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做形温度和投叶量对机制条形名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袁芳亭 陈玉琼 张玉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5-187,共3页
就做形温度 (分别设置为 5 0 ,70 ,90 ,110℃ )和投叶量 (分别设置为 5 0 ,10 0 ,15 0 ,2 0 0g)对机制条形名茶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随投叶量的增加 ,氨基酸、茶多酚、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 ,而叶绿素则呈下降趋势 ,名茶... 就做形温度 (分别设置为 5 0 ,70 ,90 ,110℃ )和投叶量 (分别设置为 5 0 ,10 0 ,15 0 ,2 0 0g)对机制条形名茶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随投叶量的增加 ,氨基酸、茶多酚、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 ,而叶绿素则呈下降趋势 ,名茶外形条索的紧结度和弯曲度都增加。低温和高温做形有利于氨基酸、茶多酚和可溶性糖的积累 ,但过高的温度造成色泽变黄和香味的高火味。根据条形茶品质要求 ,并结合制茶工效 ,机制条形名茶做形温度控制在 70~ 90℃、叶量控制在每槽 10 0~ 15 0g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形名优花 机械加工 做形温度 投叶量 茶叶品质 机制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投叶量及杀青温度对梵净山沿河古树茶综合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军 梁成艾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3期76-78,81,共4页
对古树茶手工加工、小型机械加工过程中鲜叶投放量以及杀青温度对成品茶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手工加工时杀青温度为185~210℃、鲜叶投放量为0.75 kg/锅的综合品质最好;小型机械加工时杀青温度为290~300℃、鲜叶投放量为25 ... 对古树茶手工加工、小型机械加工过程中鲜叶投放量以及杀青温度对成品茶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手工加工时杀青温度为185~210℃、鲜叶投放量为0.75 kg/锅的综合品质最好;小型机械加工时杀青温度为290~300℃、鲜叶投放量为25 kg/h的综合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茶 投叶量 杀青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投叶量对加工品质与工效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紫兑 陈宜 《蚕桑茶叶通讯》 1989年第2期8-9,34,共3页
为了提高茶叶加工效率,使制茶技术标准化,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投叶量的杀青对加工品质和工效的影响,并取得了杀青投叶量的上、下限数值。我们认为,用此数值指导生产,可在大生产加工条件下,获得较大的制作量,并能保证名优茶的加工质量。
关键词 茶叶 投叶量 品质 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式滚筒杀青机转速和投叶量对铁观音生化成分的影响
4
作者 高进忠 李志芳 +1 位作者 陈文贤 陈进火 《中国茶叶》 2022年第1期52-55,61,共5页
以铁观音鲜叶为原料,研究燃气式滚筒杀青机的投叶量与转速对铁观音毛茶品质成分影响。结果表明,滚筒杀青机每筒投叶3 kg转速16 r/min时成茶的含水率最低;当转速为16 r/min时,每筒投叶3 kg和5 kg所制茶叶的水浸出物含量无明显差异;随着... 以铁观音鲜叶为原料,研究燃气式滚筒杀青机的投叶量与转速对铁观音毛茶品质成分影响。结果表明,滚筒杀青机每筒投叶3 kg转速16 r/min时成茶的含水率最低;当转速为16 r/min时,每筒投叶3 kg和5 kg所制茶叶的水浸出物含量无明显差异;随着转速的提高,每筒投叶5 kg处理的茶多酚总量较投叶3 kg处理显著减少;每筒投叶量3 kg和转速28 r/min交互作用对游离氨基酸总量影响最大;同时,以上2种不同投叶量与不同转速的交互作用对咖啡碱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但是每筒投叶3 kg比5 kg对咖啡碱含量影响略大。因此,杀青时选择适当的投叶量和转速参数指标,对安溪铁观音的生化品质具有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速 投叶量 安溪铁观音 生化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杀青工艺影响因素 被引量:9
5
作者 孙庆磊 梁月荣 《福建茶叶》 2005年第2期2-3,共2页
关键词 绿茶 杀青工艺 鲜叶质量 温度 时间 投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茶毛尖型名优绿茶做形及干燥技术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梁名志 浦绍柳 王琳 《中国茶叶加工》 2001年第1期19-21,共3页
以无性系良种云抗10号一芽一叶初展或半开展鲜叶为原料,对比研究了大叶种毛尖型名优绿茶做形干燥组合方式、机制做形及较适宜生产的干燥技术,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参数供生产参考。
关键词 干燥技术 大叶种 名优绿茶 做形 品质 投叶量 温度 失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茶的制做
7
作者 秦大东 《安徽农业》 1996年第8期239-239,共1页
关键词 名茶 制作 杀青 温度 投叶量
全文增补中
黄山翠兰研制报告
8
作者 童宗寿 《中国茶叶加工》 1998年第1期17-19,共3页
用祁门种鲜叶制出不同类型的手工绿茶,以筛网法制的兰花形茶叶色泽绿翠,品质最好。经试验,筛网工序投叶量50g,温度从90℃开始杀青,逐渐降至55℃,筛网工序结束时在制品的含水率为50%~45%,然后两次烘笼烘干的黄山翠兰茶形、色、香、味... 用祁门种鲜叶制出不同类型的手工绿茶,以筛网法制的兰花形茶叶色泽绿翠,品质最好。经试验,筛网工序投叶量50g,温度从90℃开始杀青,逐渐降至55℃,筛网工序结束时在制品的含水率为50%~45%,然后两次烘笼烘干的黄山翠兰茶形、色、香、味俱佳,1995年在第二届农博会上获金质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翠兰 筛网工序 投叶量 温度 含水率 绿茶 筛网法 制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青工艺对松阳香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何迅民 叶火香 何科伟 《茶叶》 2011年第3期147-149,共3页
本文针对松阳香茶存在的色泽不绿,香气不高等品质问题,采用不同杀青温度和不同的投叶量处理,研究其对松阳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他工艺相同的基础上,采用80型滚筒杀青机杀青,下锅温度以250℃,投叶量在100 kg/h时,炒制的香茶品质... 本文针对松阳香茶存在的色泽不绿,香气不高等品质问题,采用不同杀青温度和不同的投叶量处理,研究其对松阳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他工艺相同的基础上,采用80型滚筒杀青机杀青,下锅温度以250℃,投叶量在100 kg/h时,炒制的香茶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阳香茶 杀青温度 投叶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铁观音品质的十项措施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娜芬 《福建茶叶》 2003年第4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铁观音 品质 摇青投叶量 凉青时间 发酵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山春名茶加工技术
11
作者 李军 《南方农业》 2007年第5期44-45,共2页
  环山春名茶属绿茶类,是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局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研制、开发的名茶新品.   环山春名茶采用春分至谷雨期间采摘的中小叶群体种茶树的细嫩芽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做形--烘干--精选等工艺加工而成.其外形紧细卷曲,...   环山春名茶属绿茶类,是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局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研制、开发的名茶新品.   环山春名茶采用春分至谷雨期间采摘的中小叶群体种茶树的细嫩芽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做形--烘干--精选等工艺加工而成.其外形紧细卷曲,银绿隐翠;内质香气清爽、馥郁持久,滋味醇爽清鲜,回味悠长,汤碧明亮,叶底绿嫩匀整.其采制工艺已由创制初期的全手工作业发展为如今的半机械化作业,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茶 做形 茶条 茗子 杀青叶 竹匾 解块 芽叶 投叶量 揉捻 制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茶加工关键技术初探
12
作者 蒋炳芳 《中国林副特产》 2020年第4期49-50,共2页
为探明黄金茶加工关键技术,统一生产标准,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针对当前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加工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黄金茶加工杀青鲜叶投叶量控制在50 g左右为宜,工艺流程为鲜叶摊放—杀青—摊凉—炒二青—脱毫—炒三青—摊凉—... 为探明黄金茶加工关键技术,统一生产标准,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针对当前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加工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黄金茶加工杀青鲜叶投叶量控制在50 g左右为宜,工艺流程为鲜叶摊放—杀青—摊凉—炒二青—脱毫—炒三青—摊凉—辉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茶 鲜叶投叶量 杀青 脱毫 辉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