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体积渲染技术在腰骶丛神经鞘瘤中的应用价值:一项与最大密度投影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刘晨晨 冉云彩 +5 位作者 陈锐 王梦珠 来阳 张勇 程敬亮 白洁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7-51,57,共6页
目的对比电影体积渲染技术(cinematic 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CVRT)与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在腰骶丛神经鞘瘤成像中的可视化表现差异,并基于结果进一步探讨CVRT在术前肿瘤评估、制订治疗方案和减少术中... 目的对比电影体积渲染技术(cinematic 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CVRT)与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在腰骶丛神经鞘瘤成像中的可视化表现差异,并基于结果进一步探讨CVRT在术前肿瘤评估、制订治疗方案和减少术中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潜力。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腰骶丛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增强后的三维快速自旋回波短时翻转恢复序列成像(three-dimensional fast spin-echo short-time flip recovery sequence imaging,3D-STIR-SPACE)检查。以3D-STIR-SPACE图像作为原始图像,分别进行MIP和CVRT处理。两位研究者使用4点李克特量表法来评估的MIP图像和CVRT图像的整体图像质量(overall image quality,OIQ),腰骶丛神经(lumbosacral plexus,LSP)与肿瘤显示清晰度(Sharpness),LSP与肿瘤空间位置分辨率(Resolution)及图像诊断置信度(diagnostic confidence level,DCL)。采用非参数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对MIP和CVRT图像的影像表现得分进行统计分析。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分别评估CVRT和MIP两种方法在判断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其和LSP的关系方面时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与MIP图像相比,CVRT图像得到了优秀的图像质量、LSP与肿瘤显示清晰度和空间位置分辨率,以及非常高的DCL,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致性分析方面,CVRT图像也展现了高于MIP图像的研究者间ICC值(CVRT:ICC=0.929~0.957;MIP:ICC=0.878~0.922)。基于CVRT图像在肿瘤大小、位置及与LSP关系方面分析得出的结果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不低于MIP图像分析所得的结果(CVRT vs.MIP,ICC值:0.988 vs.0.969、1.000 vs.1.000、0.943 vs.0.807)。结论与MIP对比,CVRT可以更清晰地展示肿瘤与腰骶丛神经的解剖关系,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体积渲染技术 腰骶丛神经鞘瘤 最大密度投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均密度投影和平移高斯模型的肺结节检测与分割算法 被引量:5
2
作者 邱实 汶德胜 王磊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50-2559,共10页
针对CT图像中肺结节与血管粘连导致分割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均密度投影和平移高斯模型的肺结节检测与分割算法。首先通过对二维CT序列图像作平均密度投影(AIP),融合局部三维特征生成AIP图像,然后利用阈值分割和形态学方法对结... 针对CT图像中肺结节与血管粘连导致分割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均密度投影和平移高斯模型的肺结节检测与分割算法。首先通过对二维CT序列图像作平均密度投影(AIP),融合局部三维特征生成AIP图像,然后利用阈值分割和形态学方法对结节轮廓进行粗分割,最后通过建立平移高斯模型来拟合肺结节,从而实现对肺结节的精确分割。对30个血管粘连性肺结节CT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与专业医师标记区域的面积交迭度达到91%,能够实现对粘连型肺结节的有效分割,但对于灰度较弱且体积较小的肺结节仍存在漏检的风险,需要后续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密度投影 平移高斯模型 肺结节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序体数据的最大密度投影算法 被引量:3
3
作者 诸葛斌 冯焕清 周荷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3-479,共7页
研究快速获取血管造影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序体数据的新的最大密度投影算法.该算法采用Shear-Warp投影思想,通过调整对有序体数据遍历的阈值实现快速绘制,在不影响显示有效信息的情况下,对中等规模的体数据能达到每秒10帧以上的绘... 研究快速获取血管造影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序体数据的新的最大密度投影算法.该算法采用Shear-Warp投影思想,通过调整对有序体数据遍历的阈值实现快速绘制,在不影响显示有效信息的情况下,对中等规模的体数据能达到每秒10帧以上的绘制速度,并在微机上实现了血管造影图像的实时绘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密度投影 医学图像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感知增强的最大密度投影算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志光 陶煜波 林海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39-650,共12页
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感知增强的最大密度投影算法,无需调节复杂的传输函数,就可以有效增强体数据内部最大密度特征的深度感知和形状感知.在传统的最大密度投影算法的基础上,利用梯度模属性精确查找特征或相似特征的边界,以确定最佳法向特征... 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感知增强的最大密度投影算法,无需调节复杂的传输函数,就可以有效增强体数据内部最大密度特征的深度感知和形状感知.在传统的最大密度投影算法的基础上,利用梯度模属性精确查找特征或相似特征的边界,以确定最佳法向特征;利用最佳法向特征的深度信息自适应地修改局部光照系数,进而对最大密度特征进行光照处理,以获得视觉感知增强的可视化结果;采用基于密度值和三维空间距离的双阈值区域增长策略,动态区分感兴趣区域和背景区域,交互地实现特征突出显示.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传统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最大密度特征的视觉感知,并提供了丰富的形状信息和背景补偿信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密度投影 视觉感知 局部光照模型 梯度 区域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最小密度投影联合曲面重组胆道成像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5
作者 梁萍 方华盛 +1 位作者 陈更瑞 邓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48-65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的左前斜冠位最小密度投影(MinIP)联合曲面重组(CPR)胆道成像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21例拟诊为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胆管左前斜冠位MinIP+CPR,对肝门部周围结构和胆管壁的显示效果...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的左前斜冠位最小密度投影(MinIP)联合曲面重组(CPR)胆道成像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21例拟诊为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胆管左前斜冠位MinIP+CPR,对肝门部周围结构和胆管壁的显示效果及定性、分型符合率进行评价。结果 18例显示肝门区不规则形或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多呈缓慢延迟强化;3例仅表现为胆管壁不规则增厚,偏心性狭窄或闭塞,肝内胆管呈梗阻性扩张。21例中,3例肝左叶萎缩,4例邻近肝实质受侵犯,形成软组织肿块,6例合并胆道系统结石。对照手术病理结果,MSCT胆道成像定性符合率为100.0%,分型符合率为95.2%,准确率高于常规轴位图像。结论 MSCT左前斜冠位MinIP+CPR胆道成像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分型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最小密度投影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区域密度划分的k匿名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超 杨静 +1 位作者 张健沛 吕刚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5-134,共10页
在数据发布的隐私保护中,现有的算法在划分临时匿名组时,没有考虑临时匿名组中相邻数据点的距离,在划分过程中极易产生许多不必要的信息损失,从而影响发布匿名数据集的可用性。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矩形投影区域,投影区域密度和划分表征系... 在数据发布的隐私保护中,现有的算法在划分临时匿名组时,没有考虑临时匿名组中相邻数据点的距离,在划分过程中极易产生许多不必要的信息损失,从而影响发布匿名数据集的可用性。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矩形投影区域,投影区域密度和划分表征系数等概念,旨在通过提高记录点的投影区域密度来合理地划分临时匿名组,使划分后的匿名组产生的信息损失尽量小;并提出基于投影区域密度划分的k匿名算法,通过优化取整划分函数和属性维选择策略,在保证匿名组数量不减少的同时,减少划分过程中不必要的信息损失,进一步提高发布数据集的可用性。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保护 临时匿名组 矩形投影区域 投影区域密度 划分表征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挡线索增强的最大密度投影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罗月童 朱会国 +1 位作者 韩娟 徐云云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3-349,共7页
遮挡线索增强的最大密度投影算法(OEMIP)旨在解决最大密度投影法(MIP)不能正确表达遮挡线索的问题,它包括两个步骤:首先使用K-Means聚类算法从MIP结果图像中自动提取结构特征;然后根据结构特征自适应调节MIP绘制过程以正确表达遮挡线索... 遮挡线索增强的最大密度投影算法(OEMIP)旨在解决最大密度投影法(MIP)不能正确表达遮挡线索的问题,它包括两个步骤:首先使用K-Means聚类算法从MIP结果图像中自动提取结构特征;然后根据结构特征自适应调节MIP绘制过程以正确表达遮挡线索。此外,引入绘制优先级以避免重要特征被次要特征严重遮挡,并给出绘制优先级的自动设置算法。多个体数据的测试结果表明OEMIP能显著增强遮挡线索,且能实现实时交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数据可视化 最大密度投影 遮挡线索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密度投影对CT肺癌普查小结节检出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柳学国 梁明柱 +3 位作者 王勇 陈翠芬 秦培鑫 何燕丽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10期1096-1099,共4页
目的:对比最大密度投影(MIP)、单纯薄层(TS)和两者结合3种阅片方式对肺癌低剂量CT普查小结节检出的差异。方法:以TS、MIP、MIP+TS阅读连续100例低剂量CT肺癌普查者图像,分别记录肺结节的总数,并且根据密度(实性、部分实性、非实性)、大... 目的:对比最大密度投影(MIP)、单纯薄层(TS)和两者结合3种阅片方式对肺癌低剂量CT普查小结节检出的差异。方法:以TS、MIP、MIP+TS阅读连续100例低剂量CT肺癌普查者图像,分别记录肺结节的总数,并且根据密度(实性、部分实性、非实性)、大小(≤4mm,>4mm)、部位(紧靠血管、远离血管胸膜、紧贴胸膜)进行分类比较。结果:MIP发现结节总数明显多于TS(85:38,P=6.8136E-9);前者发现实性(79∶28,P=3.5279E-11)及部分实性结节多于后者(4∶3),非实性结节少于后者(2∶7);前者对>4mm和≤4mm结节的优势均明显(21∶13与57∶15,P<0.05);前者对不同部位结节的检出率均能提高,其中紧靠血管结节(17∶5,P=0.0113)与非紧靠血管胸膜结节(54∶22,P=0.0162),均高于贴胸膜结节(14∶11);MIP+TS发现的结节比后两者多。结论:MIP+TS可以提高低剂量CT肺癌普查小结节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硬币病变 最大密度投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投影技术在页岩裂缝储层预测中的应用——以渤南洼陷罗家地区沙三段下亚段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奎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48,114,共3页
针对页岩储层预测及描述的难点,采用非高斯信号、非平稳信号、非线性信号和高阶统计量等现代信号分析方法,开发出密度投影技术。该项技术的前提条件是优选能有效表征裂缝储层的分形、伪熵和混沌等地震属性,对多种地震属性表征的有利裂... 针对页岩储层预测及描述的难点,采用非高斯信号、非平稳信号、非线性信号和高阶统计量等现代信号分析方法,开发出密度投影技术。该项技术的前提条件是优选能有效表征裂缝储层的分形、伪熵和混沌等地震属性,对多种地震属性表征的有利裂缝储层展布情况进行融合显示,既可避免单一地震属性的多解性,也可以实现"甜点"预测并对储层分类分级进行评价,进一步完善了储层预测技术系列。利用密度投影技术对渤南洼陷罗家地区沙三段下亚段页岩裂缝储层进行预测,将其裂缝储层划分为Ⅰ类储层、Ⅱ类储层和非储层3类,获得较高产能的井均位于有利裂缝储层(Ⅰ类和Ⅱ类储层)发育区,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吻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信号分析 密度投影技术 裂缝储层预测 页岩 罗家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最小密度投影技术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及其伴行微血管及软脑膜动脉评价的可行性研究
10
作者 沈宓 隋滨滨 +1 位作者 徐成 高培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4-343,共10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HRMR-VWI)最小密度投影(MinIP)技术评价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程度、狭窄或闭塞MCA周围伴行微血管以及MCA周围软脑膜动脉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从前期急性脑梗死责任斑块(CPAC)相关研究的入组患者中,回顾...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HRMR-VWI)最小密度投影(MinIP)技术评价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程度、狭窄或闭塞MCA周围伴行微血管以及MCA周围软脑膜动脉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从前期急性脑梗死责任斑块(CPAC)相关研究的入组患者中,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例,均为发病6个月内的MCA供血区梗死。所有患者完成头部CT血管成像(CTA)、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以及HRMR-VWI。经过原始图像后处理,分别记录CTA、3D-TOF MRA以及HRMR-VWI MinIP对MCA狭窄程度、狭窄或闭塞MCA周围伴行微血管以及MCA周围软脑膜动脉的评估结果。以CTA为标准,采用Kappa分析分别检验3D-TOF MRA和HRMR-VWI MinIP与CTA的一致性。比较3D-TOF MRA与HRMR-VWI MinIP对狭窄或闭塞MCA周围伴行微血管以及MCA周围软脑膜动脉评价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的差异。结果(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共40段MCA。对40段MCA狭窄程度进行判读,CTA显示轻中度狭窄26段,重度狭窄12段,闭塞2段;3D-TOF MRA显示轻中度狭窄23段,重度狭窄13段,闭塞4段;HRMR-VWI MinIP显示轻中度狭窄26段,重度狭窄12段,闭塞2段。3D-TOF MRA与CTA评价MCA轻中度狭窄的一致性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843,P<0.01);评价重度狭窄及闭塞的一致性一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值分别为0.709、0.643,均P<0.01)。HRMR-VWI MinIP与CTA评价MCA轻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的一致性均较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Kappa值均为1.000,均P<0.01)。(2)对40段MCA周围伴行微血管进行判读,CTA显示有伴行微血管7段,无伴行微血管33段;3D-TOF MRA显示有伴行微血管2段,无伴行微血管38段;HRMR-VWI MinIP显示有伴行微血管10段,无伴行微血管30段。3D-TOF MRA与CTA对MCA周围伴行微血管判读的一致性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398,P=0.002);HRMR-VWI MinIP与CTA对MCA周围伴行微血管判读的一致性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778,P<0.01)。(3)对40段MCA周围软脑膜动脉进行判读,CTA显示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M2区、M3区有软脑膜动脉均为39段,无软脑膜动脉均为1段;3D-TOF MRA显示ASPECTS M2区有软脑膜动脉为10段,无软脑膜动脉为30段,ASPECTS M3区有软脑膜动脉为4段,无软脑膜动脉为36段;HRMR-VWI MinIP显示ASPECTS M2区、M3区有软脑膜动脉均为39段,无软脑膜动脉均为1段。3D-TOF MRA与CTA对ASPECTS M2区、M3区软脑膜动脉判读的一致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RMR-VWI MinIP与CTA对ASPECTS M2区、M3区软脑膜动脉判读的一致性均较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Kappa值均为1.000,均P<0.01)。(4)HRMR-VWI MinIP诊断MCA周围伴行微血管的敏感度、NPV均高于3D-TOF MR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0.0%比28.6%,χ^(2)=7.778,P=0.005;100.0%比86.8%,χ^(2)=4.261,P=0.039);HRMR-VWI MinIP与3D-TOF MRA两种方法特异度和PPV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RMR-VWI MinIP诊断MCA周围ASPECTS M2区、M3区软脑膜动脉的敏感度、NPV均高于3D-TOF MR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2区:100.0%比25.6%,χ^(2)=46.163,100.0%比3.3%,χ^(2)=14.983;M3区:100.0%比10.3%,χ^(2)=63.488,100.0%比2.8%,χ^(2)=17.986;均P<0.01);HRMR-VWI MinIP与3D-TOF MRA诊断MCA周围ASPECTS M2区、M3区软脑膜动脉的特异度、PP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RMR-VWI MinIP评价MCA狭窄程度、狭窄或闭塞MCA周围伴行微血管以及MCA周围ASPECTS M2~M3区软脑膜动脉与CTA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优于3D-TOF MRA,HRMR-VWI MinIP可能成为评价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影像学方法。本研究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 最小密度投影 狭窄 伴行微血管 软脑膜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多平面重建和最小密度投影在气管、支气管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丹 周舒畅 +2 位作者 祝婷婷 王玉锦 陈豫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8期111-116,共6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在气管、支气管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6月本院收治的44例气管、支气管占位病变患者的MSCT及其后处理(多平面重建和最小密度投影)结果,观察占位病变的部位、...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在气管、支气管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6月本院收治的44例气管、支气管占位病变患者的MSCT及其后处理(多平面重建和最小密度投影)结果,观察占位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累及范围、气管和支气管狭窄程度、肿瘤与隆突关系、肿瘤内部特征,并与术中所见和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44例气管、支气管占位病变患者中,腺样囊性癌15例,鳞癌16例,黏液表皮样癌2例,类癌2例,腺癌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侵犯气管1例,气管平滑肌瘤2例,气管神经鞘瘤1例,气管内异物1例,气管内结核伴慢性炎性病变2例。MSCT及其后处理结果与术中所见一致。与病理结果对比,1例气管平滑肌瘤,1例气管内结核伴慢性炎性病变误诊为恶性,2例早期支气管腔内鳞癌漏诊。结论 MSCT及其后处理诊断气管、支气管占位病变优势明显,可从病灶大小、部位、形态、累及范围、管腔狭窄程度、纵向累及长度、强化方式和表面特征等多个维度来表征病灶特点,有助于区分病灶的良/恶性,提高气管、支气管肿瘤的诊断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气管肿瘤 多平面重建 最小密度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点密度与未知角分辨率的地面点云分类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昕怡 陈茂霖 +2 位作者 刘祥江 姬翠翠 赵立都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66,共8页
为了解决地面激光点云角分辨未知和点密度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顾及密度变化与未知角分辨率的地面激光点云分类方法。采用随机邻域分析的角分辨率估算法改进传统点密度计算方法,结合角分辨率提出顾及密度变化的格网特征提取方法,并将... 为了解决地面激光点云角分辨未知和点密度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顾及密度变化与未知角分辨率的地面激光点云分类方法。采用随机邻域分析的角分辨率估算法改进传统点密度计算方法,结合角分辨率提出顾及密度变化的格网特征提取方法,并将本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在3组数据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角分辨率估算方法的估算误差小于0.002°,能够准确地估算点云角分辨率;与传统点密度特征相比,本文中提出的相对投影密度可以提高点云分类的整体精度,以及在车、杆状物等地物类别上的分类效果。该方法能准确估算点云角分辨率,以较高精度实现点云分类,可为大规模地面激光点云的密度自适应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分类 密度 角分辨率 相对投影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的快速有限元法求解密度场
13
作者 李果阳 严华 +2 位作者 张征宇 陈沁梅 祝福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88-2096,共9页
为了快速计算分析利用视频测量方法测得的高速风洞试验密度场在扰动流场作用下的实验数据,针对密度场的数值求解问题,经过光线偏折理论分析密度场得到的二阶偏微分方程,对其研究实现了CPU串行有限元法求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PU的... 为了快速计算分析利用视频测量方法测得的高速风洞试验密度场在扰动流场作用下的实验数据,针对密度场的数值求解问题,经过光线偏折理论分析密度场得到的二阶偏微分方程,对其研究实现了CPU串行有限元法求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PU的快速有限元求解密度场的方法,该方法经过对串行有限元法求解过程效率分析后,将耗时的神经网络拟合、总刚度矩阵和总载荷向量的求解进行了基于GPU的并行加速。实验结果表明:在精度满足实际工程要求的前提下,相对于CPU串行求解方法,所提方法可大大提高求解效率,且随着网格剖分成倍加密,其加速比成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投影 有限元 并行加速 二阶偏微分方程 刚度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E-MRI的3D-MIP重建及多参数评估BI-RADS 4类乳腺肿瘤 被引量:7
14
作者 梁泓冰 宁宁 +7 位作者 赵思奇 李远飞 武玥琪 宋清伟 杨洁 高雪 张莫云 张丽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101,共8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ment MRI,DCE-MRI)瘤周血管特征结合瘤内血流动力学参数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4类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ment MRI,DCE-MRI)瘤周血管特征结合瘤内血流动力学参数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4类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3年3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乳腺MRI检查为BI-RADS 4类且病理结果明确肿瘤的女性病例102例,其中良性组43例,恶性组59例。记录患者年龄、病灶最大径(dmax)、乳腺DCE-MRI基本影像学特征、瘤周血管特征及瘤内血流动力学参数值。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间多参数的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以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瘤周血管特征指标与瘤内参数值联合应用对BI-RADS 4类乳腺良恶性两组肿瘤鉴别的诊断效能。应用DeLong检验对AUC进行比较。结果乳腺良性组和恶性组病例在年龄、dmax、背景实质强化(background parenchymal enhancement,BPE)、纤维腺体组织量(fibroglandular tissue,FGT)、瘤周相邻血管征(adjacent vascular sign,AVS)数目、瘤周血管最大径、患侧瘤周与健侧同一象限血管直径差值(△d)、瘤周血管出现期相以及瘤内容积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flux rate constant,K_(ep))、最大增强斜率(maximum slope of increase,MSI)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类型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变位置、信号增强率(signal enhancement ratio,SER)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olume fraction of extravascular extra vascular space,V_(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dmax、MSI和K^(trans)为区分两组间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优势比最大的是MSI值(AUC为0.923)。将瘤周血管特征△d分别与dmax、MSI和K^(trans)进行两者联合模型比较,以△d与MSI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93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2%和83.7%),且△d联合MSI与△d联合K^(trans)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他联合指标在两两比较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模型高于单独MSI模型的诊断效能。结论瘤周血管特征指标(△d)联合瘤内半定量(MSI)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评价BI-RADS 4类乳腺肿瘤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动态对比增强 瘤周血管 最大密度投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图像后处理方法对颅内动脉瘤形态学参数测量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钖莹 张丽娟 +2 位作者 康绍磊 王国树 吕发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2-1057,共6页
目的:以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为“金标准”,基于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比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联合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 目的:以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为“金标准”,基于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比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联合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和减影的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这2种图像后处理方法之间颅内动脉瘤形态学参数测量结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92例(共116个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头颈CTA和DSA影像资料。使用双盲法分别在3D-DSA的VR、CTA的MIP-MPR和减影VR图像上测量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测量2次取均值,并计算相关的形态学衍生指标。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比较观察者间测量值的一致性,利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或Friedman秩和检验比较不同后处理图像上测量结果的差异,后续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采用卡方检验对比各组小、微小动脉瘤及宽颈动脉瘤的分布情况。结果:基于MIP-MPR、减影VR和3D-DSA测得的动脉瘤最大径、瘤宽和瘤高在三组间整体比较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484、5.808、4.468,均P>0.05);而得到的颈宽、载瘤动脉的平均直径在三组间整体比较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8.341、87.948,均P<0.001);进行后续的组间两两比较时结果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在颈内动脉虹吸部与非虹吸部2个亚组内又有一定区别。由MIP-MPR得出的形态学衍生指标均偏大,与DSA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除高宽比外,与减影VR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7)。基于减影VR进行动脉瘤的形态学评估,仅载瘤动脉的平均直径和大小比与DS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但载瘤动脉的平均直径测量差异在亚组分析时不明显(P>0.017);其余参数与DSA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减影VR上颅内动脉瘤形态学参数测量的准确性优于MIP-MPR,更适用于颈内动脉虹吸部动脉瘤的形态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图像后处理 形态学 最大密度投影 多平面重组 容积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Rosenberg问题的一个总体构造
16
作者 彭求实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94-96,共3页
鉴于Rosenberg问题及统计中的投影寻踪理论,构造了非正态的n维总体密度函数f(x),且其在l(1≤l≤n)维超平面Li上的投影密度fi(Z)为正态密度,其中,1≤i≤N(N为任意有限数),当i≠j,1≤i,j≤... 鉴于Rosenberg问题及统计中的投影寻踪理论,构造了非正态的n维总体密度函数f(x),且其在l(1≤l≤n)维超平面Li上的投影密度fi(Z)为正态密度,其中,1≤i≤N(N为任意有限数),当i≠j,1≤i,j≤N时,Li≠L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enberg问题 投影寻踪理论 正态性 投影密度 正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MR增强扫描所示肿瘤血管形态与肿瘤临床、病理特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7
作者 秦乃姗 王霄英 +1 位作者 武春雪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4-247,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MR动态增强扫描(DEC)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图像所示肿瘤血管形态特征与肿瘤大小、伴随淋巴结肿大、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及肿瘤病理分级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对48例细针穿刺活检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治疗前均行动... 目的探讨乳腺癌MR动态增强扫描(DEC)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图像所示肿瘤血管形态特征与肿瘤大小、伴随淋巴结肿大、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及肿瘤病理分级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对48例细针穿刺活检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治疗前均行动态增强MR扫描。增强早期(第一时相)图像减影后行3D-MIP重建,根据重建图像所示肿瘤血管的特征分级(正常血管,异常动脉和肿瘤血管)。在AW4.2工作站上测量肿瘤最大直径、观察双侧腋窝淋巴结情况、使用Functool软件绘制动态TIC(渐进型、平台型、流出型)。对3D-MIP所示肿瘤血管形态分级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情况、TIC类型及肿瘤病理分级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及Kappa相关性检验。结果3D-MIP所示肿瘤血管形态分级与腋窝淋巴结及肿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动态增强扫描TIC类型间具有较强相关性(r=0.840)。两者经Kappa检验,Kappa=0.761,一致性较好。结论乳腺癌MR动态增强扫描3D-MIP示肿瘤血管形态与TIC类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可以通过3D-MIP所示的肿瘤血管特征推测TIC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最大密度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血供不对称性增加及邻近血管征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 被引量:23
18
作者 周海鹰 陈天武 张小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0-904,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血供不对称性增加及邻近血管征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2例乳腺病变患者的MR增强3D最大密度投影图像,比较乳腺血供不对称性增加、邻近血管征、上述两种征象均为阳性及其中任意一种征象... 目的探讨乳腺血供不对称性增加及邻近血管征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2例乳腺病变患者的MR增强3D最大密度投影图像,比较乳腺血供不对称性增加、邻近血管征、上述两种征象均为阳性及其中任意一种征象为阳性在不同最大径病变及良恶性病变中的出现率;评价其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结果102例患者中,恶性病变58例,良性44例。乳腺血供不对称性增加及邻近血管征在恶性病变中的出现率高于良性病变,在最大径>2cm病灶中的出现率高于最大径≤2cm的病灶。以乳腺血供不对称性增加鉴别同侧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56.89%(33/58)、79.54%(35/44)、78.57%(33/42)、58.33%(35/60)及0.68;以邻近血管征诊断同侧乳腺恶性病变的上述指标分别为56.89%(33/58)、93.18%(41/44)、91.67%(33/36)、62.12%(41/66)及0.75;以上述两种征象均为阳性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及AUC分别为46.55%(27/58)、93.18%(41/44)、90.00%(27/30)、56.94%(41/72)及0.70;以其中任一征象阳性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及AUC分别为68.97%(40/58)、81.82%(36/44)、83.33%(40/48)、66.67%(36/54)及0.75。结论乳腺血供不对称性增加及邻近血管征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对比剂 最大密度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载激光扫描数据的窗户提取与重建技术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洋 马一薇 杨靖宇 《海洋测绘》 2010年第3期48-51,共4页
借鉴投影点密度的思想,提出了一套从车载激光扫描数据中提取和重建窗户的方案。首先,将建筑物立面点云投影到立面平面,通过建立不规则三角网(TIN),比较三角形边长来提取窗户边缘点。然后根据边缘点的分布建立格网,计算格网内的投影点密... 借鉴投影点密度的思想,提出了一套从车载激光扫描数据中提取和重建窗户的方案。首先,将建筑物立面点云投影到立面平面,通过建立不规则三角网(TIN),比较三角形边长来提取窗户边缘点。然后根据边缘点的分布建立格网,计算格网内的投影点密度,分类出代表窗户区域的子块并对同一窗户内的子块进行聚类。将得到的窗户在立面平面上的二维坐标代入立面平面方程,并结合窗户的厚度进行解算得到窗户立体模型各角点的三维坐标。最后利用方案对建筑物立面点云数据进行了具体处理并给出了窗户的提取和三维重建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激光扫描 投影密度 窗户提取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20
作者 谢元忠 孔庆奎 +2 位作者 公维云 张立涛 崔群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526-52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机对43例腰椎峡部裂患者的腰椎进行扫描,利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显示技术(VRT)进行多模式图像后处理,多方位观察患者椎弓峡部裂...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机对43例腰椎峡部裂患者的腰椎进行扫描,利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显示技术(VRT)进行多模式图像后处理,多方位观察患者椎弓峡部裂情况。结果:43例患者中共发现83个椎弓峡部裂,双侧32例,其中4例累及两个脊椎的双侧椎弓;单侧11例。腰椎斜矢状位MPR及平行于椎弓的轴位MPR能够诊断全部病例,13例裂隙呈不规则锯齿状,边缘清晰,9例边缘骨质硬化、膨大;12例伴有碎骨块,并见裂隙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正中矢状位MPR发现脊椎向前滑脱22例,其中Ⅰ度滑脱16例,Ⅱ度滑脱5例,Ⅲ度滑脱1例。7例出现假性椎间盘膨出征,硬膜囊向前移行。MIP也能全部显示所有病例的峡部裂,但是对软组织观察不如MPR。高密度VRT仅发现峡部裂23例39处。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后MPR、MIP及VRT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全方位评价腰椎峡部裂的形态变化,为临床提供与峡部裂有关的更多更详细的影像信息,MPR是最有价值的重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峡部裂 多层螺旋CT扫描 多平面重建 最大密度投影 容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