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鲨鱼软骨血管形成抑制因子的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曾锋 谢团霞 +3 位作者 杨伟兴 张展霞 余健秀 庞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462-1465,共4页
以广东阳江鲨鱼软骨为原料 ,研究了鲨鱼软骨新生血管形成抑制因子的分离纯化方法 ,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采用盐酸胍抽提、膜超滤、丙酮分级沉淀、Sephadex G-75柱层析和 C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步骤 ,分离纯化出一种新的鲨鱼... 以广东阳江鲨鱼软骨为原料 ,研究了鲨鱼软骨新生血管形成抑制因子的分离纯化方法 ,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采用盐酸胍抽提、膜超滤、丙酮分级沉淀、Sephadex G-75柱层析和 C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步骤 ,分离纯化出一种新的鲨鱼软骨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a( Shark Cartilage Angiogenesis Inhibitor-a,SCAI-a) ,分子量为 1 2 6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鲨鱼软骨 蛋白质 分离 纯化 生物活性 血管形成抑制因子 肿瘤 治疗 血管增生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形成抑制物与恶性肿瘤
2
作者 姚一芸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5期474-477,共4页
关键词 蛋白分解片段 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 血管形成抑制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管形成抑制素-2和骨膜蛋白对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术芳 孙晶 王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4-359,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管形成抑制素-2(VS-2)、骨膜蛋白(Periostin)对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其中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 目的探讨外周血管形成抑制素-2(VS-2)、骨膜蛋白(Periostin)对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其中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Ⅱ级46例、Ⅲ级43例、Ⅳ级31例,并根据患者的预后结局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n=32)和预后良好组(n=88),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行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的血清外周血VS-2、Periostin和血清N末端脑肽钠前体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分析外周血VS-2及Periostin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以上指标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下面积(AUC)分别评价各项指标对患者疾病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1)观察组中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的血清Periostin、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外周血VS-2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偏低,且随着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血清Periostin、血清NT-PROBNP水平呈上升趋势,外周血VS-2水平逐渐降低(P<0.05)。(2)观察组中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的LVEDD、LVEDV及LVM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较对照组偏低。患者心功能分级越高,LVEDD、LVEDV及LVMI越低,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外周血血清VS-2与LVEF呈正相关,与血清NT-PROBNP、LVEDD、LVEDV及LVMI均呈负相关;Periostin与LVEF呈负相关,与血清NT-PROBNP、LVEDD、LVEDV及LVMI呈正相关(P<0.05)。(4)在为期1年的随访中,32例患者预后不良,比例为26.67%(32/120)。预后不良组患者平均年龄与血清NT-PROBNP、LVEDD、LVEDV及LVMI及Periostin较预后良好组患者偏高,LVEF及外周血VS-2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且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比例、合并高血压比例及合并糖尿病比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LVEDD、LVEF及外周血VS-2、Periostin和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是影响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6)血清外周血VS-2、Periostin水平对预测预后的AUC分别为0.922、0.844(P<0.05)。结论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普遍存在血清外周血VS-2水平降低、Periostin水平升高,两项血清因子均是影响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此类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管形成抑制素-2 骨膜蛋白 老年患者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对血管形成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法斌 李京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4018-4020,共3页
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近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通过非降脂作用起到稳定动脉斑块、抗肿瘤、促进缺血性疾病血管生成、抑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虽然进一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的这些作用部分是通过促进或抑制血管形成来实现... 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近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通过非降脂作用起到稳定动脉斑块、抗肿瘤、促进缺血性疾病血管生成、抑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虽然进一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的这些作用部分是通过促进或抑制血管形成来实现的,但其调节血管生成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现对他汀类药物在不同病理生理状态下对血管形成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血管形成 他汀类药物 分子机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生成 非降脂作用 缺血性疾病 动脉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的表达及其生物活性的鉴定
5
作者 戴文建 张曼 +1 位作者 彭淑平 曹建国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23-428,共6页
目的:在毕赤酵母中表达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vascular basement membrane—derived mulifunctional peptide,VB—MDMP),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利用PCR技术获得融合了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肿瘤抑素(tumstatin)活性成分的... 目的:在毕赤酵母中表达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vascular basement membrane—derived mulifunctional peptide,VB—MDMP),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利用PCR技术获得融合了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肿瘤抑素(tumstatin)活性成分的GST—VBMDMP基因,克隆到pPIC9K载体;然后原生质体转化法转化毕赤酵母细胞,行多克隆筛选和表型鉴定。获得His’Muts表型的转化子,在MGY培养液中30℃摇床培养,每24h从培养液中转移1ml培养液上清于-70℃保存,并保持培养瓶中培养液的量和培养液中甲醇0.5%的浓度不变,第9天行SDS—PAGE检测表达的蛋白并纯化,然后进行细胞和动物生物活性检测。结果:SDS—PAGE发现阳性重组子在MGY培养液中表达的蛋白量在1~7d逐渐增加,到第8天后开始减少,用Gluta—thioneSepharose4B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GST—VBMDMP融合蛋白;GST—VBMDMP能抑制C57BL/6鼠动脉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同时GST—VBMDMP(2、6、10mg/kg)对小鼠Lewis肺癌原发瘤(瘤重抑制率分别为96.6%、82.1%、61.2%)和自发性肺转移瘤(瘤结节抑制率分别为96.8%、87.9%、75、3%)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VBMDMP能够抑制鼠动脉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并对小鼠Lewis肺癌原发瘤和肺转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 抗肿瘤 血管形成抑制 血管基底膜 内皮细胞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抑制癌症
6
《农业考古》 1999年第2期223-223,共1页
关键词 绿茶 抑制血管形成 生长因子 血管生长 制癌 血管内皮 风湿性关节炎 英国广播公司 防癌机理 《新闻周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金胶囊对斑马鱼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志军 兰小红 +4 位作者 赵刚 徐懿乔 吴木琴 张勇 李春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02-1906,共5页
目的应用斑马鱼模型研究小金胶囊(麝香、木鳖子、制草乌等)的抗肿瘤作用。方法荧光标记的人乳腺癌细胞(michigan cancer foundation-7,MCF-7)移植入斑马鱼卵黄囊内建立移植瘤模型。小金胶囊以水溶液暴露移植瘤斑马鱼以评价其抗肿瘤作用... 目的应用斑马鱼模型研究小金胶囊(麝香、木鳖子、制草乌等)的抗肿瘤作用。方法荧光标记的人乳腺癌细胞(michigan cancer foundation-7,MCF-7)移植入斑马鱼卵黄囊内建立移植瘤模型。小金胶囊以水溶液暴露移植瘤斑马鱼以评价其抗肿瘤作用,用转基因斑马鱼观察其对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吖啶橙染色后,图像分析法评价该药物的体内细胞凋亡诱导作用。结果 26.47、88.24、264.72μg/m L的小金胶囊对斑马鱼MCF-7移植瘤的抑制率分别为31.66%、54.35%、53.77%(P<0.01)。小金胶囊在高质量浓度(264.72μg/m L)下能显著抑制血管形成和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率和诱导率分别为21.74%和28.92%(P<0.01)。结论小金胶囊能诱导细胞凋亡,抑制MCF-7移植瘤生长和新血管形成,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金胶囊 斑马鱼 抑制血管形成 诱导凋亡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黄斑水肿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的短期疗效和椭圆体带完整性改变的观察 被引量:15
8
作者 洪婷婷 刘广峰 +2 位作者 高新晓 范颖 汪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评估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患者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的短期疗效并观察椭圆体带(ellipsoid zone,EZ)完整性改变情况。方法 DME患者14例(16眼),所有患眼均行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在注射后1个月、2个月、... 目的评估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患者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的短期疗效并观察椭圆体带(ellipsoid zone,EZ)完整性改变情况。方法 DME患者14例(16眼),所有患眼均行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在注射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时分别复查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比较注射前与注射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log MAR BCVA、黄斑体积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foveal thickness,CFT)以及注射前与注射后3个月的中心凹EZ不完整部分的横断面长度。结果患眼注射前log MAR BCVA为0.79±0.08,CFT为(536.44±35.87)μm,黄斑体积为(11.27±0.37)mm^3。注射后1个月患眼log MAR BCVA为(0.65±0.07),CFT为(385.63±22.60)μm,黄斑体积为(10.21±0.22)mm^3。注射后2个月患眼log MAR BCVA为0.56±0.06,CFT为(336.13±21.91)μm,黄斑体积为(9.69±0.17)mm^3。注射后3个月患眼log MAR BCVA为0.52±0.06,CFT为(292.38±22.54)μm,黄斑体积为(9.30±0.20)mm^3。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所有患者注射前通过黄斑中心凹的EZ不完整部分的横断面长度为(3116.69±385.55)μm,3次注射后为(1784.88±362.3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可以减轻黄斑水肿,提高患者视力,改善黄斑区椭圆体带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血管形成抑制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药其它
9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6年第5期72-79,共8页
961825 利用聚丙烯酰胺琼脂糖复合凝胶和无本底银染法的高分辨率SSCP分析[英]/Peng,H.…//BioTechniques.-1995,19(3).-410~414[译自DBA,1995,14(23),96-13803]
关键词 SRY基因 培养基 抑制 肿瘤疫苗 苯甲醛 抑制血管形成 病毒载体 复合凝胶 重组逆转录病毒 基因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Endostatin cDNA的克隆及其在HT1080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卿志荣 唐爱发 +5 位作者 蒋冬贵 郑多 夏昆 李宜雄 陈主初 夏家辉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目的 :构建能表达人Endostatin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 :设计引物从成人肝cDNA文库中通过PCR扩增到EndostatincDNA ,并在 5′端融合编码人胰岛素信号肽序列 ,经测序证实后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中。将携带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质粒... 目的 :构建能表达人Endostatin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 :设计引物从成人肝cDNA文库中通过PCR扩增到EndostatincDNA ,并在 5′端融合编码人胰岛素信号肽序列 ,经测序证实后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中。将携带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cDNA3.1(- ) SEND转染HT10 80细胞后用G4 18筛选获得克隆 ,采用RT PCR和West ern blot检测Endostatin的表达。结果 :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的人EndostatincDNA完全正确 ,并且在其 5′端融合编码人胰岛素信号肽序列 ;RT PCR显示转染后的HT10 80细胞可以有效地转录EndostatinmRNA ;Western blot检测到转染后的HT10 80细胞上清有相应的蛋白质 ,大小为 2 0kD左右。结论 :含有人胰岛素信号肽序列的人EndostatincDNA重组质粒pcDNA3.1(- ) SEND转染HT10 80细胞后可以有效的表达目的蛋白并能分泌到细胞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STATIN 血管形成抑制因子 HT1080细胞 肿瘤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MMP酶切位点为连接臂构建Vasostatin和TRAIL的融合蛋白及其生物学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爱云 王梁华 +3 位作者 孙铭娟 焦豫良 任娜 焦炳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25-930,共6页
以基质金属蛋白酶(MMP)酶切位点(PLGLWA)为连接臂,采用重组PCR技术获得血管形成抑制素(vasostatin,V)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T)的融合蛋白质编码序列,将该融合编码序列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MAL-c2中,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 以基质金属蛋白酶(MMP)酶切位点(PLGLWA)为连接臂,采用重组PCR技术获得血管形成抑制素(vasostatin,V)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T)的融合蛋白质编码序列,将该融合编码序列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MAL-c2中,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分别得到MBP-VT和MBP-TV融合蛋白,Amylose Resin亲和层析柱纯化.初步纯化的融合蛋白MBP-VT在体外内皮细胞增殖抑制实验、肿瘤细胞凋亡诱导实验中显示了明显的活性,而MBP-TV的作用不明显;体外酶切实验和培养肿瘤细胞上清酶切融合蛋白的免疫印迹分析,证实融合蛋白MBP-VT皆能被正确酶切.上述结果表明成功表达了融合蛋白VT,该融合蛋白具有双重抗肿瘤活性,并可在肿瘤高表达的MMP作用下裂解为V和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形成抑制 TRAIL 融合表达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酶切位点 体外酶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二烯抗癌药效学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劳乔聪 孟昭珂 +2 位作者 张勇 郭殿武 李春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230-230,共1页
目的使用斑马鱼模型体内评价呋喃二烯对乳腺癌和胰腺癌的抗肿瘤效果,研究呋喃二烯的可能抗癌机制.方法通过将人类乳腺癌细胞和胰腺癌细胞移植到斑马鱼体内建立斑马鱼肿瘤移植模型,评价呋喃二烯抗癌药效;呋喃二烯直接处理正常斑马鱼,观... 目的使用斑马鱼模型体内评价呋喃二烯对乳腺癌和胰腺癌的抗肿瘤效果,研究呋喃二烯的可能抗癌机制.方法通过将人类乳腺癌细胞和胰腺癌细胞移植到斑马鱼体内建立斑马鱼肿瘤移植模型,评价呋喃二烯抗癌药效;呋喃二烯直接处理正常斑马鱼,观察对斑马鱼的凋亡作用和抑制血管作用,结果呋喃二烯(1.4、4.1和12.2μmol·L^-1对乳腺癌移植瘤和胰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呋喃二烯(4.1、13.5和40.5μmol·L^-1)能显著诱发斑马鱼细胞凋亡.100μmol·L^-1呋喃二烯能明显抑制斑马鱼血管形成.结论:呋喃二烯抗乳腺癌和胰腺癌效果明显,抗癌机制可能为诱发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二烯 斑马鱼 乳腺癌 胰腺癌 凋亡 血管形成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