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同音异形词意义识别中的抑制过程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亚旭 王黎 舒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1-299,共9页
使用被试自定步速逐词阅读的移动窗口技术 ,考察了视觉呈现的均衡型和偏向型两类汉语同音异形词意义识别中的抑制过程。实验要求被试阅读由三个分句组成的句子。重复条件下 ,句子第一个分句中的一个词与第三个分句中的一个词同音异形。... 使用被试自定步速逐词阅读的移动窗口技术 ,考察了视觉呈现的均衡型和偏向型两类汉语同音异形词意义识别中的抑制过程。实验要求被试阅读由三个分句组成的句子。重复条件下 ,句子第一个分句中的一个词与第三个分句中的一个词同音异形。同不重复条件 (用控制词替换重复条件下第一个分句中的同音异形词 )相比 ,重复条件下 ,被试对第三个分句中均衡型同音异形词之后的第一个区段阅读时间要长 ,即出现重复性效应。这种效应在偏向型同音异形词中并未出现。这一结果支持VHMR模型的抑制控制模块假设。简单的抑制假设或衰退假设均无法解释上述结果。此外 ,上述重复性效应仅出现在阅读速度较快的被试身上。这说明正是对无关信息的高效能的抑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歧义 意义通达 抑制过程 话语理解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抑制点过程的随机调度覆盖控制算法
2
作者 马超 史浩山 黄亮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1-935,共5页
现有随机调度覆盖控制算法由于节点加入不相交覆盖子集的完全随机性,会出现节点分布不均匀、额外唤醒节点过多的问题。文章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存在边界效应时满足覆盖质量要求的随机覆盖集节点数量的下界,然后根据抑制点过程理论对节点... 现有随机调度覆盖控制算法由于节点加入不相交覆盖子集的完全随机性,会出现节点分布不均匀、额外唤醒节点过多的问题。文章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存在边界效应时满足覆盖质量要求的随机覆盖集节点数量的下界,然后根据抑制点过程理论对节点分布均匀性进行了量化建模,并给出了最优抑制距离搜索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抑制点过程的随机调度覆盖控制算法(IRSCCA),IRSCCA算法采用基于抑制机制的不相交覆盖子集划分规则来改善各覆盖子集节点分布的均匀性,通过自适应额外唤醒规则保证各覆盖子集到Sink的连通性。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IRSCCA算法可以显著改善覆盖子集中节点分布的均匀性,提供更好的覆盖质量,并能有效减少额外唤醒节点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网络 随机调度 抑制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氢钠及其固态分解产物对玉米淀粉爆炸抑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鲁昆仑 陈晓坤 +1 位作者 王媛媛 赵腾龙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6-131,共6页
为研究NaHCO_(3)对玉米淀粉爆炸的抑制效果,采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测试玉米淀粉在添加不同抑制比NaHCO_(3)及其固态分解产物Na_(2)CO_(3)后爆炸参数变化规律,并分析NaHCO_(3)抑制淀粉爆炸过程。结果表明:NaHCO_(3)及Na_(2)CO_(3)对玉米... 为研究NaHCO_(3)对玉米淀粉爆炸的抑制效果,采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测试玉米淀粉在添加不同抑制比NaHCO_(3)及其固态分解产物Na_(2)CO_(3)后爆炸参数变化规律,并分析NaHCO_(3)抑制淀粉爆炸过程。结果表明:NaHCO_(3)及Na_(2)CO_(3)对玉米淀粉爆炸均有抑制作用,NaHCO_(3)抑制效果优于Na_(2)CO_(3);混合粉尘的最大爆炸压力、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与爆炸指数随抑制比增大而逐渐减小,爆炸时间随抑制比增大而逐渐延长。随着NaHCO_(3)浓度增加,物理抑制效果逐渐增加,化学抑制效果基本保持不变。NaHCO_(3)浓度不同时,其抑制主导过程不同,当抑制比为0.1~0.5时,NaHCO_(3)抑制效果以化学抑制为主,物理抑制为辅;抑制比为0.8和1.2时,NaHCO_(3)抑制效果以物理抑制为主,化学抑制为辅;当抑制比为1.2时,玉米淀粉爆炸完全被NaHCO_(3)抑制,此时物理抑制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碳酸氢钠 爆炸参数 抑制 抑制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80.8”神经类型测试表的设计机理、测试及评定方法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文英 张卿华 《体育科学》 1983年第1期69-72,共4页
按创立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皮层神经细胞兴奋抑制过程具有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性。这些基本特性会有一些可能的变动以及这些变动的可能组合,就一定会产生出神经系统的各种类型。不同的神经类型特性与能力的天赋基础,即与通常... 按创立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皮层神经细胞兴奋抑制过程具有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性。这些基本特性会有一些可能的变动以及这些变动的可能组合,就一定会产生出神经系统的各种类型。不同的神经类型特性与能力的天赋基础,即与通常称之为的“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各行各业在进行选材时,都会考虑神经类型这个因素。如何测定人的神经类型,苏联心理学者做了许多工作。目前被各国较多采用的如“内田——克列别林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类型 性符号 三种方法 测试方法 皮层神经细胞 测试表 基本特性 抑制过程 受试者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退抑制是各种内抑制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内抑制
5
作者 毛传謨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62年第1期36-38,共3页
在体院本科学生用的人体生理学讲义以及高等医学院试用的生理学教科书中,在论述到皮层抑制过程时,都非常明確地指出消退抑制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内抑制。但其理由谈的很少,因此在备课中就产了分歧的意见,一是同意这种见解,另一是不同意... 在体院本科学生用的人体生理学讲义以及高等医学院试用的生理学教科书中,在论述到皮层抑制过程时,都非常明確地指出消退抑制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内抑制。但其理由谈的很少,因此在备课中就产了分歧的意见,一是同意这种见解,另一是不同意这种见解,并提出分化抑制才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内抑制。现在本着探讨问题的精神,谈谈我的—些看法。我们知道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无关动因獲得了基础反射的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 基本的 消退抑制 阳性条件反射 分化 条件刺激 抑制过程 人体生理学 皮层 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时效论
6
作者 张艳 梁戈 孔垂谦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2-55,共4页
关键词 教学时间 教学时效 课堂教学 人的发展 时间模式 兴奋过程 抑制过程 教学方法 人的全面发展 神经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疲劳与脑中r—氨基丁酸(GABA)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人 陶心铭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4年第1期11-13,共3页
疲劳问题是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在体育运动中,由于长时间肌肉紧张活动而出现的一种状态。客观上表现为运动能力的下降,主观上伴有精神疲乏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往往是不符合机体疲劳产生的时... 疲劳问题是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在体育运动中,由于长时间肌肉紧张活动而出现的一种状态。客观上表现为运动能力的下降,主观上伴有精神疲乏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往往是不符合机体疲劳产生的时间和程度的。根据疲劳抑制过程的不同,许多学者将疲劳分为中枢与外周两种既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类型,当机体进行短时间剧烈运动时所出现的疲劳,是以肌肉中三磷酸腺苷等能源物质消耗、血液中乳酸堆积等外周因素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含量 氨基丁酸 三磷酸腺苷 抑制过程 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抑制 运动性疲劳 去甲肾上腺素 运动疲劳 含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神经衰弱的“心理—多样化活动”疗法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王仁欣 《心理学探新》 1988年第2期47-52,共6页
神经衰弱是神经官能症之一。它有许多症状,其中以失眠为根源性病症,这是引发其它病症的一个主要原因。失眠发展一定程度,则导致神经衰弱。“心理——多样化活动”疗法,是患者在自我意识的积极调节下,进行以肌肉活动为主的多样化活动,以... 神经衰弱是神经官能症之一。它有许多症状,其中以失眠为根源性病症,这是引发其它病症的一个主要原因。失眠发展一定程度,则导致神经衰弱。“心理——多样化活动”疗法,是患者在自我意识的积极调节下,进行以肌肉活动为主的多样化活动,以促进睡眠,治疗神经衰弱的一种有效的心理疗法。如果失眠是由某种疾病引起的,则应从治疗这种疾病着手,本实验研究不涉及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衰弱 多样化 肌肉活动 自我意识 实验研究 神经机制 睡眠状态 中枢神经系统 抑制过程 大脑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眠者之谜
9
作者 王杰民 施瑞康 《农村科技》 1998年第11期2-,33,共2页
1 睡眠是抑制过程在大脑皮层中逐渐扩散并达到大脑皮层下部各中枢的生理现象。睡眠能恢复体力和脑力,是生命过程不可缺少的一环。然而世界上却存在许许多多不眠的人,他们的大脑是否与众不同?
关键词 大脑皮层 睡眠日 抑制过程 生理现象 恢复体力 生命过程 扩散 中枢 西班牙 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C based robust PID controller tuning for disturbance rejection 被引量:5
10
作者 Mohammad Shamsuzzoh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581-597,共17页
It is well-known that the IMC-PID controller tuning gives fast and improved set point response but slow disturbance rejection. A modification has been proposed in IMC-PID tuning rule for the improved disturbance rejec... It is well-known that the IMC-PID controller tuning gives fast and improved set point response but slow disturbance rejection. A modification has been proposed in IMC-PID tuning rule for the improved disturbance rejection. For the modified IMC-PID tuning rule, a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to obtain the IMC-PID setting in closed-loop mode without acquiring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the process. The proposed method is based on the closed-loop step set point experiment using a proportional only controller with gain K_(c0). It is the direct approach to find the PID controller setting similar to classical Ziegler-Nichols closed-loop method. Based on simulations of a wide range of first-order with delay processes, a simple correlation has been derived to obtain the modified IMC-PID controller settings from closed-loop experiment. In this method, controller gain is a function of the overshoot obtained in the closed loop set point experiment. The integral and derivative time is mainly a function of the time to reach the first peak(overshoot). Simulation has been conducted for the broad class of processes and the controllers were tuned to have the same degree of robustness by measuring the maximum sensitivity, Ms, in order to obtain a reasonable comparison. The PID controller settings obtained in the proposed tuning method show better performance and robustness with other two-step tuning methods for the broad class of processes. It has also been applied to temperature control loop in distillation column model. The result has been compared to the open loop tuning method where it gives robust and fast respon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ID controller step test closed-loop response IMC-PID OVERSHO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ise degradation system using Wiener filter and CORDIC based FFT/IFFT processor 被引量:2
11
作者 Yasodai A Ramprasad A V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3849-3859,共11页
On augmentation of past work, an effective Wiener filter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noise suppression combined with a formed CORDIC based FFT/IFFT processor with improved speed were executed. The pipelined methodology wa... On augmentation of past work, an effective Wiener filter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noise suppression combined with a formed CORDIC based FFT/IFFT processor with improved speed were executed. The pipelined methodology was embraced for expanding the execution of the system. The proposed Wiener filter was planned in such an approach to evacuate the iteration issues in ordinary Wiener filter. The division process was supplanted by a productive inverse and multiplication process in the proposed design. An enhanced design for matrix inverse with reduced computation complexity was executed. The wide-ranging framework processing was focused around IEEE-754 standard single precision floating point numbers. The Wiener filter and the entire system design was integrated and actualized on VIRTEX 5 FPGA stage and re-enacted to approve the results in Xilinx ISE 13.4.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productive decrease in power and area is developed by adjusting the proposed technique for speech signal noise degradation with latency of n/2 clock cycles and substantial throughput result per every 12 clock cycles for n-bit precision. The execution of proposed design is exposed to be 31.35% more effective than that of prevailing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ener filter ITERATIONS power spectrum FFT/IFFT floating point noise suppression speech enhancement VLSI speed power ar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体育之效”的生理学基础——学习“体育之研究”的心得
12
作者 胡勣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60年第2期38-45,共8页
体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主义教育、共产主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国家,体育的直接目的是培养具有体能与智力充分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即体育是一种手段,利用它可以形成全面发展的、健康的... 体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主义教育、共产主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国家,体育的直接目的是培养具有体能与智力充分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即体育是一种手段,利用它可以形成全面发展的、健康的、乐观的、坚靱不拔的人,他们随时准备参加劳动,造福祖国和保卫祖国。因此,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体育是在和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教育保持密切的有机联系之下进行的。正如作者在“体育之研究”里写的:“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之研究 生理学基础 大脑皮层 有机体 分析器 培养人 抑制过程 有机联系 条件反射 意志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