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作为新型技术社会形态的智能社会
被引量:
1
1
作者
孙伟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37,共8页
智能社会的横空出世是一次划时代的社会变迁,以未来学家为代表的思想家们曾经用“后工业社会”“知识社会”“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知识价值社会”等描绘它。实际上,智能社会是信息科技、智能科技广泛应用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智能社会的横空出世是一次划时代的社会变迁,以未来学家为代表的思想家们曾经用“后工业社会”“知识社会”“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知识价值社会”等描绘它。实际上,智能社会是信息科技、智能科技广泛应用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以“智能主义范式”范导、变革和塑造社会的产物。作为一种“后工业”的技术社会形态,智能社会与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相比较,具有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人机协同或人机一体化等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科技
智能主义范式
智能
社会
技术社会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技术社会形态与社会现代化问题
被引量:
2
2
作者
贾高建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技术社会形态
社会
现代化
经济
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
范畴
现代
社会
传统
社会
经济现代化
农业
社会
政治现代化
技术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技术社会形态与社会现代化问题
3
作者
贾高建
《江淮论坛》
CSSCI
1996年第3期14-18,共5页
关键词
技术社会形态
社会
现代化
经济
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
范畴
现代
社会
经济现代化
传统
社会
政治现代化
文化现代化
农业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体育史分期问题的技术社会形态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崔乐泉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15,共7页
技术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本文在以往体育史学界由社会经济形态的角度进行古代体育史分期的基础上,按照技术社会形态的发展,对中国古代体育史进行了分期的探讨。遵循中国古...
技术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本文在以往体育史学界由社会经济形态的角度进行古代体育史分期的基础上,按照技术社会形态的发展,对中国古代体育史进行了分期的探讨。遵循中国古代体育发展的规律和技术社会形态的特点,将中国古代体育史分为渔猎社会前期的体育、渔猎社会后期的体育、农业社会初期的体育、农业社会中期的体育和农业社会晚期的体育5个发展阶段,并就其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社会形态
体育史
原始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技术革命与社会形态理论
5
作者
吴廷勇
《宁夏社会科学》
1987年第3期15-18,共4页
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许多著名的未来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从技术关系的角度,把社会历史划分为若干阶段,其中阿尔温·托夫勒把社会历史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超工业社会;丹尼尔·贝尔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
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许多著名的未来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从技术关系的角度,把社会历史划分为若干阶段,其中阿尔温·托夫勒把社会历史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超工业社会;丹尼尔·贝尔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当然,这种划分,并不一定十分科学,但他们从生产力的角度,划分不同质的社会历史阶段,试图说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对我们深入研究社会形态理论却是有启发的。马克思也早就肯定过以生产力为标志划分社会历史阶段的历史方法。马克思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形态
理论
生产关系
历史阶段
生产力水平
经济
社会形态
新
技术
革命
社会
历史
技术社会形态
前工业
社会
技术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形态概念新议
被引量:
2
6
作者
赵家祥
《现代哲学》
1986年第4期57-61,共5页
拙作《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简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一书,对社会形态及其发展规律做了粗浅的论述。今年五月在安徽省屯溪市参加“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现实”理论讨论会,受与会者启发,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发表出来,以就教于学...
拙作《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简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一书,对社会形态及其发展规律做了粗浅的论述。今年五月在安徽省屯溪市参加“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现实”理论讨论会,受与会者启发,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发表出来,以就教于学术界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
理论
技术社会形态
生产关系
生产力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
主义
社会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
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方社会的新变革与社会形态的双重构造
7
作者
谢立中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1-8,共8页
(一) 当前,一场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展开。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发达国家社会中引起了一系列新变化,一股崭新的变革浪潮正在发达国家中迅速兴起。第一、生产技术手段正在发生巨大变革。传统工业生产...
(一) 当前,一场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展开。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发达国家社会中引起了一系列新变化,一股崭新的变革浪潮正在发达国家中迅速兴起。第一、生产技术手段正在发生巨大变革。传统工业生产过程的技术手段主要是普通机器。普通机器的特点是把生产工具的动力系统和工作系统物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社会形态
技术社会形态
新变革
西方
社会
技术
关系
新
技术
革命
历史唯物主义
巨大变革
社会
经济
形态
社会
意识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现代化问题与中国的实践
8
作者
贾高建
《新视野》
1999年第6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社会
现代化
历史进程
技术社会形态
农业
社会
工业
社会
社会
主义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域中的“智能社会”
被引量:
13
9
作者
孙伟平
《哲学分析》
CSSCI
2020年第6期3-16,190,共15页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类正在迈入一种新型的技术社会形态——智能社会。智能社会具有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人机协同或人机一体化等基本特征。智能社会是智能科技“再结构”社...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类正在迈入一种新型的技术社会形态——智能社会。智能社会具有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人机协同或人机一体化等基本特征。智能社会是智能科技“再结构”社会的产物,是以智能产业为代表、知识创新起主导作用的智能经济社会。人们在其中建立了一种虚实结合的实践方式与新颖复杂的人机交往关系,并要求建立适应社会智能化的组织结构、治理方式和文化价值理念。“工业社会之后”的智能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共产主义社会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智能社会为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正在提供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关键性的现实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社会形态
经济
社会形态
人工智能
智能
社会
共产主义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两个视角把握当今历史时代
10
作者
杜家贵
刘曙光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2,共8页
全面、准确把握当今历史时代的性质、特点 ,要从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两个视角来考察。视角的不同并非本质的不同 ,知识经济时代也就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对历史时代的把握 ,要注意克服两种片面性 :一是只从技术社会...
全面、准确把握当今历史时代的性质、特点 ,要从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两个视角来考察。视角的不同并非本质的不同 ,知识经济时代也就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对历史时代的把握 ,要注意克服两种片面性 :一是只从技术社会形态来把握时代 ,只看到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标志的、由资本主义首先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和一部分生产关系是没有制度属性的 ,对资本主义有制度属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失去警惕 ,放弃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阵地 ;二是只从经济社会形态来把握时代 ,只看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制度属性 ,不懂得资本主义首先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和部分生产关系是没有制度属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对时代有清醒的认识 ,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 ,来应对和防范危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
经济
社会形态
技术社会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革和历史唯物主义
11
作者
马振国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89年第S1期37-40,91,共5页
恩格斯曾经说过:哲学变革是政治变革的前导。十年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真理标准的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它是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的前提。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历史时期,...
恩格斯曾经说过:哲学变革是政治变革的前导。十年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真理标准的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它是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的前提。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历史时期,进行了一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革。近年来,生产力标准的讨论,是社会主义改革深化的理论表现。改革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得到了充实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生产力标准
生产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
技术社会形态
上层建筑
社会
主义基本矛盾
社会
主义
社会
基本矛盾
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
主义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作为新型技术社会形态的智能社会
被引量:
1
1
作者
孙伟平
机构
上海大学智能哲学与文化研究院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37,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人工智能前沿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19ZDA018)。
文摘
智能社会的横空出世是一次划时代的社会变迁,以未来学家为代表的思想家们曾经用“后工业社会”“知识社会”“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知识价值社会”等描绘它。实际上,智能社会是信息科技、智能科技广泛应用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以“智能主义范式”范导、变革和塑造社会的产物。作为一种“后工业”的技术社会形态,智能社会与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相比较,具有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人机协同或人机一体化等基本特征。
关键词
智能科技
智能主义范式
智能
社会
技术社会形态
Keyword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paradigm of intelligentism
intelligent society
technological social form
分类号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技术社会形态与社会现代化问题
被引量:
2
2
作者
贾高建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技术社会形态
社会
现代化
经济
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
范畴
现代
社会
传统
社会
经济现代化
农业
社会
政治现代化
技术
特征
分类号
K0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技术社会形态与社会现代化问题
3
作者
贾高建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1996年第3期14-18,共5页
关键词
技术社会形态
社会
现代化
经济
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
范畴
现代
社会
经济现代化
传统
社会
政治现代化
文化现代化
农业
社会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体育史分期问题的技术社会形态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崔乐泉
机构
中国体育博物馆
出处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15,共7页
文摘
技术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本文在以往体育史学界由社会经济形态的角度进行古代体育史分期的基础上,按照技术社会形态的发展,对中国古代体育史进行了分期的探讨。遵循中国古代体育发展的规律和技术社会形态的特点,将中国古代体育史分为渔猎社会前期的体育、渔猎社会后期的体育、农业社会初期的体育、农业社会中期的体育和农业社会晚期的体育5个发展阶段,并就其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技术社会形态
体育史
原始体育
Keywords
sport history
ancient sport
technical-social formation
分类号
G812.9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技术革命与社会形态理论
5
作者
吴廷勇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1987年第3期15-18,共4页
文摘
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许多著名的未来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从技术关系的角度,把社会历史划分为若干阶段,其中阿尔温·托夫勒把社会历史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超工业社会;丹尼尔·贝尔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当然,这种划分,并不一定十分科学,但他们从生产力的角度,划分不同质的社会历史阶段,试图说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对我们深入研究社会形态理论却是有启发的。马克思也早就肯定过以生产力为标志划分社会历史阶段的历史方法。马克思说:“
关键词
社会形态
理论
生产关系
历史阶段
生产力水平
经济
社会形态
新
技术
革命
社会
历史
技术社会形态
前工业
社会
技术
关系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形态概念新议
被引量:
2
6
作者
赵家祥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现代哲学》
1986年第4期57-61,共5页
文摘
拙作《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简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一书,对社会形态及其发展规律做了粗浅的论述。今年五月在安徽省屯溪市参加“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现实”理论讨论会,受与会者启发,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发表出来,以就教于学术界同行。
关键词
经济
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
理论
技术社会形态
生产关系
生产力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
主义
社会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
发展阶段
分类号
B15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方社会的新变革与社会形态的双重构造
7
作者
谢立中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1-8,共8页
文摘
(一) 当前,一场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展开。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发达国家社会中引起了一系列新变化,一股崭新的变革浪潮正在发达国家中迅速兴起。第一、生产技术手段正在发生巨大变革。传统工业生产过程的技术手段主要是普通机器。普通机器的特点是把生产工具的动力系统和工作系统物化了。
关键词
经济
社会形态
技术社会形态
新变革
西方
社会
技术
关系
新
技术
革命
历史唯物主义
巨大变革
社会
经济
形态
社会
意识
形态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现代化问题与中国的实践
8
作者
贾高建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
出处
《新视野》
1999年第6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社会
现代化
历史进程
技术社会形态
农业
社会
工业
社会
社会
主义
市场经济
分类号
K0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域中的“智能社会”
被引量:
13
9
作者
孙伟平
机构
上海大学
出处
《哲学分析》
CSSCI
2020年第6期3-16,190,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人工智能前沿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项目编号:19ZDA018)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智能时代人的新异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9BZX001)。
文摘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类正在迈入一种新型的技术社会形态——智能社会。智能社会具有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人机协同或人机一体化等基本特征。智能社会是智能科技“再结构”社会的产物,是以智能产业为代表、知识创新起主导作用的智能经济社会。人们在其中建立了一种虚实结合的实践方式与新颖复杂的人机交往关系,并要求建立适应社会智能化的组织结构、治理方式和文化价值理念。“工业社会之后”的智能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共产主义社会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智能社会为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正在提供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关键性的现实条件。
关键词
技术社会形态
经济
社会形态
人工智能
智能
社会
共产主义
社会
Keywords
technological society
economic societ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elligent society
communist society
分类号
B17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两个视角把握当今历史时代
10
作者
杜家贵
刘曙光
机构
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2,共8页
文摘
全面、准确把握当今历史时代的性质、特点 ,要从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两个视角来考察。视角的不同并非本质的不同 ,知识经济时代也就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对历史时代的把握 ,要注意克服两种片面性 :一是只从技术社会形态来把握时代 ,只看到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标志的、由资本主义首先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和一部分生产关系是没有制度属性的 ,对资本主义有制度属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失去警惕 ,放弃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阵地 ;二是只从经济社会形态来把握时代 ,只看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制度属性 ,不懂得资本主义首先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和部分生产关系是没有制度属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对时代有清醒的认识 ,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 ,来应对和防范危险 。
关键词
历史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
经济
社会形态
技术社会形态
分类号
B0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革和历史唯物主义
11
作者
马振国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89年第S1期37-40,91,共5页
文摘
恩格斯曾经说过:哲学变革是政治变革的前导。十年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真理标准的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它是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的前提。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历史时期,进行了一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革。近年来,生产力标准的讨论,是社会主义改革深化的理论表现。改革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得到了充实和发展。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生产力标准
生产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
技术社会形态
上层建筑
社会
主义基本矛盾
社会
主义
社会
基本矛盾
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
主义改革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作为新型技术社会形态的智能社会
孙伟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技术社会形态与社会现代化问题
贾高建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技术社会形态与社会现代化问题
贾高建
《江淮论坛》
CSSCI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古代体育史分期问题的技术社会形态分析
崔乐泉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新技术革命与社会形态理论
吴廷勇
《宁夏社会科学》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社会形态概念新议
赵家祥
《现代哲学》
198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西方社会的新变革与社会形态的双重构造
谢立中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社会现代化问题与中国的实践
贾高建
《新视野》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域中的“智能社会”
孙伟平
《哲学分析》
CSSCI
202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从两个视角把握当今历史时代
杜家贵
刘曙光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改革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振国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