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锌银电池锌电极抗氧化和抑制自放电研究
1
作者
刘孟峰
张瑞阁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24-1626,共3页
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制备和处理锌电极,并考察高温贮存前后锌电极的Zn O含量和电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1%(质量分数)聚乙烯醇溶液处理后的锌电极抗氧化和抑制自放电作用最好,在70℃高温贮存30天后,电极Zn O含量仅仅增加7.7%,电性能...
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制备和处理锌电极,并考察高温贮存前后锌电极的Zn O含量和电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1%(质量分数)聚乙烯醇溶液处理后的锌电极抗氧化和抑制自放电作用最好,在70℃高温贮存30天后,电极Zn O含量仅仅增加7.7%,电性能仅仅下降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银电池
锌电极
抗氧化
抑制
自
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微放电抑制表面处理技术最新进展
被引量:
10
2
作者
宋强强
崔万照
+1 位作者
杨晶
胡天存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54,共12页
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发射会触发和维持空间高功率射频器件的共振雪崩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又被称为微放电效应.微放电效应是限制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从微放电作用的机理出发,首先介绍了两种微放电类型(单表面与双表面)的...
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发射会触发和维持空间高功率射频器件的共振雪崩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又被称为微放电效应.微放电效应是限制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从微放电作用的机理出发,首先介绍了两种微放电类型(单表面与双表面)的基本物理机理;然后总结了当前主流的微放电抑制方法并给出各自应用于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时的限制.针对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微放电抑制的特殊问题,综述了国内近5年来在表面处理法抑制微放电领域的研究成果并预测了微放电抑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电子发射
微
放电
抑制
表面处理
陷阱结构
表面镀膜
微
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脉冲功率技术的高压电场感应取能设计
被引量:
9
3
作者
王秉卓
司剑飞
于春风
《电力工程技术》
2019年第6期160-166,共7页
针对电力巡线旋翼无人机续航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脉冲功率技术的高压电场感应取能设计。以巡线无人机机载导体作为悬浮电极,在电力线与架空地线之间高压电场中储存感应电能,级联气体自触发开关和电感,并与架空地线构成取能回路...
针对电力巡线旋翼无人机续航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脉冲功率技术的高压电场感应取能设计。以巡线无人机机载导体作为悬浮电极,在电力线与架空地线之间高压电场中储存感应电能,级联气体自触发开关和电感,并与架空地线构成取能回路,悬浮电极击穿开关气隙对地放电。随气隙放电发展,悬浮电极与电力线、架空地线间分布电容将迅速分压,抑制放电,使气隙间无法形成电弧,而转为高频流注脉冲放电,激发回路高频电磁振荡,通过电磁互感实现电场感应电能输出。文中详细介绍了脉冲功率电场感应取能设计及抑制放电原理,分析取能等效电路并建立了放电脉冲取能模型,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物理平台搭建与测试,实验结果证明设计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感应技术
脉冲功率技术
流注理论
抑制放电
电力巡线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RCD与MOV的直流固态断路器缓冲电路优化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
13
4
作者
苟锐锋
俞天毅
+1 位作者
孙广星
刘文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418-2424,共7页
为了保护固态断路器免受短路故障的瞬态冲击,设计有效和经济的缓冲器是相当重要的。传统的放电抑制型缓冲器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电压钳位能力和较短的故障清除时间而被广泛使用,与此同时,金属氧化物变阻器由于其非线性伏安特性也可作为一...
为了保护固态断路器免受短路故障的瞬态冲击,设计有效和经济的缓冲器是相当重要的。传统的放电抑制型缓冲器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电压钳位能力和较短的故障清除时间而被广泛使用,与此同时,金属氧化物变阻器由于其非线性伏安特性也可作为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为了优化缓冲器设计,通过4个指标分析和比较这两种缓冲器的性能,包含峰值电压、峰值电流、故障清除时间及成本,充分考虑二者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电阻电容二极管(resistance capacitor diode, RCD)与金属氧化物变阻器(metal oxide varistors, MOV)混合型缓冲拓扑,该拓扑在合理的故障消除时间内,母线电压为200 V的情况下,缓冲峰值电压为264 V,相比于单独RCD电路缓冲电压峰值下降10.4%,单独MOV电路缓冲电压峰值下降30.8%。混合型缓冲电路能综合利用多种缓冲电路的优势,另外提出的4个指标,对缓冲器性能的评估给出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
抑制
型
金属氧化物
直流断路器
直流微网
缓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锌银电池锌电极抗氧化和抑制自放电研究
1
作者
刘孟峰
张瑞阁
机构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24-1626,共3页
文摘
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制备和处理锌电极,并考察高温贮存前后锌电极的Zn O含量和电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1%(质量分数)聚乙烯醇溶液处理后的锌电极抗氧化和抑制自放电作用最好,在70℃高温贮存30天后,电极Zn O含量仅仅增加7.7%,电性能仅仅下降9.6%。
关键词
锌银电池
锌电极
抗氧化
抑制
自
放电
Keywords
silver zinc battery
zinc electrode
oxidation resistance
serf-discharge suppression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微放电抑制表面处理技术最新进展
被引量:
10
2
作者
宋强强
崔万照
杨晶
胡天存
机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空间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54,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15372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01394,11705142,51675421,11675278)
空间微波技术重点试验室基金(6142411010101)
文摘
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发射会触发和维持空间高功率射频器件的共振雪崩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又被称为微放电效应.微放电效应是限制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从微放电作用的机理出发,首先介绍了两种微放电类型(单表面与双表面)的基本物理机理;然后总结了当前主流的微放电抑制方法并给出各自应用于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时的限制.针对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微放电抑制的特殊问题,综述了国内近5年来在表面处理法抑制微放电领域的研究成果并预测了微放电抑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二次电子发射
微
放电
抑制
表面处理
陷阱结构
表面镀膜
微
放电
Keywords
secondary electron emission
multipactor suppression
surface treatment
trap structure
surface coatings
multipactor
分类号
TG105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脉冲功率技术的高压电场感应取能设计
被引量:
9
3
作者
王秉卓
司剑飞
于春风
机构
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
出处
《电力工程技术》
2019年第6期160-166,共7页
文摘
针对电力巡线旋翼无人机续航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脉冲功率技术的高压电场感应取能设计。以巡线无人机机载导体作为悬浮电极,在电力线与架空地线之间高压电场中储存感应电能,级联气体自触发开关和电感,并与架空地线构成取能回路,悬浮电极击穿开关气隙对地放电。随气隙放电发展,悬浮电极与电力线、架空地线间分布电容将迅速分压,抑制放电,使气隙间无法形成电弧,而转为高频流注脉冲放电,激发回路高频电磁振荡,通过电磁互感实现电场感应电能输出。文中详细介绍了脉冲功率电场感应取能设计及抑制放电原理,分析取能等效电路并建立了放电脉冲取能模型,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物理平台搭建与测试,实验结果证明设计可行。
关键词
电场感应技术
脉冲功率技术
流注理论
抑制放电
电力巡线无人机
Keywords
electric-field induction technology
pulsed power technology
streamer theory
inhibition-discharge
power lines inspection UAV
分类号
TM89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RCD与MOV的直流固态断路器缓冲电路优化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
13
4
作者
苟锐锋
俞天毅
孙广星
刘文君
机构
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
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418-2424,共7页
文摘
为了保护固态断路器免受短路故障的瞬态冲击,设计有效和经济的缓冲器是相当重要的。传统的放电抑制型缓冲器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电压钳位能力和较短的故障清除时间而被广泛使用,与此同时,金属氧化物变阻器由于其非线性伏安特性也可作为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为了优化缓冲器设计,通过4个指标分析和比较这两种缓冲器的性能,包含峰值电压、峰值电流、故障清除时间及成本,充分考虑二者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电阻电容二极管(resistance capacitor diode, RCD)与金属氧化物变阻器(metal oxide varistors, MOV)混合型缓冲拓扑,该拓扑在合理的故障消除时间内,母线电压为200 V的情况下,缓冲峰值电压为264 V,相比于单独RCD电路缓冲电压峰值下降10.4%,单独MOV电路缓冲电压峰值下降30.8%。混合型缓冲电路能综合利用多种缓冲电路的优势,另外提出的4个指标,对缓冲器性能的评估给出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放电
抑制
型
金属氧化物
直流断路器
直流微网
缓冲
Keywords
discharge suppression
MOV
DC circuit breaker
DC microgrid
buffer
分类号
TM561 [电气工程—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锌银电池锌电极抗氧化和抑制自放电研究
刘孟峰
张瑞阁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微放电抑制表面处理技术最新进展
宋强强
崔万照
杨晶
胡天存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脉冲功率技术的高压电场感应取能设计
王秉卓
司剑飞
于春风
《电力工程技术》
201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RCD与MOV的直流固态断路器缓冲电路优化分析与设计
苟锐锋
俞天毅
孙广星
刘文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