的负面清单改进出价。
关键词 投资协定 华盛顿 谈判 中美 经济 负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三轮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在北京举行
18
《WTO经济导刊》 2014年第7期10-10,共1页
6月9日,第13轮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在中国北京举行,继续就文本进行谈判。本轮谈判为期5天。自2014年第11轮谈判以来,双方已进入文本的实质性谈判。本轮谈判中,双方将就文本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磋商。自2008年以来,双方已经进行了12轮... 6月9日,第13轮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在中国北京举行,继续就文本进行谈判。本轮谈判为期5天。自2014年第11轮谈判以来,双方已进入文本的实质性谈判。本轮谈判中,双方将就文本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磋商。自2008年以来,双方已经进行了12轮谈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协定 中国北京 谈判 中美 2008年 文本 磋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务部: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取得重大进展
19
《WTO经济导刊》 2016年第10期7-7,共1页
9月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表示,8月29日至9月3日,中美双方通过团长会议、小范围会谈等方式举行了一系列密集磋商,双方确认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取得重大成果。
关键词 双边投资协定 商务部 谈判 中美 新闻发言人 团长 磋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取得新的进展
20
《WTO经济导刊》 2016年第4期7-7,共1页
3月17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取得了新的进展,并称将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达成平衡、双赢。
关键词 投资协定 谈判 中美 新闻发言人 中国商务部 丹阳 中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