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实践历程、演进逻辑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家明 李寒梅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74-81,102,共9页
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既具有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功能,也承载着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责任使命。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范式,从实践历程来看,我国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经历了制度初创、探索、改革、规范和完善五个阶段;从演... 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既具有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功能,也承载着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责任使命。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范式,从实践历程来看,我国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经历了制度初创、探索、改革、规范和完善五个阶段;从演进逻辑来看,制度环境制约着技能人才评价制度设立,路径依赖驱动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强化,关键节点影响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变迁。展望未来,利益相关主体应遵循结构逻辑和历史逻辑,进一步优化制度供给,保障制度实施,推动制度创新,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服务技能型社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人才评价制度 技能社会 制度逻辑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向度
2
作者 周志艳 陈新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5-38,共4页
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是其本体职能价值、社会职能价值和服务合作价值的体现。高职院校在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中,应以技能供给为关键点,促进学生技能个性发展;以德技并修为落脚点,夯实学生职业技能素质... 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是其本体职能价值、社会职能价值和服务合作价值的体现。高职院校在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中,应以技能供给为关键点,促进学生技能个性发展;以德技并修为落脚点,夯实学生职业技能素质;以校企合作为着力点,推动技能人才培养创新;以创新创业为突破点,增强学生就业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技能社会 技能供给 德技并修 校企合作 创新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职普融通:技能危机、价值重构与实现路径——基于个体、社会与文化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1-38,共8页
技能型社会建设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提出时代挑战。面对职普割裂导致技能片面化发展、技能错配与文化价值遮蔽等三重危机。职普融通应从个性化价值回归、社会化价值彰显以及文化化价值升华等三个方面重构价值框架,形成技能型社会公民... 技能型社会建设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提出时代挑战。面对职普割裂导致技能片面化发展、技能错配与文化价值遮蔽等三重危机。职普融通应从个性化价值回归、社会化价值彰显以及文化化价值升华等三个方面重构价值框架,形成技能型社会公民的全面发展、人力资本增值和技能文化建构等三重维度框架体系,进而构建职普融通的现实进路。一是构建技能型社会公民素养培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融通、协同发展;二是构建制度政策、教育系统和校企合作等三个维度的社会支持,赋能技能型社会的技能供给;三是构建社会文化观念、职普选择文化、职普治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四维度技能文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社会 职普融通 人的全面发展 技能型人力资本 技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路径及融合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伍俊晖 姜烨韵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4,共9页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及社会投资型国家理论,职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为技能型社会的形成培养扎根区域、融入产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分析当前校企协同育人的现状,创新性地从“五金”角度探索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校企协同育...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及社会投资型国家理论,职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为技能型社会的形成培养扎根区域、融入产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分析当前校企协同育人的现状,创新性地从“五金”角度探索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的实施路径,并从紧密度、参与度、适配度、成效度、满意度五个维度,构建校企协同育人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全要素监测、剖析、反馈、提升校企协同育人质量,推动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更好地满足产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社会 高职教育 校企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学历社会到技能社会:职普关系的社会转向
5
作者 王茜雯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6-14,共9页
职普关系属于社会学范畴,受其他社会子系统制约,应放在大的社会结构中来研究。我国在从学历社会迈向技能社会的进程中,技能优先逐渐取代文凭优先,职普关系也随之发生转变。运用功能论、冲突论、互动论、交换论等社会学理论工具,分析发... 职普关系属于社会学范畴,受其他社会子系统制约,应放在大的社会结构中来研究。我国在从学历社会迈向技能社会的进程中,技能优先逐渐取代文凭优先,职普关系也随之发生转变。运用功能论、冲突论、互动论、交换论等社会学理论工具,分析发现技能社会建设可以通过重构教育功能、重建社会制度、重组教育关系以及重塑教育交换价值,消除学历社会存在的职普间的价值失衡、二元对立、互动障碍、马太效应等现象,促成平等持续、和谐互通的职普关系。与此同时,也要注意规避从学历社会到技能社会的职普关系转向中可能发生的“文凭无用”“利益冲突”“技能窄化”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普关系 技能社会 学历社会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困境、动力与机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新文 陈忠根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36,共7页
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高职院校被赋予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当前高职院校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面临思想与文化的桎梏、实践与政策的局限、主体与要素的缺失等问题。高职院校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在于在发展目标中寻找共同点、在发展路径... 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高职院校被赋予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当前高职院校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面临思想与文化的桎梏、实践与政策的局限、主体与要素的缺失等问题。高职院校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在于在发展目标中寻找共同点、在发展路径中寻找契合点、在发展重点中寻找融合点。其内生动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体现本质性的技能供给力、突出类型化的跨界融合力和增强适应性的质量保障力。其需要的有效服务机制包括多元协同、市场响应、职能再建和主体优先四种,从而凝聚内外合力,提升供给效能,强化育训一体,凸显终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技能社会建设 内生动力 有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接现实与未来:高职院校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的可能作为 被引量:6
7
作者 周志艳 陈新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4-22,共9页
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高职院校到底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这需要对技能型社会的需求和高职院校的能力进行分析后才能回答。结合对技能型社会需求与高职院校能力的分析认为,高职院校在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中的可能作为就是链接现实与未来。... 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高职院校到底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这需要对技能型社会的需求和高职院校的能力进行分析后才能回答。结合对技能型社会需求与高职院校能力的分析认为,高职院校在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中的可能作为就是链接现实与未来。在综合考虑现实社会需要和教育终极追求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重点致力于在三个领域有所作为:一是多维目标下的技能供给;二是大职教观下的技能服务;三是数字化转型下的技能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技能社会 技能供给 技能服务 技能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问题背景、结构设计与路径规划 被引量:35
8
作者 徐国庆 孙帅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技能型社会建设”课题的提出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重要事件,它使职业教育发展从系统建设内部要素,转向了系统建设外部社会条件,核心任务是通过建设技能型社会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条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深层社会问... “技能型社会建设”课题的提出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重要事件,它使职业教育发展从系统建设内部要素,转向了系统建设外部社会条件,核心任务是通过建设技能型社会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条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深层社会问题,满足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技能形成过程包括四个关键环节,即理性的教育选择、丰富的技能训练机会供给、有效的技能配置与合理的技能劳动成果认定,它们构成了技能型社会的基本结构。合理的教育选择观念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逻辑起点,对教育选择观念产生关键性影响的因素存在于技能训练机会供给、技能配置、技能劳动成果认定这三个环节。技能型社会建设,要根据各因素相互作用关系聚焦问题解决关键点,根据各因素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规划建设进程,根据各因素的职能归属规划技能型社会建设任务落实主体,根据各因素作用的性质设计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社会 问题 结构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中国特色议题及其理论拓展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星 王雪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2,共11页
“技能型社会”作为本土原创性概念尤其需要关注中国技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的特色议题,这是其能否有效解释中国现实问题的关键。在中国技能型社会建设进程中,“社会”角色定位、劳动力市场的体制分割,以及城乡分化是其中值得重点关注的... “技能型社会”作为本土原创性概念尤其需要关注中国技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的特色议题,这是其能否有效解释中国现实问题的关键。在中国技能型社会建设进程中,“社会”角色定位、劳动力市场的体制分割,以及城乡分化是其中值得重点关注的特色议题。从跨学科的“大职业教育主义”视角对中国职业教育体系支撑技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的本土事实展开深入实证分析,才能从理论上丰富和充实“技能型社会”概念的适应性和解释力,也才能更好地从实践中探寻中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本土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社会 体制分割 城乡分化 大职业教育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与技能型人才就业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杨钋 姜琳丽 徐斯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8,共16页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应对技能短缺挑战的核心战略,其劳动力市场发展目标包括公众技能水平显著提升;产业、行业、岗位技能短缺情况明显改善;技能空间配置日趋合理。有效技能供给是达成这些目标的关键,它的实现依赖于职业教育体系、劳动...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应对技能短缺挑战的核心战略,其劳动力市场发展目标包括公众技能水平显著提升;产业、行业、岗位技能短缺情况明显改善;技能空间配置日趋合理。有效技能供给是达成这些目标的关键,它的实现依赖于职业教育体系、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发展目标的协同发展。实证分析表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扩张提升了全社会的技能人才供给总规模。高职毕业生的初次就业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能人才的产业转移、行业配置、岗位供给和空间分布,毕业生向高技能人才的转型受到数字/平台经济、零工经济和新就业形态的影响。为提升职业教育对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支持力度,需进一步研究劳动力市场形态的新变化及其对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人才配置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合理的技能型社会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社会 职业教育 有效技能供给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历史脉络、内在逻辑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秀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6,共9页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产业结构转型背景下提高社会整体技能质量水平的战略举措。社会的技能供给与需求两端的匹配关系决定着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整体效果。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协调技能供需关系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梳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产业结构转型背景下提高社会整体技能质量水平的战略举措。社会的技能供给与需求两端的匹配关系决定着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整体效果。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协调技能供需关系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梳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历史,发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主要经历了技能供需高度匹配、偏向失配、走向适配三大阶段,分别对应的是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制度、“双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三大形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通过提升职教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评价技能拥有者的技能水平、保障职教毕业生的职业生涯、为技能利益相关者带来好处等逻辑路径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应从适当设计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设思路、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技能型社会建设融于一体两方面着手,深入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服务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社会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双证书 1+X证书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型社会背景下职业教育社会认同提升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衡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0,共6页
基于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研究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助力推动经济社会快速有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症结。通过系统梳理技能型社会和职业教育社会认同逻辑的价值意蕴,分析技能型社会产业需求... 基于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研究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助力推动经济社会快速有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症结。通过系统梳理技能型社会和职业教育社会认同逻辑的价值意蕴,分析技能型社会产业需求特征与职业教育困境,以问题为导向,提出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路径选择,践行职业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初心和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社会认同 技能社会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型社会建设中的“建设”:行业企业的用人之道 被引量:6
13
作者 郝天聪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建设技能型社会,是推动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技能型社会的建设不仅是一个未来愿景,而且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行业企业等不同主体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围绕技能型社会建设这一问题域,形成四大核心问题,即技能积累问... 建设技能型社会,是推动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技能型社会的建设不仅是一个未来愿景,而且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行业企业等不同主体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围绕技能型社会建设这一问题域,形成四大核心问题,即技能积累问题、技能更新问题、技能保护问题和技能评价问题。行业、企业在解决上述核心问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行业企业的用人之道关乎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成效。分析美国、德国、中国等几个代表性国家行业企业的用人之道,可以发现,各国在解决技能积累、技能更新、技能保护、技能评价问题上存在重要差异,对于明确新时期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方向具有重要启示。为帮助我国更快地建成技能型社会,面向未来,需要重构行业企业的用人之道。在技能积累方面,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开展有组织的技能创新活动。在技能更新方面,制定技能型人才阶段式培养计划,充分开发行业企业技能培训功能。在技能保护方面,处理好技术进步与技能发展之间的关系,发挥相互之间的互补作用。在技能评价方面,完善科学可操作的技能等级评价制度,加强技能评价结果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社会 行业企业 技能积累 技能更新 技能保护 技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人才贯通培养:价值、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9
14
作者 武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17-21,共5页
建设技能型社会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现实需要,更是全面提升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面向技能型社会建设,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人才贯通培养表现出培育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筑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价值取向... 建设技能型社会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现实需要,更是全面提升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面向技能型社会建设,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人才贯通培养表现出培育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筑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价值取向。然而,人才培养层次定位模糊、教育资源横纵衔接局限和专业教学评价标准贫乏等问题凸显,成为制约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人才贯通培养的核心症结。对此,应紧扣教育类型特色,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层次定位;加强院校交流协作,完善教育资源横纵衔接渠道;建立联合管理机制,打造专业教学评价标准体系,以切实保障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人才贯通培养顺利开展,助推技能型社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社会 “中高本衔接” 人才贯通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的现实问题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莉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既是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技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依托政策支撑体系初步形成、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扩大、新旧动能快速转换和供给侧改革加速演进等多重背景,审视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创新...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既是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技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依托政策支撑体系初步形成、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扩大、新旧动能快速转换和供给侧改革加速演进等多重背景,审视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的具体实践路径:以建设职业教育专业集群为“先手棋”,推动专业与产业相衔接;以打造财力支撑体系为“关键棋”,增强资金保障力度;以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为“保障棋”,强化教育资源供给;以激发多元主体合力为“致胜棋”,搭建创新发展生态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 技能社会 技术技能型人才 职业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技能型社会建设:特征趋势、逻辑机理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3
16
作者 贺会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3-11,20,共10页
构建技能型社会是我国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总战略,对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缓解技能人才供需矛盾、培植技能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技能社会建设呈现人才供需结构性错位和U型极化效应特征,以及技能文化缺失、产... 构建技能型社会是我国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总战略,对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缓解技能人才供需矛盾、培植技能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技能社会建设呈现人才供需结构性错位和U型极化效应特征,以及技能文化缺失、产教融合乏力、预警机制失位和人才生态失衡等问题。为此,需要从理论、社会和现实三层逻辑上进行深层剖析,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提出对策并优化路径。通过资源挖掘、制度框架和宣传矩阵多角度营造技能文化社会氛围,激发企业活力,创新“洋葱结构”环链互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机制构建三螺旋融合技能人才培养命运共同体,构建数据共享平台,打造具有动态调整修复功能的技能人才社会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技能社会 特征趋势 逻辑机理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型社会外来低学历劳动者的教育价值与优化策略——基于生物人-经济人-知识人的假设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旭东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3,共10页
建设技能型社会是浙江共同富裕先行与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的重要基础。浙江作为沿海发达省份,近年来人口流入呈现出一种高学历人才和低学历人口交错互动性强、低学历人口占比大、中青年劳动人口居多、留住转化率高的特征,由此对技能型... 建设技能型社会是浙江共同富裕先行与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的重要基础。浙江作为沿海发达省份,近年来人口流入呈现出一种高学历人才和低学历人口交错互动性强、低学历人口占比大、中青年劳动人口居多、留住转化率高的特征,由此对技能型社会建设带来新的教育需求。研究立足浙江本土实际,基于生物人-经济人-知识人的假设,探索外来低学历劳动者的教育价值与优化策略,构建基于能力导向的核心技能教育模型,营造“多路径协同”育人共同体实践形态,为实现技能型社会外来低学历劳动者的高质量教育服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社会 外来低学历劳动者 技能教育 生物人 经济人 知识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型社会争论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杨勇 祝巧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5-11,共7页
技能型社会建设与高低技能均衡、人力资本理论和技能偏向理论有密切关系。技能均衡理论对于高(低)技能均衡的概念、高(低)技能均衡的国家标签、低技能职业发展有不同观点;人力资本理论中关于职业教育能否增加工资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技能型社会建设与高低技能均衡、人力资本理论和技能偏向理论有密切关系。技能均衡理论对于高(低)技能均衡的概念、高(低)技能均衡的国家标签、低技能职业发展有不同观点;人力资本理论中关于职业教育能否增加工资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是否复制社会阶级等方面有不同意见;技能偏向理论关于技术发展是否增加技能需求、技术是否是影响技能需求唯一因素、技能与教育是否存在竞赛等方面有不同观点。高职教育要精准把握技能社会的发展趋势,正确对待低技能职业,改善高职教育的政策环境,建立高技能高绩效的企业管理制度,培养高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社会 高(低)技能均衡 人力资本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以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广芝 袁文菊 +1 位作者 孙留霞 赵鸿璋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5期124-128,共5页
[目的]围绕技能型社会建设人才的需求,探索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方法]以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为例,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结合本专业教学特点与人才培养的方向,深挖技能人才培养的方... [目的]围绕技能型社会建设人才的需求,探索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方法]以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为例,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结合本专业教学特点与人才培养的方向,深挖技能人才培养的方法,采取先进教育理念,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共建校企协同双循环育人的新模式。[结果]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深化改革与校企协同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实现了由理论教学向实践技能型教学的转化,破解了技能型社会建设中人才培养的瓶颈。[结论]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应瞄准技能型社会人才的要求,把课程标准与企业岗位标准进行精准对接,更有利于培育社会、企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社会 高职院校 现状 畜牧兽医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技能型社会建设政策特征与审思——基于46份区域技能型社会建设政策文本的分析
20
作者 韩永强 王莉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40,共9页
运用内容分析法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46份区域技能型社会建设政策文本的分析表明,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积极运用政策工具,汇聚多方力量,发挥内外优势,擘画具有本区域特色的技能型社会建设图景。相关政策从理念、目标、举措等方面为推进区域... 运用内容分析法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46份区域技能型社会建设政策文本的分析表明,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积极运用政策工具,汇聚多方力量,发挥内外优势,擘画具有本区域特色的技能型社会建设图景。相关政策从理念、目标、举措等方面为推进区域技能型社会建设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引,但在政策供给、技能培训制度内部融通、政策激励举措、技能“培养—应用—转化”衔接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未来应进一步加大政策供给,增进职业培训与职业学校教育的协调融通,优化政策激励举措,增强技能培养、应用与转化的衔接性,以更好地发挥区域技能型社会建设政策对实践行动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社会 区域技能社会建设 政策文本 政策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