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粉蕨素抑制大鼠主动脉平滑肌增殖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6
1
作者 杨茗 廖端芳 +1 位作者 朱炳阳 黄红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 :观察金粉蕨素对牛血清刺激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以终浓度为 10 %的新生牛血清 (NCS)作为刺激因素 ,用噻唑蓝 (MTT)比色法和细胞计数法观察... 目的 :观察金粉蕨素对牛血清刺激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以终浓度为 10 %的新生牛血清 (NCS)作为刺激因素 ,用噻唑蓝 (MTT)比色法和细胞计数法观察细胞增殖状况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 ,用Westernblot实验测定蛋白表达。结果 :与 10 %牛血清组相比 ,不同浓度金粉蕨素组的MTT测定值与细胞数目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其下降幅度呈浓度依赖性 ;10 μmol·L-1时达峰值 (P <0 .0 1) ;细胞周期分析显示 ,金粉蕨素组G1期百分比 (85 .1% )高于10 %牛血清组 (70 .0 % ) ,而S期比例 (4 .3% )低于10 %牛血清组 (16.4 % ) ;Westernblot结果显示给药组P ERK1 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牛血清组。结论 :金粉蕨素能阻止细胞周期由G0 G1期向S期推进 ,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此作用与其抑制ERK1 2磷酸化、影响MAPK ERK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抑制主动脉平滑肌增殖 金粉蕨素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红花醛对体外高糖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和表型转变的抑制作用
2
作者 高逸璇 汪鹏 +8 位作者 张思龙 高瑞娟 马莹芳 张可可 冯丹 黄宗奇 马克涛 李丽 司军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8-957,共10页
目的:探讨高糖诱导的藏红花醛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迁移和表型转化的影响,阐明藏红花醛在糖尿病(DM)血管病变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取大鼠胸主动脉原代培养VSMCs,分为对照组、25 mmol·L^(-1)高... 目的:探讨高糖诱导的藏红花醛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迁移和表型转化的影响,阐明藏红花醛在糖尿病(DM)血管病变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取大鼠胸主动脉原代培养VSMCs,分为对照组、25 mmol·L^(-1)高糖(HG)组和HG+20、40和80μmol·L^(-1)藏红花醛组。对照组VSMCs不进行处理,25 mmol·L^(-1)HG组VSMCs给予25 mmol·L^(-1)HG预处理,HG+20、40和80μmol·L^(-1)藏红花醛组VSMCs在25 mmol·L^(-1)HG组处理的基础上再分别用20、40和80μmol·L^(-1)藏红花醛进行48 h干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确定藏红花醛合适浓度并检测各组VSMCs存活率,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各组VSMCs划痕愈合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VSMCs迁移细胞数,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VSMCs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兔抗骨桥蛋白(OPN)荧光强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VSMCs中OPN、α-SM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微镜下可见,体外培养4 d时,胸主动脉组织块边缘有梭形或三角形细胞爬出,其中长梭形为最常见的形态;第14天时细胞逐渐铺满皿底,当细胞密度达到80%~90%时,出现标志性的“谷峰状”生长状态。取第3代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法鉴定,采用VSMCs特异性标记物α-SMA蛋白进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原代培养VSMCs中α-SMA蛋白均表达为阳性。CCK-8实验,与对照组比较,160μmol·L^(-1)藏红花醛组VSMCs活性明显降低(P<0.01),即对VSMCs产生了毒性损伤。20、40和80μmol·L^(-1)藏红花醛干预48 h后,VSMCs活性无明显变化,综合考虑藏红花醛的作用效果和毒性后,采用上述3个浓度藏红花醛用于后续的细胞实验。经过48 h的干预,与对照组比较,25 mmol·L^(-1)HG组VSMCs活性升高(P<0.001);与25 mmol·L^(-1)HG组比较,HG+20、40和80μmol·L^(-1)藏红花醛组VSMCs活性降低(P<0.05)。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干预48 h后,25 mmol·L^(-1)HG组VSMCs划痕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穿过Transwell小室的穿膜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与25μmol·L^(-1)HG组比较,HG+20、40和80μmol·L^(-1)藏红花醛组VSMCs划痕愈合率降低(P<0.05),穿膜细胞数减少(P<0.05)。免疫荧光染色,与对照组比较,25 mmol·L^(-1)HG组VSMCs中α-SMA蛋白荧光强度明显减弱(P<0.001),而OPN蛋白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0.001);与25 mmol·L^(-1)HG组比较,HG+20、40和80μmol·L^(-1)藏红花醛组VSMCs中α-SMA蛋白荧光强度逐渐增加(P<0.05),OPN蛋白荧光强度逐渐减弱(P<0.05)。Western blotting法,与对照组比较,25 mmol·L^(-1)HG组VSMCs中α-SM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CNA和OP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25 mmol·L^(-1)HG组比较,HG+20、40和80μmol·L^(-1)藏红花醛组VSMCs中α-SM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CNA和OP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藏红花醛能够抑制高糖诱导的大鼠VSMCs的增殖、迁移和表型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管病变 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细胞迁移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多糖抑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大新 吴宗贵 +3 位作者 周斌 姜远英 殷明 程明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9-160,共2页
目的 :探讨壳多糖抑制平滑肌细胞 (SMC)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随机引物法标记 c- m yc探针 ,应用 Northern印迹技术 ,观察壳多糖对小牛血清 (NBS)刺激的兔主动脉 SMC c- m yc 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当 NBS刺激血管 SMC 2 4h后 ,c... 目的 :探讨壳多糖抑制平滑肌细胞 (SMC)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随机引物法标记 c- m yc探针 ,应用 Northern印迹技术 ,观察壳多糖对小牛血清 (NBS)刺激的兔主动脉 SMC c- m yc 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当 NBS刺激血管 SMC 2 4h后 ,c- m yc m 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当壳多糖与 NBS合用时 ,c- m yc m RNA表达较 NBS组明显降低。结论 :壳多糖有可能通过抑制 NBS刺激的血管 SMC c- m yc m RNA的表达而达到抑制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多糖 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C-MYC 基因表达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炔醇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蒋丽萍 聂宝明 +3 位作者 卢慧敏 干丽君 陈红专 陆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13-1319,共7页
目的观察人参炔醇(panaxynol,PNN)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RA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由细胞计数、[3H]TdR参入试验确定细胞增殖率,采用分子探针Fura-3/AM及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RT-PCR方法观察线粒体转... 目的观察人参炔醇(panaxynol,PNN)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RA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由细胞计数、[3H]TdR参入试验确定细胞增殖率,采用分子探针Fura-3/AM及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RT-PCR方法观察线粒体转录因子1(m tTF1)mRNA的表达。结果PNN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血清及PDGF-BB诱导的RASMC增殖和DNA合成;9μmol.L-1PNN预处理RASMC能抑制PDGF-BB引起的[Ca2+]i升高;PDGF-BB上调RASMC m tTF1 mRNA表达,该作用可被3、9μmol.L-1的PNN抑制。结论PNN具有抗RASMC增殖作用,该作用与降低[Ca2+]i和抑制m tTF1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炔醇 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PDGF-BB 胞内游离Ca2+浓度 线粒体转录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沙唑嗪光学异构体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荣英 任雷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观察多沙唑嗪(racemic—doxazosin,rac—DOX)及其对映体(S—DOX、R—DOX)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应用MTT比色法,测定VSMCs的增殖活... 目的观察多沙唑嗪(racemic—doxazosin,rac—DOX)及其对映体(S—DOX、R—DOX)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应用MTT比色法,测定VSMCs的增殖活力,Giemsa,S染色观察VSMCs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在3~30μmol·L-1浓度范围,S-DOX、R—DOX和rac—DOX作用于VSMCs96h,均抑制大鼠胸主动脉VSMCs增殖活动;但是,S—DOX的抑制作用强于同浓度R—DOX(P〈0.05),与同浓度Fac—DOX的抑制作用无差别。以30μmol·L-1浓度的药物处理VSMCs48h、72h和96h;S—DOX对主动脉VSMCs增殖的抑制率依次为28.67%、34.51%和56.89%,R—DOX为22.59%、26.66%和45.79%,rac—DOX为21.88%、32.84%和52.04%。以不同浓度的药物处理大鼠胸主动脉VSMCs96h,rac—DOX、S-DOX和R—DOX抑制VSMCs增殖达40%的浓度(IC40)分别为(12.1±2.6)、(10.2±1.3)和(20.9±2.2)μmol·L-1;R-DOX的Ic40值大于rac—DOX和S—DOX(P〈0.01)。S—DOX处理后,VSMCs出现细胞体积变小,核固缩,核边集等形态学改变。结论S—DOX和R—DOX对大鼠胸主动脉VSMCs的抗增殖作用具有化学结构的立体选择性,S—DOX的抗VSMCs增殖作用明显强于R—D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唑嗪 光学异构体 主动脉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引起的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晋坤 毛华 +4 位作者 尹扬光 董文 杜峰 黎姗姗 邓梦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4467-4473,共7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由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引起的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2014年8月—2015年9月,选取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株(T/G HA-VSMC),分为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试剂)、PDGF-BB组(添加10 ng/...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由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引起的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2014年8月—2015年9月,选取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株(T/G HA-VSMC),分为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试剂)、PDGF-BB组(添加10 ng/ml PDGF-BB)、阿司匹林组(添加5 mmol/L阿司匹林)、PDGF-BB+阿司匹林组(添加10 ng/ml PDGF-BB和5 mmol/L阿司匹林),采用CCK-8法检测4组不同培养时间(0、24、48、72 h)T/G HA-VSMC增殖吸光度(OD值),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21waf1、p27kip1相对表达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相对表达量。结果培养0 h时,4组T/G HA-VSMC增殖O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24、48、72 h时,PDGF-BB组T/G HA-VSMC增殖OD值较对照组升高,阿司匹林组T/G HA-VSMC增殖OD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培养48、72 h时,PDGF-BB+阿司匹林组T/G HA-VSMC增殖OD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培养24、48、72 h时,阿司匹林组和PDGF-BB+阿司匹林组T/G HA-VSMC增殖OD值较PDGF-BB组降低(P<0.05);培养24、48、72 h时,PDGF-BB+阿司匹林组T/G HA-VSMC增殖OD值较阿司匹林组升高(P<0.05)。PDGF-BB组培养24、48 h时p21^(waf1)、p27^(kip1)相对表达量较培养0 h时升高(P<0.05);培养72 h时p21waf1、p27kip1相对表达量较培养0、24、48 h时降低(P<0.05)。培养24 h时,PDGF-BB组p21^(waf1)、p27^(kip1)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和PDGF-BB+阿司匹林组降低(P<0.05)。PDGF-BB组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较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和PDGF-BB+阿司匹林组降低,S期细胞所占比例较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和PDGF-BB+阿司匹林组升高(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培养24 h时,PDGF-BB组细胞迁移率较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和PDGF-BB+阿司匹林组降低(P<0.05)。PDGF-BB组MMP-1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和PDGF-BB+阿司匹林组升高(P<0.05);阿司匹林组和PDGF-BB+阿司匹林组MMP-1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阿司匹林通过上调p21^(waf1)、p27^(kip1),下调MMP-1而抑制由PDGF-BB引起的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主动脉 肌细胞 平滑肌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SENCR靶向miR⁃206调控人主动脉夹层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
7
作者 马润伟 穆纯杰 +4 位作者 桂雯婷 邓瑶 赵敏章 柳民 宋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2-308,共7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夹层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SENCR的表达变化及其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HE染色检测夹层组织病理变化,FISH检测夹层组织及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s)中SENCR的表达,RT-qPCR检测...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夹层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SENCR的表达变化及其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HE染色检测夹层组织病理变化,FISH检测夹层组织及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s)中SENCR的表达,RT-qPCR检测组织中SENCR和miR-206的表达水平。pcDNA3.1-SENCR过表达质粒或空载体pcDNA3.1转染到HVSMCs。CCK-8和Annexin V/PI双染法流式凋亡实验分别检测HVSMCs的增殖和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验证SENCR和miR⁃206的靶向关系。结果SENCR在HVSMCs中主要定位在胞质和胞核,与正常主动脉组织相比,主动脉夹层组织中SENCR表达下调(P<0.01),miR⁃206表达上调(P<0.01)。过表达SENCR后,HVSMCs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增加(P<0.01)。SENCR靶向负调控miR-206。结论SENCR在主动脉夹层组织中表达下调,过表达SENCR可能通过靶向下调miR⁃206抑制HVSMCs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SENCR 血管平滑肌细胞 miR-206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康对培养的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于波 王世越 +2 位作者 张月兰 宋继谒 曾定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4-265,共2页
目的 :探讨调脂中药血脂康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在培养的家兔主动脉VSMC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血脂康共同孵育 2 4h ,分别采用细胞计数及3H 胸腺嘧啶核苷 ( 3H TdR)掺入实验观察血脂康对VSMC增殖及DNA合成的影响。结... 目的 :探讨调脂中药血脂康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在培养的家兔主动脉VSMC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血脂康共同孵育 2 4h ,分别采用细胞计数及3H 胸腺嘧啶核苷 ( 3H TdR)掺入实验观察血脂康对VSMC增殖及DNA合成的影响。结果 :血脂康明显抑制VSMC增殖 (P <0 .0 5 )和DNA合成 (P <0 .0 1)。结论 :血脂康既具有降低血脂作用 ,又可能通过抑制VSMC增殖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恶化及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再狭窄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康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中药 降脂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注射液对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自成 常青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当归注射液对平滑肌细胞( S M C) 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 C N A) 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 L S A B 法检测培养的兔主动脉 S M C 中 P C N A 的表达,同时测定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 O ... 目的:观察当归注射液对平滑肌细胞( S M C) 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 C N A) 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 L S A B 法检测培养的兔主动脉 S M C 中 P C N A 的表达,同时测定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 O D) 、脂质过氧化物( L P O) 、前列环素( P G I2) 及环磷酸腺苷(c A M P) 的含量。结果:当归注射液能增加 S O D 活性,降低 L P O 和升高 P G I2 、c A M P 水平,抑制 S M C 中 P C N A 的表达( P< 005 ~001) 。结论:当归有抑制 S M C 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注射液 增殖细胞 核抗原 主动脉 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TR和p21双基因共表达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孟宪敏 米立国 +4 位作者 赵秀文 曹慧青 刘冬青 高润霖 丁金凤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9-342,I001,共5页
目的观察携带反义凝血酶受体(ATR)或/和p21的单、双基因重组腺病毒伴随病毒(rAAV)载体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以携带ATR或/和p21的单、双基因rAAV感染人ASMC。半定量RT-PCR检测各基因的整合与表达;MTT法测定... 目的观察携带反义凝血酶受体(ATR)或/和p21的单、双基因重组腺病毒伴随病毒(rAAV)载体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以携带ATR或/和p21的单、双基因rAAV感染人ASMC。半定量RT-PCR检测各基因的整合与表达;MTT法测定感染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细胞数目的变化;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染色检测凋亡细胞的比率。结果单、双基因在ASMC中均获得整合,且双基因发生了共表达;病毒感染4d时,ATR组、p21组和AP双基因组的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16.7%、21.6%和29.4%;三组的G0/G1期细胞数分别为(61.8±2.9)%、(82.5±4.0)%和(80.4±6.1)%;凋亡细胞数为(4.8±0.5)%、(5.7±0.1)%和(9.2±0.9)%;AO/EB染色显示的凋亡细胞比率分别为:对照组(1.5±0.8)%、ATR组(7.2±3.3)%、p21组(10.7±5.6)%、AP组(18.3±2.7)%。结论(1)双基因共表达对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均较单基因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效应。(2)为再狭窄的基因治疗提示了更优化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 反义凝血酶受体基因 P21基因 共表达 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再狭窄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21通过TPM1参与高糖诱导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与增殖 被引量:2
11
作者 贾珊 刘晓唤 +9 位作者 马维冬 张春艳 张岩 吴皓宇 胡艳超 郑阳 范雅洁 姚智会 王聪霞 葛淼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0-314,326,共6页
目的探讨miRNA-21在高糖诱导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与增殖中的作用,以及对靶基因原肌球蛋白1(tropomyosin 1,TPM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主动脉平滑肌原代细胞,利用脂质体转染miRNA-21mimic和inhibitor至细胞中,BrdU法检测... 目的探讨miRNA-21在高糖诱导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与增殖中的作用,以及对靶基因原肌球蛋白1(tropomyosin 1,TPM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主动脉平滑肌原代细胞,利用脂质体转染miRNA-21mimic和inhibitor至细胞中,BrdU法检测高糖刺激miRNA-21过表达和缺失情况下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情况,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前后高糖刺激时细胞miRNA-21和TPM1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TPM1、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平滑肌蛋白22α(smooth muscle 22alpha,SM22α)的表达情况。结果 10、20、25mmol/L D-葡萄糖刺激时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较正常对照组(0.613±0.022)显著增殖(0.725±0.026、0.913±0.024、1.513±0.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20、25mmol/L D-葡萄糖刺激时miRNA-21表达较对照组升高1.1、2.0、3.1倍(P<0.01);正常组细胞转染miRNA-21mimic后细胞增殖能力增强1.6倍,转染miRNA-21inhibitor后高糖组细胞增殖能力减弱(P<0.01);转染miRNA-21mimic后TPM1表达减弱,SM22α表达下调,OPN表达增加(P<0.01),转染miRNA-21inhibitor后TPM1表达上调,SM22α表达上调,OPN表达减少(P<0.01)。结论 miRNA-21可下调细胞TPM1的表达,从而促进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与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21 高糖 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 表型转化 增殖 原肌球蛋白1(TPM1) 骨桥蛋白(OPN)、平滑肌蛋白22α(SM22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油酸甘油酯对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雅琴 秧茂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84-1390,共7页
目的:研究三油酸甘油酯对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rat aortic smooth muscle cells,RASM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油红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三油酸甘油酯对RASMC增殖的影响。结果:油红染... 目的:研究三油酸甘油酯对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rat aortic smooth muscle cells,RASM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油红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三油酸甘油酯对RASMC增殖的影响。结果:油红染色结果显示三油酸甘油酯使RASMC失去原来长梭形外观,胞体变大;三油酸甘油酯浓度越高变化越明显,2 000 mg/dl已无正常细胞存在。三油酸甘油酯对RASMC增殖的影响与作用时间及三油酸甘油酯的浓度密切相关。在24 h≤125 mg/dl,表现为抑制增殖作用;24 h≥250 mg/dl及48~72 h≤500 mg/dl,表现为促进增殖作用,其中24 h,1 000 mg/dl时增殖率最大约为115.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P=0.002);48~72 h〉500 mg/dl及96~144 h,62.5~2 000 mg/dl表现为抑制增殖作用,其中,48、72 h这2个时间点在2 000 mg/dl的增殖率分别较对照组下降42.7%(t=13.08,P=0.000)和65%(t=129.53,P=0.0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式周期结果表明,三油酸甘油酯组G0/G1期的百分比较对照组降低,而S期百分比增高。流式凋亡结果为,除了24 h和144 h外,其余各时间点的凋亡率较对照组降低,其中72 h及120 h的凋亡率分别为1.1%(F=14.39,P=0.019),0.7%(F=9.96,P=0.03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变化方向一致。结论:三油酸甘油酯对RASMC增殖的影响是双向的,即在低浓度短时间及高浓度长时间的抑制增殖作用,在中间合适的浓度及时间表现为促进增殖作用;细胞增殖周期试验结果也支持三油酸甘油酯具有一定的促进或抑制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高浓度脂质对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诱导细胞的增殖或凋亡作用,可能共同参与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数目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油酸甘油酯 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信号转导机制及信号转导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明星 王勇 +2 位作者 蒋德旗 王艳 喻珊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5-610,共6页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以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特征,最终导致右心功能严重受限、衰竭甚至死亡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其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以肺血管重构为特点,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在外周血管的异常增殖是肺血管重构的主要病理基础。该文主要对参与肺...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以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特征,最终导致右心功能严重受限、衰竭甚至死亡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其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以肺血管重构为特点,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在外周血管的异常增殖是肺血管重构的主要病理基础。该文主要对参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信号转导机制及信号转导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高压 动脉平滑肌细胞 增殖 信号转导机制 信号转导抑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对正常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PCNA和P-ERK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金红芳 田悦 +2 位作者 闫辉 唐朝枢 杜军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0-165,共6页
目的研究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正常大鼠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HR)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oric smooth muscle cell,ASMC)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将正常大鼠及SHR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分为实验组... 目的研究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正常大鼠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HR)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oric smooth muscle cell,ASMC)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将正常大鼠及SHR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中分别加入浓度为(10^-5~10^-3)mol·L^-1 H2S供体的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ifide,NaHS)或浓度为(2~10)mmol·L^-1胱硫醚-γ-裂解酶抑制剂的炔丙基甘氨酸(DL-propargylglycine,PPG),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以蛋白质印迹法观察6、12、18和24h时间点的平滑肌细胞中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和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NaHS对正常大鼠ASMC增殖及p-ERK蛋白表达无影响。PPG显著促进正常大鼠ASMC增殖及p-ERK蛋白表达。NaHS显著抑制SHR的ASMC增殖及p-ERK蛋白表达。PPG显著促进SHR的ASMC增殖及p-ERK蛋白表达。结论内源性H2S下调可促进正常大鼠及SHR的ASMC增殖,而外源性补充H2S可抑制SHR的ASMC异常增殖,ERK信号途径可能介导H2S抑制ASMC增殖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增殖 磷酸化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边莲生物碱抑制内皮素-1诱导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婧婧 范秀珍 +4 位作者 刘尚明 任冬梅 陈融 李莉 胡维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半边莲生物碱(LCLA)对内皮素-1(ET-1)诱导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3H]-TdR掺入、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Fura-3/AM荧光探针标记方法检测VSMC增殖;并用台盼蓝拒染、... 目的:探讨半边莲生物碱(LCLA)对内皮素-1(ET-1)诱导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3H]-TdR掺入、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Fura-3/AM荧光探针标记方法检测VSMC增殖;并用台盼蓝拒染、乳酸脱氢酶(LDH)检测方法观察LCLA对VSMC的毒性反应。结果:LCLA(100、200和400mg/L)、BQ-123(10-6mol/L)、ST(10-7mol/L)均抑制ET-1所诱导的VSMC增殖(均P<0.05):明显降低VSMC的细胞数目、[3H]-TdR掺入量、S期和G2/M期的数目百分比,增加G0/G1期的数目百分比;减弱细胞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强度和Ca2+荧光强度;LCLA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但对VSMC存活率和LDH释放量均没有影响。结论:LCLA浓度依赖性地抑制ET-1所诱导的人脐动脉VSMC增殖,其机制与降低VSMC内Ca2+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边莲属 内皮缩血管肽类 平滑肌 细胞增殖 生物碱抑制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大鼠动脉损伤后早期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可降低内膜肥厚 被引量:4
16
作者 舒强 石恩金 +1 位作者 蒋健 凌光烈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2-465,共4页
目的 :探讨早期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内膜肥厚的关系。方法 :球囊导管损伤大鼠动脉后 ,在不同时期投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temocapril-HCl,10mg·kg-1·d-1) ,观察平滑肌细胞BrdU(5 -溴脱氧尿嘧啶尿苷 )标记率和内... 目的 :探讨早期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内膜肥厚的关系。方法 :球囊导管损伤大鼠动脉后 ,在不同时期投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temocapril-HCl,10mg·kg-1·d-1) ,观察平滑肌细胞BrdU(5 -溴脱氧尿嘧啶尿苷 )标记率和内膜面积。结果 :损伤后动脉中膜平滑肌BrdU阳性细胞出现于术后 2 4h ,BrdU标记率呈双峰期变化 ,第 1期在 1- 3d ,峰值在 2d为 5 3% ,第 2期在 3- 7d ,峰值在 5d为 2 7%。在第 1个增殖期投予temocapril显著抑制第 2个增殖期的BrdU标记率 (0 0 5± 0 0 2 ) % ,对照组为 (4 5 0± 0 2 7) % (P <0 0 1) ,同时也显著抑制了术后10d内膜面积的增加 (10 6 70 1μm2 ± 7713 3μm2 ) (P <0 0 1)。而仅在第 2个增殖期投药 ,则不能抑制内膜面积的增加 (83499 5 μm2 ± 3136 0 0 μm2 ) (P >0 0 5 ) ,其程度与未投药组相当。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动脉损伤 中膜平滑肌细胞 内膜肥厚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蛭素对培养的兔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3
17
作者 周小明 陆再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动脉的中膜平滑肌细胞(SMC)向内膜移行和增殖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的主要原因。为探讨水蛭素预防再狭窄的可能性,本文观察了水蛭素对培养的兔胸主动脉SMC增殖的影响。方法:用4只兔的胸主动脉... 目的:动脉的中膜平滑肌细胞(SMC)向内膜移行和增殖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的主要原因。为探讨水蛭素预防再狭窄的可能性,本文观察了水蛭素对培养的兔胸主动脉SMC增殖的影响。方法:用4只兔的胸主动脉SMC传代培养(5~6代),将水蛭素(1~25μg/ml)加入SMC培养液中,于1、2、3天后进行细胞计数并于6小时后测定氚-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参入的放射性强度每分钟次数(cpm)值。求出各组均数及标准差,采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浓度组的水蛭素均抑制SMC的增殖及对3H-TdR的摄取,且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P<0.05或P<0.01。结论:水蛭素抑制培养的兔动脉SMC的增殖,这为水蛭素可能用于预防以SMC增殖为基础的再狭窄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平滑肌细胞 水蛭素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myb和反义myc寡核苷酸对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其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
18
作者 杨和平 涂玉林 +4 位作者 杨永宗 董薇 李岱宗 周爱儒 汤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242-242,共1页
反义myb和反义myc寡核苷酸对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其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衡阳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杨和平,涂玉林,杨永宗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研究所董薇,李岱宗,周爱儒,汤健动脉粥样硬化、再狭窄和高血压血管中都存在着平滑肌... 反义myb和反义myc寡核苷酸对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其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衡阳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杨和平,涂玉林,杨永宗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研究所董薇,李岱宗,周爱儒,汤健动脉粥样硬化、再狭窄和高血压血管中都存在着平滑肌细胞(SMCs)增殖,而c-my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细胞增殖 MYB MYC 核苷酸对 抑制作用 再狭窄 心血管病研究 内皮素 汤健 增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防己碱对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李庆平 陆泽安 饶曼人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5-149,共5页
探讨了粉防己碱 (Tet)抑制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AVSMC)增殖的作用 ,MTT法分析细胞增殖 ,[3 H]TdR参入法分析细胞DNA合成 .结果显示 :①肾血管性高血压〔RH ,二肾一夹 (2K1C)术后18周〕大鼠AVSMC超微结构呈典型的合成细胞特征 ;... 探讨了粉防己碱 (Tet)抑制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AVSMC)增殖的作用 ,MTT法分析细胞增殖 ,[3 H]TdR参入法分析细胞DNA合成 .结果显示 :①肾血管性高血压〔RH ,二肾一夹 (2K1C)术后18周〕大鼠AVSMC超微结构呈典型的合成细胞特征 ;②RH大鼠AVSMC具有更活跃的增殖倾向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和去甲肾上腺素 (NE)刺激下指数增长期细胞数和在NE刺激下的AVSMC生长率均明显增高 ;③Tet(50mg·kg- 1·d- 1,po ,2K1C术后 9周始 ,连续 9周 )治疗组的AVSMC对NE和AngⅡ诱导的细胞增殖反应性和生长率较RH组明显降低 ;④对RH组和伪手术组大鼠的AVSMC ,Tet(0 .1~ 10μmol·L- 1)体外给药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NE或AngⅡ诱导的增殖和 [3 H]TdR参入 .研究表明 ,RH大鼠AVSMC对NE和AngⅡ促增殖作用敏感性及反应性增高 ;Tet可降低其对NE和AngⅡ的反应性 ,抑制AVSMC增殖和DNA合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碱 高血压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明胶酶A及其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晓纲 陈君柱 +4 位作者 朱建华 郑良荣 张芙荣 陶谦民 张芸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524-1528,共5页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 (H2 O2 )对体外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和明胶酶A(MMP - 2 )、及其抑制因子 (TIMP - 2 )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先用四甲基偶氮唑 (MTT)法筛选出H2 O2 对VSMC的毒性作用浓度和增殖作用浓度 ,在此基础上...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 (H2 O2 )对体外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和明胶酶A(MMP - 2 )、及其抑制因子 (TIMP - 2 )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先用四甲基偶氮唑 (MTT)法筛选出H2 O2 对VSMC的毒性作用浓度和增殖作用浓度 ,在此基础上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测定H2 O2 对MMP - 2、TIMP - 2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H2 O2 浓度大于 30 0 μmol/L后显示出对VSMC的致死毒性作用 ;H2 O2 浓度在 0 0 1 - 50 μmol/L内可以刺激VSMC的增殖 ,且呈时间依赖性 ;1 μmol/LH2 O2 、1 0 μmol/LH2 O2 对MMP - 2基因转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不同浓度的H2 O2对TIMP - 2基因转录无明显促进作用。结论 :适当浓度的H2 O2 可以促进VSMC的增殖和MMP - 2mRNA表达 ,但对TIMP - 2mRNA表达无明显作用 ,提示H2 O2 参与了血管重塑的不同病理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血管平滑肌 细胞增殖 明胶酶A 抑制因子基因 表达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