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杀猴吓鸡”如何?
- 1
-
-
作者
杜渐
勇彪
-
机构
江苏射阳县委办公室
-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8-48,共1页
-
文摘
“杀猴吓鸡”如何?杜渐,勇彪长期以来,人们在查处某些带有普遍性问题的时候,常常采用“杀鸡吓猴”的战略,即查处一些“个人物”的问题,以警示那些犯有同类错误的“大人物”注意,从中吸取教训,惩前毖后。不用说,这一做法在长期的实践中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然而...
-
关键词
反腐败斗争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江苏射阳县
处级以上
高级干部
领导干部
性问题
社会发展
战略
抓住不放
-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刘禅新议
- 2
-
-
作者
张连举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07-107,共1页
-
文摘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三国演义》中的刘禅是一个昏庸的亡国之君,他的乳名阿斗几乎成了呆头呆脑。傻乎乎的代名词。其实就《三国演义》本身所刻画的刘禅这个人物形象,无论是从政治角度,还是道德角度,抑或是人情角度,都不应完全否定。 从政治角度看,他能重用贤相诸葛亮,充分发挥诸葛亮的治国才能,从而使蜀国出现“两川之民,忻乐太情,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米满仓廒”的兴旺发达景象。这是诸葛亮的功劳,也是刘禅的政绩。作为一国之君,他的责任并不在于事必躬亲,大小权力抓住不放,而在乎以仁驭人,起用真正的贤才治理国家,从而达到民富国强的目的。刘禅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能力远不如诸葛亮,所以将国事全托于他,自己一般不滥加干涉。
-
关键词
诸葛亮
《三国演义》
刘禅
政治角度
道德角度
人物形象
民富国强
亡国之君
抓住不放
自知之明
-
分类号
K236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洛城机密
- 3
-
-
作者
莫非奥.刘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15,共1页
-
文摘
巴德·怀特是个脾性刚烈的洛城警探,他对待匪徒的态度一贯冲动,这让他的上司很是头痛.毕竟讨厌的媒体总是对这种事抓住不放,而且巴德很讨厌男人对女人使用暴力,他有这方面的阴影。而艾迪·艾斯利刚刚从警校毕业,他曾是那里的高材生,他的父亲是洛城最神勇的警探,艾斯利一直以此为荣,可他办事过于死板,总是用教书先生的角度去考虑龙蛇混杂的警局内部,开罪了很多人,包括巴德·怀特,可艾斯利的内心深处依然有远大的抱负,他不想丢父亲的脸。杰克是洛城警局中最不像警察的人,他衣着时尚、谈吐优雅。
-
关键词
抓住不放
内心深处
高材生
警探
警局
怀特
警察
艾迪
杰克
匪徒
-
分类号
J97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猴子DE悲哀
- 4
-
-
作者
陈兆
-
出处
《林业与生态》
2003年第2期25-25,共1页
-
-
关键词
猴子
科学研究
行政事务
狩猎工具
感到苦恼
核桃
徇私枉法
锒铛入狱
头脑简单
抓住不放
-
分类号
I267.1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