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动态估算与变动机理分析:来自“技术-资本错位”视角的新解释
1
作者 徐宁 丁一兵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43,共15页
近年来,中国承受着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增长的走势愈发模糊和难以判断。为此,本文构建了一个时变混频动态因子模型,实时测算了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并采用C-D生产函数对其进行要素分解。结果发现: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系统性下移... 近年来,中国承受着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增长的走势愈发模糊和难以判断。为此,本文构建了一个时变混频动态因子模型,实时测算了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并采用C-D生产函数对其进行要素分解。结果发现: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系统性下移是由劳动投入减少、资本深化减缓和技术进步衰退共同造成的,该经济表象具有复杂性,其中既有可修复因素亦有不可修复因素。而从影响强度来看,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的主导诱因是全要素生产率衰退,它是由短期内的“技术-资本错位”引发的阶段性现象,可以通过适度的政策引导予以修正。因此,未来的经济发展不仅要重视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而且要关注技术与资本的匹配关系,真正做到资本与技术的融合,从而助力中国经济重返中高速良性增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经济增长 率带有随机波动的时变混频动态因子模型 技术-资本错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减排量认可度影响煤电CCUS技术经济可行性的沙盘推演
2
作者 蔡斌 陈绎弛 +3 位作者 谢诗泽 杨明煜 李铖炜 薛禹胜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105,共10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电力系统低碳转型必不可少的支撑技术之一,但目前中国尚未出台相关的政策机制来认定CCUS的碳减排量。这使得当前煤电CCUS仅可从有限的实物CO_(2)市场中获得部分经济收益,而无法在碳排放市场上获得碳减排...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电力系统低碳转型必不可少的支撑技术之一,但目前中国尚未出台相关的政策机制来认定CCUS的碳减排量。这使得当前煤电CCUS仅可从有限的实物CO_(2)市场中获得部分经济收益,而无法在碳排放市场上获得碳减排收益,抑制了煤电CCUS技术的投资积极性,不利于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本文搭建了颗粒度精细至机组级的中长期电源结构转型技术-经济-排放仿真模型,以年为时间步长,实现了CCUS煤电厂的发电量、排放量、捕集量、利用量、封存量、各类成本以及各类收益指标中长期时序轨迹的仿真推演,并据此量化分析了碳封存量与碳利用量的碳减排量认可度系数对煤电CCUS经济性的影响,实现了给定CCUS政策目标(如确保CCUS收支平衡)下的碳封存量和/或碳利用量的认可度系数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对CCUS碳减排量给予认可将能够改善煤电CCUS的经济效益,本文提出的CCUS碳减排量认可度计算方法可根据政策目标、碳排放成本、CCUS成本等因素的变化而动态更新碳封存量和/或碳利用量的碳排放认可度标准,支撑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助力煤电CCUS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转型 CCUS技术 混合仿真 技术-经济-排放仿真模型 减排量认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荷-储碳流模型的电力系统双层优化调度
3
作者 余洋 夏雨星 +3 位作者 陆文韬 刘霡 高世轩 陈东阳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88-2299,共12页
为减少高耗能机组出力,同时增加风电消纳能力,考虑负荷和储能两类灵活调用资源,提出基于荷-储碳放流模型的电力系统双层经济低碳优化调度方法。基于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分别建立负荷和储能设备的碳排放流模型;设计考虑荷-储协同优化... 为减少高耗能机组出力,同时增加风电消纳能力,考虑负荷和储能两类灵活调用资源,提出基于荷-储碳放流模型的电力系统双层经济低碳优化调度方法。基于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分别建立负荷和储能设备的碳排放流模型;设计考虑荷-储协同优化的低碳调度策略,在负荷侧建立基于负荷节点碳势的电-碳耦合价格需求响应模型,同时鉴于荷侧降碳调节的局限性,在储能侧建立基于碳流模型的低碳调度策略,实现荷-储协同低碳调度策略;考虑经济性和低碳性,建立包含上层经济调度、下层低碳调度的双层优化调度模型。通过改进IEEE-14节点系统对优化调度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调度方法在保证经济性的同时,减少了弃风,并降低了高耗能机组出力,从而有效降低了全系统的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 需求响应 低碳经济调度 - -碳耦合模型 风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DC模型的冬小麦-夏玉米农田滴灌施肥优化措施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陈静 王迎春 +3 位作者 李虎 王立刚 吴永常 韦文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0-212,共13页
【目的】滴灌施肥是一种具有节水、节肥等优点的水肥一体化田间管理措施,然而其对N_2O排放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针对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方式—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优化设计适宜的滴灌施肥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水肥资源利用效率... 【目的】滴灌施肥是一种具有节水、节肥等优点的水肥一体化田间管理措施,然而其对N_2O排放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针对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方式—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优化设计适宜的滴灌施肥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水肥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方法】在山东桓台冬小麦-夏玉米典型农田上设置试验,进行不同灌溉系数和不同施氮量处理对农田土壤N_2O排放和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根据田间实测数据对DNDC模型进行校正和验证,利用验证后的模型定量评估滴灌施肥对N_2O排放的影响,综合考虑作物产量和N_2O减排效果和经济效益,最终提出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体系的优化滴灌施肥措施。【结果】DNDC模型具备模拟滴灌施肥一体化管理措施下冬小麦、夏玉米生长情况和产量的能力,模型校正后能较好地模拟滴灌施肥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N_2O排放特征。在田间试验筛选出的最佳滴灌量和施氮量的基础上设置不同的滴灌量、施氮量以及玉米季施氮次数、施氮时间模拟情景,经过模型情景模拟最终筛选出的最优滴灌施肥措施是冬小麦季分4次滴灌施肥,滴灌量130 mm,随水施N 189 kg/hm^2,夏玉米避开雨季分4次滴灌施肥,滴灌量19 mm,随水施N 231 kg/hm^2。该模型模拟出的最优措施能够在不影响作物产量的基础上比田间试验筛选出的最佳滴灌和施氮量处理减少16%的N_2O排放。【结论】与当地习惯漫灌撒肥措施相比,优化后的滴灌施肥管理全年共节水58.6%、减氮30.0%、减少50%N_2O排放,同时净收益增加了1336.41元/hm^2,增加投资部分的收益率为230.34%,远大于部分预算法中100%的新技术采用标准。研究结果可为滴灌施肥技术在华北农田推广应用提供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 滴灌施肥 DNDC模型 N2O排放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碳交易市场对中国经济-能源-气候系统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25
5
作者 闫云凤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9,共8页
国际气候谈判中,美国等发达国家把中国承诺强制减排目标作为其加入全球减排协定的前提,那么如果我国加入全球碳交易市场,将会对我国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基于Ramsey最优增长模型和博弈论思想,构建世界诱导技术变化混合(WITCH)模型,模... 国际气候谈判中,美国等发达国家把中国承诺强制减排目标作为其加入全球减排协定的前提,那么如果我国加入全球碳交易市场,将会对我国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基于Ramsey最优增长模型和博弈论思想,构建世界诱导技术变化混合(WITCH)模型,模拟评估全球碳交易市场对我国经济-能源-气候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4年(GCM2014情景)和2020年(GCM2020情景)加入全球碳交易市场,到2100年我国GDP比常规情景(BAU情景)下分别减少6.42%和10.22%,说明加入全球碳市场将会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越早加入负面影响越小;2BAU、GCM2014和GCM2020三种情景下,2100年我国总投资分别达到98.48亿美元、85.59亿美元和85.13亿美元,其中我国能源研发投资预计分别为32.9亿美元、82.5亿美元和96亿美元,说明对我国总投资的影响差异不是很大,但对能源技术研发投资却有快速而显著的促进作用;3BAU、GCM2014和GCM2020三种情景下,210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分为270 EJ、247 EJ和254 EJ,说明全球碳交易市场可以减少我国一次能源的总消费,但总量减少不是太显著,却能显著减少我国的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因为GCM2014和GCM2020情景下,2100年煤炭消费仅占到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10%左右,而BAU情景下煤炭仍占59%;4全球碳交易市场可以比较显著的降低我国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5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建立能有效降低全球气温,但不能将气温升幅控制在2℃范围以内。因此,我国要结合本国国情和实际,先建立国内碳交易市场,避免在国际压力下盲目承诺加入全球碳交易市场,至少2020年前我国不应该加入全球碳交易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 经济-能源-气候系统 影响评估 世界诱导技术变化混合(WITC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数字混合仿真技术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19
6
作者 杨洋 肖湘宁 +2 位作者 王昊 刘学忠 吴磊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3-210,223,共9页
论述了混合仿真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对国内外现有的混合仿真平台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总结和比较。在此基础上,从等值模型、相量提取算法、接口位置选择和交互时序4个方面对混合仿真接口技术进行了详细讨论,论述了各方面技术的内涵、方案... 论述了混合仿真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对国内外现有的混合仿真平台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总结和比较。在此基础上,从等值模型、相量提取算法、接口位置选择和交互时序4个方面对混合仿真接口技术进行了详细讨论,论述了各方面技术的内涵、方案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智能电网的发展和"源-网-荷"互动模式,提出将电磁侧系统通过交互接口与信息系统仿真平台相连,构成信息-电磁-机电混合仿真系统,为混合仿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机电暂态 电磁暂态 混合仿真 接口技术 等值模型 相量提取 交互时序 电力-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行业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估计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潘闽 张鹏 张自然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5期58-69,共12页
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估计2001—2015年中国工业行业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普遍高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而后者又普遍高于资本密集型行业;行业开放程度、... 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估计2001—2015年中国工业行业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普遍高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而后者又普遍高于资本密集型行业;行业开放程度、研发密度、产权属性、资本-劳动比、资产负债率、《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及金融危机等因素都会影响资本-劳动替代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劳动替代弹性 工业行业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随机前沿模型 资本密集度 要素替代弹性 偏向性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95)Zr在蚕豆-土壤系统中的迁移动力学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希岳 史建君 +1 位作者 王寿祥 陈传群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1-264,共4页
采用模拟污染物的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95Zr在蚕豆-土壤系统中的迁移、消长和分配动态,并应用库室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方法确定了各体系的拟合方程.结果表明:195Zr由表土进入系统后即在系统中发生迁移,蚕豆主要经根吸收95Zr,然后向其各部... 采用模拟污染物的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95Zr在蚕豆-土壤系统中的迁移、消长和分配动态,并应用库室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方法确定了各体系的拟合方程.结果表明:195Zr由表土进入系统后即在系统中发生迁移,蚕豆主要经根吸收95Zr,然后向其各部位转移和分配.蚕豆植株中95Zr浓度起初随时间迅速增高,在达到某一最大值后开始下降.根中95Zr的浓度显著高于植株其它部位,蚕豆各部位中95Zr的浓度的大小顺序为:根>豆秸>豆壳>豆粒.2土壤中95Zr主要滞留于表层6cm内,其浓度与距土表深度呈单项指数负相关.395Zr在蚕豆-土壤系统中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由多项指数描述.4蚕豆对土壤中的95Zr具有一定的富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土壤系统 放射生态学 迁移动力学 锆95 放射性核素 分室模型 同位素示踪技术 安全性评价 核电站放射性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图及优选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哲 曾维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1-13,共3页
面对能源安全的严峻形势、气候变化的威胁和发展中国家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作为有效识别市场需求、预测技术发展前景和技术发展适宜性的有效工具,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图成为政府和相关研究机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本文通过综述低碳技术发展... 面对能源安全的严峻形势、气候变化的威胁和发展中国家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作为有效识别市场需求、预测技术发展前景和技术发展适宜性的有效工具,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图成为政府和相关研究机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本文通过综述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图构建方法与模型,分析当前研究缺乏全面性、科学性、合理性,指明应用MARKAL模型定量化研究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图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技术 技术路线图 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 MARKA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真与国民经济 被引量:11
10
作者 蒋酂平 谢道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4-17,共4页
讨论了仿真技术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仿真技术与其它技术的关系,介绍了仿真技术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系统仿真 国民经济 虚拟现实 仿真模型 -机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退火-混合蛙跳法的多峰值MPPT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闵轩 江智军 杨晓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5-218,共4页
根据光伏阵列在实际生产中的局部阴影情况建立了光伏阵列的实际生产模型,并针对局部阴影情况导致的多峰值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混合蛙跳法(SA-SFLA)的多峰值功率最高值跟踪技术(MPPT),即在保留混合蛙跳算法跳出局部功率最优点能... 根据光伏阵列在实际生产中的局部阴影情况建立了光伏阵列的实际生产模型,并针对局部阴影情况导致的多峰值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混合蛙跳法(SA-SFLA)的多峰值功率最高值跟踪技术(MPPT),即在保留混合蛙跳算法跳出局部功率最优点能力的同时,引进模拟退火算法来提升跟踪全局功率最大点的速度和精度。最后通过Simulink仿真,证实了该算法进行MPPT多峰跟踪的性能较混合蛙跳法有了显著提高,有益于光伏阵列效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实际生产模型 功率最高值跟踪技术 多峰值 模拟退火-混合蛙跳法 SIMULINK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氯化焙烧-玻璃固化法处理废干电池工艺初探
12
作者 孙庆 史佩红 +2 位作者 郭斌 俞磊 任爱玲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82-86,共5页
针对当前国内外常见的几种废干电池处理技术回收工艺的不足,提出了剪切破碎—真空氯化焙烧—玻璃固化处理干电池新工艺。经对氯化焙烧产物的玻璃固化块做浸出实验,发现剩余废渣对环境的污染大大降低,可以达到国际规定的排放标准。研究... 针对当前国内外常见的几种废干电池处理技术回收工艺的不足,提出了剪切破碎—真空氯化焙烧—玻璃固化处理干电池新工艺。经对氯化焙烧产物的玻璃固化块做浸出实验,发现剩余废渣对环境的污染大大降低,可以达到国际规定的排放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氯化焙烧 玻璃固化法处理锌锰废电池,具有流程短、耗费低、污染小等诸多优点,可将废旧干电池回收利用,产生一定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氯化焙烧-玻璃固化法 废干电池处理技术 排放标准 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煤电CCUS规模化发展的电力转型路径优化
13
作者 蔡斌 秦恺承 +4 位作者 杨明煜 薛禹胜 裴飞 李铖炜 陈绎弛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共10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是煤电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煤电CCUS的规模化发展是电力低碳转型的关键措施之一。基于计及煤电CCUS的电力转型技术-经济-排放仿真模型,在给定的参数条件下...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是煤电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煤电CCUS的规模化发展是电力低碳转型的关键措施之一。基于计及煤电CCUS的电力转型技术-经济-排放仿真模型,在给定的参数条件下对不同的煤电发展路径进行仿真,评估了不同煤电CCUS发展规模下电力转型路径的电力、排放与经济类指标,以总经济代价最小为目标函数比选了最优煤电CCUS发展路径。结果表明:煤电CCUS与新能源的协同发展有潜力降低电力低碳转型的总经济代价;在电力转型优化中不应将某个年份后不再新建煤电作为约束条件,应在给定的参数条件下优化煤电CCUS发展路径并分析其对相关参数的敏感性,并强调应及时根据最新的参数条件更新路径优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电低碳化发展 CCUS规模化 煤电与新能源协同 技术-经济-排放仿真模型 电力转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耦合火电制氢多情景下不同运行策略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京润 杨思宇 +4 位作者 刘庆辉 潘安 王嘉岳 符小贵 余皓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1206,共16页
构建了包含风力发电、火力发电、蓄电池和电解制氢设备的混合能源发电制氢系统模型,探究大规模风-火发电制氢系统在不同运行策略下的经济效益。以700 MW风电场和350 MW火电厂为研究对象,采用绿电制氢、绿电-谷电制氢和绿电-火电制氢三... 构建了包含风力发电、火力发电、蓄电池和电解制氢设备的混合能源发电制氢系统模型,探究大规模风-火发电制氢系统在不同运行策略下的经济效益。以700 MW风电场和350 MW火电厂为研究对象,采用绿电制氢、绿电-谷电制氢和绿电-火电制氢三种策略,建立年利润最大化的混合整数模型,分析不同风力资源和电解槽装机容量下的系统性能,结果表明,风力资源和电解槽容量显著影响系统性能和运行策略的选择。风力充足时,500 MW电解槽容量下绿电-火电制氢最优;风力匮乏时,400 MW容量下绿电-谷电策略在拥有较低碳排放的同时经济性最优。富风季采用绿电-谷电策略,贫风季采用绿电-火电策略的组合方案可在合理碳排放范围内实现最大年利润。此外,还分析了制氢系统投资成本和碳交易机制对氢气价格的影响,发现随着投资成本降低,碳排放相关成本的上升,绿电制氢策略在未来更具有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氢混合能源制氢系统模型 多策略 技术经济分析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发射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段浩 胡宗武 +1 位作者 杨石 黎佑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082-1085,1090,共5页
基于弹性发射系统动力学模型 ,对以膨胀橡胶曲面的收缩释能过程为代表的系统弹性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采用逆解法解决了系统的弹性面 -水流体耦合的动力学求解问题 .利用某特种橡胶材料模量试验数据以及已知的有关参数值 ,通过动... 基于弹性发射系统动力学模型 ,对以膨胀橡胶曲面的收缩释能过程为代表的系统弹性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采用逆解法解决了系统的弹性面 -水流体耦合的动力学求解问题 .利用某特种橡胶材料模量试验数据以及已知的有关参数值 ,通过动力学模型的仿真得出以载体出管速度为代表的系统主要性能指标的估计 .同时探讨了参数的变化对系统主要性能的影响程度 .结果表明 ,弹性发射性能优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发射系统 动力学特性 仿真分析 弹性动力学模型 弹性面-水流体耦合 水下发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发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赜琳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9,共4页
基德兰德与普雷斯科特共同开创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BC理论)获得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RBC理论无论其理论本身还是思想方法都对传统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不但改变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也影响了一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在从经... 基德兰德与普雷斯科特共同开创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BC理论)获得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RBC理论无论其理论本身还是思想方法都对传统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不但改变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也影响了一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在从经济波动的根源、传导机制、理论模型、政策含义及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等方面概述了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框架下将RBC理论与其他宏观经济理论做出了相应比较,最后指出RBC理论在经济周期研究和制定稳定经济政策等方面对我国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RBC模型 经济波动 技术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认识西方的经济增长理论在我国的运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万迈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3年第4期100-101,共2页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只有经济发展了 ,才能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本文重点阐述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
关键词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 人口 技术 教育 哈罗德-多马模型 新古典增长模型 索洛 增长率分解分析 中国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门摇臂铆接压机的动态仿真方法研究
18
作者 何高清 赵柏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8-20,共3页
实际情况中气门摇臂铆接压机构件的变形可能会对铆接精度产生影响,多刚体模型难以满足分析精度要求,因此使用ANSYS和ADAMS建立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对铆接压机构件进行动态分析。为解决ADAMS中难以对有物体发生塑性变形的系统进行仿真... 实际情况中气门摇臂铆接压机构件的变形可能会对铆接精度产生影响,多刚体模型难以满足分析精度要求,因此使用ANSYS和ADAMS建立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对铆接压机构件进行动态分析。为解决ADAMS中难以对有物体发生塑性变形的系统进行仿真的问题,使用DEFORM-3D对压铆过程中铆钉变形进行仿真,以得到的"压模载荷-铆钉被压入长度"曲线作为刚度在ADAMS中建立非线性弹簧力代替铆钉。这种方法使仿真更接近实际,也使仿真结果对铆接压机的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铆接压机 -柔耦合模型 虚拟样机技术 动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众 宋燕萍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40-41,共2页
在现代经济周期理论中,投资波动被认为是导致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对我国经济周期进行划分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乘数-加速数"模型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敛散性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 经济周期波动 投资波动 乘数-加速数模型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的理论演进、内涵特征和发展规律 被引量:77
20
作者 欧阳日辉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5,286,共12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数据要素的应用,数字经济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从层次论来看,数字经济是数字及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消费、分配、流通等经济活动的统称,可以分为新基础设施层、新生产要素层、新生态环境层、新实体经济层、...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数据要素的应用,数字经济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从层次论来看,数字经济是数字及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消费、分配、流通等经济活动的统称,可以分为新基础设施层、新生产要素层、新生态环境层、新实体经济层、新经济形态层。沿着互联、赋能、融合、转型和创新的技术-经济路径,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新技术和新型基础设施重塑了数字经济的商业形态,数字平台成为企业和市场之后资源配置的新型组织模式。在摩尔定律等技术规律的驱使下,数字经济呈现场景化、平台化、生态化、数智化的经济规律,必将经过导入期和拓展期,从协同阶段迈向繁荣成熟的黄金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概念模型 技术-经济范式 规律与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