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的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影响因素组态路径研究
1
作者 彭雪 何琦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2025年第2期44-53,共10页
数字经济时代,探讨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多重影响因素及其组态路径,有利于释放数据潜在价值,提升政府部门电子政务能力及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增长。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构建了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影响因素理论框架。以中国31... 数字经济时代,探讨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多重影响因素及其组态路径,有利于释放数据潜在价值,提升政府部门电子政务能力及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增长。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构建了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影响因素理论框架。以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进行组态路径分析,生成高水平的公共数据开放利用组态路径3条,分别为综合发展型、“技术-组织”推动型和“技术-环境”驱动型。依据结果提出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完善数据标准规范、推广数据授权运营、加强要素协同联动等对策建议,为不同地区因地制宜提升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水平提供参考,促进公共数据的高效利用与价值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 数据开放利用 影响因素 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 组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形成背景、理论渊源及构成框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慧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49,共8页
近年来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技术转型理论成为解决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主导性理论,并形成了多个理论分支。作为其分支之一的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理论,以整个系统为分析对象,将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强调... 近年来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技术转型理论成为解决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主导性理论,并形成了多个理论分支。作为其分支之一的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理论,以整个系统为分析对象,将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强调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之间动态、非均衡的协同演化,推动系统整体的变革与创新,成为当前理解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主流分析框架。为了系统把握这一理论内涵,本文讨论了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的形成背景,从演化经济学、创新社会学、制度理论等多学科角度探讨其理论渊源,系统分析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的构成及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通过上述三个层级之间动态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推动可持续转型的演进过程、阶段特点及表现形式,以期丰富系统创新、可持续发展等的理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 形成背景 理论渊源 理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价值观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研究——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3
作者 李兆广 陈转青 刘芳 《现代农业》 2024年第2期92-105,共14页
农户是否愿意采纳绿色生产技术,关系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基于河南省355户农户调研数据,立足“社会人”假设,整合计划行为理论和价值-态度-行为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PROCESS检验程序,探讨环境价值观和... 农户是否愿意采纳绿色生产技术,关系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基于河南省355户农户调研数据,立足“社会人”假设,整合计划行为理论和价值-态度-行为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PROCESS检验程序,探讨环境价值观和主观规范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检验主观规范的中介作用以及规模经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农户对不同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意愿存在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耕地质量提升与保育技术、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和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2)环境价值观的3个维度中,生态价值观对采纳意愿有直接影响,利他价值观和利己价值观通过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对采纳意愿产生间接影响;(3)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在环境价值观对采纳意愿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4)经营规模在利他价值观和利己价值观分别影响主观规范的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果分析,提出强化农户环境价值观培养、推进绿色乡风文明建设、加快规模经营主体培育以及驱动绿色生产技术创新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价值观 计划行为理论 价值-态度-行为理论 技术采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组织契合的理论基础:价值论和契合论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祯 《管理学家(学术版)》 2012年第10期20-34,共15页
个人—组织契合是组织行为学的核心概念,指个人与组织在价值观上的一致性。本文追溯并总结了个人—组织契合的重要理论基础,这些基础的理论能够为更多个人—组织契合的理论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个人—组织契合的基础理论涉及两个方面,... 个人—组织契合是组织行为学的核心概念,指个人与组织在价值观上的一致性。本文追溯并总结了个人—组织契合的重要理论基础,这些基础的理论能够为更多个人—组织契合的理论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个人—组织契合的基础理论涉及两个方面,有关价值观的理论,以及有关契合的理论,价值观的理论包含价值理论以及价值观与行为关系的若干理论,契合理论是指个人—环境契合理论,价值论和契合论的综合构成了个人—组织契合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组织契合 价值观-态度-行为层次理论 个人-环境契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学习理论:喧嚣中的蠕行 被引量:5
5
作者 郭小兵 王勇 许庆瑞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2003年第4期1-6,34,共7页
在收集和阅读大量组织学习理论文献的基础上 ,对组织学习理论的起源、发展、研究方法和最近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总结 ,以便为国内组织学习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组织学习理论 学习型组织 理论成果 “活动系统” 研究方法 权变理论 心理学 信息理论 系统动态学 心智模式转换理论 直觉-制度框架 组织学习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E理论框架下我国水利工程区块链技术实施障碍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王爱领 左一鸣 孙少楠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2025年第5期228-239,共12页
【目的】区块链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实现面临着诸多困难,潜在的障碍继续扩大实施方面的差距。评估影响区块链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实施的障碍因素对于缩小这种差距尤为重要。【方法】首先,基于文献研究、专家访谈法和技术-组织-环境理论... 【目的】区块链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实现面临着诸多困难,潜在的障碍继续扩大实施方面的差距。评估影响区块链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实施的障碍因素对于缩小这种差距尤为重要。【方法】首先,基于文献研究、专家访谈法和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识别了区块链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实施的障碍因素。其次,采用模糊解释结构模型建模方法,分析区块链技术实施障碍因素的层次结构。最后,利用区间2型模糊AHP方法对各障碍因素进行权重排序。【结果】结果显示:障碍因素EB7和OB2位于结构模型的最底层;权重最大的障碍因素分别为EB1、TB2、TB1和EB2。【结论】结果表明:缺乏专项政策支持和缺乏采用新技术的意愿是最根本的障碍因素;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协作和博弈、水利数据扩展挑战、水利数据安全风险和水利工程的独特性是构成障碍的重要因素。所采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为障碍因素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见解。研究成果可为水利工程区块链技术实施障碍提供一个可靠的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区块链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发展和应用,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障碍因素 区块链技术 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 模糊解释结构模型 区间2型模糊AHP 水利信息化 智慧水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路径研究——基于31个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马婕 叶超杨 毛丽玉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74,共14页
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实现是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TOE)框架,探讨技术、组织和环境3类因素对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组态效应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联动匹配... 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实现是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TOE)框架,探讨技术、组织和环境3类因素对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组态效应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联动匹配关系。基于31个典型茶类农业文化遗产案例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uzzy-sets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FsQCA)的方法挖掘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和驱动路径。研究发现:(1)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实现是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2)高水平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实现是核心条件联带边缘条件发挥作用的结果,其典型模式为“组织环境协同型”“社会资源主导型”和“综合联动型”3种;(3)非高水平与高水平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驱动组合存在非对称性。因此,为促进我国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实现,可以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外在条件因素选择不同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类农业文化遗产 技术-组织-环境框架 价值实现路径 组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电子商务在我国不同规模企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谌楠 刘罡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5-62,共8页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准备度、可感知的收益、可感知的外部压力以及政策法律的支持程度是影响企业采纳跨境电子商务的主要因素,企业规模起部分调节作用。相较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中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准备度与跨境电子商务采纳度的关联更显...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准备度、可感知的收益、可感知的外部压力以及政策法律的支持程度是影响企业采纳跨境电子商务的主要因素,企业规模起部分调节作用。相较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中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准备度与跨境电子商务采纳度的关联更显著;政策法律的支持程度对大型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度的影响比中小企业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子商务 技术-组织-环境框架理论 企业规模 采纳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使用者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刘洪磊 宋久乐 +2 位作者 王广斌 曹冬平 李一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8-128,共11页
近十几年来,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和组织机构的广泛关注和应用。然而,BIM的实际应用效果与它所具有的巨大潜力之间仍具有较大差距。在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指出BI... 近十几年来,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和组织机构的广泛关注和应用。然而,BIM的实际应用效果与它所具有的巨大潜力之间仍具有较大差距。在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指出BIM使用者及其满意度对于BIM应用和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对BIM使用者及BIM使用者满意度进行界定的前提下,基于TOE框架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验证了影响BIM使用者满意度的因素。指出信息质量、高层管理支持和目标管理是影响建设工程项目BIM使用者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BIM使用者满意度 技术-组织-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