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技术知识存量的构成与国际比较研究 被引量:38
1
作者 蔡虹 许晓雯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20,共6页
根据国外技术知识存量的计算方法,确定了技术知识的陈腐化率和R&D时间滞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以自主研究开发和技术引进为主的知识存量的构成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中国技术知识的总量及其占GDP的比重等方面与美国和日本进行了比较分... 根据国外技术知识存量的计算方法,确定了技术知识的陈腐化率和R&D时间滞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以自主研究开发和技术引进为主的知识存量的构成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中国技术知识的总量及其占GDP的比重等方面与美国和日本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有效利用外溢技术是近期提高我国技术知识存量重要途径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知识存量 R&D时间滞后 陈腐化率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间外溢技术知识存量的测度及其经济效果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蔡虹 张永林 《管理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568-575,590,共9页
根据R&D投资经济效果的计量模型,对我国大陆八大区域自主研究开发和区域间的外溢技术知识存量进行了测算,并据此对各区域技术知识总量的产出弹性系数和边际生产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沿海地区同化吸收的外溢知识存量占地... 根据R&D投资经济效果的计量模型,对我国大陆八大区域自主研究开发和区域间的外溢技术知识存量进行了测算,并据此对各区域技术知识总量的产出弹性系数和边际生产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沿海地区同化吸收的外溢知识存量占地区总技术知识存量的比例最小,是技术的主要溢出方,而西北地区这一比例一直偏高,技术来源以接受的外溢技术为主。八大区域总技术知识存量的产出弹性系数在0.2030.436之间,而平均边际收益率则在1.367~9.09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技术外溢 技术知识存量 经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技术进步的贡献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蔡虹 蒋仁爱 吴凯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4-320,332,共8页
在利用中国的执法强度修正Ginart等构建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测算了1985~2009年中国实际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同时,基于永续盘存法测算了我国自主R&D投资和技术引进产生的技术知识存量,将其代入构建的技术进步计量模型中,实证分析了知识... 在利用中国的执法强度修正Ginart等构建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测算了1985~2009年中国实际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同时,基于永续盘存法测算了我国自主R&D投资和技术引进产生的技术知识存量,将其代入构建的技术进步计量模型中,实证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国际贸易和R&D活动促进中国技术进步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显著促进了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弹性系数介于0.114~0.190之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国际贸易开放度、技术知识存量的交互系数显著正相关,这表明,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国际贸易和R&D活动显著促进了我国的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技术知识存量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的区域技术创新效应与技术获取渠道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康继军 孙彩虹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37,共5页
构建了"知识驱动型"两部门模型,利用2005-2012年中国内地24个省市面板数据,借助"杰菲"知识生产函数构建了动态面板模型,从理论与实证角度探讨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区域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对区域技术知识的来源渠道... 构建了"知识驱动型"两部门模型,利用2005-2012年中国内地24个省市面板数据,借助"杰菲"知识生产函数构建了动态面板模型,从理论与实证角度探讨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区域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对区域技术知识的来源渠道进行了细分,改进了现有技术知识存量的测算方法,对知识产权保护指数进行了区域化处理,使之更加契合各地区真实情况。实证结果显示:自主创新是我国区域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国内技术引进与国外技术引进产生的技术进步效益存在显著差异;知识产权保护与区域技术进步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各地区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差异,合理调整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并制定科学的技术引进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研发 知识产权保护 区域技术进步 技术知识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效果——基于开放经济体国家的面板数据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凯 蔡虹 蒋仁爱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9-382,共4页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激励R&D投入,而R&D投入能够增加技术知识存量。引入技术知识存量作为技术创新的代理变量,利用15个OECD成员国1980~2003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检验了开放经济体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效果...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激励R&D投入,而R&D投入能够增加技术知识存量。引入技术知识存量作为技术创新的代理变量,利用15个OECD成员国1980~2003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检验了开放经济体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开放经济体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且技术知识存量越大,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技术知识存量 知识产权保护 开放经济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贸易的环境技术效应——基于技术溢出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徐圆 陈亚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8-156,共9页
在事实现象的启示下,本文从技术溢出的视角研究了国际贸易的环境技术效应。基于"生产-污染"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假设当通过国际贸易购买国际先进环保技术以达到国内减排标准时,导致的技术溢出与扩散会对进口国环境规制和污染减... 在事实现象的启示下,本文从技术溢出的视角研究了国际贸易的环境技术效应。基于"生产-污染"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假设当通过国际贸易购买国际先进环保技术以达到国内减排标准时,导致的技术溢出与扩散会对进口国环境规制和污染减排起到正向作用。在实证部分利用环境技术专利数据构建国际和国内环保技术知识存量对中国经验进行检验。结果证实了国际前沿环保技术存在对中国的溢出与转移,并且帮助了工业废水和CO2的减排,而国际贸易正是这一过程的有效路径,这体现出国际贸易环境技术效应的实现途径,同时国内的相关技术存量促进了对溢出技术的吸收与利用。研究还发现人均收入的提高和政府对社会福利的重视同样对中国节能减排和环境规制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建议政府在开放对外贸易时采取"市场换环保技术"战略,同时支持环保专利国际共享,并改革官员考核指标,进一步转变增长方式,加大对环境等发展问题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技术效应 技术溢出 环境技术知识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交易对区域间技术相似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凤朝 林原 马荣康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61-1167,1204,共8页
立足区域间创新分工,从技术交易视角对区域间技术相似性进行了前向研究,解析了不同类型区域间技术交易影响区域技术相似性的机理,并以中国30个省区市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区域R&D差异、外国直接投资(FDI)差异、... 立足区域间创新分工,从技术交易视角对区域间技术相似性进行了前向研究,解析了不同类型区域间技术交易影响区域技术相似性的机理,并以中国30个省区市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区域R&D差异、外国直接投资(FDI)差异、非市场交易的技术流动因素以及前期区域技术相似性4个变量后,技术知识存量高的地区之间的技术交易对区域间技术相似性的影响呈显著U型关系;技术知识存量高的地区向技术知识存量低的地区输出技术,对区域间技术相似性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技术知识存量低的地区向技术知识存量高的地区输出技术,或技术知识存量低的地区之间的技术交易,这两种情况均对区域间技术相似性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交易 技术市场 技术相似性 技术知识存量 创新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期导读
8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共1页
区域间的技术外溢既是技术通过外溢途径在区域之间传播的空间展开过程,同时也表现为区域网络系统中外溢区域所占比例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区域间技术外溢动态过程的仿真研究》一文对这一复杂现象进行了创新研究,文章引入元胞自动机模... 区域间的技术外溢既是技术通过外溢途径在区域之间传播的空间展开过程,同时也表现为区域网络系统中外溢区域所占比例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区域间技术外溢动态过程的仿真研究》一文对这一复杂现象进行了创新研究,文章引入元胞自动机模型,通过仿真,探讨了技术专有能力系数及区域关联系数对技术外溢的空间和时间特性的影响及其对区域间外溢技术知识存量的影响,并得出了一些颇具启发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外溢 导读 技术知识存量 时间特性 元胞自动机 区域间 动态变化 网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