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普惠金融对生物育种企业技术研发投入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云峥 李名威 《中国种业》 2022年第4期63-68,共6页
为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生物育种企业技术研发投入的影响,通过查阅生物育种行业企业数据共得到160组可观测值,运用stata16.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分指数对生物育种企业技... 为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生物育种企业技术研发投入的影响,通过查阅生物育种行业企业数据共得到160组可观测值,运用stata16.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分指数对生物育种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总指数每增加1%,会引起被解释变量生物育种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强度平均增加0.40。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平均增加1%,分别会促进技术研发投入强度平均增加0.31、0.49、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生物育种企业 技术研发投入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研发投入、用户补贴和分享经济平台发展——基于交易费用理论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念 秦宇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9-165,共7页
文章以近年来兴起的分享经济为研究对象,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研究了分享经济条件下市场中交易费用降低的具体机制。分享经济平台在技术研发(包括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上进行投入,用于市场机制设计、线上运营的商业模式开发和标准化合约的设... 文章以近年来兴起的分享经济为研究对象,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研究了分享经济条件下市场中交易费用降低的具体机制。分享经济平台在技术研发(包括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上进行投入,用于市场机制设计、线上运营的商业模式开发和标准化合约的设计,从而降低了交易费用。技术研发投入在长期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但是在短期将会增加交易费用,这是因为增加投入要求平台向用户收取更高的手续费。用户是分享经济市场中的交易主体,用户基于收益—成本原则选择是否进行交易。以用户为视角,构建模型研究了技术研发投入和用户补贴对分享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运用分享经济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技术研发投入和分享经济平台的发展呈负相关关系,用户补贴和分享经济平台的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在分享经济发展初期,平台没有动力为了降低交易费用而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任何降低交易费用的尝试将导致市场规模的萎缩,此时风险投资资金的支持(用于用户补贴)对平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享经济 交易费用 技术研发投入 用户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资研发、技术创新资源投入与本土企业创新绩效:命题与模型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武威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1-196,共6页
基于对已有文献的系统梳理,分析了外资研发、技术创新资源投入与本土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内在关联,提出了若干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命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外资研发、技术创新资源投入与本土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
关键词 外资研发技术创新资源投入创新绩效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基于知识产权保护实际强度与最适强度的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余亮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115,共5页
文章运用2009-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知识产权保护实际强度与最适强度的视角出发,分析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高技术产业投入水平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目前中国知... 文章运用2009-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知识产权保护实际强度与最适强度的视角出发,分析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高技术产业投入水平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目前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提高对促进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依然具有正面作用;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实际强度最接近其最适强度,而其他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实际强度则明显低于其最适强度,其中东北地区的这一偏差最大;偏差的不同导致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在未来会逐渐拉开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差距,进一步带来市场资源向东部地区流动,使得各个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问题也将愈发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产业研发投入 知识产权保护 实际保护强度 最适保护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