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9篇文章
< 1 2 1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革命周期与我国算力竞争战略选择——基于DeepSeek复杂经济系统的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晓野 代栓平 李克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1,共7页
算力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新质生产力,是大国博弈利器。算力竞争战略选择关乎一国能否抓住新技术新产业革命机遇,实现综合国力跃迁式增长。以技术-经济范式模型为理论依据,结合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实践,本文提出我国目前处于算... 算力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新质生产力,是大国博弈利器。算力竞争战略选择关乎一国能否抓住新技术新产业革命机遇,实现综合国力跃迁式增长。以技术-经济范式模型为理论依据,结合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实践,本文提出我国目前处于算力技术革命从导入期过渡到展开期的关键节点,算力发展战略重点应从算力基础设施转移至算力经济领域。高质量算力经济通过整体配置社会资源引领我国进入算力技术革命展开期,充分释放算力市场潜力。以DeepSeek为代表的自主可控产业链、创新性创业主体、经济生态赋能、经济逻辑引导技术创新、因地制宜发展中国式算力经济的复杂算力经济系统,为算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示范效应。伴随算力市场的扩张,需要提前完善算力市场机制并拓展市场功能。本文认为,应关注“杰文斯悖论(Jevons Paradox)”前瞻性布局与高质量算力经济匹配的算力设施建设;积极完善研发引领长期盈利的竞争机制,以集成创新驱动算力经济,推动完善价值共创机制,壮大算力商品市场和匹配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力 技术革命周期 算力经济 竞争战略 DeepSeek 复杂经济系统 杰文斯悖论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产业革命带来全球普惠增长还是新的“中心—外围”陷阱?
2
作者 曾云敏 黄阳华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共13页
绿色低碳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和方向,但就其能否带来全球普惠的绿色包容增长却引发了大量争议。文章综合新熊彼特主义经济学和世界体系理论,提出绿色产业革命虽然给全球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会,但现实的结果可能是塑造... 绿色低碳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和方向,但就其能否带来全球普惠的绿色包容增长却引发了大量争议。文章综合新熊彼特主义经济学和世界体系理论,提出绿色产业革命虽然给全球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会,但现实的结果可能是塑造新的“中心—(半)外围”结构世界体系,即只有部分处于中心地位的工业化国家能够利用绿色技术经济范式实现快速发展,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却难以跨越绿色技术经济范式直接相关的经济型进入壁垒和由国际国内制度所决定的治理型进入壁垒,从而落入外围不发达的陷阱。只有通过自主的产业政策推进绿色技术赶超战略的国家,才能充分抓住市场、技术、制度三类机会窗口,培育出绿色高质量经济活动,实现真正的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产业革命 世界体系 机会窗口 进入壁垒 新自由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历史机理与现实路径:产业革命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孟景舟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共9页
第一次产业革命,劳动分工使中世纪的“全能工匠”转型为工业社会的“局部工人”。第二次产业革命,科学和技术融合,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工程师。第三次产业革命,工程和技术融合,产生了现场工程师。从工程的角度讲,现场工程师就是“实践性... 第一次产业革命,劳动分工使中世纪的“全能工匠”转型为工业社会的“局部工人”。第二次产业革命,科学和技术融合,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工程师。第三次产业革命,工程和技术融合,产生了现场工程师。从工程的角度讲,现场工程师就是“实践性的工程师”;从技术的角度讲,现场工程师就是“理论性的现代工匠”。现场工程师的专业化需要推动以下进程:明确现场工程师的工作岗位;增设现场工程师职称序列;融通职业资格认定和职称评审体系;设立“国家现场工程师培养实验学院”;成立现场工程师专业学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工程师 工程师 职业教育 产业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产业革命推进下经济要素地位变化及分配制度变革
4
作者 赵儒煜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1,共12页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其具体作用机制表现为生产力的重大进步通过改变生产过程各要素参与度来调整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其在分配方式中的关系。特别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进步造就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最为重要的无产者和资本...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其具体作用机制表现为生产力的重大进步通过改变生产过程各要素参与度来调整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其在分配方式中的关系。特别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进步造就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最为重要的无产者和资本家,逐步将剥削关系深化,并最终使剥削者被剥夺。同样,生产力的进步必然改变生产过程参与要素的地位,其中,既有土地、资源等空间附着要素,也有当前影响力不断增强的信息要素,甚至包括技术要素本身。生产力进步通过改变上述生产过程参与要素,进而改变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相互关系,改变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产品分配中的地位与相互关系。在经济活动中,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机制是通过经济增长过程、介由劳动力市场来实现的。生产力的进步并非凭空产生的,而是在社会需求不断提升的刺激下出现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当需求结构升级预期推动技术进步后,技术进步推动生产关系调整、生产关系调整改善分配方式、分配方式改善推动需求结构升级预期,形成循环发展、螺旋式上升的机制。与此同时,技术进步通过劳动力市场直接推动劳动剥削关系的深化。由于劳动力的供给预期形成较早,使得劳动力需求在产业技术进步下的功用预期和价格预期都与劳动力供给预期产生差距,推动资本对劳动力剥削关系的不断深化。上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一般机制在当前新产业革命时期出现了新的变化。新产业革命与以往的历次产业革命不同,参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生产要素利用效率更高而总量下降、地位降低;同时,劳动力要素在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上都出现了窄化现象。这使得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的方式不能再像以往产业革命那样可以主要借助市场的力量自下而上地自发解决,而必须更多地通过制度来自上而下地自觉调整。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应及早作出相关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革命 分配制度 生产关系 预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科技与产业革命来临——全球动态与中国方位 新科技与产业革命特征与趋势展望——新技术革命浪潮蓄势待发——未来十年值得期待的技术革命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克迪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16,共5页
面对新科技革命的汹涌浪潮,世界会怎样,中国怎么办,这是许多读者关注的话题,也是一个亟待深^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新科技革命 技术革命 产业革命 中国 动态 期待 展望 读者关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概念 被引量:2
6
作者 关士续 《学习与探索》 1985年第2期4-11,共8页
问题的提出:有关讨论综述在关于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和我国对策研究中,提出了许多值得认真研究的理论问题。纵览已经发表的有关文献,对于“什么是技术革命”、“什么是产业革命”这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还不能说已经取得了统一而清晰的理... 问题的提出:有关讨论综述在关于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和我国对策研究中,提出了许多值得认真研究的理论问题。纵览已经发表的有关文献,对于“什么是技术革命”、“什么是产业革命”这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还不能说已经取得了统一而清晰的理解。而对于这两个概念的不同理解,恰恰是造成认识分歧的重要根源之一。因此,对“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这两个概念专门进行一些讨论,看来是不无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革命 技术革命 生产方式 协调发展 概念 技术基础 革命性变革 工场手工业 主导技术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相互作用及其社会效益 被引量:5
7
作者 陈爱容 《现代哲学》 1986年第3期55-58,共4页
一股说来,科学是以探索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及其发展规律为内容,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和假说等逻辑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系统,是认识世界的成果;技术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技巧、工艺、能力等... 一股说来,科学是以探索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及其发展规律为内容,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和假说等逻辑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系统,是认识世界的成果;技术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技巧、工艺、能力等等的总汇以及它们的物化形态——工具、仪器等;产业是指各种生产事业,是以宏观规模显示出来的各个行业分工合作而形成的活动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产业革命 三次技术革命 相互作用 历史阶段 物化形态 发展规律 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 人类社会 科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基于产业革命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52
8
作者 蔡万焕 张晓芬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8,共10页
当前全球正在经历新的一次产业革命,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产业革命下,生产中物的范围、人和物的结合方式、人和人的结合方式等深刻改变,使得生产力内涵和本质发生深远变化,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特定运行规律,... 当前全球正在经历新的一次产业革命,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产业革命下,生产中物的范围、人和物的结合方式、人和人的结合方式等深刻改变,使得生产力内涵和本质发生深远变化,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特定运行规律,其对生产社会化、资本流通过程、生产流程、技术进步、产业业态等方面的改变,给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中,我们应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理论在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理论定位,处理好实体经济和金融的关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实体经济根基,把握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辩证运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产业革命 新质生产力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进程与标志
9
作者 关士续 孟庆伟 《学习与探索》 1985年第3期9-15,共7页
引言:本文讨论的出发点在分析了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涵义和实质以后,为了对历史上曾经发生或现实中正在发生的革命过程作出判断,我们还必须研究一下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标志。事实上,在已经发表的有关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著述中,都... 引言:本文讨论的出发点在分析了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涵义和实质以后,为了对历史上曾经发生或现实中正在发生的革命过程作出判断,我们还必须研究一下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标志。事实上,在已经发表的有关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著述中,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它们的标志。但是,基于对这两个概念的不同理解,不同的文章所采用的标志也往往是各不相同的。本文所取的出发点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革命 技术革命 技术规范 技术手段 生产方式 技术体系 标志 劳动方式 技术领域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革命浪潮下新型数字不平等的逻辑与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庞金友 徐凤翔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39,M0004,共11页
在新技术革命和智能浪潮的强势推动下,数字空间实现了对现实生活多领域、深层次和全方位的覆盖。数字不平等的主要矛盾随之从过去集中在网络接入者与非接入者之间,逐渐转移到当下掌握智能技术的平台和设计者与缺乏数字技能的普通人群之... 在新技术革命和智能浪潮的强势推动下,数字空间实现了对现实生活多领域、深层次和全方位的覆盖。数字不平等的主要矛盾随之从过去集中在网络接入者与非接入者之间,逐渐转移到当下掌握智能技术的平台和设计者与缺乏数字技能的普通人群之间。数据偏好、算法黑箱以及无可匹敌的资源优势,让科技巨头在数字世界中的控制力、影响力和话语权日显其重,普通大众只能沦为无辜的数据提供者、无助的算法接受者和无奈的数字赋权者。在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不断互嵌、渗透和交融的背景下,新型数字不平等将不断加剧经济垄断和贫富失衡,引发政治介入与舆论干预,导致社会偏见和自我迷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革命 数字不平等 科技巨头 人工智能 智能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革命、新赛道与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斌开 索昊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6,共12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由技术革命催生的经济发展“新赛道”是关键驱动力。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为中国在“新赛道”上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通过技术...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由技术革命催生的经济发展“新赛道”是关键驱动力。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为中国在“新赛道”上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实现生产力的质的飞跃,这直接反映在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上。以“创造性破坏”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是技术革命通过“新赛道”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底层逻辑。从新赛道的发展趋势来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可紧密围绕数字化与低碳化两大战略轴线,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开辟新领域,并赋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有效把握机遇,推动生产力向更先进的方向演进,需要构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信息效率优势和政府的组织效率优势,优化要素组合,推动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赛道 技术革命 新型生产关系 有为政府 有效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产业革命与技术革命 被引量:1
12
作者 华大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5期21-25,共5页
自我们认真研究新的世界产业革命和我国现代化关系以来,我们饶有兴趣地对各种有关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概念、议论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因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所以国内外学术界对此存在着分歧,这是不足为奇的。归纳起来,其分歧主要有二:第一... 自我们认真研究新的世界产业革命和我国现代化关系以来,我们饶有兴趣地对各种有关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概念、议论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因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所以国内外学术界对此存在着分歧,这是不足为奇的。归纳起来,其分歧主要有二:第一,衡量产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有的说生产技术工艺新方法的出现是标志;有的说生产力有大的发展是标志;有的说新兴产业出现并使产业结构发生大的变化是标志;也有比较多的人觉得能从科技史、或从能源的发展变化中可以看出作为产业革命的明显标志。如以蒸汽机、电、原子能的利用作为产业革命的标志,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产业革命 世界产业革命 科学技术革命 生产关系 生产力 技术革命 蒸汽机 产业结构 马克思主义 科技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产业革命下的技术经济范式向信息技术范式的转变 被引量:6
13
作者 卢兰万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7-118,共2页
技术经济范式是因科技产业革命引起的技术创新对宏观和微观经济的结构和运行模式进行变革后所形成的经济格局。在技术经济范式形成及转型过程中,科技产业革命的决定性作用是通过"关键生产要素"的变迁实现的。最深刻的技术经... 技术经济范式是因科技产业革命引起的技术创新对宏观和微观经济的结构和运行模式进行变革后所形成的经济格局。在技术经济范式形成及转型过程中,科技产业革命的决定性作用是通过"关键生产要素"的变迁实现的。最深刻的技术经济范式变革是传统的技术经济范式向信息技术范式的转变,这种转变是由信息技术革命促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产业革命 技术经济范式 信息技术革命 信息技术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革命 技术革命 产业革命 社会革命
14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1984年第3期55-55,共1页
钱学森同志在《关于新技术革命的若干基本认识问题》一文中,对“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社会革命”作了如下概念: 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叫科学革命。
关键词 技术革命 钱学森 认识问题 科学革命 产业革命 社会革命 基本认识 改造客观世界 人类认识 飞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突破性技术创新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 被引量:40
15
作者 杜传忠 金华旺 金文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63-69,共7页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具有显著的技术颠覆性、非连续性和产业关联带动作用等特征。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突破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后发经济体实现产业赶超提供了机会窗口。通过对突破性技术创新内涵及特征...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具有显著的技术颠覆性、非连续性和产业关联带动作用等特征。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突破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后发经济体实现产业赶超提供了机会窗口。通过对突破性技术创新内涵及特征进行理论溯源,提炼出突破性技术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和路径;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例,分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对我国三次产业升级的影响;提出了加快突破性技术创新发展、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路,即强化基础性创新研究,加大对行业共性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支持,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融合以及金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轮产业革命 突破性技术创新 产业转型升级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革命 产业革命 社会革命
16
作者 晓亮 《经济问题》 1984年第10期12-15,共4页
现在世界上许多人都在议论和研究即将发生的世界性技术革命或产业革命问题,包括它的发展趋势、规模、影响、以及应当采取的对策,也包括技术革命或产业革命所提出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在我国,自赵紫阳总理明确地提出要注意研究世界新的技... 现在世界上许多人都在议论和研究即将发生的世界性技术革命或产业革命问题,包括它的发展趋势、规模、影响、以及应当采取的对策,也包括技术革命或产业革命所提出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在我国,自赵紫阳总理明确地提出要注意研究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和我们的对策以来,已引起了各方面人士、特别是科学技术界和经济界人士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革命 技术革命 社会革命 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 经济界人士 世界性 生产力 生产关系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周期变动中的技术革命与产业演进——基于历史与统计的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辉锋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3,共6页
本文以创新和演化经济学的长周期理论为基础,基于历史与统计的分析视角,围绕长周期变动中的技术革命和主导产业的演变,对工业革命以来的五次长周期的基本特征、技术革命的作用、技术-经济范式的转换等问题作了讨论和阐述。一般而言,每... 本文以创新和演化经济学的长周期理论为基础,基于历史与统计的分析视角,围绕长周期变动中的技术革命和主导产业的演变,对工业革命以来的五次长周期的基本特征、技术革命的作用、技术-经济范式的转换等问题作了讨论和阐述。一般而言,每一轮技术革命爆发后都会引发经济过热和金融泡沫,并促进大量资本向生产领域的回归。当前遍及全球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必将带来国家对金融和经济的强有力干预及监管,并通过不同程度的制度和组织重构,推动经济走向复苏和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 技术革命 产业演进 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技术及其对科技产业革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袁俊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第10期82-85,92,共5页
20 0 0年 2月美国制定了“国家纳米技术战略” ,引起世界各国的巨大反响 ,日本、欧洲的工业先进国家先后制定了纳米技术发展规划。纳米科技这一崭新的前沿学科 ,被视为新一轮材料革命的核心 ,在航空航天领域将产生重大影响。文章综述了... 20 0 0年 2月美国制定了“国家纳米技术战略” ,引起世界各国的巨大反响 ,日本、欧洲的工业先进国家先后制定了纳米技术发展规划。纳米科技这一崭新的前沿学科 ,被视为新一轮材料革命的核心 ,在航空航天领域将产生重大影响。文章综述了纳米技术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纳米材料 科技产业革命 纳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畜牧产业化与新技术革命 被引量:4
19
作者 昝林森 张开展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2-56,共5页
在分析我国畜牧业生产形势、任务及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畜牧产业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实质,认为畜牧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作为科技推动型的现代化工程,高新技术是其第一推动力。
关键词 畜牧产业 技术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技术革命视野下战略性新兴产业 被引量:2
20
作者 石峰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1-48,共8页
文章基于对技术革命及其历史演进的一般规律的认识,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质上应归属于当代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代技术革命催生的技术及技术群的纵深化发展及其大规模推广应用而产生的有可能引发国家乃至全球生产技术基础变革与支柱产业更... 文章基于对技术革命及其历史演进的一般规律的认识,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质上应归属于当代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代技术革命催生的技术及技术群的纵深化发展及其大规模推广应用而产生的有可能引发国家乃至全球生产技术基础变革与支柱产业更替的新兴产业或产业群。其除了具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般特征外,决定其本质属性的特征表现为:颠覆性,抗争性,可预见性与前瞻性,引领性、辐射性与带动性,全局性与长远性等。文章指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构体系与当代高新技术产业的一致性,并对其结构体系与演进趋势做了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体系 技术革命 战略性新兴产业 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