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tent-BARTKPG:基于对比学习的中文专利关键技术词生成研究
1
作者 冉从敬 刘省身 +2 位作者 王浩伟 梁玉莲 王福新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8-760,共13页
传统的关键词抽取方法在专利关键技术词生成领域准确度不足,这主要表现为过度依赖文本中的字面内容、生成关键技术词序列中的冗余信息以及与目标关键技术词的不一致性。为此,本文结合中文专利文本特有的语料特性,深入探索如何实现更精... 传统的关键词抽取方法在专利关键技术词生成领域准确度不足,这主要表现为过度依赖文本中的字面内容、生成关键技术词序列中的冗余信息以及与目标关键技术词的不一致性。为此,本文结合中文专利文本特有的语料特性,深入探索如何实现更精准的关键技术词生成,提出一种两阶段的专利关键技术词抽取-生成和重排模型,并在两个阶段中引入对比学习训练策略,以进一步增强模型性能。最终,本文构建了一个中文专利关键技术词生成模型Patent-BARTKPG,实现了中文专利文本的关键技术词的精准生成。研究结果表明,Patent-BARTKPG模型在中文专利数据集上的关键技术词生成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关键技术词抽取和生成模型,初步实现了中文专利领域关键技术词的高质量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专利文本 专利关键技术生成 生成模型 对比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AI技术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2
作者 周圣荃 李以科 +6 位作者 王永志 刘海明 李楠 柯昌辉 李瑞萍 赵永岗 张丽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316,共14页
地球复杂巨系统研究的多维度发展持续驱动着地学研究方法的突破创新。生成式AI技术作为新兴研究工具,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与知识推理能力为地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系统梳理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脉络,对比ChatGPT与国产DeepSeek模型... 地球复杂巨系统研究的多维度发展持续驱动着地学研究方法的突破创新。生成式AI技术作为新兴研究工具,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与知识推理能力为地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系统梳理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脉络,对比ChatGPT与国产DeepSeek模型的技术路线,展现了生成式AI技术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和多模态模型构建的优势。本文详细总结了生成式AI技术在地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资源勘查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生成式AI技术已实现地学领域中多源异构数据的通用性整合,在资源勘查领域深入参与各阶段工作并于数据整合、认知推理、应用服务等层面提供技术支撑,掀起资源勘查领域革新浪潮。目前,生成式AI技术在地学应用领域依然存在数据完备性缺陷、地质复杂系统挑战、地质模型可解释性难题等核心制约。综合分析指出,生成式AI重构“数据感知-知识提炼-决策生成”技术体系,必将加速实现该技术在地球科学各领域的应用突破,为创新勘查技术方法、提高勘查效率、助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生成式AI技术 ChatGPT 找矿预测 资源勘查 DeepSee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声传感相位生成载波解调技术的相位校正与调制深度补偿
3
作者 李斐然 吴先梅 +4 位作者 安秉文 李子琪 冷涛 孔超 师芳芳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0-857,共8页
相位生成载波(PGC)调制解调技术具有线性度好和动态范围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光纤声传感领域。针对PGC调制解调过程产生的相位偏移和调制深度漂移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相位校正与调制深度补偿方法。在FPGA中对应... 相位生成载波(PGC)调制解调技术具有线性度好和动态范围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光纤声传感领域。针对PGC调制解调过程产生的相位偏移和调制深度漂移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相位校正与调制深度补偿方法。在FPGA中对应用反正切方法进行干涉光信号解调时产生的相位偏移进行实时计算和校正,对载波调制深度通过实时计算进行估计与补偿,实现了声传感信号的实时解调。仿真分析显示,进行相位校正与调制深度补偿后的PGC解调方法可得到更稳定可靠的解调效果。在声传感实验中所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明显抑制调制深度的漂移,解调所得信号的信噪比有显著提高,信号的总谐波失真显著降低,这对于提升光纤声传感系统的总体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生成载波技术 光纤光栅声传感 调制深度补偿 相位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检索增强生成技术的规章制度问答大语言模型的构建
4
作者 赵衍 程恺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198,共7页
繁多的规章制度对师生造成了困扰,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针对这一需求构建规章问答大语言模型。采用检索增强生成技术,收集并组建校园规章制度知识库,构建检索器与生成器,实现校园规章制度的垂直领域大模型。构建评测实验数据集进行评测... 繁多的规章制度对师生造成了困扰,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针对这一需求构建规章问答大语言模型。采用检索增强生成技术,收集并组建校园规章制度知识库,构建检索器与生成器,实现校园规章制度的垂直领域大模型。构建评测实验数据集进行评测,回答相似得分0.9221,回答相关度得分0.8060,回答正确性达0.6006,研究模型分别相较于基座模型高出0.0271分、0.0868分、0.1137分。研究模型有效缓解了基座模型在垂直领域中的垂直领域语义理解、无效回答、事实性回答错误幻觉,对推进高校规章制度治理的研究以及人性化的交互式回答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高校数字化转型、高校管理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创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章制度知识库 问答系统 大语言模型 检索增强生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的专利法保护
5
作者 李健 《知识产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126,共18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科技创新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催生出众多富有创造性的技术成果。由人工智能参与生成的技术方案是否需要专利法保护,以及现行授权规则和审查模式可否直接适用等问题亟待解决。从正当性角度分析,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科技创新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催生出众多富有创造性的技术成果。由人工智能参与生成的技术方案是否需要专利法保护,以及现行授权规则和审查模式可否直接适用等问题亟待解决。从正当性角度分析,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符合专利客体要求、产权保护需求及市场价值标准,因此,专利制度应成为推动此类技术方案产权化的首选路径。从制度完善而言,针对人工智能算法的黑箱属性与现有授权规则之间的冲突,需主动调整专利授权规则,并细化人工智能发明专利申请的披露要求。就保护程序而言,根据人机协同发明特点,在专利审查特别是创造性认定环节,应聚焦于人类参与者的创造性贡献,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概念升级为能够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 专利法保护 算法黑箱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下能源企业自主数智化司库管理体系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武彰纯 刘晓芳 李平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112,共6页
本文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能源企业自主数智化司库管理中的现实需求,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可全流程强化司库管理服务效能、多方位增强碳财务数据安全性、自动化辅助能源企业战略决策。在此基础上,构建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设计的... 本文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能源企业自主数智化司库管理中的现实需求,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可全流程强化司库管理服务效能、多方位增强碳财务数据安全性、自动化辅助能源企业战略决策。在此基础上,构建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设计的能源企业自主数智化司库管理体系,主要涉及基础资源管理子系统、资金运营管理子系统、战略决策管理子系统、风险预警管理子系统。进一步地,从资源采集与汇总、业务对接与管理、决策解读与制定、风险分析与预警方面,深入剖析能源企业自主数智化司库管理体系具体运作流程,旨在实现多个系统高效对接和资金全流程管控,以期为能源企业高效率、强决策和全周期自主司库管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 能源企业 自主会计知识体系 数智化司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规定
7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6-426,共1页
随着DeepSeek、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GenAI)软件的广泛应用,期刊出版界正面临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范式的重大变革,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自然语言处理上的卓越表现,已成为内容产业不可或缺的生产力,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固有... 随着DeepSeek、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GenAI)软件的广泛应用,期刊出版界正面临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范式的重大变革,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自然语言处理上的卓越表现,已成为内容产业不可或缺的生产力,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固有的人工智能(AI)随机与幻觉问题,以及在学术研究和学术出版过程中逐渐暴露出的学术诚信和学术不端等问题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 ChatGPT 自然语言处理 DeepSee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图像生成技术的家具设计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邹志娟 陈思洁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67,共6页
简述了AI图像生成技术及其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优势,提出AI图像生成技术在家具设计中的一般流程。基于Stable Diffusion AI设计平台,依据“文本指令”进行家具设计尝试,以包豪斯风格家具设计实践来验证AI图像生成技术辅助生成家具设计效... 简述了AI图像生成技术及其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优势,提出AI图像生成技术在家具设计中的一般流程。基于Stable Diffusion AI设计平台,依据“文本指令”进行家具设计尝试,以包豪斯风格家具设计实践来验证AI图像生成技术辅助生成家具设计效果图的高效性。研究表明:AI图像生成技术能合理运用于家具设计创意阶段,对缩短家具设计周期、提升家具设计质量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图像生成技术 Stable diffusion 文本指令 家具设计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叙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周莹 沈悦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513-517,共5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AIGC)在博物馆叙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对增强参观者互动体验的作用。结合用叙事学理论,本研究将分析AIGC如何通过动态与沉浸式叙事来转化展览叙事,提升用户的认知沉浸和情感联结。方法首先,运用...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AIGC)在博物馆叙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对增强参观者互动体验的作用。结合用叙事学理论,本研究将分析AIGC如何通过动态与沉浸式叙事来转化展览叙事,提升用户的认知沉浸和情感联结。方法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AIGC在博物馆叙事中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案例分析法挖掘并探析实际运用AIGC技术于博物馆的案例;最后,研究了博物馆叙事传播中的隐患与挑战。结果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地识别展览数据模式并生成吸引参观者的新内容,为用户带来个性化且情境化的叙事体验,并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促进观众的认知、情感发展。结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为博物馆叙事设计提供了新的交互需求和个性化体验,多感官设计策略让参观者更好地理解和参与,AIGC会在博物馆叙事设计中形成新的体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 博物馆 交互设计 叙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对话机器人能促进在线协作学习绩效吗? 被引量:30
10
作者 郑兰琴 高蕾 黄梓宸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6,84,共8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对教育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最引人注目的是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对话机器人的兴起。为进一步提高在线协作学习绩效,研究旨在检验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对话机器人对在线协作学习绩效、批判...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对教育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最引人注目的是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对话机器人的兴起。为进一步提高在线协作学习绩效,研究旨在检验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对话机器人对在线协作学习绩效、批判性思维意识及其知识激活量和贡献度的影响。研究邀请大学生参与在线协作学习,综合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度分析对话机器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对话机器人不仅在其知识激活量、贡献度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媒体,而且也能够显著提升在线协作学习绩效和批判性思维意识。文章深入分析和讨论了研究结果,并提出若干启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协作学习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 对话机器人 贡献度 学习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检索增强生成技术的中医药问答大语言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玉铭 李红岩 +3 位作者 郎许锋 周作建 凌云 王子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75-1382,共8页
目的构建基于检索增强生成技术的中医药问答大语言模型。方法收集中医古籍《伤寒论》、中医教材、名老中医经方及其他人工标注的中医数据集组建中医药语料库,构建中医药知识向量库;将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结合P-Tuning v2微调方法与大... 目的构建基于检索增强生成技术的中医药问答大语言模型。方法收集中医古籍《伤寒论》、中医教材、名老中医经方及其他人工标注的中医数据集组建中医药语料库,构建中医药知识向量库;将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结合P-Tuning v2微调方法与大语言模型(ChatGLM2-6B)进行融合构建中医药问答大语言模型。结果以精确率、召回率与F1值为知识问答任务的评价指标进行验证,在简单类中医问答可以达到90%以上的准确率,其中成分类问题的回答准确性最高,F1值达到0.928,中高难度问答准确率在75.8%~87.7%之间,F1值均达到0.766以上;以多样性和准确性为中医问题生成任务的评价指标进行专家打分,研究模型相较于基座模型高出了9.5分。结论研究模型具备良好的语义理解能力和较高的可靠性,有效缓解了模型幻觉并帮助患者明确问题意图,对推进中医药知识的研究以及人性化的交互式回答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中医经验的传承与普及、中医诊疗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创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知识库 大语言模型 问答系统 检索增强生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能源企业数智化碳审计平台建设
12
作者 李建兵 郭锐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136-143,共8页
随着“人工智能+”政策的全面铺开,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数智化转型的关键技术,可助力优化能源企业碳审计模式、方法和流程,辅助能源企业准确了解碳排放情况、识别减排潜力,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扩大,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在此背景下,文章探... 随着“人工智能+”政策的全面铺开,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数智化转型的关键技术,可助力优化能源企业碳审计模式、方法和流程,辅助能源企业准确了解碳排放情况、识别减排潜力,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扩大,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在此背景下,文章探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能源企业数智化碳审计的内在逻辑,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供专业碳审计知识支持、监测碳排放潜在风险数据、助力碳审计业务标准操作,推进能源企业数智化碳审计业务顺利开展。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功能,构建包含客服交互服务、数据资源管理、业务辅助运营、线上问题整改四个层面的能源企业数智化碳审计平台。从平台业务流程演示来看,该平台对能源企业数智化碳审计目标确定、数据收集、碳源评估、问题识别、报告编制、问题整改等均具有重要作用,可为促进能源企业数智化碳审计平台有效运行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 能源企业 数智化 碳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生成技术赋能的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的价值评估与框架设计
13
作者 刘胜洪 秦代辉 金济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23,共9页
在当前多模态大模型广泛应用垂直细分领域的发展趋势下,下一代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亟待嵌入一体化智慧生成工具。基于智能生成技术的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将推动图书馆从主动简单服务向按需复杂服务发展、定时区域服务向全时泛在服务发展... 在当前多模态大模型广泛应用垂直细分领域的发展趋势下,下一代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亟待嵌入一体化智慧生成工具。基于智能生成技术的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将推动图书馆从主动简单服务向按需复杂服务发展、定时区域服务向全时泛在服务发展、低质低效服务向高质高效服务发展,但也面临着训练数据、核心算法以及数据库部署等技术问题和价值对齐、合规审查或监督管理等风险。智能生成技术赋能的图书馆双创服务的实践过程应当遵循参与设计、生成设计、集约设计和合规设计等基本原则,逐步建立至少包括服务对象智助模块、服务人员智助模块和服务监管智助模块等在内的生成式图书馆双创智助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生成技术 图书馆 创新创业服务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虚拟模特转换的女士连体长裤参数化纸样生成
14
作者 陈晓真 吴莹 +1 位作者 杨叶 鲁礼豪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3-201,共9页
面对合体纸样要求高、定制流程繁琐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建模软件和参数化设计的个性化合体纸样快速生成方法。以连体长裤为例,针对其着装不合体、合体度差等问题,首先对1名女性进行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扫描,获得全方位数据信息和人体模... 面对合体纸样要求高、定制流程繁琐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建模软件和参数化设计的个性化合体纸样快速生成方法。以连体长裤为例,针对其着装不合体、合体度差等问题,首先对1名女性进行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扫描,获得全方位数据信息和人体模型,平滑补洞处理后,结合CLO3D虚拟模特转换功能,将其转换为可调整的个性化人体模特。其次,基于转换后的模特获取契合人体体型的基础纸样,然后利用AutoCAD的参数化功能构建连体长裤参数化结构约束模型。在此过程中,通过调整原始用户参数,将适量的松量有效分布于纸样中,以使其能够满足实际穿着的需要。结果表明,所提纸样生成方法稳定快速;真实试穿评价和虚拟压力仿真结果显示以个性化人体体型为基础构建的参数纸样,穿着舒适效果好;相比其它参数化生成方法,从三维视角出发,为合体服装纸样生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纸样自动生成技术 虚拟模特 服装制版 连体长裤 AutoCAD参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解决“卡脖子”技术困境的关键专利识别研究
15
作者 朱珈慧 周潇 +2 位作者 王博 任乔杨 王丹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0-735,共16页
随着国外对我国芯片领域技术和产品的封锁限制,我国科技领军企业和机构正在共同助力“卡脖子”技术突破,以实现国产化替代。识别我国在“卡脖子”技术问题上具有突破潜质的关键专利、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细粒度解决方案,是帮助我国实现技... 随着国外对我国芯片领域技术和产品的封锁限制,我国科技领军企业和机构正在共同助力“卡脖子”技术突破,以实现国产化替代。识别我国在“卡脖子”技术问题上具有突破潜质的关键专利、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细粒度解决方案,是帮助我国实现技术突围和布局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在大模型生成中外专利技术功效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对标国外“卡脖子”核心专利与国内专利的技术功效文本,识别出具有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的国内关键专利。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在技术功效文本的生成上,利用大模型作为文本生成工具,弥补了抽取方式的机械性,同时有效降低了专家的参与程度;②在识别关键专利时,考虑了“技术—解决方案”的深层对应关系,从技术底层逻辑而非技术文本表层对中外专利进行对标,使得识别出的国内关键专利更具问题导向性。最后,以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芯片领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本研究方法的可行性,为我国突破“卡脖子”技术困境提供了有效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脖子”技术突破 关键专利识别 大语言模型 技术功效文本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零件三维中间工序模型逆向生成技术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辉 刘华昌 +1 位作者 张胜文 张健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16-1221,共6页
针对传统的复杂零件三维中间工序模型生成方式通用性差、生成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全三维工艺设计过程的中间工序模型逆向生成方法。研究了中间工序模型的定义与逆向生成技术、加工工艺信息与建模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分析了零件... 针对传统的复杂零件三维中间工序模型生成方式通用性差、生成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全三维工艺设计过程的中间工序模型逆向生成方法。研究了中间工序模型的定义与逆向生成技术、加工工艺信息与建模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分析了零件工艺结构与中间工序模型的关系,并设计了基于特征工序分组的全三维设计流程。通过建立加工工艺信息与中间工序模型辅助生成工具的对应关系,将中间工序模型的构建转变为实体建模操作,从设计模型出发派生出各中间工序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序模型 逆向生成技术 特征工序分组 复杂零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红外场景生成新技术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卓 钱丽勋 欧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总结了目前用于半实物仿真的红外场景生成技术的新进展,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新技术,例如:超大阵列规模的薄膜镜光调制器场景生成技术、中波红外LED阵列红外场景生成技术、基于聚合液晶的红外液晶光阀红外场景生成技术、一种新型的用于半实... 总结了目前用于半实物仿真的红外场景生成技术的新进展,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新技术,例如:超大阵列规模的薄膜镜光调制器场景生成技术、中波红外LED阵列红外场景生成技术、基于聚合液晶的红外液晶光阀红外场景生成技术、一种新型的用于半实物仿真场景生成投影系统的电子束寻址反射型空间光调制器、一种基于微型发射器的红外场景生成技术、基于MEMS技术的单层锗化硅红外宽波段微发射器阵列红外场景生成技术等。最后对红外场景生成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作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场景生成技术新进展 半实物仿真 红外场景生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海仿真虚拟环境的海浪视景生成技术 被引量:26
18
作者 尹勇 任鸿翔 +1 位作者 张秀凤 金一丞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13-315,共3页
分析了海面浪花的生成条件,用粒子系统和图象合成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动态海面及海面浪花的实时仿真。在模拟船舶周围浪花时,作者提出了椭圆模型,可方便地确定粒子的随机初始位置,通过调整粒子在椭圆上的限定范围,可用同一粒子系统,分... 分析了海面浪花的生成条件,用粒子系统和图象合成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动态海面及海面浪花的实时仿真。在模拟船舶周围浪花时,作者提出了椭圆模型,可方便地确定粒子的随机初始位置,通过调整粒子在椭圆上的限定范围,可用同一粒子系统,分别模拟出船体首部、尾部以及其它部位的兴波,并给出了粒子各属性的确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海仿真系统 虚拟环境 海浪视景生成技术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快速生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林于拉 唐良广 +2 位作者 冯自平 樊栓狮 李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29-1233,共5页
近年来利用水合物储运天然气技术受到广泛重视,而水合物快速生成技术是应用这种技术的基础。回顾了水合物生成机理,在此基础上从传热和传质的角度介绍了目前水合物快速生成技术,并分析了系统的优缺点。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快速生成技术 生产与储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插值的地貌生成技术 被引量:21
20
作者 肖高逾 周源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05-707,共3页
为了在自然地表的三维重建过程中获得满意的效果 ,在分形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地表分形特征的三维数据分段双线性插值算法 .首先通过线性回归得到原始稀疏三维地表数据的分形统计特性 ,再以此特性为基础采用双线性插值的思想来构造... 为了在自然地表的三维重建过程中获得满意的效果 ,在分形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地表分形特征的三维数据分段双线性插值算法 .首先通过线性回归得到原始稀疏三维地表数据的分形统计特性 ,再以此特性为基础采用双线性插值的思想来构造更为稠密的自然地貌 .本算法的独特之处是能够处理非均匀采样条件下的三维稀疏数据 ,同时得到逼真的插值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自然地表 分形插值 地貌生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