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技能形成模式的制度共性与差异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玉珠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21,共7页
“高技能形成”是指一国的企业生产对技能依赖程度较高、企业员工技能水平较高、工资待遇相对较好这样一种状态。高技能形成模式包括德国社会合作模式、新加坡国家主导模式等。比较发现,两国高技能形成模式的演化均经历了“国家介入”... “高技能形成”是指一国的企业生产对技能依赖程度较高、企业员工技能水平较高、工资待遇相对较好这样一种状态。高技能形成模式包括德国社会合作模式、新加坡国家主导模式等。比较发现,两国高技能形成模式的演化均经历了“国家介入”的过程,其制度变迁中具有共同的关键行动者:政府、雇主、工会,其技能形成均具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技能供应内容与产业发展需求密切相关、技能评价均以技能水平认证为主、技能工人工资待遇有保障且能体现技能水平差异。这些共性支撑了两个国家的高技能形成模式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当然,二者也在技能评价证书形式、技能供应主体、合作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借鉴国际经验,建构我国高技能形成制度,应重在学核心,而非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形成 技能形成模式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生产体制创新与技能形成模式选择——兼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高技能路线
2
作者 王建 《职业技术教育》 2005年第12期5-9,共5页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键在于发展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工人技能.制造业发达国家企业的成功,在于有一整套使技能形成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和良好运作的制度与机构.从技能分布结构与形成模式、制约技能形成模式的制度安排等方面,研究美、德、日...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键在于发展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工人技能.制造业发达国家企业的成功,在于有一整套使技能形成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和良好运作的制度与机构.从技能分布结构与形成模式、制约技能形成模式的制度安排等方面,研究美、德、日等国家制造业生产体制的创新与技能形成模式选择,可对振兴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技能形成模式与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生产体制 技能形成模式 东北老工业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生产体制创新与技能形成模式选择——兼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高技能路线(二)
3
作者 王建 《职业技术教育》 2005年第16期5-7,共3页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键在于发展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工人技能.制造业发达国家企业的成功,在于有一整套使技能形成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和良好运作的制度与机构.从技能分布结构与形成模式、制约技能形成模式的制度安排等方面,研究美、德、日...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键在于发展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工人技能.制造业发达国家企业的成功,在于有一整套使技能形成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和良好运作的制度与机构.从技能分布结构与形成模式、制约技能形成模式的制度安排等方面,研究美、德、日等国家制造业生产体制的创新与技能形成模式选择,可对振兴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技能形成模式与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生产体制 技能形成模式 东北老工业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尼时代技能社会的职业教育构建:欧盟四国技能形成模式比较研究
4
作者 修南 《外国教育研究》 2025年第8期59-78,共20页
在技能社会积极应对“巴尼时代”社会变革,重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其走向技能社会转型进程中,技能形成发挥了关键作用。技能形成作为技能社会的社会化过程,主要存在集体主义、分隔主义、国家主义和市场主义四种模式。依据构建的主体权责... 在技能社会积极应对“巴尼时代”社会变革,重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其走向技能社会转型进程中,技能形成发挥了关键作用。技能形成作为技能社会的社会化过程,主要存在集体主义、分隔主义、国家主义和市场主义四种模式。依据构建的主体权责、制度设计和社会后果分析框架,深入剖析丹麦、波兰、法国和爱尔兰的四国技能形成模式的历史演变,可发现这四种模式呈现出不同特点与社会后果。然而,在“巴尼时代”,不同技能形成模式展现出相同趋势,即均通过构建国家适度管控的技能形成新型生态格局,塑造多元主体协同联动的技能供给长效机制,健全国家本位政策导向的技能形成制度设计,营造以尊崇技能为核心要义的技能文化体系等途径,推动技能社会的职业教育构建。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在于,可通过强化政府统筹与适度管控,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完善成本分担、社会保障及资格认证等制度,培育尊崇技能文化氛围等路径,重构“巴尼时代”技能社会的结构与秩序,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尼时代 技能社会 职业教育 技能形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