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粒小麦花青素抑菌性及其对冷却猪肉保鲜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夏清 智慧 +3 位作者 郭楠 张何静 刘伟佳 杨珍平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7,共7页
为研究黑粒小麦花青素的抑菌性及其对冷却猪肉的保鲜作用,考察黑粒小麦籽粒花青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能力、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及其与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山梨酸单独和混合使用的抑菌效果;测定黑粒小麦花青素... 为研究黑粒小麦花青素的抑菌性及其对冷却猪肉的保鲜作用,考察黑粒小麦籽粒花青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能力、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及其与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山梨酸单独和混合使用的抑菌效果;测定黑粒小麦花青素对冷却猪肉色差值、持水力、pH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产H2S能力和菌落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黑粒小麦花青素对不同细菌表现出独特的抑制效果,效果强弱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其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25、5、10 mg/mL。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无菌蒸馏水、40 mg/mL花青素、40 mg/mL花青素+5 μg/mL山梨酸、5 μg/mL山梨酸4种处理下的猪肉亮度值、红度值和持水力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花青素+山梨酸组色泽最好,持水力最大。冷却猪肉pH值、TBARS值、TVB-N含量和菌落总数则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而增加,保鲜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2S实验中,冷却猪肉随贮藏时间延长表现出阳性,保鲜处理组呈阳性的时间迟于对照组。保鲜能力依次为花青素+山梨酸>山梨酸>花青素>蒸馏水。综上所述,黑粒小麦花青素具有一定的抑菌和保鲜效果,但效果略差于山梨酸,与其混合使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粒小麦 花青素 抑菌性 冷却肉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醛黄原胶的制备及其抑菌性能研究
2
作者 徐永斌 贺友铎 +3 位作者 王蕾 王超 崔佳 李雅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9-185,共7页
黄原胶是性能最优越的生物胶之一,被大量应用于食品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增长潜力和发展前景。通过改性提升黄原胶产品的附加值,扩展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增强食品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高碘酸钠为氧化剂通过特异性氧化的方法... 黄原胶是性能最优越的生物胶之一,被大量应用于食品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增长潜力和发展前景。通过改性提升黄原胶产品的附加值,扩展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增强食品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高碘酸钠为氧化剂通过特异性氧化的方法制备具有抑菌性的双醛黄原胶,探索了氧化剂与黄原胶的摩尔比、氧化时间和温度等对醛基生成的影响,确定了黄原胶双醛化反应的最优条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图谱、场发射电镜扫描等分析双醛黄原胶的分子结构和微观形貌;通过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的测定和抑菌圈实验测定了双醛黄原胶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黄原胶双醛化的最优反应条件为黄原胶与高碘酸钠摩尔比1∶1.75、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45℃。双醛黄原胶的醛基含量最高为25.68%,分子质量为1.5×10^(5) Da,双醛黄原胶的微观形貌呈现为团聚的颗粒,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1±0.5)mm和(9±0.5)mm。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1.25 mg/mL、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5 mg/mL、10 mg/mL。建立了高碘酸钠氧化法特异化改性制备双醛黄原胶的工艺,表征分析发现双醛黄原胶分子质量较黄原胶有所降低,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具有明显的抑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 特异化改 分子结构 微观形貌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樟树精油递送载体构建及抑菌性能研究
3
作者 戴嘉宁 冯玥 +4 位作者 强晟超 汤家祥 梁宝翠 肖玉娟 李华祥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3,共8页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不同浓度牛樟树精油对6株食源性致病细菌及3株真菌的抑制作用,发现高浓度(50%以上)的牛樟树精油对不同菌株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进一步利用超声处理及低聚木糖的糖基化改性大豆蛋白(XOS-SPI)对其进行包封,并对牛樟树...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不同浓度牛樟树精油对6株食源性致病细菌及3株真菌的抑制作用,发现高浓度(50%以上)的牛樟树精油对不同菌株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进一步利用超声处理及低聚木糖的糖基化改性大豆蛋白(XOS-SPI)对其进行包封,并对牛樟树精油包封物进行表征及食源性致病菌抑菌活性评估。结果表明:当牛樟树精油与糖基化大豆蛋白质量比为2∶1时,糖基化大豆蛋白-牛樟树精油胶粒具有较小的粒径和较优异的稳定性,同时抑菌性能较牛樟树精油显著提高,说明牛樟树精油作为安全健康的天然抑菌剂,在食品防腐保鲜及食品安全中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樟树精油 大豆蛋白 糖基化改 递送载体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昆虫翅微纳结构的仿生高分子膜抑菌性研究
4
作者 孙刚 李汉生 +4 位作者 石庆会 郑慧文 官乐辉 陈志强 房岩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5,共8页
以昆虫(豆娘、意蜂)翅为模板,以聚乙烯醇(PVA)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基材,通过软刻蚀法制备了仿生高分子膜,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微纳结构,分析了仿生膜对两种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并探讨了... 以昆虫(豆娘、意蜂)翅为模板,以聚乙烯醇(PVA)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基材,通过软刻蚀法制备了仿生高分子膜,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微纳结构,分析了仿生膜对两种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并探讨了抑菌机理.结果表明:仿生膜成功复制了昆虫翅表面的多级微纳结构及其浸润特性.仿生膜组两种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9.50~15.84 mm,与对照膜组抑菌圈直径(6.56~6.98 mm)均差异显著(P<0.05).仿生膜组的菌液及回收液吸光度均低于对照膜组(P<0.05).在两种昆虫翅仿生膜中,豆娘仿生膜表面的纳米乳突更加尖锐、间距更小、密度更高,其抑菌性更强、黏附性更低.仿生膜对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呈现物理杀菌作用,但对革兰阴性菌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昆虫翅仿生膜对细菌的高抑菌性和低黏附性主要由微纳结构及化学组成所决定.通过细菌形态、培养液电导率和胞外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变化等,进一步证实了仿生膜表面纳米结构的物理杀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高分子膜 抑菌性 黏附 昆虫翅 微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脂质体制备工艺的优化及其抑菌性的研究
5
作者 代坤坤 李雨荷 +3 位作者 刘欣洋 许在扬 王海翔 王岁楼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4期50-54,共5页
为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使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了姜黄素脂质体并优化制备工艺。通过预试验筛选出合适的磷脂原料和成膜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药脂比、胆脂比和水化温度对姜黄素脂质体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再通过响应曲面试验对制备... 为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使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了姜黄素脂质体并优化制备工艺。通过预试验筛选出合适的磷脂原料和成膜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药脂比、胆脂比和水化温度对姜黄素脂质体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再通过响应曲面试验对制备工艺进一步优化,对所制得脂质体抑菌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大豆磷脂粉、胆固醇为载体材料,以三氯甲烷为成膜溶剂,姜黄素脂质体的最优工艺配方为药脂比1∶20(m∶m),胆脂比1∶8(m∶m),水化温度45℃,此时其包封率为78.36%,载药量为3.92%,该剂型增强了姜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为姜黄素在医药和食品领域中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脂质体 工艺优化 薄膜分散法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芹酚乳液的稳定性和抑菌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晨光 李兆丰 +4 位作者 顾正彪 班宵逢 洪雁 程力 李才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1-207,共7页
为了改善精油乳液的稳定性和抑菌性,使用吐温80、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作为乳化剂制备不同的香芹酚乳液,探究不同乳液的粒径、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Zeta电位、抑菌性和贮藏稳定性的变化,并研... 为了改善精油乳液的稳定性和抑菌性,使用吐温80、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作为乳化剂制备不同的香芹酚乳液,探究不同乳液的粒径、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Zeta电位、抑菌性和贮藏稳定性的变化,并研究了香芹酚(carvacrol,CA)与香芹酚乳液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表明,与只使用吐温80制备的香芹酚乳液相比,SDS的加入可以显著降低香芹酚乳液的粒径和PDI值,增强乳液的Zeta电位值,并将香芹酚乙醇混合液[carvacrol-ethanol solution,CES,m(香芹酚)∶m(无水乙醇)=3∶1]含量由200 g/L提高到了400 g/L,同时抑菌性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并且以吐温80和SDS作为复合乳化剂制备的香芹酚乳液分别在4℃和25℃下贮藏45 d粒径均无明显变化。香芹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分别为0.3125、0.6250、1.2500、0.6250 mg/mL,而香芹酚乳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均为0.3125 mg/mL。当香芹酚含量为5 mg/mL时,香芹酚和香芹酚乳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6.50%、82.54%,乳化体系增强了香芹酚的抗氧化活性。该研究为精油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芹酚 乳液 吐温80 十二烷基硫酸钠 稳定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菌性芽孢杆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余梦博 谢志恒 +4 位作者 黎家明 李汶潓 顾万军 周淑贞 马驿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105,共7页
试验旨在从自然环境中筛选出具有抑菌效果的有益菌株,对其生长特性进行初步研究。试验以大肠杆菌为指示菌对12株芽孢杆菌进行初筛,筛选出6株具有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再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做指示菌,对芽孢杆菌抗... 试验旨在从自然环境中筛选出具有抑菌效果的有益菌株,对其生长特性进行初步研究。试验以大肠杆菌为指示菌对12株芽孢杆菌进行初筛,筛选出6株具有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再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做指示菌,对芽孢杆菌抗菌肽提取物进行抑菌性筛选,并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溶血性比较、药物敏感性测定及生长特性研究。结果显示,从实验室分离筛选出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菌株为芽孢杆菌G02和J12,经鉴定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筛选出两株芽孢杆菌的提取物均具有分泌表面活性的能力,且分泌表面活性的能力相当;两株芽孢杆菌对16种药物的敏感性均在中敏以上;两菌株在6 h进入生长对数期,pH值维持在5~8之间,抑菌性在22 h达到高峰。研究表明,芽孢杆菌具有产生多种活性肽的能力,对常见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是一种潜在的传统抗生素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 抑菌性筛选 生长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暖骨风多酚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郭松 肖善芳 +1 位作者 江凯欣 梁湘兰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120,共8页
试验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方法,旨在探究瑶药暖骨风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根据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以及超声温度对暖骨风中多酚类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再通过Design Expert 11软件对暖骨风多酚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 试验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方法,旨在探究瑶药暖骨风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根据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以及超声温度对暖骨风中多酚类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再通过Design Expert 11软件对暖骨风多酚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同时,采用总抗氧化能力试剂盒及滤纸片法对暖骨风多酚的抗氧化性及抑菌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利用超声辅助提取暖骨风多酚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34 g/mL、超声时间56 min、超声温度56℃,暖骨风多酚提取量达49.672 mg/g。暖骨风多酚具有一定的总抗氧化能力,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可以起到一定的抑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均为50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骨风 多酚 响应面优化 抗氧化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壳色素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抑菌性能 被引量:28
9
作者 周国燕 桑迎迎 +2 位作者 宫春波 曹斌宏 王爱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01-105,共5页
用乙醇法和超声波法从板栗壳中提取色素,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同时研究板栗壳中色素的抑菌性及其应用。正交试验结果显示:超声波具有省时、节能、提取率高等优点;超声波协助提取法的较优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40%、超声波功率200W、... 用乙醇法和超声波法从板栗壳中提取色素,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同时研究板栗壳中色素的抑菌性及其应用。正交试验结果显示:超声波具有省时、节能、提取率高等优点;超声波协助提取法的较优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40%、超声波功率200W、作用时间8min。板栗壳色素对枯草芽胞杆菌、大肠杆菌、黑曲霉和青霉具有抑制作用对苹果汁有一定的防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壳 色素 超声波 提取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果腺肋花楸原花青素的提取及抑菌性研究 被引量:32
10
作者 朱月 李奋梅 +4 位作者 王艳丽 朱宁 张海平 安建辉 孙爱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2-306,341,共6页
本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黑果腺肋花楸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探究其抑菌性质。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2%,液料比25∶1 m L/g,提取温度72℃,提取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的黑果腺肋花楸原花... 本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黑果腺肋花楸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探究其抑菌性质。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2%,液料比25∶1 m L/g,提取温度72℃,提取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的黑果腺肋花楸原花青素含量为3.32%;经AB-8大孔树脂纯化,原花青素含量提高约4倍,为14.29%;抑菌性实验表明黑果腺肋花楸原花青素对供试菌种的抑菌效果依次为: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酿酒酵母,抑菌作用随原花青素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且纯化前的黑果腺肋花楸原花青素具有更强的抑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腺肋花楸 原花青素 提取纯化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荆树皮单宁降解产物的抑菌性能 被引量:15
11
作者 何有节 狄莹 +4 位作者 赵宇 何先祺 石碧 姚开 谭敏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共7页
通过对黑荆树皮单宁化学降解改性,制备了具有优良抑菌性能的降解产物。用滤纸圆片法研究了降解产物对6种细菌、2种霉菌和1种酵母菌三大类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发现降解产物的抑菌作用与其分子量及分布有关。在一定的分子量及分布条件... 通过对黑荆树皮单宁化学降解改性,制备了具有优良抑菌性能的降解产物。用滤纸圆片法研究了降解产物对6种细菌、2种霉菌和1种酵母菌三大类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发现降解产物的抑菌作用与其分子量及分布有关。在一定的分子量及分布条件下,降解产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等5种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制浓度(MIC)分别为005%、003%,005%,003%、005%,均比茶多酚对相应微生物的最低抑制浓度低约一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酚 抑菌性 黑荆树皮单宁 降解改 单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醋液及竹醋液复配制剂对木材霉菌的抑菌性 被引量:13
12
作者 沈哲红 方群 +3 位作者 鲍滨福 张齐生 叶良明 张遐耘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9-104,共6页
为拓宽竹醋液的用途以及开发高效低毒型竹木材保护剂,进行了竹醋原液以及竹醋液复配制剂对3种常见木材霉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橘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的抑菌性研究。结果表明:①竹醋液原液对3... 为拓宽竹醋液的用途以及开发高效低毒型竹木材保护剂,进行了竹醋原液以及竹醋液复配制剂对3种常见木材霉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橘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的抑菌性研究。结果表明:①竹醋液原液对3种木材霉菌抑菌率为99%,对木材霉菌具有直接灭杀作用,杀菌最高稀释倍数10倍。②滤纸抑菌圈试验证明,复配有效成分制成的PW1,PW2和PW3竹醋液复配制剂对木材霉菌抑菌性能比竹醋液原液明显增强,对黑曲霉、绿色木霉和橘青霉抑菌圈直径(试验第2天),竹醋原液全为0mm,PW1为18,29和17mm;PW2为23,32和20mm;PW3为19,28和16 mm。PW2对3种木材霉菌抑菌效果最强,其次是PW1,最弱是PW3。③在3种木材霉菌中,竹醋液复配制剂对绿色木霉菌抑制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学 竹醋液 竹醋液复配制剂 木材霉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柑橘精油的抑菌性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李巧巧 雷激 +1 位作者 唐洁 税永红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0-162,共3页
对商品柑橘精油及其主要成分D-柠檬烯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黑曲霉进行抑菌试验,将抑菌效果最好的D-柠檬烯作用于测试菌种时的最小抑菌浓度,并应用于橙汁。结果表明,柑橘精油及D-柠檬烯对测试菌种有较好的... 对商品柑橘精油及其主要成分D-柠檬烯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黑曲霉进行抑菌试验,将抑菌效果最好的D-柠檬烯作用于测试菌种时的最小抑菌浓度,并应用于橙汁。结果表明,柑橘精油及D-柠檬烯对测试菌种有较好的抑菌效果;D-柠檬烯若作为天然防腐剂,对橙汁有明显的防腐作用,可稳定橙汁色泽及pH,提高亮度,但对其中的VC含量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精油 D-柠檬烯 抑菌性 橙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荆树皮单宁不同级分的抑菌性能 被引量:13
14
作者 姚开 吕远平 +1 位作者 石碧 何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98-401,共4页
通过对黑荆树皮单宁进行醇沉纯化 ,可以使单宁质量分数提高 1 0 %。在此基础上进行萃取分级 ,可得到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不同的单宁级分。各级分的抑菌性能与其浓度和pH有关。根据最低抑菌浓度 (MIC)测试结果 ,黑荆树皮单宁各级分在适... 通过对黑荆树皮单宁进行醇沉纯化 ,可以使单宁质量分数提高 1 0 %。在此基础上进行萃取分级 ,可得到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不同的单宁级分。各级分的抑菌性能与其浓度和pH有关。根据最低抑菌浓度 (MIC)测试结果 ,黑荆树皮单宁各级分在适宜pH条件下的抑菌性能依次为 :乙酸乙酯级分 >乙醚级分 >纯化后单宁 >水级分 >未纯化单宁。各级分在 1 0g dL质量浓度下对所选霉菌和酵母菌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单宁 黑荆树皮单宁 纯化 分级 抑菌性 鞣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酸驼乳中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其抑菌性 被引量:14
15
作者 武运 李远 +3 位作者 王冰峰 张晓燕 阿伊古扎丽 巴吐尔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28,62,共5页
通过双层琼脂扩散打孔法,从新疆哈萨克族传统发酵酸驼乳中分离的23株乳酸菌中,筛选出9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MLS5抑菌活性最强)。通过有机酸、过氧化氢抑菌的排除试验和蛋白酶敏感性试... 通过双层琼脂扩散打孔法,从新疆哈萨克族传统发酵酸驼乳中分离的23株乳酸菌中,筛选出9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MLS5抑菌活性最强)。通过有机酸、过氧化氢抑菌的排除试验和蛋白酶敏感性试验,初步确定MLS5产生的抑菌物质为蛋白质类细菌素。温度和pH耐受试验表明,该细菌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121℃,20min),pH 3~6具有抑菌活性。菌株MLS5的发酵曲线表明,菌株在37℃培养条件下具有良好的产细菌素和产酸能力,该细菌素在菌体生长对数中期产生,在生长稳定期抑菌活性达到最大。经抑菌谱试验表明,MLS5所产细菌素不仅能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而且对大肠杆菌和毛霉菌也有抑制作用,具有较广的抑菌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驼乳 乳酸 筛选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蓬黄酮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及抑菌性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赵学思 师仁丽 +2 位作者 李岩 于文龙 王向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63-66,71,共5页
本研究对不同生长时期的盐地碱蓬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并对其抗氧化性和抑菌性进行研究。实验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采用4种不同的方法(还原力,抗脂质过氧化能力,DPPH·,·OH)评价碱蓬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 本研究对不同生长时期的盐地碱蓬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并对其抗氧化性和抑菌性进行研究。实验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采用4种不同的方法(还原力,抗脂质过氧化能力,DPPH·,·OH)评价碱蓬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牛津杯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展叶期,发芽期,花期的黄酮得率分别为0.728%,0.518%,1.461%。不同生长时期的碱蓬黄酮具有不同的还原能力、清除DPPH·和·OH的活性。不同生长时期内的碱蓬总黄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花期的总黄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佳,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9.54 mm和29.46 mm。说明花期的碱蓬总黄酮提取物最适宜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和抑菌剂而广泛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蓬 黄酮类化合物 抗氧化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的鹧鸪茶多酚抗氧化及抑菌性比较 被引量:12
17
作者 段宙位 李鹏 +2 位作者 何艾 王世萍 谢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47-853,共7页
为筛选适合鹧鸪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在热水浸提法、有机溶剂浸提法和纤维素酶辅助浸提法提取鹧鸪茶多酚基础上,采用DPPH自由基法、ABTS自由基法、羟自由基法、超氧阴离子法和还原力法评价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性;滤纸片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 为筛选适合鹧鸪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在热水浸提法、有机溶剂浸提法和纤维素酶辅助浸提法提取鹧鸪茶多酚基础上,采用DPPH自由基法、ABTS自由基法、羟自由基法、超氧阴离子法和还原力法评价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性;滤纸片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多酚提取物的抑菌性。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有机溶剂浸提法和纤维素酶辅助浸提法提取鹧鸪茶多酚的得率分别为(10.31±0.42)%、(9.79±0.38)%、(10.88±0.52)%;含量分别为(44.72±2.26)%、(39.54±1.78)%、(47.07±2.52)%。3种方法浸提的多酚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纤维素酶辅助提取的鹧鸪茶多酚(CFC)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其半抑制浓度(IC_(50))为(0.0034±0.0002)mg/mL;热水浸提的鹧鸪茶多酚(WFC)清除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最强,其IC_(50)值分别为(0.066±0.004)、(0.069±0.004)、(0.127±0.009)mg/mL。3种方法浸提的多酚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均有较好抑制作用,其中WFC对4种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依次为(12.34±1.01)、(12.16±0.95)、(2.12±0.15)、(6.12±0.36)mm,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依次为3.13、3.13、12.50、6.25 mg/mL。综合考虑,鹧鸪茶多酚提取采用热水浸提法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鹧鸪茶 多酚 提取 抗氧化活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皮中芒果苷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抑菌性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黄春萍 罗群 李洁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52-1456,共5页
【目的】优化芒果皮中芒果苷的提取工艺,并研究芒果苷的抑菌性,为芒果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芒果皮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和提取时间对芒果苷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Ki... 【目的】优化芒果皮中芒果苷的提取工艺,并研究芒果苷的抑菌性,为芒果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芒果皮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和提取时间对芒果苷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分析芒果苷的抑菌性。【结果】影响芒果皮中芒果苷提取效果的因素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微波功率>料液比,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70%乙醇为提取溶剂,在微波功率600 W、料液比1∶10条件下提取15 min,芒果苷提取量为4.622 mg/g;提取的芒果苷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均为1.250 mg/mL,对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0.625 mg/mL。【结论】微波提取是提取芒果皮中芒果苷的有效方法;芒果苷具有一定抑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皮 芒果苷 微波提取 最佳工艺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竹笋总黄酮和总甾醇的抗氧化性与抑菌性 被引量:23
19
作者 彭昕 黄亮 +2 位作者 王平 孙小青 李璐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9-185,共7页
为给雷竹笋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有机溶剂法从雷竹笋中提取总黄酮和总甾醇,就雷竹笋总黄酮与总甾醇对清除羟基自由基(·OH)与DPPH的能力和对油脂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分析和评价,并就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黑... 为给雷竹笋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有机溶剂法从雷竹笋中提取总黄酮和总甾醇,就雷竹笋总黄酮与总甾醇对清除羟基自由基(·OH)与DPPH的能力和对油脂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分析和评价,并就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黑曲霉的抑制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雷竹笋总黄酮和总甾醇对羟基自由基(·OH)和DPPH均有一定程度的清除能力,总甾醇对这两者的清除能力均大于总黄酮;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1 mg·mL^(-1)总黄酮与0.13 mg·mL^(-1)总甾醇的效力相当;而对DPPH的清除能力,1 mg·mL^(-1)总黄酮与0.60 mg·mL^(-1)总甾醇的效力相当。雷竹笋总黄酮和总甾醇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均显著,其与VC、VE及柠檬酸的混合物具有协同抗氧化性,其与VC的协同抗氧化能力最强。雷竹笋总黄酮和总甾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与黑曲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总黄酮的抑菌效果比总甾醇的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笋 总黄酮 总甾醇 抗氧化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黄酮的芦苇提取物的抑菌性和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余晓红 许伟 +1 位作者 邵荣 陈洪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85-188,共4页
以分光光度法和平板培养法对芦苇提取物的抑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芦苇提取物对细菌、霉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性,且对细菌的抑制率大于霉菌。用碘量法研究了芦苇提取物对花生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花生油中添加一定量的芦苇提取物后,其PO... 以分光光度法和平板培养法对芦苇提取物的抑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芦苇提取物对细菌、霉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性,且对细菌的抑制率大于霉菌。用碘量法研究了芦苇提取物对花生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花生油中添加一定量的芦苇提取物后,其POV值均比空白的POV值小,即其氧化程度均比空白油样要小的多,表明芦苇提取物具有较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且抗氧化性随着芦苇提取物添加浓度的提高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提取物 抑菌性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