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制性控制在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中的作用 被引量:39
1
作者 魏勇刚 吴睿明 +2 位作者 李红 冯廷勇 Philip David Zelazo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8-605,共8页
将执行功能任务和心理理论任务中的共同成分--抑制性控制区分为3个不同的难度水平,从而构成心理理论任务(错误信念)的3个变式A1、A2、A3和执行功能任务(白天/黑夜)的3个变式B1、B2、B3.实验1以48名4岁幼儿为被试,探讨对两类任务中各自的... 将执行功能任务和心理理论任务中的共同成分--抑制性控制区分为3个不同的难度水平,从而构成心理理论任务(错误信念)的3个变式A1、A2、A3和执行功能任务(白天/黑夜)的3个变式B1、B2、B3.实验1以48名4岁幼儿为被试,探讨对两类任务中各自的3个变式所包含的抑制性控制的难度区分的适当性,结果表明幼儿在两类任务中各自的3个变式上的正确率差异显著,说明其抑制性控制的确表现出了高、中、低3个不同的难度水平;实验2根据实验1所设计的两类任务,以144名3~6岁幼儿为被试,探讨了不同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在幼儿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的相关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是影响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的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控制 难度水平 执行功能 心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长期美沙酮维持治疗对海洛因依赖者抑制性控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东升 王亚蓉 +5 位作者 李强 王丽娜 郑颖 李玮 王涵月 王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80-1584,共5页
目的利用fMRI观察长期美沙酮维持治疗(MMT)对海洛因依赖者抑制性控制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MMT时间将34例接受MMT的海洛因依赖者分为短期治疗(SMMT)组(<2年,18例)和长期治疗(LMMT)组(≥2年,16例)。利用GE 3.0T MR仪在被试执行事件相关... 目的利用fMRI观察长期美沙酮维持治疗(MMT)对海洛因依赖者抑制性控制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MMT时间将34例接受MMT的海洛因依赖者分为短期治疗(SMMT)组(<2年,18例)和长期治疗(LMMT)组(≥2年,16例)。利用GE 3.0T MR仪在被试执行事件相关go/nogo任务的同时进行fMRI,利用SPM8及SPSS 16.0软件进行fMRI和行为学数据处理。结果两组患者反应时间、正确率、nogo错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对于LMMT组,SMMT组背侧前扣带(dACC)激活程度显著升高;同时dACC激活程度与美沙酮维持总量呈负相关(r=-0.58,P=0.001)。结论长期MMT可能损伤海洛因依赖者的抑制性控制功能,这可能是导致MMT患者较高复吸率的相关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酮维持治疗 海洛因依赖 抑制性控制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环境改善认知和运动任务中的抑制性与坚持性自我控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丹阳 张力为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44,共14页
以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和注意恢复理论为基础,通过4项实验,探讨个体在完成认知性和运动性任务时,自然环境对抑制性和坚持性自我控制的恢复作用。实验1和实验2分别采用Stroop任务和“神经激活逆反应”任务,探究自然环境对认知和运动任务... 以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和注意恢复理论为基础,通过4项实验,探讨个体在完成认知性和运动性任务时,自然环境对抑制性和坚持性自我控制的恢复作用。实验1和实验2分别采用Stroop任务和“神经激活逆反应”任务,探究自然环境对认知和运动任务中抑制性自我控制的影响;实验3和实验4分别使用不可解迷宫任务和wall-sit任务,探索自然环境对认知和运动任务中坚持性自我控制的影响。结果发现,相较于控制组,自然环境可以有效改善认知和运动任务中的抑制性与坚持性自我控制,具有中到大的效果量。这一发现表明,安全温和的自然环境具有强健的复愈能力,可以为恢复自我控制和改善操作表现提供便捷省力的干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恢复理论 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 自然环境 抑制性自我控制 坚持性自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胸手术后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4
4
作者 朱阿芳 申乐 +2 位作者 许力 陈唯韫 黄宇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7-400,共4页
手术后出现的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时间超过2个月且疼痛性质与术前不同,并排除其他原因(如癌症术后肿瘤扩散、慢性感染及术前已知原因)造成的术后疼痛,即为手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
关键词 慢性疼痛 抑制性控制 弥散性 开胸手术 开胸术后疼痛 硬膜外镇痛 术前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塔河地区上部地层阻卡的聚合物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2
5
作者 贾建文 孙桂春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27,共3页
塔河地区上部地层具有欠压实、胶结性差、可钻性好、渗透性强、弱膨胀强分散的特点。在该段地层普遍存在起下钻阻卡现象。根据地层特点提出,使用好聚合物钻井液是降低阻卡、加快钻井速度的有效措施之一。现场实践表明,充分发挥聚合物钻... 塔河地区上部地层具有欠压实、胶结性差、可钻性好、渗透性强、弱膨胀强分散的特点。在该段地层普遍存在起下钻阻卡现象。根据地层特点提出,使用好聚合物钻井液是降低阻卡、加快钻井速度的有效措施之一。现场实践表明,充分发挥聚合物钻井液的包被抑制性,抑制钻屑分散,并与高效固控相结合,可很好地实现钻井液的低固相,再控制适当的膨润土含量,保证了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流变性、携砂性和滤失造壁性,而且性能稳定,完全可以满足井下要求,大大降低阻卡的严重程度。具体钻井液技术为:聚合物包被剂分子量不低于2.5×106,在444.5 mm井眼的用量为3~4kg/m,在311.1 mm井眼为2~3 kg/m,使用充分溶解水化的胶液维护,配胶液用水矿化度越低越好;膨润土含量为20~35 g/L;钻井液精斗粘度为38~48 s,塑性粘度为10~18mPa·s,动切力为3~7 Pa,静切力为(1~3)/(2~5)Pa/Pa,滤失量为6~12 mL,固相的体积分数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地区 上部地层 阻卡 聚合物钻井液 钻井液性能 抑制性固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