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投入产出结构的贸易效应——贸易引力模型的一个理论拓展
1
作者 曹吉云 任康宁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131,共19页
在现有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应用中,对投入产出结构的贸易效应的量化分析存在欠缺。本文基于投入产出结构构建的贸易引力模型表明,一方面,经济体中间投入比重的上升会扩大其产出规模,从而促进双边贸易;另一方面,当两经济体间的中间品(相... 在现有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应用中,对投入产出结构的贸易效应的量化分析存在欠缺。本文基于投入产出结构构建的贸易引力模型表明,一方面,经济体中间投入比重的上升会扩大其产出规模,从而促进双边贸易;另一方面,当两经济体间的中间品(相对于最终品)的贸易自由化水平足够高时,进口经济体中间投入比重的上升对双边贸易具有额外的促进作用。本文利用跨国面板数据经验证实了上述理论结论,并发现对于中间投入比重处于样本均值的两经济体而言,中间投入比重增加0.01,将通过上述两个渠道分别使得双边贸易增加约2.61%和0.75%。传统贸易引力模型由于忽视了这一影响,会高估贸易的产出弹性。同时,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在过去二十几年间,中间投入比重的上升对双边贸易的促进作用呈增强趋势;其对“亚洲工厂”经济体的贸易有着更为强劲的促进作用;并且,区域贸易协定的签署会影响投入产出结构的贸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结构 贸易引力模型 经济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变迁与知识服务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江帆 张少华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61,共6页
选取OECD 7个发达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投入产出中的结构分解分析法对20世纪90年代至今7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国际比较,以期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研究发现,过去10多年经济增长部分主要来源于消费... 选取OECD 7个发达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投入产出中的结构分解分析法对20世纪90年代至今7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国际比较,以期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研究发现,过去10多年经济增长部分主要来源于消费增长,投资和贸易所起的作用较弱;服务业比重提升是因为其产出增速高于制造业;服务业的增长主要来自国内消费和技术的拉动;知识服务业的增长主要源于中间服务需求的提升;由于知识服务业具有知识和技术密集等特性,技术进步的产出效应在知识服务业的表现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服务业 结构变迁 投入产出结构分解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变迁下的要素价格扭曲消除——基于投入产出视角
3
作者 梁洪基 傅春杨 《现代管理科学》 2019年第6期9-12,共4页
文章通过构建带有结构变迁的扭曲核算模型,研究了行业投入产出背景下的中国要素配置效率改进对本国产业结构和增速变动的影响,并判断了其瓶颈部门。文章的主要发现有:构造了一个合理的指标,来判断行业间要素配置效率差异对增速的影响;... 文章通过构建带有结构变迁的扭曲核算模型,研究了行业投入产出背景下的中国要素配置效率改进对本国产业结构和增速变动的影响,并判断了其瓶颈部门。文章的主要发现有:构造了一个合理的指标,来判断行业间要素配置效率差异对增速的影响;发现中国服务业的要素配置效率低于制造业,且消除服务业的配置差异,可以较大的提高增速和改变产出;自2007年开始,中国服务业的配置效率损失中,金融业的占比增大,逐渐成为了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变迁 投入产出结构 要素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欧盟主要成员国PM2.5来源气体排放量比较研究——采用世界投入产出表对生产排放量和出口排放量的测算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强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71,共8页
近年来PM2.5指数的上升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基于OECD和WTO开发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比较中国与欧盟主要成员国各行业生产和最终产品出口引致的PM2.5来源气体排放量及其完全排放强度,并对出口排放量的变化... 近年来PM2.5指数的上升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基于OECD和WTO开发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比较中国与欧盟主要成员国各行业生产和最终产品出口引致的PM2.5来源气体排放量及其完全排放强度,并对出口排放量的变化进行SDA分解,分析表明:1995—2009年,中国生产和最终产品出口引致的PM2.5来源气体排放量分别增长了约88%和97%,而欧盟主要成员国除丹麦外均实现了负增长,中国各行业的PM2.5来源气体完全排放强度也远远高于欧盟主要成员国;中国PM2.5来源气体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出口的增长,投入产出结构变化也一定程度导致排放量增加,而排放强度的降低则减少了排放量;欧盟主要成员国虽然出口也有不同幅度增长,但由于投入产出结构的优化以及排放强度的降低,其排放量实现了负增长。应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优化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以有效减少PM2.5来源气体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终产品出口 PM2.5来源气体 排放强度 出口排放量 投入产出结构 欧盟成员国 污染治理 产业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要素价格扭曲的效率损失与校正之策——基于全球投入产出表的视角 被引量:5
5
作者 傅春杨 张平 陆江源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18,共10页
该文利用包含经济扭曲变量和投入产出结构的一般均衡模型,以美、日、英、法、德、意、韩等发达经济体为基准国,在模型中引入行业产品价格扭曲、行业资本价格扭曲、行业劳动力(高技能劳动力、中等技能劳动力、低技能劳动力)价格扭曲等三... 该文利用包含经济扭曲变量和投入产出结构的一般均衡模型,以美、日、英、法、德、意、韩等发达经济体为基准国,在模型中引入行业产品价格扭曲、行业资本价格扭曲、行业劳动力(高技能劳动力、中等技能劳动力、低技能劳动力)价格扭曲等三类扭曲变量,测算中国各行业要素投入扭曲带来的产出效率损失,结果表明:中国各行业扭曲对经济产出的影响迥异,金融业和企业生产相关的现代服务业的扭曲显著地增加产出损失;通过对不同类别扭曲影响的分解,资本、产品、各类劳动力的价格扭曲在不同行业表现也很不一样,现代服务业主要通过高、中技能劳动力价格扭曲影响产出,而如果消除教育和卫生行业的扭曲,反而会降低产出。未来需要从市场化改革、产业政策有效性等角度对行业要素价格扭曲导致的效率损失加以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配置扭曲 产出损失 投入产出结构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的乘数效应——基于研发异质性与企业产权性质视角 被引量:2
6
作者 潘雄锋 徐海涛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13,共14页
本文在一个含有企业产权性质的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中引入研发活动异质性及投入产出结构,对比研究政府应用研究支出与基础研究支出对国有部门及非国有企业部门的异质性影响,并对我国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乘数进行估算。模拟结... 本文在一个含有企业产权性质的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中引入研发活动异质性及投入产出结构,对比研究政府应用研究支出与基础研究支出对国有部门及非国有企业部门的异质性影响,并对我国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乘数进行估算。模拟结果显示,政府应用研究支出及基础研究支出均会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作用,其中政府应用研究支出具有较强的即期影响,但其影响效应的持续性不足;基础研究支出能够产生较长期的影响,但其影响效应具有时滞性。通过计算各类乘数发现,政府应用研究支出及基础研究支出乘数均逐渐增大,但基础研究支出的长期乘数要显著大于应用研究支出;政府财政科技支出将对非国有企业部门产生更强的乘数效应;投入产出结构、研发支持偏向性及信贷融资偏向性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乘数具有显著影响,当剥离投入产出结构后,政府应用研究支出及基础研究支出乘数均明显减小,当消除研发支持偏向性及信贷融资偏向性后,政府应用研究支出乘数及基础研究支出乘数均明显增大。本文为进一步完善财政科技支出结构,有效发挥政府财政科技支持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科技支出乘数 研发异质性 企业产权性质 投入产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养鱼生态系统的能量结构与效率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思发 《淡水渔业》 1988年第5期41-44,32,共5页
介绍南汇养殖场渔牧农复合生态系统的成鱼池的能量投入产出结构与效率。1983~1984年,成鱼池光合能为总太阳辐射能的1.15%。生物能、生物能—工业能及总能的净转换系数分别为8.74、8.43及3.40%。这三类能量的吨鱼耗能分别为46.68、48... 介绍南汇养殖场渔牧农复合生态系统的成鱼池的能量投入产出结构与效率。1983~1984年,成鱼池光合能为总太阳辐射能的1.15%。生物能、生物能—工业能及总能的净转换系数分别为8.74、8.43及3.40%。这三类能量的吨鱼耗能分别为46.68、48.35及119.87GJ。太阳辐射能、生物能及工业能分别占耗能量的60、39及1%。随着渔牧农复合生态系统的完善,吃食鱼比例的增加,滤食组比例的减少以及颗粒饲料的增加,1984年的能量转换系数较之1982年提高了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鱼池 养鱼 能量 光合 吃食 颗粒饲料 复合生态系统 增加 效率 投入产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变结构控制的中国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及分析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范德成 张伟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0年第10期55-60,共6页
将灰因素引入到变结构控制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了一个灰色变结构控制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对该模型附加必要约束条件之后,构建了以经济增长和能源节约为目标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并对中国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将灰因素引入到变结构控制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了一个灰色变结构控制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对该模型附加必要约束条件之后,构建了以经济增长和能源节约为目标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并对中国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过快,投资倾向过高,而消费倾向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变结构控制动态投入产出模型 产业结构优化模型 最终消费 固定资本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投资倾向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范德成 刘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0-54,63,共6页
产业结构优化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手段。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但过度的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造成了阻碍。文章从产业结构优化的角度探讨了我国降低过高投资倾向的重要性。
关键词 产业结构优化 三次产业 投资倾向 结构控制动态投入产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增长和调结构双重目标下的我国产业投资战略导向研究
10
作者 范德成 刘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16,共5页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理论,从稳增长和调结构的视角,将产业投资决策表现为产业投资依赖度、产业投资效率两个状态指标,从而使产业投资决策成为一个具备完全时间内容和空间意义的系统决策。通过变结构控制动态投入产出模型识别各产业对投资...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理论,从稳增长和调结构的视角,将产业投资决策表现为产业投资依赖度、产业投资效率两个状态指标,从而使产业投资决策成为一个具备完全时间内容和空间意义的系统决策。通过变结构控制动态投入产出模型识别各产业对投资的依赖度,通过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识别各产业当前的投资效率,并通过BCG(波士顿矩阵)模型综合分析产业的外部投资环境依赖度和内部投资效率,进一步判断在投资环境发生变化时如何采取合适的产业投资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增长 结构 结构控制动态投入产出模型 DEA模型 产业投资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CO_2排放的影响因素分解与预测 被引量:15
11
作者 薛勇 郭菊娥 孟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6-112,共7页
我国正处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下,刺激经济一系列政策的落实观测期,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本文采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对1997-2004年我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CO2排放量变动进行了7因素的分解测... 我国正处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下,刺激经济一系列政策的落实观测期,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本文采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对1997-2004年我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CO2排放量变动进行了7因素的分解测算,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CO2排放上升的主要驱动力,能源节约是驱动我国CO2排放下降的主要因素,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相对较小。特别,国内最终需求、出口成长以及出口结构变动均推动CO2排放上升,国内最终需求结构变动以及能源替代表现出了对CO2排放的抑制影响等。同时,在我国经济"三步走"目标的前提下,结合能源节约设计了CO2排放的3类情景,给出了未来CO2排放的态势预测,提出了加强需求结构调整、能源效率提高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保增长与CO2减排并行不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排放 态势预测 能源环境 投入产出结构分解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能源强度影响因素及其治理策略 被引量:6
12
作者 钱冬 郭菊娥 +1 位作者 薛勇 安尼瓦尔.阿木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9-146,共8页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趋势下,新疆过高的能源强度成为其自身发展和全国节能工作的"短板",会给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造成越来越难以解决的障碍,因此新疆面临严峻的节能减排挑战。能源强度(单位GDP能耗)是一个地区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指...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趋势下,新疆过高的能源强度成为其自身发展和全国节能工作的"短板",会给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造成越来越难以解决的障碍,因此新疆面临严峻的节能减排挑战。能源强度(单位GDP能耗)是一个地区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指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编制了1992、1997、2002和2007年新疆30部门能源投入产出表,采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方法(SDA),全面并深入分析GDP变动、单位产出能耗(即直接能源消耗系数)、技术变动和最终需求(包括消费规模、消费结构、投资规模、投资结构和净出口)变动对新疆生产能源强度的影响效应,并基于节能降耗角度分析技术变动和最终需求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992-2007年技术变动、消费规模、消费结构、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均对新疆生产能源强度的降低起抑制作用,并推动了产业结构中低能耗部门比重的下降。最后结合测算结果与新疆资源经济的特殊性,从技术投入、投资与消费引导以及民生扶持等方面提出了新疆能源强度治理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强度 生产能源强度 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方法(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产业集群发展关联网络模型研究——以汽车产业集群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关峻 徐泽磊 邢李志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72-79,共8页
投入产出表数据都以矩阵形式给出,能够描述国家或地区间经济系统中各产品部门间经济技术关联紧密程度,通过直接或间接处理后可作为复杂网络的邻接矩阵,从而形成有向加权网络。依据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构建了全球产业强关联网络(... 投入产出表数据都以矩阵形式给出,能够描述国家或地区间经济系统中各产品部门间经济技术关联紧密程度,通过直接或间接处理后可作为复杂网络的邻接矩阵,从而形成有向加权网络。依据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构建了全球产业强关联网络(GISRN)模型,然后,以特定的产品部门为核心产品部门,构建了全球产业集群发展关联网络(GICDN)模型,最后,采用紧密中心性网络特征值,研究了汽车制造业作为核心产品部门在经济系统中的作用及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投入产出结构 产业集群关联网络 汽车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成品油需求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
14
作者 伍亚 张立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6-51,共6页
运用二阶KLEM(即资本、劳动、能源、原料)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法,本文将汽油、煤油、柴油和燃料油的需求增长分解为各种驱动因素的加权平均贡献之和。研究结果表明:1997-2007年,导致全社会四种成品油需求增长10 200万吨的正向驱动因素及其... 运用二阶KLEM(即资本、劳动、能源、原料)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法,本文将汽油、煤油、柴油和燃料油的需求增长分解为各种驱动因素的加权平均贡献之和。研究结果表明:1997-2007年,导致全社会四种成品油需求增长10 200万吨的正向驱动因素及其贡献率,为国内最终需求因素(165.9%)、国内中间需求因素(28.3%)和出口贸易因素(94.5%),负向驱动因素为技术进步因素(-178.6%)和进口替代因素(-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品油消费 KLEM 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法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回归的C-D生产函数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龙海亮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基于全国31个省市2001-2006年的面板数据,对其建立C-D生产函数以分析资本和劳动投入的产出效率。C-D生产函数本身具有最优性的要求,各省市每年的投入产出组合并不都满足生产函数的最优性要求,直接建模得到的生产函数缺乏合理解释,因此引... 基于全国31个省市2001-2006年的面板数据,对其建立C-D生产函数以分析资本和劳动投入的产出效率。C-D生产函数本身具有最优性的要求,各省市每年的投入产出组合并不都满足生产函数的最优性要求,直接建模得到的生产函数缺乏合理解释,因此引入DEA分析进行改进。结果表明,基于DEA分析的回归模型具有合理的解释和经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生产函数 DEA回归分析 投入产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实践及其对策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金斗 吴天和 《经济问题》 1988年第9期51-54,共4页
农村经济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经济转化。而选择依靠科技进步,变换传统的投入产出结构,转换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增进农业自我积累能力,实行以集约经营为标志的规模经营。
关键词 集约化经营 投入产出结构 农村经济改革 劳动生产率 现代化农业 半自给经济 科技进步 规模经营 传统农业 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主产区农户“橡胶依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西双版纳612份胶农调查数据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达 张绍文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85-1093,共9页
基于西双版纳18个样本村、612个农户、跨时6年的面板数据,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测度了2012—2014和2014—2018年2个阶段“投入—产出”结构之间的拟合程度,分析了橡胶主产区农户橡胶依赖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构建Tobit模型分析了橡胶路径依... 基于西双版纳18个样本村、612个农户、跨时6年的面板数据,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测度了2012—2014和2014—2018年2个阶段“投入—产出”结构之间的拟合程度,分析了橡胶主产区农户橡胶依赖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构建Tobit模型分析了橡胶路径依赖的核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橡胶主产区的橡胶依赖呈下降趋势。2)橡胶依赖符合自增强机制假设。橡胶产出依赖程度具有传递效应,表明橡胶依赖可以逆势调控,可以利用政策补贴等手段增强投入激励,提高本期橡胶依赖,进而提高下一期橡胶依赖。3)收益递增并不必然导致橡胶依赖。农户更加看重未来的期望收益,提升期望收益才能保障农户种植橡胶的积极性。4)橡胶依赖表现为土地依赖。土地种植橡胶后具备了“专用资产属性”,转变种植结构需要付出较大的时间和资金成本。5)橡胶依赖还表现为海拔依赖。主要供给橡胶的低海拔地区,农户调整橡胶种植规模的时间成本较高海拔地区小,更容易毁弃胶林,应将低海拔地区做为橡胶产业政策的关注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主产区 橡胶依赖 Pearson相关系数 TOBIT模型 自增强机制 投入产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基础研究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性评估
18
作者 吴杨 蔡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7-68,共12页
加强基础研究是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强化自主创新成果源头供给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进程的重要保障。为此,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推... 加强基础研究是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强化自主创新成果源头供给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进程的重要保障。为此,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走差异化和跨越式发展道路"。而要实施区域间的"差异化"和"跨越式"创新战略,就必须要对我国基础研究创新效率进行客观测量及区域差异性评估,以促进区域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状态。运用包络分析法中以产出为导向的SBM-BBC模型,对"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三个时期我国大陆除西藏外的东、中、西部地区的基础研究创新效率进行的差异性评估结果表明:1.三个时期东部地区基础研究创新平均效率均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其中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等省份创新能力始终较好;2.西部地区如宁夏、青海等自"十五"期间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后,三个时期的基础研究创新效率有了明显提高;3.有相当多的省份投入产出结构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现象,说明区域间基础研究的发展状况还不平衡,各地区自身创新能力发挥还不充分。有鉴于此,为促进基础研究的高质量发展,在资源配置上应精准发力,创新能力好的东部地区应进行资源最优化配置,使其发展成为我国基础研究创新的"领军力量";创新能力次好的中部地区应加以扶持培养成为基础研究创新的"中坚力量";西部地区前期基础薄弱,因此,可以基于地方特色发展需求合理资源配置,使其发展成为我国基础研究的"后备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创新效率 包络分析法 创新效率测量 投入产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