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制造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 被引量:2
1
作者 宋宪萍 于文卿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32,共10页
数字技术已成为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中国制造业如何实现全球价值链的位置攀升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经济利益的重要议题。数字技术分别在价值网络、生态网络、技术网络和个性网络实现制造业价值链、供应链、创新... 数字技术已成为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中国制造业如何实现全球价值链的位置攀升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经济利益的重要议题。数字技术分别在价值网络、生态网络、技术网络和个性网络实现制造业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和服务链的高端攀升,但数字技术能否突破传统意义上的生产率悖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最终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引擎值得进一步探究。基于UIBE GVC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对中国制造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行业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对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促进作用均显著,且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提升的正向效应最强。面对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瓶颈,要从政府引领、产业创新和企业协同等方面共同促进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 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获机组技术生产率随地块条件的变化规律试验 被引量:11
2
作者 乔金友 韩兆桢 +3 位作者 洪魁 陈海涛 郝雨萱 张雪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3-50,共8页
针对土地经营规模多样化的现状,探索收获机组技术生产率随地块条件的变化规律,在综合分析收获机组作业时间构成的基础上,建立了收获机组作业各类时间项目与地块条件关系的数学模型,建立了不同卸粮条件下收获机组技术生产率与地块条件关... 针对土地经营规模多样化的现状,探索收获机组技术生产率随地块条件的变化规律,在综合分析收获机组作业时间构成的基础上,建立了收获机组作业各类时间项目与地块条件关系的数学模型,建立了不同卸粮条件下收获机组技术生产率与地块条件关系的数学模型。选择8种不同功率级的收获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跟踪试验方法获取收获机组作业过程中各类时间消耗数据,验证了收获机组技术生产率随地块条件变化关系模型的正确性;采用MATLAB进行编程计算,研究得到不同功率级收获机组技术生产率随地块条件变化的定量规律:幅宽为2~3 m的小功率收获机组适宜的最小地块长度为400 m,最小地块面积为3 hm2;幅宽在4~5 m的中等功率收获机组适宜作业的地块长度为600 m,地块面积为5 hm2;工作幅宽为7 m以上大功率收获机组适宜作业的地块长度为800 m,地块面积为7 hm2。该研究可为完善农业机械化生产与管理理论、科学选择收获机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模型 优化 收获机组 技术生产率 地块条件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生产率战略性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小卯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7-22,共6页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High tech,and which has the capability of reducing costs,leveraging companies’ profits and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But positive analyses about IT productivity confir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High tech,and which has the capability of reducing costs,leveraging companies’ profits and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But positive analyses about IT productivity confirmed this conclusion,and “IT productivity paradox” raises provocative stud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causes of “IT productivity paradox”——the abuse of traditional productivity measures and the causes of IT low profits,and suggests a new productivity paradox:“how can IT be most productiv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productivity measur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measure of IT productivity improving IT performance,and suggests the important ways to improve IT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生产率 生产率悖论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企业资源观的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瑾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29-31,共3页
正处于生产率悖论时期的我国企业,在进行信息技术投资时,充分利用IT和企业自有资源的互补和学习,形成IT能力,改善和优化业务流程,获得企业绩效提高。通过形成不可模仿、不能替代、不能移动的资源,企业可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打破信息技... 正处于生产率悖论时期的我国企业,在进行信息技术投资时,充分利用IT和企业自有资源的互补和学习,形成IT能力,改善和优化业务流程,获得企业绩效提高。通过形成不可模仿、不能替代、不能移动的资源,企业可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打破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的怪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资源的企业观 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 竞争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高技术制造企业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志红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8,共11页
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法验证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影响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实证检验显示,数字经济产业政策正向影响高技术制造企业... 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法验证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影响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实证检验显示,数字经济产业政策正向影响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旧稳健。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技术创新、资源错配缓解是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影响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机制。异质性检验证实,时期层面,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对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长期效应、滞后效应,即政策实施后2~6年显著为正,在出台后第3年大幅度上升后保持平稳推进状态;企业层面,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对非国有高技术制造企业、大型高技术制造企业、实施组织政治战略的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显著;区位层面,对市场化水平较低、西部地区、高亲近及高清白政商关系下的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研究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嵌入高技术制造企业层面进行政策效应评估,为推进“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与提升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产业政策 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数字技术创新 资源错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Malmquist指数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任治君 高文玲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7,共9页
运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OFDI逆向技术外溢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FDI技术外溢能够促进高技术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因OFDI投向... 运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OFDI逆向技术外溢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FDI技术外溢能够促进高技术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因OFDI投向的行业中,高技术行业占的比重较小,其促进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内人力资本投入、国内研发投入存在着"门槛",制约了对OFDI技术外溢的吸收。就此,文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开展OFDI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I逆向技术溢出 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 Malmquist指数 动态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员工素质关系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培标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19-20,共2页
提升我国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具有突出的社会经济意义。本文采用零售业省际面板数据,通过使用不同内涵的劳动力指标,对D E AMalmquist指数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入世后零售业TFP有所增长,其中技术进步占绝大部分,而推动TFP增长和... 提升我国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具有突出的社会经济意义。本文采用零售业省际面板数据,通过使用不同内涵的劳动力指标,对D E AMalmquist指数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入世后零售业TFP有所增长,其中技术进步占绝大部分,而推动TFP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决定因素是员工素质;我国三大经济区T F P增长和技术进步都呈现"中部塌陷",其原因是员工素质的差异。因此,应该尽快提高零售业员工素质,这对中西部地区尤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售业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 员工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专业化的劳动生产率效应实证分析
8
作者 张鹏 郭健全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19-20,共2页
本文通过测算中国18个工业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然后构建超对数生产函数理论模型和利用历年投入产出数据实证分析垂直专业化对我国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垂直专业化有助于提升我国劳动生产率,但对不同行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不同... 本文通过测算中国18个工业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然后构建超对数生产函数理论模型和利用历年投入产出数据实证分析垂直专业化对我国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垂直专业化有助于提升我国劳动生产率,但对不同行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不同,高技术,高开放度行业的垂直专业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劳动生产率技术高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P和B-K模型的国际技术溢出获取路径比较研究——以我国1985~2013年经验数据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2
9
作者 霍忻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9-35,共7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不仅取决于国内诸要素,而且还与国外因素有着密切和深远的联系。在当今各国崇尚技术创新进步的大环境下,国际技术溢出作为一种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不仅取决于国内诸要素,而且还与国外因素有着密切和深远的联系。在当今各国崇尚技术创新进步的大环境下,国际技术溢出作为一种影响世界各国、各地区技术进步的路径在技术全球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借鉴L-P和B-K模型的基础上,以进口贸易、对外投资和外商投资为研究视角,通过推算我国1985~2013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了3种路径的技术溢出效果。结果显示,国内研发、进口贸易、对外投资和外商投资均能够提升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并且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模型 B-K模型 国际技术溢出 全要素生产率逆向技术益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测算与行业结构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鄂慧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07-113,共7页
文章基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数字化效率提升业的界定,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方面,使用国民经济核算、增长核算框架及投入产出分析等工具,测算了2012—2020年我国宏观总体和19个分行业的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并进行了结构分析。结... 文章基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数字化效率提升业的界定,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方面,使用国民经济核算、增长核算框架及投入产出分析等工具,测算了2012—2020年我国宏观总体和19个分行业的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并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整体呈持续较快增长趋势,发展速度快于GDP,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在数字产业化结构中,数字产品制造业和数字技术应用业的增加值规模显著大于数字要素驱动业和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要素驱动业的增长速度较快,发展动力较强。产业数字化增加值的平均增速及规模大于数字产业化,数字技术替代效应增加值规模大于协同效应,但协同效应的平均增速快于替代效应。数字技术渗透效应在行业间差异显著,2020年,金融业、建筑业、制造业(除ICT行业外)的产业数字化行业增加值占比较高,有13个行业的产业数字化行业增加值占比低于平均水平,加大数字技术对各行业的渗透效应是促进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增加值 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 经济增长核算 数字技术生产率增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信息化两难困境的解读
11
作者 许金叶 李文婷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2-43,共2页
企业信息化过程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发展问题,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企业信息化找死,没有信息化是等死"。从理论上说,这就是"信息技术投资生产率佯谬"的问题。它表现为两种现象:自20世纪70年代初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 企业信息化过程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发展问题,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企业信息化找死,没有信息化是等死"。从理论上说,这就是"信息技术投资生产率佯谬"的问题。它表现为两种现象:自20世纪70年代初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信息技术投资未能获得期望生产率,一般称之为旧"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虽然信息技术投资能够提高生产率,但是企业信息技术投资水平并没有因此而提高相反却是远远不足,一般称之为新"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