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技术经济性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的印染行业污泥资源化降碳绩效研究
1
作者 张东明 陈东波 +8 位作者 樊立安 王智慧 杨晨 吕洪炳 李清毅 蔡依曼 田金平 陈亚林 陈吕军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6,共7页
推进污泥处置节能降碳,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抓手。针对印染污泥高硫、高氯特性,依托浙江某2500 t/d规模印染污泥焚烧工程案例,运用物质流分析、能量流分析、技术经济性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等方法,系统揭示... 推进污泥处置节能降碳,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抓手。针对印染污泥高硫、高氯特性,依托浙江某2500 t/d规模印染污泥焚烧工程案例,运用物质流分析、能量流分析、技术经济性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等方法,系统揭示印染污泥资源化面临的能源效率、烟气超低排放、经济环境效益等主要挑战,比较了3种技术路线,提出印染污泥资源化节能降碳综合解决方案。研究发现:该工程案例印染污泥干化焚烧能源利用效率可达78.1%;与卫生填埋+燃煤热电联产相比,处理1 t印染污泥混合燃料(干燥基)全生命周期可减排温室气体647 kg(以CO_(2)当量计);运用炉内脱酸+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双塔脱酸可实现焚烧烟气超低排放;煤炭掺烧比例(质量分数)控制在20%,印染污泥干化焚烧热电联产能产生良好的经济环境效益。研究可为印染行业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行业 污泥干化焚烧 碳减排 技术经济性分析 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管道输氢成本的绿色甲烷生产单元技术经济性评估
2
作者 郑彤 余潜跃 +1 位作者 田雪沁 孙立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808,共11页
基于绿电制氢与燃煤机组碳捕集耦合的绿色甲烷生产单元(GMPU)能有效促进新能源消纳、降低碳排放。然而,我国可再生绿电资源在地理分布上与燃煤机组碳排放及天然气负荷中心存在空间错位,需要铺设较长的氢气输运管道。为定量评估绿色甲烷... 基于绿电制氢与燃煤机组碳捕集耦合的绿色甲烷生产单元(GMPU)能有效促进新能源消纳、降低碳排放。然而,我国可再生绿电资源在地理分布上与燃煤机组碳排放及天然气负荷中心存在空间错位,需要铺设较长的氢气输运管道。为定量评估绿色甲烷的平准化成本(LCOG),首先对GMPU进行系统建模;其次构建包括各子系统的投资和运营成本的技术经济性评估模型,分别对是否计及管道输氢的绿色甲烷平准化成本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忽略输氢成本时,年产量为2.8万t的GMPU的LCOG为9.18元/m^(3);当输氢距离为300 km时,LCOG增加了0.639元/m^(3),输氢过程所占成本比例为6.50%;在氢气长输管道的建设工程中,应根据最大沿程压损距离,合理规划管道输气距离,避免输气成本陡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转甲烷 绿色甲烷生产单元 管道输氢 技术经济性评估 平准化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光煤互补发电系统热力性能及技术经济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超 王研凯 +4 位作者 孙浩家 高荣泽 全向 王利民 车得福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3-983,共11页
为了减弱太阳能波动对光煤互补发电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新型光煤互补发电系统,建立了关键设备模型及子系统模型并进行验证,对新型光煤互补发电系统的热力性能及技术经济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热力性能随运行负荷的下降而下降,... 为了减弱太阳能波动对光煤互补发电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新型光煤互补发电系统,建立了关键设备模型及子系统模型并进行验证,对新型光煤互补发电系统的热力性能及技术经济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热力性能随运行负荷的下降而下降,随太阳辐照强度增加而先升高后下降;系统年均输出功率为699 MW,年均节煤率为7.506 g/(kW·h),年均光电效率为10.82%;储热时长为10 h时系统技术经济性最优,此时全寿命周期内净现值为4.18×10^(4)万元,内部收益率为11.81%,动态投资回收期为12.6 a,平均度电成本为0.402元/(kW·h),盈利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煤互补发电系统 热力性能 技术经济性 太阳辐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能源生产单元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与技术经济性评估 被引量:13
4
作者 余潜跃 张玉琼 +1 位作者 赵强 孙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15-3124,I0015,共11页
综合能源生产单元(integrated energy production unit,IEPU)通过耦合可再生能源制氢与火电碳捕集技术,制备易于储运的绿色燃料,在协调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碳利用及氢能储运等问题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定量评价IEPU的技术经济性... 综合能源生产单元(integrated energy production unit,IEPU)通过耦合可再生能源制氢与火电碳捕集技术,制备易于储运的绿色燃料,在协调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碳利用及氢能储运等问题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定量评价IEPU的技术经济性与降碳潜力,该文通过构建IEPU工艺流程的仿真模型,模拟风电制氢、甲醇合成及压缩提纯等关键过程,建立多能流与物料流数据的全生命周期清单,进行碳足迹评价,并指出进一步碳减排的可行路径;通过对能量效率、电流密度等技术参数及风电价格、碳税等经济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开展不同技术经济性背景下的经济性评估,探究IEPU的盈利条件。碳足迹评价表明,年产39万t绿色甲醇IEPU的全生命周期净碳减排量达5.88万t。技术经济性评估表明,在良好的技术经济性背景下,当风电售价降低至0.21元/(kW×h),基于IEPU生产的绿色甲醇成本可与传统甲醇生产工艺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生产单元 碳捕集与利用 绿色燃料 全生命周期评估 技术经济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与燃煤电站耦合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5
作者 陈志董 张菁 +3 位作者 詹宏伟 孔艳强 杨立军 杜小泽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20,共11页
质子交换膜(protonexchangemembrane,PEM)电解槽可以将绿电转化为氢能,但PEM电解槽的能量转化效率较低,电解槽出口水的能量未被充分利用。为了充分利用PEM电解制氢系统中的余热,在发电和热电联产2种运行模式下,提出了集成660 MW燃煤电站... 质子交换膜(protonexchangemembrane,PEM)电解槽可以将绿电转化为氢能,但PEM电解槽的能量转化效率较低,电解槽出口水的能量未被充分利用。为了充分利用PEM电解制氢系统中的余热,在发电和热电联产2种运行模式下,提出了集成660 MW燃煤电站和PEM电解槽的耦合系统;使用EBSILON和MATLAB Simulink软件进行建模,并对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和经济性分析。提出发电模式中,将电解槽的出口水用于加热燃煤机组的给水;在热电联产模式中,将电解槽的出口水与抽汽共同用于加热供热网络的回水;产生的氧气输送到锅炉中燃烧,进而促进炉内燃烧。结果显示:与参考燃煤电站相比,发电模式中的供电量增加了2.55MW,供电效率提高了0.17百分点,锅炉效率提高了0.04百分点;热电联产模式中,供电量增加了5.83MW,系统总效率提高了0.40百分点。将机组出功增加量折算到PEM制氢系统后,在发电模式下PEM制氢系统的?效率达到69.74%,提高了3.44百分点;在热电联产模式下PEM制氢系统的?效率达到75.41%,提高了9.11百分点。2种模式下的系统?效率分别为40.20%和40.18%。电解制氢经济性分析显示:发电和热电联产模式的年售电收入增长分别为546万元和1246万元,净现值增长分别为6132万元和14014万元;独立系统中的平准化制氢成本为42.72元/kg;集成后发电和热电联产模式下的平准化制氢成本分别为42.55、40.79元/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 燃煤电站 制氢 技术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氢与掺混一体化系统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与技术经济性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渠秀媛 余潜跃 +2 位作者 郑娜 王洪建 孙立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4-1152,共9页
通过构建制氢与掺混一体化系统仿真模型,建立多能流、物料流数据的全生命周期清单,定量评价其技术经济与降碳潜力。基于平准化掺氢天然气成本和净现值分析模型,探讨能量效率、电流密度等关键技术参数及风电价格、原材料价格等经济参数... 通过构建制氢与掺混一体化系统仿真模型,建立多能流、物料流数据的全生命周期清单,定量评价其技术经济与降碳潜力。基于平准化掺氢天然气成本和净现值分析模型,探讨能量效率、电流密度等关键技术参数及风电价格、原材料价格等经济参数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并进行技术经济性评估;基于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模型,分析系统的降碳潜力。研究表明:原材料价格和电价是影响平准化成本的主要因素,风电交易电价平均每下降0.10元/(kW·h),平准化成本可下降149元/t;年产1.57万t绿色氢气和50.28万t天然气掺混的新改扩建项目净碳排放量为27816 t,与所掺氢气等热值的天然气总CO_(2)排放量为1334175 t/a。故此项目在经济技术和环境友好方面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氢天然气 全生命周期评估 技术经济性评估 平准化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措施技术经济性评估 被引量:135
7
作者 赵淳 阮江军 +3 位作者 李晓岚 谢耀恒 黄道春 谷山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0-297,共8页
有效的防雷措施改造可以提高输电线路的防雷性能,防雷措施的技术经济性评估是提高输电线路防雷改造投入产出比的基础。为此,根据初选-精选-优化的评估流程,提出了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性指标的输电线路防雷措施评估方法。基于线路的杆塔地... 有效的防雷措施改造可以提高输电线路的防雷性能,防雷措施的技术经济性评估是提高输电线路防雷改造投入产出比的基础。为此,根据初选-精选-优化的评估流程,提出了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性指标的输电线路防雷措施评估方法。基于线路的杆塔地形地貌特征、结构特征和绝缘配置,已安装防雷措施,跳闸率超标百分比,以及绕击电流入射点位置分布等因素进行筛选得到备选措施;综合考虑跳闸率降低效果、工程费用、改造目标、改造难易度、维护难易度、运行寿命的影响及其相对重要程度,确定最优防雷改造措施;在此基础上进行防雷改造预期治理效果评估,针对未达标杆塔进行措施优化,确定最终防雷改造措施。采用该评估方法对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典型220 kV输电线路进行综合防雷措施改造,预期治理效果评价结果表明线路防雷性能满足改造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层次分析法 防雷措施 输电线路 技术经济性 差异化防雷 雷害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源热泵的技术经济性评价 被引量:41
8
作者 姜宝成 王永镖 李炳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5-198,202,共5页
针对地源热泵钻井费昂贵、初投资比普通供暖空调高的问题 ,利用经济评价方法 ,以哈尔滨地区供暖面积 10 0 0 0m2 为计算对象 ,分析比较了地源热泵 3种驱动源 (电动机、燃气机、柴油机 )、3种辅助热源 (电锅炉、油锅炉、燃气锅炉 )、共... 针对地源热泵钻井费昂贵、初投资比普通供暖空调高的问题 ,利用经济评价方法 ,以哈尔滨地区供暖面积 10 0 0 0m2 为计算对象 ,分析比较了地源热泵 3种驱动源 (电动机、燃气机、柴油机 )、3种辅助热源 (电锅炉、油锅炉、燃气锅炉 )、共计 9种系统组合的经济参数 (初投资、年经营成本、年总成本、净现值 ,净现值率及投资回收期 ) ,分析计算得出燃气机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 地源热泵 供暖 供冷 技术经济性 技术参数 空气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技术经济性比较 被引量:28
9
作者 马有福 杨丽娟 吕俊复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1-328,共8页
以某600MW超超临界燃烟煤机组为对比机组,对常规低温省煤器、低温省煤器前移和旁通烟道3种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进行了热经济性与技术经济性比较.结果表明:回收锅炉排烟由122℃降温至90℃的余热,3种系统可使机组供电标准煤耗分别减... 以某600MW超超临界燃烟煤机组为对比机组,对常规低温省煤器、低温省煤器前移和旁通烟道3种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进行了热经济性与技术经济性比较.结果表明:回收锅炉排烟由122℃降温至90℃的余热,3种系统可使机组供电标准煤耗分别减小1.51g/(kW·h)、1.71g/(kW·h)和2.81g/(kW·h),需分别投资1 125万元、1 940万元和1 685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分别为4.42a、8.66a和3.29a;低温省煤器前移对机组供电效率的提高不明显,但因应用水媒式空气预热器,受热面投资显著增大,因而技术经济性欠佳;由于节能效果显著,旁通烟道表现出最优的热经济性和技术经济性,建议对其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发电厂 余热利用 旁通烟道 低温省煤器 技术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能驱动与电能驱动空调系统技术经济性比较方法 被引量:13
10
作者 袁卫星 江亿 +1 位作者 张寅平 袁修干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6,共5页
针对不同型式的热能驱动和电能驱动空调系统 ,提出了一种定量的技术经济性比较分析方法 ,使得热能驱动和电能驱动空调系统可以进行“当量”比较。根据所定义的“基础能源消耗量”、“当量电能性能系数”和“年均空调节电量”、“年均空... 针对不同型式的热能驱动和电能驱动空调系统 ,提出了一种定量的技术经济性比较分析方法 ,使得热能驱动和电能驱动空调系统可以进行“当量”比较。根据所定义的“基础能源消耗量”、“当量电能性能系数”和“年均空调节电量”、“年均空调费用” ,可对热能驱动的吸收式空调系统、除湿冷却型空调系统、电能驱动的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进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驱动 电能驱动 空调系统 技术经济性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技术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30
11
作者 刘畅 徐玉杰 +1 位作者 胡珊 陈海生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5年第2期158-168,共11页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大规模电力储能技术之一,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本文建立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技术经济性计算模型,并针对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应用于工业用户的情景,在有无补贴的两种计算条件下,进行了技术经济...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大规模电力储能技术之一,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本文建立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技术经济性计算模型,并针对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应用于工业用户的情景,在有无补贴的两种计算条件下,进行了技术经济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无补贴条件下,系统内部收益率为16.3%,投资回收期为9.2年;计算补贴时,系统内部收益率为23.8%,投资回收期为6.2年。同时本文还对该系统进行了盈亏平衡、敏感性等不确定性分析,找出影响系统经济性的敏感因素;并得出政策扶持对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财务收益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工程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技术经济性 盈亏平衡分析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场景海上风电场关键设备技术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唐巍 郭雨桐 +2 位作者 闫姝 郭小江 史绍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8-184,216,共8页
中国海上风电正在走向深远海。离岸距离和水深的增大对海上风电场关键设备的技术选择和成本造价影响很大,海上风电场单位千瓦投资也相应变化。对海上风电场基础结构、海缆等关键设备费用在不同离岸距离和水深条件下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 中国海上风电正在走向深远海。离岸距离和水深的增大对海上风电场关键设备的技术选择和成本造价影响很大,海上风电场单位千瓦投资也相应变化。对海上风电场基础结构、海缆等关键设备费用在不同离岸距离和水深条件下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登陆送出、场内集电、基础结构等技术发展对投资的影响。远海风电场通过采用柔性直流和高电压场内集电技术,关键设备的单位千瓦投资可以低于目前在建的近海风电场。对于未来将采用8 MW风电机组的深远海风电场,采用先进的基础结构和输电技术,关键设备投资成本将比现有技术下降2 200元/kW,大幅降低深远海风电场开发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远海 海上风电 关键设备 技术经济性 电气系统 基础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电网发展20kV配电网的技术经济性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廖国栋 谢欣涛 +1 位作者 刘定国 侯益灵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8-93,共6页
是否发展20 kV配电网以及采用何种电压等级序列是当前湖南电网规划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结合湖南电网实际情况,提出了电压等级序列方案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以邵阳宝东科技园、邵阳城东供电区和益阳资阳农村地区为例,分别分析了在湖南... 是否发展20 kV配电网以及采用何种电压等级序列是当前湖南电网规划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结合湖南电网实际情况,提出了电压等级序列方案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以邵阳宝东科技园、邵阳城东供电区和益阳资阳农村地区为例,分别分析了在湖南电网新建区域、城市建成区和农村低密度负荷区发展20 kV配电网的技术经济性情况,所得结论可为其他电网发展20kV配电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kV 中压配电网 湖南电网 技术经济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烟煤、褐煤的IGCC系统技术经济性对比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政 梁心玉 薛亚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47,共9页
近年来,褐煤提质技术的发展使得褐煤的高效利用成为可能。基于一种先进的褐煤干燥技术—内部废热利用流化床干燥(wirbelschicht-trocknung mit interner abw rmenu-tzung,WTA),采用ASPEN Plus软件及美国电力研究协会(electric power res... 近年来,褐煤提质技术的发展使得褐煤的高效利用成为可能。基于一种先进的褐煤干燥技术—内部废热利用流化床干燥(wirbelschicht-trocknung mit interner abw rmenu-tzung,WTA),采用ASPEN Plus软件及美国电力研究协会(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EPRI)的技术评价准则(technical assessment guide,TAG),分别对烟煤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电站和褐煤IGCC电站进行技术经济性分析。详细介绍了WTA单元及燃气轮机变工况的建模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引入WTA技术后,褐煤IGCC电站的发电效率比采用传统干燥方式时约提高4.6个百分点,整体性能与烟煤IGCC电站相差不大;而褐煤IGCC电站的发电成本比烟煤IGCC电站低24.4%。高效的褐煤干燥技术能显著提高褐煤IGCC电站的效率,而褐煤低廉的价格又对降低发电成本十分有利,褐煤很可能成为比烟煤更适合IGCC的燃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褐煤干燥 燃气轮机变工况 ASPEN plus 技术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电方式对中压配电网技术经济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廖国栋 杨高才 +1 位作者 谢欣涛 侯益灵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3-118,共6页
为建立计及供电方式影响的中压配电网技术经济性评估方法,比较了10 kV线路与20 kV线路的供电优势,建立了中压配电网供电方式模型和中压配电网规模估算模型,并分析了影响中压主干线总长度及其线损的主要因素。算例结果表明,为提高采用20... 为建立计及供电方式影响的中压配电网技术经济性评估方法,比较了10 kV线路与20 kV线路的供电优势,建立了中压配电网供电方式模型和中压配电网规模估算模型,并分析了影响中压主干线总长度及其线损的主要因素。算例结果表明,为提高采用20 kV供电的技术经济性,城市新建区宜选择减小中压配电网输电走廊主干线回路数或主干线运行电流的供电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kV线路 供电方式 中压配电网 技术经济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增容改造工程导线选型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潘春平 廖民传 麻闽政 《南方电网技术》 2014年第3期109-113,共5页
导线选型是输电线路增容改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实施方案和各项指标。基于广东地区典型220 kV增容改造线路工程,选取了6种常规及新型导线作为改造比选方案,从载流量、机械荷载、弧垂特性、线损情况、一次性投资、等年值... 导线选型是输电线路增容改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实施方案和各项指标。基于广东地区典型220 kV增容改造线路工程,选取了6种常规及新型导线作为改造比选方案,从载流量、机械荷载、弧垂特性、线损情况、一次性投资、等年值费用以及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等7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技术经济性研究,并给出了最优方案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增容改造 导线选型 技术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坑口煤制代用天然气的技术经济性分析及发展路线构思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明华 李政 麻林巍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16,共4页
我国天然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价格不断上涨,供应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而利用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制取代用天然气(SNG)将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可能解决途径之一。本文在描述国外煤制SNG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采用ASPEN软件对霍林河商品褐煤制... 我国天然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价格不断上涨,供应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而利用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制取代用天然气(SNG)将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可能解决途径之一。本文在描述国外煤制SNG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采用ASPEN软件对霍林河商品褐煤制SNG工艺流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分析了生产SNG的技术经济性。对我国今后发展坑口煤制SNG的发展方向、发展路线、发展机制提出了一些构思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用天然气(SNG) 煤制SNG 技术经济性分析 褐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物质气化供热技术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冠益 夏宗鹏 +2 位作者 颜蓓蓓 周卫红 王钦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95-1399,共5页
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基于生物质能源的农村供热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文章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法,对天津市城郊的小塔沽村生物质气化集中供热和分户供热两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考察了供热设备、折旧年限、运行费用等... 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基于生物质能源的农村供热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文章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法,对天津市城郊的小塔沽村生物质气化集中供热和分户供热两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考察了供热设备、折旧年限、运行费用等因素对经济效益及投资回收期的影响,给出了天津市小塔沽村的供热优化方案,并为农村类似情况的生物质供热提供技术经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气化 集中供热 分户供热 技术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地热运用热泵供热的技术经济性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李新国 赵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7-450,共4页
结合某工程可行性研究 ,分析了低温地热运用热泵供暖、供生活热水的技术经济性 ,并与传统锅炉供热方式进行比较 。
关键词 地热热泵 技术经济性 生活热水 低温地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热源热泵的技术经济性能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冯健美 屈宗长 +1 位作者 王迪生 高晓兵 《流体机械》 CSCD 2001年第11期48-51,共4页
主要以土壤热源热泵为研究对象 ,从技术和经济性两方面对其与风冷热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 ,土壤热源热泵的性能参数 (COP)比风冷热泵有较大提高 ,初投资和运行费用要比风冷热泵节约。同时还分析了土壤热源热泵在采用太阳... 主要以土壤热源热泵为研究对象 ,从技术和经济性两方面对其与风冷热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 ,土壤热源热泵的性能参数 (COP)比风冷热泵有较大提高 ,初投资和运行费用要比风冷热泵节约。同时还分析了土壤热源热泵在采用太阳能为辅助热源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热源热泵 技术经济性 初投资 运行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