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马克思把握现实的思想进路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周婷
-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5-219,共5页
-
文摘
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对象是现实,"现实"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基石,是马克思与其他哲学决裂的分水岭。研究马克思现实观,重要的一个问题是:马克思是如何转向现实、建立起现实的哲学的,即马克思把握现实的思想进路是怎样的。马克思对现实的把握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的:从对传统的思辨哲学反思与批判,到瓦解了整个思辨哲学体系,进而重构以现实为基础的"新哲学",确立了现实的哲学的重要根基。明确马克思把握现实的思想进路,不仅有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哲学面向现实的方法和路径,更有助于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发生、发展过程,更加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现实观和唯物史观。
-
关键词
现实观
把握现实
思想进路
-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人道主义:把握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关键
- 2
-
-
作者
欧阳明
-
机构
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
-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1-95,共5页
-
文摘
进入90年代,现实主义小说再度崛起,1996、1997两年几乎成为现实主义文学年。但是,在对以何申、刘醒龙、谈歌、梁晓声等人为代表的再度崛起的现实主义小说的评价中却出现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即现实主义小说应不应该有人道主义精神?何申们的小说由于人道主义的...
-
关键词
人道主义
社会主义
现实主义文学
再度崛起的现实主义小说
把握现实
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刘醒龙
-
分类号
B82-061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论理论服务于现实的思想前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贺来
-
机构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3期19-24,共6页
-
文摘
理论研究应该面向、关注和服务于现实,这种主张在当今中国的大多数理论研究者那里已获得巨大的共鸣,并逐渐达成广泛的共识,它反映了理论工作者们对于当前中国火热的现实生活急切的参与热情,反映了人们对理论成为远离现实的抽象玄谈这种学风的强烈不满,这种认识是可贵...
-
关键词
思维方式
人的实践活动
理论服务
世界观
自主性
实践观点
学术规范
马克思主义哲学
把握现实
理论研究
-
分类号
B03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本期编后絮语
- 4
-
-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9-59,共1页
-
文摘
读者可能注意到了,本期我们编发了一组有关社会主义再认识的稿件,但栏目标题却是“社会主义新思维”。这主要在于“再认识”目前似乎更多停留在对过去反思的层面上。而反思过去应与把握现实、着眼未来联系在一起。
-
关键词
编后絮语
社会主义再认识
思过
把握现实
新思维
标题
刊文
“关系”
朋友
“新”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