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治理探究——基于技术现象学的批判 |
程瑞
伏其秦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技术现象学视域下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技术作用、现实隐忧与应对路径 |
洪玲
朱晓宏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5
|
|
3
|
人工智能赋能学校体育的限度及其超越——基于技术现象学的考察 |
郭江浩
熊文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4
|
技术现象学视域下的出版人和技术关系 |
王军
|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应如何存在?——基于技术现象学视角的思考 |
陈晓珊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0
|
|
6
|
论教育的“教育—技术”存在结构及其中的延异运动——基于技术现象学观点的分析 |
叶晓玲
李艺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5
|
|
7
|
技术现象学视域下人工智能对教师角色的重塑 |
韦妙
何舟洋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5
|
|
8
|
技术现象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 |
陈维维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9
|
身体、媒介及图像叙事:“带ID”式远程合影的技术现象学分析 |
刘国强
蒋效妹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0
|
|
10
|
教育中信息技术用途及限度的伊德技术现象学分析 |
王良辉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
2012 |
10
|
|
11
|
电子阅读的文化忧思——技术现象学的视角 |
王颖吉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12
|
信息化学习的发生机制研究——基于唐·伊德技术现象学的思考 |
陈文新
赵婧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8
|
|
13
|
技术现象学视域下人与媒介的关系省思及认识方法补阙 |
董浩
|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
2020 |
8
|
|
14
|
感官技术:艺术形态史的技术现象学视角 |
王妍
司峥鸣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15
|
现代职业教育的范式、逻辑与演进趋势——基于技术现象学的分析 |
徐宏伟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16
|
技术现象学视野下的技术扩散 |
宋保林
|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7
|
智能技术赋能教师的内在逻辑纾解——基于技术现象学的视角 |
郝建江
郭炯
|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8
|
|
18
|
试论技术现象学视域下媒介技术的“在场效应” |
杨雅
喻国明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5
|
|
19
|
体育裁判辅助技术的伦理风险与消解路径——基于图像技术现象学的考察 |
张琪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9
|
|
20
|
技术现象学视域下的舆论引导与主流意识形态引领 |
王贤卿
彭丽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