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投入产出经济学中数学方法运用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投入产出经济 数学方法 数学模型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连续统集合下一种投入产出经济的均衡和一般均衡价格
2
作者 张帆 原长弘 李寿德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2年第1期81-88,共8页
本文给出了一个经济模型把跨期间的一般均衡理论和neo Ricardian的生产价格理论联系起来 ,并改进了Rose AnneDana模型[1] [2 ] ,即把消费者有限改变消费者连续统 ,并在Rose AnneDana模型的基础上 ,加了条件C .4和C .7,得出了两个重要的... 本文给出了一个经济模型把跨期间的一般均衡理论和neo Ricardian的生产价格理论联系起来 ,并改进了Rose AnneDana模型[1] [2 ] ,即把消费者有限改变消费者连续统 ,并在Rose AnneDana模型的基础上 ,加了条件C .4和C .7,得出了两个重要的结果 :(1)在标准条件下 ,此模型有一均衡使得每一个生产者的每期最大利润是相等的 ;(2 )如考虑生产价格是稳定价格 ,且等于最大利润 ,则在适当的条件下 ,这样的价格系统是存在且是唯一的 ,而所定义的均衡的非折扣的价格序列收敛于生产价格。因此均衡价格依赖于技术和消费者特征 ,但在取极限时 ,有关价格仅依赖于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 投入产出经济 均衡价格 连续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资源-能源-经济-环境综合投入产出表及绿色税费核算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雷明 《东南学术》 2001年第4期64-74,共11页
本文在199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基础上,将环境保护活动(资源恢复,污染治理)从传统产业部门分离出来,形成新的虚拟的环保产业部门(资源恢复部门,污染治理部门),通过搜集计算产生新设计的两行(资源使用,污染物排放)两列... 本文在199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基础上,将环境保护活动(资源恢复,污染治理)从传统产业部门分离出来,形成新的虚拟的环保产业部门(资源恢复部门,污染治理部门),通过搜集计算产生新设计的两行(资源使用,污染物排放)两列(资源恢复,污染治理)数据,具体构造了一张相对完整的资源—能源—经济—环境综合投入产出表。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绿色税费(环境税费)价格效应进行了核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能源-经济-环境综合投入产出 绿色税费 价格效应 理论价格计 算表 产品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群非中心城市经济投入产出效率的时空演变分析
4
作者 牛强 陈倩倩 +1 位作者 黄经南 刘学军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9-85,共7页
城市群中心城市极化过程中,非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往往会受到抑制,为了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总结非中心城市的发展规律,并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论文以2000—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中处于非中心地位的河北省11个主要城市作为样本,通过数据包络... 城市群中心城市极化过程中,非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往往会受到抑制,为了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总结非中心城市的发展规律,并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论文以2000—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中处于非中心地位的河北省11个主要城市作为样本,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这些城市的经济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长时序的回顾性分析,包括投入产出有效的城市数量变化和空间分布差异,投入冗余的要素类型、数量和空间分布,造成投入产出无效和冗余的原因和重要历史事件,以及非中心城市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非中心城市 经济投入产出效率 冗余分析 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五”时期环保投入的宏观经济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伟 蒋洪强 +2 位作者 王金南 毕军 张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6,共8页
我国环保投入的逐年增加为强化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但环保投入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的作用机理值得深入研究。在2007年国家42部门投入产出表基础上,编制了环境-经济投入产出表,并构建了环保投入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我国环保投入的逐年增加为强化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但环保投入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的作用机理值得深入研究。在2007年国家42部门投入产出表基础上,编制了环境-经济投入产出表,并构建了环保投入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模型,将环保运行费和环保投资作为研究对象,测算其对宏观经济各指标各行业的经济影响,并分解到省级层面。结果显示:1"十一五"期间环保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拉动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就业等经济社会贡献作用,五年期间对国民经济总产出、GDP、居民收入、就业等方面影响分别为102 043亿元、29 457亿元、12 563亿元、1 324万人次,且以间接影响和诱发影响占较大比重,表明环保投入具有较强产业波及效应。2经济影响存在明显行业差异,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农林牧渔业、环境服务业、建筑业等与环保投入直接相关的行业受益较大。但与此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拉动了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高污染高能耗行业,表明环保治理活动自身带来的资源环境负担在中国现有产业结构情况下仍不可避免。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需要寻求更加清洁的治理技术。3经济影响区域差异明显,受益较大的省份主要集中于广东、山东、江苏、河北、辽宁等东部沿海及中部发展较好地区,而受益较小的省份大多位于西部及边远地区。总体来看,鉴于当前我国环境治理投入仍不能满足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适当加大环保投入不但能够取得环境效应,同时也可带来一定的社会经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投入 环保投资 环境-经济投入产出 宏观经济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视角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少华 木鑫 +1 位作者 陈鑫 黎美玲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45,共11页
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能够研判两者融合情况的分析框架。对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中国数字经济再生产过程投入产出表,在一个统一框架下纳入数字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量化分析两者的融合基础和融... 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能够研判两者融合情况的分析框架。对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中国数字经济再生产过程投入产出表,在一个统一框架下纳入数字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量化分析两者的融合基础和融合程度。研究发现:(1)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4.35%增长到17.76%,样本期增长幅度为同期GDP的两倍多,说明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存在坚实的赋能力量和融合基础;(2)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说明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赋能和融合在加速;(3)数字经济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作用均以间接作用为主,直接作用效果不强,说明数字经济产业内部融合需要加强。研究结果对深刻理解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关系、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学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数字经济投入产出 社会再生产过程 前后向关联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运经济对北京市产业发展直接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符亚明 吴朋 +1 位作者 吴勤学 陈金贤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4-47,共4页
本文选取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奥运会举办国和地区资料作为样本,针对奥运经济的不同特点,对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了分析、整理和挖掘。主模型采用投入产出—系统动力学经济模型(IOSDM),并对模型有关参数进行了适当修正,对奥运经济对北京市... 本文选取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奥运会举办国和地区资料作为样本,针对奥运经济的不同特点,对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了分析、整理和挖掘。主模型采用投入产出—系统动力学经济模型(IOSDM),并对模型有关参数进行了适当修正,对奥运经济对北京市产业发展的直接影响做了分析与预测,为有关部门制定长远经济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经济 奥运投资 北京 产业发展 直接影响 投入产出-系统动力学经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环境效应及其关键社会经济因子影响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花瑞祥 蓝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10-2218,共9页
为识别和量化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基于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模型,利用贸易和污染物排放强度数据,核算了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中包含的环境成本,并利用冗余分析探索了影响环境成本的主要社会经济因子.结果表明:①2... 为识别和量化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基于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模型,利用贸易和污染物排放强度数据,核算了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中包含的环境成本,并利用冗余分析探索了影响环境成本的主要社会经济因子.结果表明:①2010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期间,中国在工业废气、烟尘、二氧化硫、固体废物的排放上存在污染逆差,分别为3600×10^8 m 3、3.8×10^4 t、19.7×10^4 t和9.8×10^4 t;但在工业废水和粉尘的排放上存在顺差,分别为5400×104和1.1×10^4 t.②重度污染产业贸易均呈污染顺差,中度污染产业贸易的污染逆差最大,轻度污染产业贸易呈现较小的污染顺差.③中国与东盟中低收入国家的贸易造成污染顺差,而与中高收入国家的贸易则实现了污染逆差.④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我国进口贸易中环境成本的主要因子为城市化率和工业产值占GDP比重,说明我国从东盟发达的工业国进口了含大量环境成本的工业品,而影响我国出口贸易中环境成本的主要因子为出口额,表明我国向欠发达国家出口了大量的初级工业品.因此,我国应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减少重度污染产业的污染排放强度,同时优化出口结构,避免成为“污染避难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一带一路” 东盟 环境效应 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模型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工业绿色增加值的试算及其与传统意义上的增加值的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德发 萧永定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能源-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核算 绿色GDP 上海 工业增加值 国民经济核算 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昂惕夫
10
作者 夏申 《国际商务研究》 1984年第4期62-64,共3页
沃西里·里昂惕夫(Wassily W.Leontief 1906~)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投入产出分析法”的首创者。里昂惕夫原籍俄国,二十年代在列宁格勒和德国柏林大学攻读经济学,1927~1930年,在德国基尔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工作,其间。
关键词 里昂惕夫之谜 投入产出分析法 国际贸易理论 美国外贸 经济学家 投入产出模型 劳动力 国内资本 投入产出经济 经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IO-LCA的隐性碳排放估算及地区差异化研究——江浙沪地区隐含碳排放构成与差异 被引量:16
11
作者 唐建荣 李烨啸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5-135,共11页
基于中国2007年地区经济投入产出表及其生命周期评价(EIO-LCA)模型,构建江浙沪3地的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矩阵,从直接排放和隐性排放2个视角分析碳排放在部门间的分布结构。结果表明:(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直接排放量最大;(2)工业... 基于中国2007年地区经济投入产出表及其生命周期评价(EIO-LCA)模型,构建江浙沪3地的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矩阵,从直接排放和隐性排放2个视角分析碳排放在部门间的分布结构。结果表明:(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直接排放量最大;(2)工业的隐性排放量最大,且其隐含排放量主要源自生产链中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3)上海为碳排放净输出地区,江苏为碳排放净输入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投入产出全生命周期 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矩阵 隐性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