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慧乡村视域下技术韧性的证成逻辑与推进方略 被引量:3
1
作者 汤资岚 杨旭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6-95,共10页
风险社会背景下,数字技术在加速治理现代化的同时暗含刚性治理的隐忧。这一悖论崇尚“技术万能论”,遵循“事本主义”行动逻辑,放大了传统“技治主义”的脆弱性,使现代社会无法灵活应对层出不穷的复杂性风险。技术韧性旨在探讨技术的人... 风险社会背景下,数字技术在加速治理现代化的同时暗含刚性治理的隐忧。这一悖论崇尚“技术万能论”,遵循“事本主义”行动逻辑,放大了传统“技治主义”的脆弱性,使现代社会无法灵活应对层出不穷的复杂性风险。技术韧性旨在探讨技术的人本性、包容性和调适性,以公共性增进、主体性建构、场景性塑造、适配性革新来缓和技术刚性的伴生风险。在智慧乡村建设视域下,技术韧性遵循价值重塑、均衡赋权、治理增能及体制同步的演进逻辑,将情境性和过程性因素纳入智慧乡村建设,破除乡村数字化治理对程序和标准的狂热追求。未来应从从内生性提升、适应性发展、风险性规制、整体性建构等维度发力,实现智慧乡村中的技术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乡村 技术韧性 “技治主义”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技术产业链韧性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旻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23,共6页
文章从高技术产业链抵御力、高技术产业链恢复力、高技术产业链更新力、高技术产业链进化力四个方面切入,构建高技术产业链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2012—2022年高技术产业链韧性。在此基础上,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 文章从高技术产业链抵御力、高技术产业链恢复力、高技术产业链更新力、高技术产业链进化力四个方面切入,构建高技术产业链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2012—2022年高技术产业链韧性。在此基础上,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空间计量模型深入解析高技术产业链韧性的区域差距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链韧性表现出波动式攀升趋势,但各区域高技术产业链韧性具有显著差距。从子维度来看,高技术产业链更新力总体差距最大,高技术产业链进化力差距也是我国高技术产业链韧性具有巨大区域差距的主要诱因。从影响因素来看,我国高技术产业链韧性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不同区域间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具有异质性。因此,应持续提升高技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打造高技术产业链更新力协同发展格局、优化高技术产业链空间布局,以提升高技术产业链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产业链韧性 熵权TOPSIS法 抵御力 恢复力 产业链供应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工程结构安全与韧性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
3
作者 高超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21-625,共5页
地下工程结构作为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在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地下工程结构安全与韧性技术的现状进行综述,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介绍了地下工程结构安全性与韧性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地下工程结构作为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在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地下工程结构安全与韧性技术的现状进行综述,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介绍了地下工程结构安全性与韧性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然后从地下结构安全性评估、地下结构抗震韧性技术、地下结构损伤识别与修复等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概述,最后对地下工程结构安全与韧性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结构 安全性 韧性技术 抗震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如何提升高技术制造企业韧性——基于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
4
作者 张洪昌 丁睿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共11页
以数字化转型打造竞争新优势,是我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基于2011—202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高技术制造企业韧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数字化转型对高技术制造企业韧性具有正向... 以数字化转型打造竞争新优势,是我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基于2011—202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高技术制造企业韧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数字化转型对高技术制造企业韧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利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且对于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二,产业链关联在数字化转型和高技术制造企业韧性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在数字化转型和高技术制造企业韧性中起到中介作用。第三,数字化转型与高技术制造企业韧性之间存在门槛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数字化转型和高技术制造企业韧性之间的关系,为制定合理的数字化政策,揭示数字化转型提升高技术制造企业韧性的作用机制,促进高技术制造企业韧性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政策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产业链关联 技术制造企业韧性 动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新质生产力对高技术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支音 黄可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9,共9页
数字新质生产力是数字技术与生产三要素的有机结合,对于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增强高技术产业链韧性具有重要作用。为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选取2012—2023年作为考察期,以中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将创新溢出作为中介变量,通... 数字新质生产力是数字技术与生产三要素的有机结合,对于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增强高技术产业链韧性具有重要作用。为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选取2012—2023年作为考察期,以中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将创新溢出作为中介变量,通过构建多种计量模型,实证考察数字新质生产力对高技术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正向作用于高技术产业链韧性,且该结论在稳健性与内生性双重检验后依旧成立。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创新溢出在数字新质生产力与高技术产业链韧性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即数字新质生产力可通过促进创新溢出赋能高技术产业链韧性。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在沿海地区,数字新质生产力对高技术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而在内陆地区,数字新质生产力对高技术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尚不显著。根据以上结论,建议着力催生数字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技术创新溢出与制定差异化数字新质生产力发展策略,以推动数字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高技术产业链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质生产力 创新溢出 技术产业链韧性 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市场化对高技术产业韧性的影响——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2
6
作者 秦玥 吕迪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75,共6页
步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市场化成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重要途径,对高技术产业韧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构建动态SDM模型,系统分析空间演化特征以及数据要素市场化对高技术产业韧性的直接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 步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市场化成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重要途径,对高技术产业韧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构建动态SDM模型,系统分析空间演化特征以及数据要素市场化对高技术产业韧性的直接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与高技术产业韧性均具有空间依赖特征。高技术产业韧性局部分布以高—高、低—低两种集聚类型为主。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直接促进高技术产业韧性提升,且该作用存在显著空间溢出特征。异质性结果分析显示,短期内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有效强化沿海地区和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韧性,长期则有助于内陆地区和中部、西部、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韧性增强,且该作用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化 技术产业韧性 技术梯度 资本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与高技术产业出口韧性 被引量:4
7
作者 曹瑞丽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7,共6页
选取2008—2022年中国2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高技术产业出口韧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能够显著提升高技术产业出口韧性。机制检验表明,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可通过提升技... 选取2008—2022年中国2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高技术产业出口韧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能够显著提升高技术产业出口韧性。机制检验表明,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可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的途径,间接增强高技术产业出口韧性。异质性分析显示,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Ⅰ型及以上大城市的高技术产业出口韧性促进效应更显著。鉴于此,应增强国内国际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着力提升高技术企业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以期提升高技术产业出口韧性、加速贸易强国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 技术产业出口韧性 技术创新 贸易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北京城市老旧社区洪涝灾害韧性与优化对策 被引量:4
8
作者 孔锋 米胤瑜 王一飞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5,共8页
老旧社区洪涝灾害韧性建设是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提升的关键环节,事关城市防灾减灾成效。该文以S社区为例,从制度韧性、组织韧性、社会韧性、基础设施韧性和技术韧性维度出发,全面分析了城市老旧社区洪涝灾害韧性存在的问题。基于“制度-网... 老旧社区洪涝灾害韧性建设是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提升的关键环节,事关城市防灾减灾成效。该文以S社区为例,从制度韧性、组织韧性、社会韧性、基础设施韧性和技术韧性维度出发,全面分析了城市老旧社区洪涝灾害韧性存在的问题。基于“制度-网络-能力”框架阐述了城市老旧社区洪涝灾害韧性欠缺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①在制度方面,各主体结构性缺位与权责不明,工作内容不明确,导致社区制度韧性不足。②在网络方面,社区居委会号召力弱、各主体参与度低,居民间连接感弱、自救意识和能力薄弱,导致社区组织韧性和社会韧性不足。③在能力方面,基础设施上社区规划不合理、防洪工程功能退化,技术上管理手段落后、老年人运用技术困难等,导致社区基础设施韧性和技术韧性不足。最后该文提出了针对城市老旧社区洪涝灾害韧性提升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减灾 社区洪涝灾害韧性 城市老旧社区 基础设施韧性 制度韧性 社会韧性 组织韧性 技术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社区体育中心韧性治理的逻辑进路、现实审视与纾解路径 被引量:14
9
作者 查金 翟依丰 张大超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智慧社区体育中心韧性治理是社会治理创新与数字技术的互动融合,是推进基层体育治理的必然遵循与时代要求。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在系统阐释智慧社区体育中心韧性治理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明晰以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 智慧社区体育中心韧性治理是社会治理创新与数字技术的互动融合,是推进基层体育治理的必然遵循与时代要求。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在系统阐释智慧社区体育中心韧性治理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明晰以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发展目标,以服务人民和技术革新为发展原则,以治理精准化、智能化、现代化为发展方向的逻辑进路。针对政策制定及执行失范、治理主体互动匮乏、公众参与意识淡薄、智慧化建设缓慢、场地设施供需失衡等现实困境。从构建制度韧性、优化组织韧性、激发社会韧性、革新技术韧性、巩固空间韧性等五个维度提出纾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社区体育中心 韧性治理 治理现代化 制度韧性 组织韧性 社会韧性 技术韧性 空间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多样化对城市技术网络韧性的影响
10
作者 杨洋 王丽丽 +1 位作者 李洪涛 张弘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5年第16期49-59,共11页
技术多样化对规避风险、增强城市技术网络韧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演化经济地理、网络韧性理论,从企业、产业、城市3个层面分析技术多样化与城市技术网络韧性关系,并将城市技术多样化进行分解,深度探索技术多样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 技术多样化对规避风险、增强城市技术网络韧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演化经济地理、网络韧性理论,从企业、产业、城市3个层面分析技术多样化与城市技术网络韧性关系,并将城市技术多样化进行分解,深度探索技术多样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技术多样化对两种扰动情境下城市技术网络韧性的影响呈现先弱后强的U型作用特征并具有城市异质性;②技术多样化的分解效应表明,技术相关多样化、技术无关多样化对两种扰动情境下的城市技术网络韧性均呈现非线性作用;③产业规模对技术多样化与两种扰动情境下城市技术网络韧性的U型关系发挥正向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技术网络韧性 技术多样化 相关多样化 无关多样化 产业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业价值链嵌入与产业竞争优势的动态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明高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9-13,共5页
在经济新发展格局下,提升流通业价值链嵌入水平,对于充分发挥其产业竞争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选取中国257个地级市的流通业数据作为调查样本,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固定与随机效应检验等方法,剖析了价值链嵌入与... 在经济新发展格局下,提升流通业价值链嵌入水平,对于充分发挥其产业竞争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选取中国257个地级市的流通业数据作为调查样本,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固定与随机效应检验等方法,剖析了价值链嵌入与产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并验证了技术韧性和资源协同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第一,价值链嵌入显著促进了产业竞争优势,高水平的价值链嵌入行为为流通业配备了必要的竞争能力,使其在市场活动中具备较大的竞争优势;第二,技术韧性和资源协同均增强了价值链嵌入对产业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且技术韧性的调节效应显著优于资源协同的调节效应。研究结论证实,在多渠道灵活组合价值链嵌入行为的前提下,需要提高技术韧性与资源协同,从而更好发挥流通业的产业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链嵌入 资源协同 技术韧性 产业竞争优势 流通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所地下室防水综合施工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兴 《江苏电机工程》 2005年第3期34-36,共3页
结合无锡220kV北新变电所地下室防水采用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和外墙面附加防水涂料相结合的施工方案,针对变电所工程特点介绍了防水混凝土和柔韧性水泥基防水浆料(渗透结晶型)的配制与施工控制方法以及细部节点的防水加强作法,实践证明地... 结合无锡220kV北新变电所地下室防水采用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和外墙面附加防水涂料相结合的施工方案,针对变电所工程特点介绍了防水混凝土和柔韧性水泥基防水浆料(渗透结晶型)的配制与施工控制方法以及细部节点的防水加强作法,实践证明地下防水效果良好,适宜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所地下室 防水混凝土 韧性防水涂料: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