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感知对员工变革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晋 秦伟平 周路路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2-860,共9页
基于意义构建的事件关注、发现意义、指导行为的3个阶段活动,从员工的感知活动出发,通过对728名员工及其主管进行配对问卷调查,探析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对员工变革行为的影响,进而说明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战略功能在员工思维及... 基于意义构建的事件关注、发现意义、指导行为的3个阶段活动,从员工的感知活动出发,通过对728名员工及其主管进行配对问卷调查,探析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对员工变革行为的影响,进而说明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战略功能在员工思维及行为中的体现过程。研究结果发现:员工对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感知活动,可以激发其做出相应的变革行为;结合意义构建的过程,员工感知活动对其变革行为形成的积极作用,部分通过对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做出的重要性评价所传递;信息技术自我效能感对员工意义构建过程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 意义构建 信息技术自我效能感 重要性评价 员工变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信任和领导信任对企业员工新技术接受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徐禕 刘艺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11-1723,共13页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新技术的采用对于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如何使员工面对新技术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信任并接受新技术是企业新技术推广的重要问题。现今学界虽已关注到信任在新技术采用这一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但仍缺乏相关...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新技术的采用对于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如何使员工面对新技术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信任并接受新技术是企业新技术推广的重要问题。现今学界虽已关注到信任在新技术采用这一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但仍缺乏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特别是对于其内在心理机制的解释。为弥补这一研究的不足,本研究通过分析企业新技术推广情境下,技术信任和领导信任对员工新技术接受的影响,并引入了感知风险性与技术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探寻信任影响的内在机制。此外,还进一步探讨企业文化的调节作用,从而建构信任与企业员工新技术接受的理论模型,为企业新技术的推广提出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接受 技术扩散 技术信任 领导信任 技术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教学中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建构之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晓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0-99,共10页
基于网络的教育实践场域中,教师的技术整合能力是教育数字化变革的推动器,如何培养具备高信息素养的教师人才是目前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对教师有关技术的知识、自我效能感和行为等相关理论展开分析与梳理,初步构建教师的TP... 基于网络的教育实践场域中,教师的技术整合能力是教育数字化变革的推动器,如何培养具备高信息素养的教师人才是目前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对教师有关技术的知识、自我效能感和行为等相关理论展开分析与梳理,初步构建教师的TPACK、技术整合自我效能感、持续使用行为的非递归模型,在此基础上,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研究假设。研究发现:模型中的TPACK与技术整合自我效能感之间双向影响显著;持续使用行为对TPACK有显著的直接影响;技术整合自我效能感对技术使用行为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这充分揭示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建构的作用机理与动态发展,有助于教师在信息技术冲击教育的洪流中稳步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技术整合自我效能 持续使用行为 非递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蒋龙艳 吴砥 朱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2-118,共7页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的基本素养,是中小学生应对未来信息化环境下的生活、学习、工作要求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已有研究表明,信息技术自我效能感、信息技术态度、信息技术使用行为等个体层面因素是影响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主要...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的基本素养,是中小学生应对未来信息化环境下的生活、学习、工作要求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已有研究表明,信息技术自我效能感、信息技术态度、信息技术使用行为等个体层面因素是影响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但这些影响因素对信息素养的作用机制还缺乏深入探讨及系统研究。研究以255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影响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关键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中介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信息技术态度和校内信息技术使用行为在信息技术自我效能感和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之间起中介作用;(2)信息技术使用行为在信息技术态度与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之间起中介作用;(3)信息技术自我效能感、信息技术态度、信息技术使用行为与中学生信息素养之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基于此,可通过提升中学生信息技术自我效能感、树立积极的信息技术态度、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氛围,以形成信息素养培育的良性作用机制,提升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自我效能感 信息技术态度 信息技术使用行为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