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自主性视角下体育领域中的技术治理与秩序重塑 被引量:1
1
作者 贾文彤 李寒冰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8,共10页
技术的高速发展导致现代体育异化问题层出不穷,体育领域中的人类造物已经影响到了体育治理的传统秩序。科学运用技术治理实现人控与技控的有机结合,是解决体育技术自主运行与失控问题,构建良好体育秩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法治建... 技术的高速发展导致现代体育异化问题层出不穷,体育领域中的人类造物已经影响到了体育治理的传统秩序。科学运用技术治理实现人控与技控的有机结合,是解决体育技术自主运行与失控问题,构建良好体育秩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法治建设的关键路径。该研究从技术哲学中的技术自主性视角出发,分析了技术漂迁、技术律令与体育领域中技术失控问题的利弊关系。同时将技术治理理论与体育实践相结合,围绕体育领域中的技术治理和控制,对技术治理和体育秩序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研究认为:体育领域中的技术是可控的,体育领域中的技术失控是由于技术发展导致体育秩序破坏而造成的;技术治理有助于体育秩序的达成,建立合理的、动态平衡的体育秩序是体育发展的终极目标。未来我国的体育秩序将呈现智慧法治形态下技治与人治有机结合的发展态势,体育治理也将朝着两者融合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技术 技术治理 技术自主性 技术漂迁 技术律令 体育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VC龙企功能升级模式演进及机理纵向案例研究——技术自主性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谦 姜南 戴凤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10,共10页
国内龙头企业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成为制约NVC(国内价值链)功能升级的关键问题。通过文献归纳,以能力自主与产权自主解构技术自主性内涵,并根据产品平台与技术轨道双维度划分NVC龙企功能升级模式。基于“能力—战略—行为—绩效(RSCP)”分... 国内龙头企业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成为制约NVC(国内价值链)功能升级的关键问题。通过文献归纳,以能力自主与产权自主解构技术自主性内涵,并根据产品平台与技术轨道双维度划分NVC龙企功能升级模式。基于“能力—战略—行为—绩效(RSCP)”分析框架,选取华为海思公司作为纵向案例研究对象,探索技术自主性视角下NVC龙企功能升级模式及演进机理。结果发现,模块创新与知识产权创造能力通过产品渐进升级模式提升供应链;架构创新与知识产权布局能力可以调整技术轨道,通过产品突破升级模式I打通创新链;架构创新、模块创新和知识产权运营能力可以变革技术轨道,通过产品突破升级模式II主导价值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C 龙头企业 功能升级 技术自主性 动态能力 模式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赋能、技术自主性叠加与监管复杂性审视 被引量:16
3
作者 谢新水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8-87,共10页
目前,政府是推进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自主而重要的竞争变量。通过政府规划赋能加速人工智能发展是各国采用的常见方式,这种方式既体现为顶层政策设计,又体现为战略性治理工具。政府规划赋能人工智能内含着发展逻辑和竞争逻辑,从而呈现出了... 目前,政府是推进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自主而重要的竞争变量。通过政府规划赋能加速人工智能发展是各国采用的常见方式,这种方式既体现为顶层政策设计,又体现为战略性治理工具。政府规划赋能人工智能内含着发展逻辑和竞争逻辑,从而呈现出了行动指引性功能、合法性支持功能、协同合作功能和产业凝聚功能。各国政府规划赋能功能的实现程度,决定了人工智能规划的价值大小。与之相随的是,政府规划赋能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自主性的变化,形成了人工智能技术三重自主性的叠加。因此,审视人工智能技术监管的复杂性要注重技术自主性的加速、"类人"自主性的发展、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变化等因素。科学、负责的人工智能规划需要考虑人类命运和这一技术发展之间的共生关系。各国的人工智能规划都要加强对人工智能的监管,避免人工智能的"技术失用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类人” 技术自主性 政府规划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自主性驱动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思考
4
作者 马桂荣 《财会通讯》 2025年第18期154-159,共6页
DeepSeek大模型作为前沿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分析其优势,包括高效数据处理、智能预测、成本节约和自动化报表生成,同时也指出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依赖性、透明性不足和个性化需求匹配等劣势... DeepSeek大模型作为前沿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分析其优势,包括高效数据处理、智能预测、成本节约和自动化报表生成,同时也指出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依赖性、透明性不足和个性化需求匹配等劣势。因此,企业在基于DeepSeek进行财务管理创新时,应关注安全保护、常规和个性化业务需求等要素。最后,本文将利用XX科技对该模型进行研究与应用,以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自主性 企业财务管理 创新 DeepSeek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护长者选择的尊严:老年群体数字技术应用自主性行为概念模型 被引量:20
5
作者 苏文成 卢章平 王正兴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6-95,共10页
文章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调研老年群体数字技术应用现状,构建老年群体数字技术应用自主性行为概念模型,解构自主性行为衍生过程,分析老年群体数字技术需要与行为动机类型,分主体解释自主性支持对行为的作用机理。文章讨论老年群体数字... 文章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调研老年群体数字技术应用现状,构建老年群体数字技术应用自主性行为概念模型,解构自主性行为衍生过程,分析老年群体数字技术需要与行为动机类型,分主体解释自主性支持对行为的作用机理。文章讨论老年群体数字技术应用自主性行为的研究意义、探索视角与现实层面的接纳方式,为实现老年群体数字技术接纳均等化与社会数字包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群体 数字技术 技术自主性 扎根理论 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自主性技术创新中的技术融合 被引量:10
6
作者 孟庆伟 扈春香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10,共5页
本文从对自主性技术创新中的技术融合内涵的基本理解开始 ,在对技术融合产生的前提和条件考察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技术融合的拓展的理解 ,突破了把技术融合单纯理解为技术行为的认识 。
关键词 自主性技术创新 技术融合 技术引进 技术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企业开展自主性技术创新的途径选择 被引量:2
7
作者 孟庆伟 李荫榕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13,共4页
在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开展自主性技术创新越来越必要。但由于企业原有基础所决定,我国大多数企业所选择的模式只能是,由引进型创新向自主性技术创新过渡。本文基于对黑龙江省一些大中型企业的调查,探讨了一些由引进创新向自主... 在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开展自主性技术创新越来越必要。但由于企业原有基础所决定,我国大多数企业所选择的模式只能是,由引进型创新向自主性技术创新过渡。本文基于对黑龙江省一些大中型企业的调查,探讨了一些由引进创新向自主创新过渡的途径及应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政策 企业 自主性技术创新 技术融合 知识整合 原创性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系统自主性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佩林 陈祥 牛小明 《兵工自动化》 2022年第12期61-65,共5页
鉴于无人系统自主性技术影响未来战争的发展方向,对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阐述无人系统自主性的内涵,并以面向不同单一导航任务为例介绍无人系统自主性技术的框架,重点揭示内驱力和外驱力在环境模型构建和行为决策中的作用;对... 鉴于无人系统自主性技术影响未来战争的发展方向,对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阐述无人系统自主性的内涵,并以面向不同单一导航任务为例介绍无人系统自主性技术的框架,重点揭示内驱力和外驱力在环境模型构建和行为决策中的作用;对无人系统自主性技术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包括态势感知、自动规划、策略学习和环境模型学习4方面,据此判定无人系统自主性技术的研究趋势;讨论无人系统自主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结果表明,该分析可为我国无人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系统 自主性技术 态势感知 自动规划 策略学习 环境模型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脱技术困境之路——埃吕尔技术哲学思想简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桂花 张敏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43,共3页
埃吕尔认为,我们目前的社会已变为技术社会。技术主要不是物质手段,而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控制事物和人的理性方法,现代技术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自主性。他希望创立一种非力量伦理学,以便对技术实践划出明确的范围。但是,由于埃吕尔错误地... 埃吕尔认为,我们目前的社会已变为技术社会。技术主要不是物质手段,而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控制事物和人的理性方法,现代技术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自主性。他希望创立一种非力量伦理学,以便对技术实践划出明确的范围。但是,由于埃吕尔错误地夸大了技术的力量,把技术看做一种完全独立自主的东西,所以他不可能真正找到一条摆脱技术困境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吕尔 技术哲学 技术自主性 技术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的“修辞学转向”:从技术决定到社会建构 被引量:1
10
作者 安维复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3-31,共9页
哈贝马斯以皮亚杰的建构主义为基点重建交往行动理论的唯物史观:他把社会意识区分为社会系统与个人系统的交往与共识,因而成功地将上层建筑转换为主体际性范畴。但哈贝马斯在经济基础领域依然坚持了技术的本质主义和生产力的本原性假设... 哈贝马斯以皮亚杰的建构主义为基点重建交往行动理论的唯物史观:他把社会意识区分为社会系统与个人系统的交往与共识,因而成功地将上层建筑转换为主体际性范畴。但哈贝马斯在经济基础领域依然坚持了技术的本质主义和生产力的本原性假设,因而并没有根除经济决定论的哲学根基。社会建构主义批判了技术的本质主义和生产力决定论假设,认为技术是社会群体的“社会建构”。这个命题包含着两个极其重要的结论:其一,技术不是自主的而是社会群体的建构,因此技术以及生产力都不是终极性的决定因素;其二,真正的社会本体不是技术,而是人本身及其社会建构活动。按照这个思路,我们认为可以将唯物史观叙述形式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心理反映论关系,转换为个人系统(社会建构者)-社会系统(社会建构物)之间的社会建构论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的叙述方式 技术自主性 社会建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成式人工智能到生成性媒介:对“生成”意涵与媒介环境的再审视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楠 何晶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0-87,共8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语境凸显了媒介及媒介环境的生成性和复杂性。对生成这一动态“过程—机制”的元理论进行分析,有利于在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底层架构和技术逻辑的基础上,厘清生成性媒介的意涵和新媒介环境的变革。文章首先通过对...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语境凸显了媒介及媒介环境的生成性和复杂性。对生成这一动态“过程—机制”的元理论进行分析,有利于在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底层架构和技术逻辑的基础上,厘清生成性媒介的意涵和新媒介环境的变革。文章首先通过对人工智能与媒介发展中生成概念的溯源,揭示生成意涵表现为技术自主论与社会建构论之间的有机互动,促使媒介观的动力学与过程性视角转向;其次,在智能技术层面爬梳技术生成主体由人类一般智力到机器智能对齐、生成逻辑由线性因果判断向概率分布的演进,呈现媒介作为生成的行动主体,人机共同调试下生成的新型媒介环境;最后,追问和反思生成的价值依归,在社会建构论视域下对技术自主性发展所引发的人类主体性冲击、信息与知识体系失序、社会信任机制动摇等新媒介环境中的伦理危机作出回应。面向未来,有必要在媒介技术发展的学理和实践层面重视社会伦理的“软”引导和价值规范的“硬”约束,为更具良性运转的生成性媒介环境建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生成性媒介 技术自主性 社会建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制造业: “空洞”并未形成 “升级” 良中有恙
12
作者 李仁柱 《产经评论》 1997年第10期28-30,共3页
制造业曾长期是台湾的支柱产业,被称为“成长的引擎”,其占岛内GDP比重一度高达39.7%(1986),而出口份额更至95%以上。然而,8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经济环境大变。在岛内,土地、劳动力价格攀升,环保意识抬头,劳工运动崛起,新台币大幅升值... 制造业曾长期是台湾的支柱产业,被称为“成长的引擎”,其占岛内GDP比重一度高达39.7%(1986),而出口份额更至95%以上。然而,8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经济环境大变。在岛内,土地、劳动力价格攀升,环保意识抬头,劳工运动崛起,新台币大幅升值;外部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兴起以及东南亚等后起发展中国家的强势竞争。这些因素使制造业的发展颇受影响,传统的劳动力密集产业,因成本上升而丧失比较利益,被迫大举外移,制造业占GDP比重一路下滑,1994年已降至30.8%,比1986年下降了9个百分点。此种情况引发了岛内各界关于“产业空洞化”之虑,为因应环境变化,台湾当局曾采取一系列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以促进产业升级。那么,十多年过去了,台湾制造业是否已形成空洞化?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业升级的绩效又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制造业 传统产业 高科技产业 产业空洞化 技术自主性 产业升级 制造业结构 技术人力 技术密集工业 台湾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