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残疾人辅助技术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7
1
作者 刘丹 郑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4期319-321,共3页
《美国残疾人辅助技术法》是保障残疾人权益的重要法律。作者回顾了该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并通过对该法和《残疾人康复法案》等相关法律的保障措施的分析,为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和相关法律的制定寻找可供借鉴之处。
关键词 美国 残疾人 辅助技术法 保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法应该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
2
作者 陈乃蔚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2,共1页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说过:“技术的发展具有为善和为恶的两重性”。科学是一把双刃剑,高技术亦然。高技术的发展,既可能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利益,也可能给人类造成无法弥补的灾难。一切取决于人类理性的选择和谨慎的把握。根据科...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说过:“技术的发展具有为善和为恶的两重性”。科学是一把双刃剑,高技术亦然。高技术的发展,既可能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利益,也可能给人类造成无法弥补的灾难。一切取决于人类理性的选择和谨慎的把握。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历史预测:在我们已知宇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发展 技术法 人类可持续发展 技术 开发和应用 发展理论 恢复生态环境 人类利益 人类社会 持续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冲突技术法的导流岛信号交叉口右转车道实际通行能力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连培昆 荣建 赖元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15-1421,共7页
针对导流岛冲突区非机动车与行人具有优先通行权的假设与实际运行状况不符的情况,描述了机动车截流效应,并以冲突技术法为基础,提出了针对导流岛信号交叉口的右转车道实际通行能力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信号控制、非机动车与行人的混合... 针对导流岛冲突区非机动车与行人具有优先通行权的假设与实际运行状况不符的情况,描述了机动车截流效应,并以冲突技术法为基础,提出了针对导流岛信号交叉口的右转车道实际通行能力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信号控制、非机动车与行人的混合流率、非机动车与行人过街群的过街时间、非机动车与行人过街群的单群个数及人行横道宽度等因素的影响,并采用福州市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标定与检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导流岛冲突区的实际运行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转通行能力 冲突技术法 导流岛 信号交叉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滤袋技术法测定多种蔬菜中膳食纤维含量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志才 王玲玲 +2 位作者 刑薇薇 黄洁洁 赵蕾 《园艺与种苗》 CAS 2016年第10期57-59,共3页
[目的]对市场常见13种蔬菜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和总膳食纤维进行测定。[方法]采用三维滤袋技术法测定多种蔬菜中膳食纤维含量。[结果]样品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均高于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以胡萝... [目的]对市场常见13种蔬菜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和总膳食纤维进行测定。[方法]采用三维滤袋技术法测定多种蔬菜中膳食纤维含量。[结果]样品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均高于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以胡萝卜中最高,茄子次之;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以莲藕中最高,胡萝卜、南瓜、茄子、豇豆中含量均超过2%;总膳食纤维的含量以莲藕最高,南瓜和胡萝卜紧随其后;因含水量高,黄瓜、冬瓜、西红柿、白菜中膳食纤维含量较低。[结论]研究结果为蔬菜中膳食纤维含量测定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滤袋技术法 蔬菜 可溶性膳食纤维(SDF) 不溶性膳食纤维(IDF) 总膳食纤维(TD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根廷规划新的农业生物技术法令
5
作者 明德南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3年第8期25-26,共2页
为了保护农业生物技术专利权,阿根廷正在起草一项新的种子法令,以使Monsanto公司获得它的第二代转基因大豆种子进入这个国家。
关键词 农业生物技术 阿根廷 生物技术法 规划 大豆种子 专利权 种子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糖料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对策
6
作者 黄思业 《南方农业》 2025年第8期210-212,共3页
糖料蔗种植产业是广西重要的农业经济支撑。为促进广西糖料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糖料蔗良种良法技术的内涵进行阐述,介绍广西糖料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现状,并分析推广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研发与创新不足、推广队伍建设及资金支持不足、农... 糖料蔗种植产业是广西重要的农业经济支撑。为促进广西糖料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糖料蔗良种良法技术的内涵进行阐述,介绍广西糖料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现状,并分析推广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研发与创新不足、推广队伍建设及资金支持不足、农民参与度较低、政策支持有待优化等问题,提出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加强队伍建设和资金支持、提高农民参与度、优化政策支持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料蔗 良种良种植技术 推广应用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绢本书画文物复制的二重技术融合法研究
7
作者 王天凤 王赫 +1 位作者 王允丽 时倩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17,共11页
数字技术是一种常用于书画文物复制的手段,具有便捷、高效、精准的特点,尤其针对纸本书画文物复制,复制技法成熟。但不完全适用于绢本书画文物复制,因绢本书画文物的材料、介质、技法等有自身特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数字技术的呈现效果... 数字技术是一种常用于书画文物复制的手段,具有便捷、高效、精准的特点,尤其针对纸本书画文物复制,复制技法成熟。但不完全适用于绢本书画文物复制,因绢本书画文物的材料、介质、技法等有自身特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数字技术的呈现效果。鉴于此,本研究结合实践,探讨用于解决绢本书画文物复制问题的“二重技术融合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并结合实例梳理该方法的操作流程,即先用数字技术获取绢本书画文物的电子图像,再对所采用的印刷材料和介质进行科学检测与人工实验,分析其对图像呈现的真实性可能造成的偏差,用专业软件对电子图像做调适处理,将其打印到绢本介质上后再用人工临摹技法进行精细修正。为确保这种方法的可行性,本研究还提出针对绢本书画文物复制的品质评估标准,为“二重技术融合法”提供必要的实施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重技术融合 数字技术 人工临摹 绢本书画文物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技术方法测算树木茎流的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68
8
作者 岳广阳 张铜会 +1 位作者 刘新平 移小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2-108,共7页
热技术方法根据其设计原理可分为热脉冲法、热平衡法、热扩散法和激光热脉冲法。回顾利用热技术方法测算树木茎流的历史,概述热技术方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重点论述4种热技术方法的设计原理、最新研究成果和概况,及实际应用中需注意的问... 热技术方法根据其设计原理可分为热脉冲法、热平衡法、热扩散法和激光热脉冲法。回顾利用热技术方法测算树木茎流的历史,概述热技术方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重点论述4种热技术方法的设计原理、最新研究成果和概况,及实际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基于热技术法的特殊优点,对其拓展性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应用热技术方法对林木耗水进行尺度扩展,扩展模型中主导环境因子的导入,不同树种群体耗水量的估测等难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解决,将推动热技术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进步。对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目标进行分析认为,热扩散方法将成为未来几年研究树木液流的重要测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法 茎流 热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回收技术的专利导航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川 董立韬 +7 位作者 苏日娜 余冠奇 卓茜岚 方思琦 高日浩 王利明 刘进飞 白淑霞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79,共7页
随着锂电池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锂电池回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未来锂电池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Innojoy专利数据库检索到的2345项专利文献,展开了对国内锂电池回收领域的专利导航分析。研究分析了该领域专利申请的总体趋势... 随着锂电池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锂电池回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未来锂电池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Innojoy专利数据库检索到的2345项专利文献,展开了对国内锂电池回收领域的专利导航分析。研究分析了该领域专利申请的总体趋势、技术分布和创新主体。同时,通过人工标引的方法,对主流湿法回收技术的技术构成、技术动向以及技术功效进行了深入分析。全面探讨了国内锂电池回收技术的专利布局现状、竞争前沿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的研发创新和专利运用的导航建议,旨在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专利战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回收 专利导航分析 湿回收技术 技术动向 技术功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工作面导水通道电法智能监测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刚 余国锋 +6 位作者 韩云春 罗勇 任波 赵靖 徐一帆 高银贵 贺世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98,共7页
针对目前受底板承压水威胁的工作面注浆效果评价以及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异常区裂隙动态发育等情况的动态监测问题,采用电法智能监测技术,在唐家会煤矿61304工作面底板低阻异常区开展注浆效果监测试验以及对回采过程中煤层底板进行实时监测... 针对目前受底板承压水威胁的工作面注浆效果评价以及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异常区裂隙动态发育等情况的动态监测问题,采用电法智能监测技术,在唐家会煤矿61304工作面底板低阻异常区开展注浆效果监测试验以及对回采过程中煤层底板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监测岩层电阻率变化情况,成功捕捉到了注浆浆液动态扩散趋势和采动裂隙动态发育过程,及时预警了导水通道的动态发育情况。研究表明:电法智能监测技术能清晰监测导水通道动态发育过程,能分辨是否导通含水层,是带压开采工作面底板突水监测的新技术,为底板承压工作面的开采提供技术指导,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承压水 异常区 注浆效果 导水通道 智能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多属性组合决策法对选矿厂进行技术经济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钱鑫 宋光兴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3-56,共4页
选矿厂技术经济综合评价实质上是一个多属性 (指标 )决策问题。针对不同决策方法会产生不同决策结果的情况 ,本文提出用多属性组合决策法对选矿厂进行技术经济综合评价 ,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最后用实例说明了这种评价方法的合理... 选矿厂技术经济综合评价实质上是一个多属性 (指标 )决策问题。针对不同决策方法会产生不同决策结果的情况 ,本文提出用多属性组合决策法对选矿厂进行技术经济综合评价 ,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最后用实例说明了这种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矿厂 技术经济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 技术法 组织决策 多属性组合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传贯彻科普法 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12
作者 《云南农业》编辑部 《云南农业》 2025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已于2024年12月25日经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通过,并自通过之日起施行。这是该法自颁布施行22年以来的首次修订。《科普法》是世界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规范科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已于2024年12月25日经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通过,并自通过之日起施行。这是该法自颁布施行22年以来的首次修订。《科普法》是世界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规范科学普及的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 科学技术普及 全民科学素质 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酸锌基固废处理技术现状与发展前景
13
作者 罗永健 王云燕 +4 位作者 徐慧 彭聪 李云 柯勇 闵小波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3,共11页
工业生产作为全球发展和进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得到了蓬勃发展。然而,生产原料中的有价成分在生产过程中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以浸出残渣或炉渣的形式残留,如锌、铁等。铁酸锌是锌冶金和钢铁冶金渣尘中锌铁的主要赋存形式,因其性质稳定,难... 工业生产作为全球发展和进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得到了蓬勃发展。然而,生产原料中的有价成分在生产过程中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以浸出残渣或炉渣的形式残留,如锌、铁等。铁酸锌是锌冶金和钢铁冶金渣尘中锌铁的主要赋存形式,因其性质稳定,难以回收,造成大量资源损失。对现有的铁酸锌分解技术作了综合评述,并展望了未来技术发展前景。经对火法、湿法、火法-湿法联合处理工艺作比较后,且考虑锌冶金发展现状,发现热酸浸出工艺是一种较好的铁酸锌分解方法。但是,沉铁渣产量大、处理难度大等问题限制了该工艺的进一步发展。为解决现有问题,提出将热酸浸出工艺与还原浸出工艺有机结合,可投加少量具有还原性的原料或中间产物,在保证铁酸锌分解效率的同时,降低体系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实现工艺的高效性和经济性。对于热酸浸出工艺向还原浸出工艺的转变,虽反应条件更温和、除铁过程锌铁共沉淀减少,但实际应用中还原剂的选择仍需妥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酸锌 锌浸出渣 处理技术 湿处理技术 -湿联合工艺 还原浸出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胺法捕集CO_(2)中的胺逃逸控制研究进展
14
作者 黄显著 陈曦 +4 位作者 王慧珺 申长俊 陆诗建 刘玲 康国俊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21,共9页
醇胺法捕集CO_(2)技术因技术成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碳捕集。然而,吸收剂(如有机胺)及其降解产物的排放,会影响CO_(2)捕集效率并增加环境和健康风险。因此,有必要对醇胺法捕集CO_(2)系统的胺逃逸进行控制。总结了胺逃逸的主要方式(物理夹... 醇胺法捕集CO_(2)技术因技术成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碳捕集。然而,吸收剂(如有机胺)及其降解产物的排放,会影响CO_(2)捕集效率并增加环境和健康风险。因此,有必要对醇胺法捕集CO_(2)系统的胺逃逸进行控制。总结了胺逃逸的主要方式(物理夹带、气态排放和气溶胶排放),并分析了各主要胺逃逸方式的产生原因和控制难点。对比了多种胺逃逸控制技术(多级水洗、酸洗、干床、湿式电除尘、蒸汽注入及除雾器等)的原理、优缺点及效果,并对未来胺逃逸控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胺捕集CO_(2)技术 气溶胶 胺逃逸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司继涛 李冬 +2 位作者 刘晋文 李金惠 王洪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39-42,共4页
在对不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评价方法适用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专家评价法和环境技术评价(EnTA)法以定性评价为主,简单易行,应用范围广泛;生命周期评价(LCA)法以定量为主,但... 在对不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评价方法适用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专家评价法和环境技术评价(EnTA)法以定性评价为主,简单易行,应用范围广泛;生命周期评价(LCA)法以定量为主,但由于数据采集困难,目前在应用上还面临很多困难;层次分析(AHP)法把定性与定量评价融合得比较好,对于解决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的选择问题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评价 层次分析 生命周期 环境技术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资料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锐锐 陈新哲 +3 位作者 向平奥 李勇军 李志娜 李振春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3-1176,共14页
层间多次波压制是目前困扰油气地震勘探的难题之一。为推动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的发展,对层间多次波预测及自适应相减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调研,总结了共聚焦点技术、地表数据分离法、逆散射级数法、虚同相轴法、Marchenko自聚焦方法等... 层间多次波压制是目前困扰油气地震勘探的难题之一。为推动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的发展,对层间多次波预测及自适应相减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调研,总结了共聚焦点技术、地表数据分离法、逆散射级数法、虚同相轴法、Marchenko自聚焦方法等备受关注的层间多次波预测方法以及自适应相减法的发展进程,分析了上述方法的优缺点。共聚焦点技术中层相关算法相比边界算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但以牺牲计算成本为代价;逆散射级数法虽然具有较高的多次波预测精度,但是巨大的计算量限制了其推广应用;地表数据分离法和虚同相轴法虽然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但是数据分离过于依赖人工操作;Marchenko自聚焦方法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尚不成熟。自适应相减方法在一次波和多次波非正交情况下的局限性导致了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的诞生。在保证层间多次波压制效果的前提下提高计算效率以及实用性,是当前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的重要发展方向。结合目前研究热点,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与波形反演、深度学习等方法技术的结合可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多次波压制 共聚焦点技术法 地表数据分离 逆散射级数 虚同相轴 Marchenko自聚焦 自适应相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高密度电法技术在岩层富水性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8
17
作者 施龙青 翟培合 +3 位作者 魏久传 朱鲁 韩进 尹会永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1-4,共4页
针对目前采用二维高密度探测矿井底板水只能获得巷道底板的富水性特征而不能获得工作面内部的底板富水性情况的现状,通过改造测线的布置方法,改进仪器设备,开发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提出了三维高密度电法探测技术,实现了对工作面底板富... 针对目前采用二维高密度探测矿井底板水只能获得巷道底板的富水性特征而不能获得工作面内部的底板富水性情况的现状,通过改造测线的布置方法,改进仪器设备,开发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提出了三维高密度电法探测技术,实现了对工作面底板富水性采前三维数据体的采集,并以slice-dicer为平台实现了采场底板含水性三维电阻率成像,可方便地进行水平及垂直切片,将工作面底板富水状态直观地表现出来,结合实例应用说明该技术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富水性 三维高密度电技术 三维成像 切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技术进步地方性立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治国 李晓鸣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95,共6页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在2007年的修订,拥有地方立法权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纷纷制订与之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比较研究了新近颁布的多个地方科技进步条例,分析其在章节结构、条款上存在的差异,从而归纳出制订此类法规应...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在2007年的修订,拥有地方立法权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纷纷制订与之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比较研究了新近颁布的多个地方科技进步条例,分析其在章节结构、条款上存在的差异,从而归纳出制订此类法规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 科学技术进步 地方 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敞法技术用于弯曲根管的预备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锦波 刘天佳 李继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 评价倒敞法预备中等弯曲度根管 (弯曲度为 30°~ 6 0°)的效果。方法 选择 2 0 0 1年 11月~ 2 0 0 3年 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因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就诊 ,需作根管治疗患者的 4 8颗下颌第一磨牙为研究对... 目的 评价倒敞法预备中等弯曲度根管 (弯曲度为 30°~ 6 0°)的效果。方法 选择 2 0 0 1年 11月~ 2 0 0 3年 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因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就诊 ,需作根管治疗患者的 4 8颗下颌第一磨牙为研究对象。患牙近中根弯曲度按Schineider法计算为 30°~ 6 0°。其中实验组 2 7颗患牙采用倒敞法预备根管 ,对照组 2 1颗患牙采用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比较两组预备方法在根管预备中及预备后达到根管工作长度的例数。结果 ①实验组初尖锉测量达到根管工作长度的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 =4 70 4 ,P <0 0 5 ) ,②实验组主尖试充测量达到根管工作长度的例数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 =7 75 9,P <0 0 5 )。结论 在中等弯曲根管预备中 ,倒敞法优于逐步后退法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敞技术 根管治疗 根管弯曲度 根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散打比赛中摔法技术的运用特点与分类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杨波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0-101,110,共3页
通过对全国散打比赛得分技术进行统计,分析摔法技术在散打比赛中的作用,并针对运动员在散打比赛中所使用摔法技术,对摔法技术进行分类,为散打教练员指导运动员进行摔法训练提供一些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 散打比赛 技术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