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菌攻毒杂色鲍血淋巴细胞抑制性差减杂交文库构建及巨噬细胞表达蛋白cDNA的克隆与差异表达 被引量:4
1
作者 任洪林 徐丹丹 +4 位作者 乔琨 蔡灵 黄伟滨 张鼐 王克坚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43-1050,共8页
以雌性杂色鲍为对象,以大肠杆菌、副溶血弧菌、溶壁微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混悬液做为攻毒菌,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构建细菌攻毒的杂色鲍血淋巴细胞SSHcDNA文库。随机挑取生长菌落110个克隆子,进行菌液PCR鉴定,... 以雌性杂色鲍为对象,以大肠杆菌、副溶血弧菌、溶壁微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混悬液做为攻毒菌,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构建细菌攻毒的杂色鲍血淋巴细胞SSHcDNA文库。随机挑取生长菌落110个克隆子,进行菌液PCR鉴定,计算文库重组率为98.18%,文库容量为1.37×106pfu。将重组子测序,经BLAST一致性搜索比对分析,有一重组片段含有穿孔素(Perforin)保守结构域,为巨噬细胞表达蛋白(MEP)类穿孔素部分cDNA序列,片段大小为1551bp,连续编码517个氨基酸残基,申请GenBank登录号为EU272049。经半定量PCR和荧光定量PCR差异显示分析,发现在细菌感染状态下MEP基因在血淋巴细胞中存在明显的上调表达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鲍 血淋巴细胞 细菌 抑制性差减杂交 巨噬细胞表达蛋白 类穿孔素 异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法和基因芯片鉴定蚊虫抗药性和敏感性相关基因 被引量:6
2
作者 田海生 朱昌亮 +3 位作者 李秀兰 马磊 高晓红 吴观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11-311,共1页
关键词 淡色库蚊 抗药性 基因克隆 抑制性差减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黄花苜蓿与蒺藜苜蓿两个抑制性差减杂交文库的构建及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天佐 赵敏桂 张文浩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5-181,共7页
水分胁迫是植物面临的最主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研究植物的抗旱机理以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抑制性差减杂交是一种筛选特异表达基因的良好手段,使用该方法成功构建了豆科植物黄花苜蓿和蒺藜苜蓿2个差减文库并进行测序。通... 水分胁迫是植物面临的最主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研究植物的抗旱机理以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抑制性差减杂交是一种筛选特异表达基因的良好手段,使用该方法成功构建了豆科植物黄花苜蓿和蒺藜苜蓿2个差减文库并进行测序。通过GO分类和KEGG分析等手段对文库中序列进行分类,并分析表达序列的差异,发现黄花苜蓿文库中对抵抗水分胁迫起积极作用的基因表达序列明显多于蒺藜苜蓿。此外,还对筛选到的2个基因在2种苜蓿中的干旱响应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黄花苜蓿中这2个基因的表达更加有利于响应和抵抗干旱。这些结果在分子层面上一定程度的解释了黄花苜蓿较蒺藜苜蓿更加抗旱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苜蓿 蒺藜苜蓿 干旱 抑制性差减杂交(S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抑制性差减杂交筛选鸭疫里氏杆菌2型可能毒力基因 被引量:3
4
作者 吴芳 蔡建平 +1 位作者 陆承平 范红结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2-106,共5页
为寻找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可能的毒力基因,以鸭疫里氏杆菌2型(RA2)毒力株RAF2及弱毒力株LY-58为研究对象,通过抑制性差减杂交(SSH)试验,从RAF2株中获得14个特异性差异基因片段。经同源性分析,其中6个差异基因片... 为寻找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可能的毒力基因,以鸭疫里氏杆菌2型(RA2)毒力株RAF2及弱毒力株LY-58为研究对象,通过抑制性差减杂交(SSH)试验,从RAF2株中获得14个特异性差异基因片段。经同源性分析,其中6个差异基因片段分别与外膜蛋白、ATP结合蛋白、转录调节因子、氨基酸通透酶、胞外蛋白编码基因有同源性,为可能的毒力基因;4个差异基因片段与功能未知蛋白或假定蛋白编码基因有关;另外4个差异基因片段未找到同源序列。利用PCR对上述10个可能与毒力相关的差异基因片段在13株分别属于8个不同血清型RA中的分布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除8型外,以上差异基因片段在RA中分布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氏杆菌 抑制性差减杂交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构建副猪嗜血杆菌基因组差减文库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淼 李春玲 +1 位作者 宋帅 杨冬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28-130,共3页
为构建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有毒力菌株SW124(血清4型)和无毒力菌株H465(血清11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文库,采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分析SW124和H465菌株细菌基因组的表达差... 为构建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有毒力菌株SW124(血清4型)和无毒力菌株H465(血清11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文库,采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分析SW124和H465菌株细菌基因组的表达差异,并进行两轮差减杂交和两次PCR扩增,将第2次PCR产物与pMD19-T载体相连,转化大肠杆菌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并进行文库扩增和蓝白斑筛选,RT-PCR鉴定差异表达文库。结果共获得327个阳性克隆,筛选100个克隆制备质粒进行PCR检测,均扩增出100~2 000 bp大小的片段。差异DNA差减文库的构建为进一步筛选、克隆HPS特异的未知新基因、建立分子鉴别新体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抑制性差减杂交 异基因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筛选副猪嗜血杆菌4型菌株可能毒力基因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淼 李春玲 +1 位作者 宋帅 杨冬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7-62,共6页
为了寻找副猪嗜血杆菌可能毒力基因,采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以HPS有毒力菌株SW124(血清4型)和无毒力菌株H465(血清11型)为研究对象,构建差减杂交文库,利用Southern Blot分析和PCR鉴定进行差异基因片段的筛选。从构建的文库中共筛选得到... 为了寻找副猪嗜血杆菌可能毒力基因,采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以HPS有毒力菌株SW124(血清4型)和无毒力菌株H465(血清11型)为研究对象,构建差减杂交文库,利用Southern Blot分析和PCR鉴定进行差异基因片段的筛选。从构建的文库中共筛选得到7个特异性差异基因片段,经同源性分析,其中5个片段分别与噬菌体重组蛋白、糖基转移酶/荚膜多糖磷酸转移酶、磷酸核糖甲酰甘氨脒合酶、核糖体蛋白丙氨酸转移酶和ABC型硝酸盐/磺酸盐/碳酸氢盐转运系统周质蛋白等编码的基因有同源性;2个差异基因片段与功能未知蛋白或假定蛋白编码基因有关。利用PCR对上述可能与毒力相关的差异基因片段在9种不同血清型HPS中的分布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7个片段存在于多数的有毒力菌株(血清4,5,12,14,15型)中,而在无毒力菌株(血清3,11型)中均未检测到。利用SSH技术成功构建了HPS有毒力菌株SW124和无毒力菌株H465的差异表达基因差减文库,筛选获得了7个差异基因片段,且上述片段在HPS不同血清型有毒力菌株中分布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抑制性差减杂交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SSH)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梅冰 陆翔 +3 位作者 窦法楷 汪慧莲 李显秋 王永乔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271-273,共3页
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是一种差异性基因克隆的新技术,它对研究细胞生殖、发育、分化、衰老及死亡等生命过程中有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及相关基因的分子克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工具。简要概述了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优越性、缺陷及其... 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是一种差异性基因克隆的新技术,它对研究细胞生殖、发育、分化、衰老及死亡等生命过程中有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及相关基因的分子克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工具。简要概述了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优越性、缺陷及其在相关基因克隆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克隆 抑制性差减杂交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甾体皂苷的襄麦冬块根抑制性差减杂交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余海忠 王海燕 +1 位作者 赵慧君 孙永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5-252,共8页
【目的】甾体皂苷是襄麦冬块根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为了能在分子水平上实现对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从而使甾体皂苷含量的提高成为可能,筛选参与甾体皂苷合成的蛋白或酶就非常必要。【方法】本实验以襄麦冬始见期块根和采收期块根作为实验样... 【目的】甾体皂苷是襄麦冬块根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为了能在分子水平上实现对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从而使甾体皂苷含量的提高成为可能,筛选参与甾体皂苷合成的蛋白或酶就非常必要。【方法】本实验以襄麦冬始见期块根和采收期块根作为实验样品,构建了不同生育期襄麦冬块根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文库。【结果】构建的始见期和采收期块根差减文库的外源片段,有效基因序列308条,长度主要分布在250~1000 bp左右,片段平均长度586.99 bp;文库样本序列注释上NR、SWISS-PROT、TREMBL、CDD、PFAM库的基因分别有65.26%、34.42%、63.96%、26.30%、14.94%;样本中分别有23和103个Unigene可注释上12个COG分类与19个KOG分类中;样本中有81个预测基因,可以注释到48种酶与映射到92个代谢通路上;样本基因功能在Biological Process分类中聚集于cellular process和metabiolic process,在Cellular Component主要聚集于cell、cell part和intracellular,在Molecular Function分类中主要聚集于catalytic activity,binding和transferase activity。【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基于甾体皂苷的襄麦冬块根抑制性差减杂交文库,筛选出一批差异表达目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襄麦冬 SMART法 甾体皂苷 抑制性差减杂交 EST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在柑桔逆境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程春振 阳佳位 钟广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14,共4页
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作为一种稳定、高效、简单的富集和分离差异表达基因方法,为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及病虫害和其他一些生物或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特异基因的表达和相关基因的分子克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介绍了SSH技术的基本原理、技... 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作为一种稳定、高效、简单的富集和分离差异表达基因方法,为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及病虫害和其他一些生物或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特异基因的表达和相关基因的分子克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介绍了SSH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要点,并对SSH技术在其他植物和柑桔逆境生理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差减杂交 柑桔 胁迫 异表达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SSH)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阎爱华 王冬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0期78-83,共6页
抑制性差减杂交是一种基于转录水平的杂交技术,能将差异表达基因扩增千倍后富集,具有高效、灵敏、操作简单,假阳性率低等特点,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植物学研究领域。就该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植物学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关键词 抑制性差减杂交 异表达 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性差减杂交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在植物基因差异表达研究中的应用
11
作者 陈儒钢 巩振辉 +2 位作者 逯明辉 李大伟 黄炜 《长江蔬菜》 2009年第10X期1-4,共4页
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研究基因差异表达的2种非常有效的方法。SSH技术或基因芯片技术单独使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但若将2种技术结合起来使用,则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并最大限度地弥补各自的不... 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研究基因差异表达的2种非常有效的方法。SSH技术或基因芯片技术单独使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但若将2种技术结合起来使用,则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并最大限度地弥补各自的不足。鉴于此,对SSH技术与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与优缺点以及两者的结合在植物研究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差减杂交(SSH) 基因芯片 异表达基因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筛选鸭疫里默氏杆菌强弱菌株基因组的差异片段 被引量:1
12
作者 俞慧 邢林林 +7 位作者 祁晶晶 倪欣涛 姜盼 孙冰清 崔俊生 欧长灿 于圣青 胡青海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29,共6页
为了分析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强毒菌株HXb2和弱毒菌株NJ-1基因组之间的差异基因,以HXb2株基因组为待测菌株,以NJ-1株基因组为驱动菌株,构建了两株细菌基因组间的抑制性差减文库。经过dot-blot杂交和PCR验证,共... 为了分析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强毒菌株HXb2和弱毒菌株NJ-1基因组之间的差异基因,以HXb2株基因组为待测菌株,以NJ-1株基因组为驱动菌株,构建了两株细菌基因组间的抑制性差减文库。经过dot-blot杂交和PCR验证,共鉴定到34个强弱毒株基因组差异片段。测定的序列经BLAST、DNAStar和PSORTb分析,结果表明有2个片段所在基因编码的蛋白为外膜蛋白,有2个片段所在基因编码的蛋白为胞质膜蛋白如磷酸盐转运蛋白,11个片段所在基因编码的蛋白为胞内蛋白如丙氨酸脱氢酶、β-内酰胺酶及一些假定蛋白等,有19个片段所在基因编码的蛋白(大部分为假定蛋白)定位未知。这些差异基因编码的蛋白可能与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毒力及HXb2株特异蛋白等有关。本研究为下一步鉴定新的毒力基因及其他特异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抑制性差减杂交 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性差减杂交方法克隆重力适应相关基因
13
作者 胡晓旻 孙晓文 +1 位作者 李喜文 刘丽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82-87,共6页
采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方法 ,分别从经重力环境改变适应性锻炼 (实验组 )和未经重力环境改变适应性锻炼 (驱动组 )的两组SD大鼠的淋巴细胞中分别提取RNA和mRNA ,并经逆转录酶合成dscDNA ,经RsaⅠ酶切后将实验组cDNA分为 2组 ,分别与两种不... 采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方法 ,分别从经重力环境改变适应性锻炼 (实验组 )和未经重力环境改变适应性锻炼 (驱动组 )的两组SD大鼠的淋巴细胞中分别提取RNA和mRNA ,并经逆转录酶合成dscDNA ,经RsaⅠ酶切后将实验组cDNA分为 2组 ,分别与两种不同的接头衔接 ,再与驱动组cDNA进行 2次消减杂交及 2次抑制性PCR ,将产物与T/A载体连接构建cDNA消减文库 ,并转染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 .随机挑选 80个克隆 ,通过斑点杂交 ,初步筛选出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差减杂交 重力环境 基因克隆 大鼠 淋巴细胞 基因表达 CDNA消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抑制差减杂交分离芝麻耐湿性相关基因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林海 吕再萍 +4 位作者 张艳欣 黎冬华 吕海霞 张晓燕 张秀荣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5-490,共6页
为分离芝麻耐湿性相关基因,以敏感品种鄂芝2号和耐湿品种2541为实验材料,通过抑制差减杂交(SSH)构建了芝麻湿害胁迫的差减cDNA文库。在随机挑取的162个阳性克隆中,测序获得146条高质量的EST,含有106条非重复序列(Unigenes)。其中82条非... 为分离芝麻耐湿性相关基因,以敏感品种鄂芝2号和耐湿品种2541为实验材料,通过抑制差减杂交(SSH)构建了芝麻湿害胁迫的差减cDNA文库。在随机挑取的162个阳性克隆中,测序获得146条高质量的EST,含有106条非重复序列(Unigenes)。其中82条非重复序列与GenBank中的基因或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占全部序列的77.36%。对有功能注释的39条同源序列分析发现,其涉及植物的基础物质、能量代谢、信号转导、转录调控和解毒防御等方面,说明这些基因很可能参与到芝麻的耐湿性反应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耐湿性 抑制性差减杂交(SSH) CDNA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分离三角褐指藻在缺氮条件下上调表达的基因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建新 陈卓 胡晗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65-870,共6页
为了阐明硅藻利用氮源的分子机制,以三角褐指藻为材料,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分离鉴定了16个在缺氮诱导条件下上调表达的基因片段。其中,与已知功能基因具有较高相似性的有7种,都是跟氮源的吸收利用相关的。Northern blotting验证其中5... 为了阐明硅藻利用氮源的分子机制,以三角褐指藻为材料,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分离鉴定了16个在缺氮诱导条件下上调表达的基因片段。其中,与已知功能基因具有较高相似性的有7种,都是跟氮源的吸收利用相关的。Northern blotting验证其中5个基因,包括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铁氧化还原蛋白亚硝酸还原酶基因、铵盐转运蛋白基因、结合ATP盒的转运蛋白基因和嘌呤透过酶基因,在缺氮诱导条件下转录水平有明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褐指藻 抑制性差减杂交 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培养细胞抗病毒基因差减cDNA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28
16
作者 张义兵 石耀华 桂建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紫外线灭活的草鱼出血病病毒 (GCHV)能诱导鲫囊胚培养细胞 (CAB)产生高滴度的干扰素 ,从而诱导宿主细胞基因表达的改变并处于抗病毒状态。提取灭活病毒诱导未经病毒诱导的CAB细胞mRNA ,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 ,成功构建了鱼类培养细胞... 紫外线灭活的草鱼出血病病毒 (GCHV)能诱导鲫囊胚培养细胞 (CAB)产生高滴度的干扰素 ,从而诱导宿主细胞基因表达的改变并处于抗病毒状态。提取灭活病毒诱导未经病毒诱导的CAB细胞mRNA ,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 ,成功构建了鱼类培养细胞抗病毒基因差减cDNA文库。以鲫管家基因α tubulin和 β actin作为差减指标 ,检测差减cDNA文库的差减效率分别高达 2 15和 2 7倍 ,表明经过病毒诱导后的细胞中 ,某些差异表达基因的富集效率也接近 2 15倍。鱼类抗病毒基因差减cDNA文库的建立对快速分离、克隆鱼类抗病毒相关基因和认识鱼类细胞抗病毒免疫的分子机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草鱼出血病病毒 抗病毒相关基因 诱导 抑制性差减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免疫前后白细胞cDNA差减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超 陈明 +7 位作者 李莉萍 黄维义 余晓丽 黄婷 张彬 雷爱莹 陈福艳 梁万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86-1292,共7页
为筛选罗非鱼链球菌疫苗免疫前后白细胞表达变化基因及探讨鱼类白细胞免疫机理,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以链球菌疫苗免疫前后罗非鱼白细胞cDNA为材料,构建了罗非鱼免疫前后正、负2个cDNA差减文库,并采用地高辛(DIG)标记差减文库c... 为筛选罗非鱼链球菌疫苗免疫前后白细胞表达变化基因及探讨鱼类白细胞免疫机理,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以链球菌疫苗免疫前后罗非鱼白细胞cDNA为材料,构建了罗非鱼免疫前后正、负2个cDNA差减文库,并采用地高辛(DIG)标记差减文库cDNA作为探针,进行差异表达片段的筛选鉴定。结果显示:2个文库重组率均在90%以上,插入片段在300~900 bp,接头连接效率超过50%,差减效率非常高效,阳性率均超过70%。杂交筛选后正、负文库各挑选30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组装聚类,正、负文库各获得16和18条非冗余EST(unigene),所得序列经GenBank同源性分析,正、负文库各有10和11条unigene获得功能注释,且各有6和7条unigene没有同源性匹配,为未知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链球菌 白细胞cDNA 文库 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极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诱导棉苗基因表达差减文库的构建及EST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志刚 邱德文 +5 位作者 杨秀芬 曾洪梅 袁京京 刘峥 杨晓萍 官春云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8-254,共7页
利用细极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粗提蛋白液诱导棉花苗期相关基因表达,以清水喷施为对照样本,进行抑制差减杂交,构建棉花苗期基因表达文库。结果显示,插入片段的大小主要集中在200~1000bp。随机选取150个克隆进行菌液PCR检测与测序,... 利用细极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粗提蛋白液诱导棉花苗期相关基因表达,以清水喷施为对照样本,进行抑制差减杂交,构建棉花苗期基因表达文库。结果显示,插入片段的大小主要集中在200~1000bp。随机选取150个克隆进行菌液PCR检测与测序,并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 dbEST库进行比对,共得到104个单一序列。其中,78个EST与其它物种已知基因部分区域的同源性为48.54%~100%,占总EST的75%;6条EST序列能在数据库中检索到同源性序列,但其功能尚不清楚,占5.77%;10个EST能在数据库中发现为推测蛋白,占9.6%;10个EST在GenBank中没有查到对应的同源序列,可能是新基因,占9.6%。同时,将所得到的104条EST序列在WEGO网站上进行功能分类,通过Gene ontology确定具体EST的分子功能。其中,在生物途径分类中,与生理途径和细胞过程相关的EST最多,分别为48个和45个;在细胞组份功能分类中,与细胞相关的EST最多,达到44个;在分子功能分类中,催化功能与分子绑定相关的EST数量最多,分别达到了30个和28个。由此可见,细极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诱导棉苗时涉及到植物的生理生化的多条途径,受到多个基因的调控,可能包括抗病与防御蛋白、信号传导蛋白、转录因子、能量代谢相关蛋白、抗逆相关蛋白、细胞保护机制蛋白、功能未知及其它蛋白等相关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极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 棉花 抑制性差减杂交(SSH) 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中华鳖主要器官差减cDNA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12
19
作者 周秀霞 黄容 郭琼林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9-515,共7页
以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人工感染的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肝、脾、肾组织为材料,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构建了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组织的差减cDNA文库。以中华鳖管家基因-βactin作为差减指标检测该文库差... 以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人工感染的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肝、脾、肾组织为材料,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构建了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组织的差减cDNA文库。以中华鳖管家基因-βactin作为差减指标检测该文库差减效率达210倍,表明感染细菌后某些差异表达基因得到了相应倍数的富集。将获得的cDNA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PCR阳性检测显示差减片段在150—800bp之间。该差减cDNA文库的构建为快速分离和鉴定中华鳖与细菌感染相关的免疫基因及从分子水平探讨中华鳖的病理和抗感染免疫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嗜水气单胞菌 抑制性差减杂交 CDNA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鲫鱼低氧相关基因差减cDNA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钟雪萍 王丹 +1 位作者 张义兵 桂建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3-118,共6页
鲫鱼对低氧具有极强的耐受性。在低氧状态下鲫鱼鳃瓣表面积增加,无氧代谢增强,能量消耗降低。但是人们对鲫鱼产生这些低氧反应的分子机理还缺乏了解。本研究以1%低氧处理24h的鲫鱼囊胚细胞(CAB)作为检测子(Tester),常氧条件下培养的CAB... 鲫鱼对低氧具有极强的耐受性。在低氧状态下鲫鱼鳃瓣表面积增加,无氧代谢增强,能量消耗降低。但是人们对鲫鱼产生这些低氧反应的分子机理还缺乏了解。本研究以1%低氧处理24h的鲫鱼囊胚细胞(CAB)作为检测子(Tester),常氧条件下培养的CAB细胞作为驱赶子(Driver),分别提取总RNA,利用SMART cDNA技术合成双链cDNA,经差减杂交和抑制性PCR扩增获得差减PCR产物。然后将差减PCR产物连接到pGEM-T载体上,构建差减cDNA文库。以管家基因β-actin作为指标检测差减效率,发现该文库差减效率达28倍。随机挑选阳性克隆进行PCR检测,显示差减片段在0.1—2kb之间。挑取含有插入片段的1300个克隆进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267个基因序列(e≤0.001;Identity>40%)。该差减cDNA文库的成功构建对克隆鱼类耐低氧相关基因和深入认识鱼类耐受低氧的分子机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囊胚细胞 低氧相关基因 抑制性差减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