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制差减杂交分离赤霉病菌诱导的小麦特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7
1
作者 林凡云 陆琼娴 +3 位作者 徐剑宏 杨慧勇 祭芳 史建荣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3-439,共7页
为了全面探索小麦赤霉病抗性机理,以抗赤霉病小麦品种‘苏麦3号’及其感病的近等基因系(Hw04)为实验材料,构建了一个‘苏麦3号’受赤霉病菌诱导表达的正向差减杂交文库。随机选取了141个阳性克隆测序,共获得133条通读EST。将获得的... 为了全面探索小麦赤霉病抗性机理,以抗赤霉病小麦品种‘苏麦3号’及其感病的近等基因系(Hw04)为实验材料,构建了一个‘苏麦3号’受赤霉病菌诱导表达的正向差减杂交文库。随机选取了141个阳性克隆测序,共获得133条通读EST。将获得的EST去除载体及接头序列后,利用CAP3软件进行聚类分析,133条EST被聚成90个序列重叠群(contigs),片段大小介于106-643bp间,平均长度为274bp。利用NCBI的Blastx软件对序列进行蛋白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76条序列在蛋白数据库中可以找到同源序列,功能涉及能量代谢、物质代谢、疾病/防御、转录及细胞结构等。其中以能量及物质代谢相关的基因数量最多,分别占总EST的21.1%及17.1%;其次是与抗病及防御反应有关的EST,数量占总EST的15.8%。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与抗病及防御相关的EST功能主要涉及抗氧化、细胞解毒及相关物质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菌 抑制差减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镉处理的水稻幼根cDNA抑制差减杂交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美 袁连玉 +2 位作者 刘勋成 郑枫 段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0-94,共5页
重金属污染是影响水稻生长和稻米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又以镉(Cadmium,Cd)污染最为严重,然而目前对其分子机制以及解决措施却了解甚少。本研究以水稻品种日本晴为材料,采用0.5 mmol/L镉处理水稻幼根48 h,通过运用结合分子镜像选择(mirror... 重金属污染是影响水稻生长和稻米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又以镉(Cadmium,Cd)污染最为严重,然而目前对其分子机制以及解决措施却了解甚少。本研究以水稻品种日本晴为材料,采用0.5 mmol/L镉处理水稻幼根48 h,通过运用结合分子镜像选择(mirror orientation selection,MOS)技术的抑制差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方法,构建cDNA抑制差减杂交文库,并进行microarray筛选,用于分离应答镉胁迫的差异表达基因。揭示水稻应对镉胁迫处理的分子机理,为水稻耐受镉胁迫基因的分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差减杂交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腐病菌诱导的大白菜抑制差减杂交文库构建及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屈淑平 马荣才 +1 位作者 崔崇士 曹鸣庆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5-51,共7页
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构建了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侵染诱导的结球白菜叶片cDNA文库。文库质量检测表明,差减杂交效率较高,质量较好。随机挑取单克隆进行单向测序,获得1 107条长度大于100 bp、质量较好的E... 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构建了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侵染诱导的结球白菜叶片cDNA文库。文库质量检测表明,差减杂交效率较高,质量较好。随机挑取单克隆进行单向测序,获得1 107条长度大于100 bp、质量较好的ESTs序列。利用DNAstar5.0对上述ESTs进行聚类,共获取753个非冗余EST,包括有564个为单拷贝序列(Singletons)和189个重叠群(Contigs)。所获得的编码功能已知的EST有508个,将这些EST进行功能分类,可以看出所代表的基因参与植物体内的各种代谢反应,其中参与初级代谢和能量代谢的最多(33.3%),其次是参与抗病/防卫反应(12.6%)、再次为参与信号传导(11.4%)和蛋白质合成与加工(9.4%),参与细胞的结构与生长发育、物质运输、转录调控等过程的基因相对较少。RT-PCR分析结果表明,MAPK、SA、ROS等信号通路参与软腐病菌诱导的大白菜抗病防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腐病 抑制差减杂交 表达序列标签 大白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分离受水稻抗性调控的褐飞虱基因 被引量:3
4
作者 杨之帆 陈永勤 +1 位作者 李春华 蒋思婧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59-1067,共9页
为分离受水稻抗性调控的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基因,以取食感虫水稻台中1号和高抗水稻B5的2叶1芯秧苗24h的褐飞虱4龄若虫为起始材料,采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构建了两个群体间的正反向差减cDNA文库。通过斑点杂交从差减文库中筛选代表... 为分离受水稻抗性调控的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基因,以取食感虫水稻台中1号和高抗水稻B5的2叶1芯秧苗24h的褐飞虱4龄若虫为起始材料,采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构建了两个群体间的正反向差减cDNA文库。通过斑点杂交从差减文库中筛选代表受水稻抗性调控的基因的cDNA克隆,进行测序和功能分析,挑选具功能的基因进行Northern杂交验证。结果表明,通过斑点杂交筛选到的98个阳性克隆代表92个互不重复的单基因,其中25个与动物的已知蛋白基因存在较高的同源性。Northern杂交表明,这25个基因有11个表达上调,8个表达下调,提示它们可能在褐飞虱适应抗性水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克隆上述新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及进一步研究其在褐飞虱与水稻互作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水稻品种抗性 抑制差减杂交(SSH) 斑点杂交 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包囊和原头蚴成虫抑制差减杂交文库中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赵莉 石保新 +6 位作者 李军 张壮志 马正海 张旭 薛晶 金映红 张文宝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15-1223,共9页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PSC)具有双向发育的特点,本文旨在利用SSH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原头蚴包囊(CW)和成虫(AW)特异性的基因。将PSC-CW和PSC-AW双相发育差减cDNA文库的差减PCR产物克隆入pGEM-T载体并测序,利用CAP3sequence assembly在线...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PSC)具有双向发育的特点,本文旨在利用SSH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原头蚴包囊(CW)和成虫(AW)特异性的基因。将PSC-CW和PSC-AW双相发育差减cDNA文库的差减PCR产物克隆入pGEM-T载体并测序,利用CAP3sequence assembly在线软件、Blast2GO软件与GenBank数据库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原头蚴成囊和成虫特异性的基因,并探讨这些基因的功能。结果显示:对PSC-CW和PSC-AW文库进行扩增,分别得到280和200个阳性克隆,菌落PCR鉴定结果表明,这些克隆均插入200~1 000bp片段。测序结果显示从PSC-CW和PSC-AW SSH文库中分别得到16和10个特异性基因。其中PSC-CW SSH文库中得到4个出现频率较高的基因,其余12个基因仅出现1次,其中5个为未知基因,已知基因分别编码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热休克蛋白70和铁蛋白等功能蛋白质。PSC-AW SSH文库中得到10个基因,其中2个出现频率较高基因,8个基因仅出现1次,4个为未知基因,6个已知基因分别编码基质蛋白1、延伸因子1α和脂肪酸结合蛋白等功能蛋白质。本研究筛选获得原头蚴成囊和成虫发育时差异表达的基因,对这些基因的功能进行分析表明,PSC-CW SSH文库中多是与营养和能量转运功能的相关基因,而PSC-AW SSH文库中多为发育与分化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与原头蚴处于不同的生长环境和发育方向有关,同时也为棘球蚴病免疫诊断、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制提供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抑制差减杂交 特异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差减杂交法克隆小麦抗病基因相关片段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志祥 曾超珍 张增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8128-8129,共2页
以YW642/中8601的F2代纯合的抗病和感病单株各10株提取DNA构建成近等基因池,以抗病池为试验方,以感病池为驱动方,进行抑制差减杂交(SSH),构建差减文库。结果表明,用差异筛选排除假阳性,得到8个阳性克隆;Southern杂交表明,克隆TSH-1具有... 以YW642/中8601的F2代纯合的抗病和感病单株各10株提取DNA构建成近等基因池,以抗病池为试验方,以感病池为驱动方,进行抑制差减杂交(SSH),构建差减文库。结果表明,用差异筛选排除假阳性,得到8个阳性克隆;Southern杂交表明,克隆TSH-1具有抗病池特异性,且为寡拷贝或单拷贝序列;经测序,TSH-1长388bp,提交GenBank进行Blast比对,没有找到与之同源的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差减杂交 小麦 抗病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坪草高羊茅高温诱导抑制差减杂交文库的构建及其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海宏 王艳 +1 位作者 李卉 李建龙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8期1-7,共7页
为了深入研究草坪草对抗高温逆境的分子遗传机制,构建高羊茅在高温胁迫下相关的基因文库.研究以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为研究对象,在长期生理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高羊茅在高温胁迫下的SSH文库,挑选部分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并对所获得的差... 为了深入研究草坪草对抗高温逆境的分子遗传机制,构建高羊茅在高温胁迫下相关的基因文库.研究以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为研究对象,在长期生理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高羊茅在高温胁迫下的SSH文库,挑选部分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并对所获得的差异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研究了在38C/30℃(昼/夜)培养箱中进行高温胁迫6h的高羊茅叶片和对照组高羊茅叶片的RNA差异.结果表明:试验得到的差减文库中大量组成型表达的基因已经被有效去除,使某些特有的差异基因得到了富集;两个文库的基因片段的长度分布在200~900 bp,平均片段长度约500 bp左右;在构建的高羊茅耐热cDNA文库中随机挑选了123个大小约500 bp左右的EST测序,共得到100个有效序列,其中38个是未知序列,其余62个为已报道序列,但是序列功能全部未知,这些EST中有25个与叶绿体染色体有关,其中9个与已提交的羊茅属植物叶绿体内的基因同源.本试验最终得到了合格的差减文库并对部分基因进行了测序,可为高羊茅耐热基因的研究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提高草坪草水肥调控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季型草坪草 高羊茅 抗热性鉴定 表达序列标签 抑制差减杂交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差减杂交方法筛选辐射诱导细胞恶性转化模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
8
作者 高福 蔡建明 +6 位作者 崔建国 李百龙 闵锐 黄越承 倪瑾 孙顶 姜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56-761,共6页
目的:筛选辐射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模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应用抑制差减杂交方法(SSH)构建辐射诱导的细胞转化模型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文库。对差减文库进行PCR筛选,对得到的差异片段进行测序及BLAST分析;对部分筛... 目的:筛选辐射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模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应用抑制差减杂交方法(SSH)构建辐射诱导的细胞转化模型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文库。对差减文库进行PCR筛选,对得到的差异片段进行测序及BLAST分析;对部分筛选出来的差异表达基因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并确认其变化;将新的序列表达标签(EST)登录到Gen-Bank上。结果:在80个进行测序的克隆中,得到确定序列的共73个。在转化细胞中表达下降的序列41条,BLAST比较分析结果:得到已知序列6条;未知基因的EST序列20条;空载体序列7条;8条为重复测定序列。在转化细胞中表达上升的序列32条,BLAST分析:已知序列14条;未知基因的EST序列9条;重复测定的序列9条。对其中的部分基因改变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辐射转化组中MY06、HACE1、ZNF143、HNRPH1的表达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转化组中的mRNA分别增加了3.49、29.38、12.99、5.00倍);而PCBP2、RPL15、TCERG1的表达量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转化组中的mRNA分别减少了1.89、48.77、11.95倍)。将得到的29个未知序列登录到GenBank,序列ID:EB643220~EB643248。结论: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方法成功建立了恶性转化细胞模型差异表达cDNA文库,包含大量功能未知的新基因;ZNF143表达增加,其与细胞的增殖与分裂有关,TCERG1作为转录辅助激活因子在mRNA转录和后期的修饰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PCBP2是一个Polyc连接蛋白,具有蛋白翻译调节功能,这些基因在辐射致癌中尚无研究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差减杂交 细胞恶性转化模型 辐射 异表达基因 CDNA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差减杂交筛选大鼠烧伤后差异表达基因
9
作者 石胜军 夏照帆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烧伤 抑制差减杂交 基因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差减杂交克隆E1 Tor霍乱弧菌流行株与非流行株基因组差异片段及其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丽娟 阚飙 +3 位作者 杨帆 高守一 刘延清 祁国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3-577,共5页
为了克隆与分析霍乱弧菌O1E1Tor流行株与非流行株两类菌株基因组差异片段 ,采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 (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 ,SSH)分别以国内保留的流行株Wujiang 2及非流行株Js 32一株作为被检菌 ,另一株作为参考菌进行基... 为了克隆与分析霍乱弧菌O1E1Tor流行株与非流行株两类菌株基因组差异片段 ,采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 (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 ,SSH)分别以国内保留的流行株Wujiang 2及非流行株Js 32一株作为被检菌 ,另一株作为参考菌进行基因组差异研究 .在进行的差减杂交实验中 ,流行株Wujiang 2共检出 34个特异差异片段 ,经同源检索共代表 35个基因片段 ,其中包括许多重要的霍乱弧菌毒力相关基因如CTX遗传单元、TLC因子及可移动外来成分如霍乱弧菌整合子RVC序列及Tn10转位酶 .非流行株Js 32共检出 14个特异差异片段 ,经同源检索未能检出同源片段 ,可能代表新基因序列 .研究表明 ,霍乱弧菌流行株与非流行株基因组存在较多差异基因 ,表现在毒力、毒力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差减杂交 EL Tor霍乱弧菌流行株 非流行株 基因组异片段 序列分析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在大豆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亮 侯文胜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2-706,711,共6页
作为一种高效分离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抑制差减杂交(SSH)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其低假阳性、高灵敏度和高效性的优点,在植物研究领域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在大豆研究中的应用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相关研究... 作为一种高效分离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抑制差减杂交(SSH)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其低假阳性、高灵敏度和高效性的优点,在植物研究领域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在大豆研究中的应用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相关研究呈现增加的趋势,研究领域涉及到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疫霉病、大豆光温互作和逆境胁迫等方面。该文介绍了抑制差减杂交技术的原理、特点和进一步改良的方向,并综述了该技术在大豆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差减杂交 异表达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抑制差减杂交分离芝麻耐湿性相关基因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林海 吕再萍 +4 位作者 张艳欣 黎冬华 吕海霞 张晓燕 张秀荣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5-490,共6页
为分离芝麻耐湿性相关基因,以敏感品种鄂芝2号和耐湿品种2541为实验材料,通过抑制差减杂交(SSH)构建了芝麻湿害胁迫的差减cDNA文库。在随机挑取的162个阳性克隆中,测序获得146条高质量的EST,含有106条非重复序列(Unigenes)。其中82条非... 为分离芝麻耐湿性相关基因,以敏感品种鄂芝2号和耐湿品种2541为实验材料,通过抑制差减杂交(SSH)构建了芝麻湿害胁迫的差减cDNA文库。在随机挑取的162个阳性克隆中,测序获得146条高质量的EST,含有106条非重复序列(Unigenes)。其中82条非重复序列与GenBank中的基因或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占全部序列的77.36%。对有功能注释的39条同源序列分析发现,其涉及植物的基础物质、能量代谢、信号转导、转录调控和解毒防御等方面,说明这些基因很可能参与到芝麻的耐湿性反应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耐湿性 抑制杂交(SSH) CDNA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胁迫下水稻幼苗抑制差减杂交cDNA文库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胡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8-50,共3页
从200mg/№萘胁迫水稻幼苗根系中成功分离和纯化了高纯度的总RNA和mRNA,并以无萘处理为Driver,以200mg/Kg的幼苗为Tester,通过eDNA双链的合成及两次PCR扩增,富集到两组处理中差异表达的大小在200~800bp的eDNA序列,pGEMT的连接... 从200mg/№萘胁迫水稻幼苗根系中成功分离和纯化了高纯度的总RNA和mRNA,并以无萘处理为Driver,以200mg/Kg的幼苗为Tester,通过eDNA双链的合成及两次PCR扩增,富集到两组处理中差异表达的大小在200~800bp的eDNA序列,pGEMT的连接和蓝白斑筛选表明杂交文库滴度和重组率分别达到1.5×10^6pfu/mL和96%,共收集阳性克隆8000个,形成了抑制消减杂交的质粒cDNA文库。随机挑取酶切质粒的电泳分析表明,载体中均有插入片段。高效抑制消减杂交文库的建立为进一步分析基因的差异表达及分离萘胁迫下抗性基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抑制抑制杂交 CDNA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分离三角褐指藻在缺氮条件下上调表达的基因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建新 陈卓 胡晗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65-870,共6页
为了阐明硅藻利用氮源的分子机制,以三角褐指藻为材料,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分离鉴定了16个在缺氮诱导条件下上调表达的基因片段。其中,与已知功能基因具有较高相似性的有7种,都是跟氮源的吸收利用相关的。Northern blotting验证其中5... 为了阐明硅藻利用氮源的分子机制,以三角褐指藻为材料,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分离鉴定了16个在缺氮诱导条件下上调表达的基因片段。其中,与已知功能基因具有较高相似性的有7种,都是跟氮源的吸收利用相关的。Northern blotting验证其中5个基因,包括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铁氧化还原蛋白亚硝酸还原酶基因、铵盐转运蛋白基因、结合ATP盒的转运蛋白基因和嘌呤透过酶基因,在缺氮诱导条件下转录水平有明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褐指藻 抑制杂交 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斑病菌诱导的紫薯抑制性差减杂交文库构建及ESTs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绍华 张聪 +4 位作者 李明 屈会娟 张敏 阎文昭 蒲志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58,共6页
本研究以紫薯1号为材料,运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构建了经黑斑病菌诱导12、24、36、48、60 h后的甘薯块根混合SSH cDNA文库。随机挑取103个cDNA克隆进行5'端测序,共获得87个非重复序列,其中包括29个重叠群,58个独立的ESTs,利用... 本研究以紫薯1号为材料,运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构建了经黑斑病菌诱导12、24、36、48、60 h后的甘薯块根混合SSH cDNA文库。随机挑取103个cDNA克隆进行5'端测序,共获得87个非重复序列,其中包括29个重叠群,58个独立的ESTs,利用tblastx对87个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在编号为14的EST中找到了"蔷薇"黑斑抗性muRdr1基因位点,基因全序列包括muRdr1A、muRdr1B、muRdr1C、muRdr1D、muRdr1E、muRdr1F、muRdr1G、muRdr1H、muRdr1I共9个基因。另外有2类基因的含量较高,一类是紫薯组织特异性相关基因,另一类是紫薯受干旱胁迫的抗逆相关基因。构建cDNA文库,应用EST技术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紫薯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从基因水平上来研究紫薯抗病机制,为今后的紫薯抗病遗传育种及抗病机理奠定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 黑斑病菌诱导 抑制差减杂交技术 表达序列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法和基因芯片鉴定蚊虫抗药性和敏感性相关基因 被引量:6
16
作者 田海生 朱昌亮 +3 位作者 李秀兰 马磊 高晓红 吴观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11-311,共1页
关键词 淡色库蚊 抗药性 基因克隆 抑制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攻毒杂色鲍血淋巴细胞抑制性差减杂交文库构建及巨噬细胞表达蛋白cDNA的克隆与差异表达 被引量:4
17
作者 任洪林 徐丹丹 +4 位作者 乔琨 蔡灵 黄伟滨 张鼐 王克坚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43-1050,共8页
以雌性杂色鲍为对象,以大肠杆菌、副溶血弧菌、溶壁微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混悬液做为攻毒菌,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构建细菌攻毒的杂色鲍血淋巴细胞SSHcDNA文库。随机挑取生长菌落110个克隆子,进行菌液PCR鉴定,... 以雌性杂色鲍为对象,以大肠杆菌、副溶血弧菌、溶壁微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混悬液做为攻毒菌,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构建细菌攻毒的杂色鲍血淋巴细胞SSHcDNA文库。随机挑取生长菌落110个克隆子,进行菌液PCR鉴定,计算文库重组率为98.18%,文库容量为1.37×106pfu。将重组子测序,经BLAST一致性搜索比对分析,有一重组片段含有穿孔素(Perforin)保守结构域,为巨噬细胞表达蛋白(MEP)类穿孔素部分cDNA序列,片段大小为1551bp,连续编码517个氨基酸残基,申请GenBank登录号为EU272049。经半定量PCR和荧光定量PCR差异显示分析,发现在细菌感染状态下MEP基因在血淋巴细胞中存在明显的上调表达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鲍 血淋巴细胞 细菌 抑制杂交 巨噬细胞表达蛋白 类穿孔素 异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黄花苜蓿与蒺藜苜蓿两个抑制性差减杂交文库的构建及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天佐 赵敏桂 张文浩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5-181,共7页
水分胁迫是植物面临的最主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研究植物的抗旱机理以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抑制性差减杂交是一种筛选特异表达基因的良好手段,使用该方法成功构建了豆科植物黄花苜蓿和蒺藜苜蓿2个差减文库并进行测序。通... 水分胁迫是植物面临的最主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研究植物的抗旱机理以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抑制性差减杂交是一种筛选特异表达基因的良好手段,使用该方法成功构建了豆科植物黄花苜蓿和蒺藜苜蓿2个差减文库并进行测序。通过GO分类和KEGG分析等手段对文库中序列进行分类,并分析表达序列的差异,发现黄花苜蓿文库中对抵抗水分胁迫起积极作用的基因表达序列明显多于蒺藜苜蓿。此外,还对筛选到的2个基因在2种苜蓿中的干旱响应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黄花苜蓿中这2个基因的表达更加有利于响应和抵抗干旱。这些结果在分子层面上一定程度的解释了黄花苜蓿较蒺藜苜蓿更加抗旱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苜蓿 蒺藜苜蓿 干旱 抑制杂交(S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抑制性差减杂交筛选鸭疫里氏杆菌2型可能毒力基因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芳 蔡建平 +1 位作者 陆承平 范红结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2-106,共5页
为寻找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可能的毒力基因,以鸭疫里氏杆菌2型(RA2)毒力株RAF2及弱毒力株LY-58为研究对象,通过抑制性差减杂交(SSH)试验,从RAF2株中获得14个特异性差异基因片段。经同源性分析,其中6个差异基因片... 为寻找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可能的毒力基因,以鸭疫里氏杆菌2型(RA2)毒力株RAF2及弱毒力株LY-58为研究对象,通过抑制性差减杂交(SSH)试验,从RAF2株中获得14个特异性差异基因片段。经同源性分析,其中6个差异基因片段分别与外膜蛋白、ATP结合蛋白、转录调节因子、氨基酸通透酶、胞外蛋白编码基因有同源性,为可能的毒力基因;4个差异基因片段与功能未知蛋白或假定蛋白编码基因有关;另外4个差异基因片段未找到同源序列。利用PCR对上述10个可能与毒力相关的差异基因片段在13株分别属于8个不同血清型RA中的分布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除8型外,以上差异基因片段在RA中分布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氏杆菌 抑制杂交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构建副猪嗜血杆菌基因组差减文库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淼 李春玲 +1 位作者 宋帅 杨冬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28-130,共3页
为构建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有毒力菌株SW124(血清4型)和无毒力菌株H465(血清11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文库,采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分析SW124和H465菌株细菌基因组的表达差... 为构建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有毒力菌株SW124(血清4型)和无毒力菌株H465(血清11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文库,采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分析SW124和H465菌株细菌基因组的表达差异,并进行两轮差减杂交和两次PCR扩增,将第2次PCR产物与pMD19-T载体相连,转化大肠杆菌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并进行文库扩增和蓝白斑筛选,RT-PCR鉴定差异表达文库。结果共获得327个阳性克隆,筛选100个克隆制备质粒进行PCR检测,均扩增出100~2 000 bp大小的片段。差异DNA差减文库的构建为进一步筛选、克隆HPS特异的未知新基因、建立分子鉴别新体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抑制杂交 异基因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