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民族主义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分析——以全球半导体产业为例 被引量:30
1
作者 余南平 戢仕铭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7-87,155,156,共23页
目前,由新技术引发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正推动全球政治经济权力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围绕新技术特别是影响下一代生产方式的关键技术的竞争呈加速态势。在此背景下,技术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地缘政治思潮快速兴起,并与大国传统战略博弈叠加,... 目前,由新技术引发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正推动全球政治经济权力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围绕新技术特别是影响下一代生产方式的关键技术的竞争呈加速态势。在此背景下,技术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地缘政治思潮快速兴起,并与大国传统战略博弈叠加,驱动全球技术主导国美国对中国的战略认知改变和战略行动升级。美国对中国实施的全面技术封锁与技术遏制战略行动,以影响和破坏全球半导体价值链和产业链最为典型,影响了全球重要产业链的正常运转,压制了全球技术链协同,并对未来全球政治经济治理带来更多不确定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民族主义 半导体产业链 技术遏制 全球政治经济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攻性技术民族主义与美国对华科技战 被引量:39
2
作者 孙海泳 《国际展望》 CSSCI 2020年第5期46-64,158,159,共21页
民族主义一直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从经济民族主义、政治现实主义等理论中汲取思想元素并对一国对外经济政策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潮,技术民族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日益凸显。不同国家的技术民族主义存在实质性差别。根据其... 民族主义一直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从经济民族主义、政治现实主义等理论中汲取思想元素并对一国对外经济政策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潮,技术民族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日益凸显。不同国家的技术民族主义存在实质性差别。根据其目标、动机、政策表现与影响,技术民族主义可分为防御性技术民族主义和进攻性技术民族主义。后者对国际经济与政治关系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特朗普政府的执政及其发起的对华科技战,标志着进攻性民族主义政策倾向急剧上升,这反映了美国维护全球经济与技术主导地位的霸权思维。进攻性民族主义在美国国内亦具有深厚的政治与社会基础。在政策实施中,美方在强调中美制度与意识形态对立、价值观差异与国家利益矛盾的基础上,将中国科技产业发展及相关高科技企业视为安全威胁,通过“安全化”的政策过程与扩大对华科技战国际联盟体系,不断推进对华科技战。美国的这一政策倾向正在并将继续侵蚀中美关系的基础,削弱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能,并与其他影响因素相互叠加,对全球战略稳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民族主义 经济民族主义 科技战 美国对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技术民族主义的历史源流与当代体现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国柱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6-91,共6页
美国技术民族主义政策的核心是加强美国国内产业对外国竞争对手的竞争力。技术民族主义在美国源远流长,尤其二战之后在同苏联的竞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集中表现为美国政府发挥政权的力量,致力于科技创新体系的建构以及限制竞争对... 美国技术民族主义政策的核心是加强美国国内产业对外国竞争对手的竞争力。技术民族主义在美国源远流长,尤其二战之后在同苏联的竞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集中表现为美国政府发挥政权的力量,致力于科技创新体系的建构以及限制竞争对手的政策体系的形成。当前美国技术民族主义有走向极端的趋势,对全球治理体系、全球贸易体系、美国经济与科技发展产生了非常复杂的影响,并将进一步加剧大国竞争的局面,给未来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民族主义 美国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技术民族主义:集体记忆、身份认可与国际竞争——基于联想5G投票事件的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琴 欧阳果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3期59-67,共9页
技术民族主义作为民族主义的一个分支,其社会影响逐渐扩大。联想5G投票事件作为一个社会热点,折射出中国社会中技术与民族主义的互动关系。溯源中国的技术民族主义,可知其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经历、民族发展诉求和全球化变迁下的产物... 技术民族主义作为民族主义的一个分支,其社会影响逐渐扩大。联想5G投票事件作为一个社会热点,折射出中国社会中技术与民族主义的互动关系。溯源中国的技术民族主义,可知其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经历、民族发展诉求和全球化变迁下的产物。剖析联想投票事件这一案例可知,技不如人所遭受的民族性精神创伤形成的"集体记忆"、大众对引领国家发展的民族企业的"身份认可"、全球化进程中以技术为基石的"国家竞争",三者构成理解中国技术民族主义的关键维度。当技术成为中国崛起之基石,把握技术发展在开放与自主之间的平衡,才是实现民族复兴与国家富强之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民族主义 集体记忆 身份认同 联想投票事件 国际竞争 民族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民族主义学理性考察——重建全球共享的国家创新体系 被引量:10
5
作者 安维复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44-47,共4页
当前全球范围内频频出现拒绝先进技术以保护本国利益的理念,其源自一种正在泛起的新型社会思潮——技术民族主义。本文着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业已形成的共识,考量技术民族主义对技术进步和人类福祉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基于此,反思中国高... 当前全球范围内频频出现拒绝先进技术以保护本国利益的理念,其源自一种正在泛起的新型社会思潮——技术民族主义。本文着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业已形成的共识,考量技术民族主义对技术进步和人类福祉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基于此,反思中国高科技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境,总结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中国经验,既要坚持知识的自主创新,又要坚持先进技术的全球共享,建立健全可全球共享的、有各国比较优势的国家创新体系将是破解技术民族主义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民族主义 国家创新体系 高科技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智库对技术民族主义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程志波 李龙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3年第5期158-166,共9页
[目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兴起四次技术民族主义事件,智库在其中发挥了煽风点火和推波助澜作用。研究智库与美国技术民族主义兴起的内在联系意义重大,对加强我国智库内涵式建设、提升我国智库回击美国技术民族主义的有效性... [目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兴起四次技术民族主义事件,智库在其中发挥了煽风点火和推波助澜作用。研究智库与美国技术民族主义兴起的内在联系意义重大,对加强我国智库内涵式建设、提升我国智库回击美国技术民族主义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回顾智库煽动美国技术民族主义的历史进程,系统分析智库煽动美国技术民族主义的动因及内在机理。[结果/结论 ]美国自我圣化与霸权主义交织的心理惯性、科技地位日趋受到挑战的现实窘境,是其智库煽动技术民族主义的条件性因素。美国智库提升自身影响力及维护特定利益的需求,是其煽动技术民族主义的内驱性因素。美国智库通过一系列研究程序形成技术民族主义观点,但受到主客观因素干扰与限制,其“想象中的事实”并非客观存在的事实。应系统推进我国智库的专业化建设水平,强化我国智库回击美国技术民族主义的作用发挥;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以中国式科技现代化来破解美国技术民族主义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 第五种权力 美国 技术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技术民族主义制度对中国产业发展的挑战及应对
7
作者 肖冬梅 王良晨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5年第17期44-54,共11页
美国通过实施防御性和进攻性技术民族主义制度,打出一组遏制中国关键核心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组合拳。研究发现:美国此举对中国产业结构影响较大,对中国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一定挑战。针对美国对我国科技打压遏... 美国通过实施防御性和进攻性技术民族主义制度,打出一组遏制中国关键核心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组合拳。研究发现:美国此举对中国产业结构影响较大,对中国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一定挑战。针对美国对我国科技打压遏制形势,提出中国应加快构建和完善反制裁法律体系、完善创新联合体建设机制、积极引培尖端科研人才、布局关键核心技术专利池、引领优势产业国际标准制定、全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防范重点产业安全风险等若干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民族主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 技术封锁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报文化视域下人工智能赋能美国国家安全情报工作解析
8
作者 陆灿 杨建林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23,32,共9页
[研究目的]新兴技术成为大国竞争新舞台,其政策呈现多变特征。美国将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国家安全情报领域,从情报文化视域切入对其进行解析,有助于把握其发展脉络,并为我国相关领域战略制定提供启示。[研究方法]结合文本分析法和内容分... [研究目的]新兴技术成为大国竞争新舞台,其政策呈现多变特征。美国将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国家安全情报领域,从情报文化视域切入对其进行解析,有助于把握其发展脉络,并为我国相关领域战略制定提供启示。[研究方法]结合文本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运用Geert Hofstede的经典民族文化维度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系统研究情报文化对美国国家安全情报工作的引导作用,探讨当前美国国家安全情报工作的发展现状,并基于情报文化的深层次影响,预测其未来发展态势。[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人工智能赋能美国国家安全情报工作呈现以下特点:情报组织架构日益多边化;情报布局侧重高不确定性规避;情报工作模式体现强烈的个人主义特征;情报联盟与合作存在男性主义倾向。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情报界-工业界-科学界”融合的情报复合体,新技术民族主义驱使的前置防御,人机深度协同的情报工作模式,以及服务其全球战略的盟伴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情报工作 人工智能赋能 情报文化 技术民族主义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新兴技术治理的理念与实践 被引量:15
9
作者 尹楠楠 刘国柱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3-119,156,157,共19页
在中美科技博弈的背景下,新兴技术治理的实际效能兼具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国际政治意涵。同时,新兴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对美国既有技术治理体系和能力提出全面挑战。美国新兴技术治理表现出明显的保护主义和技术民族主义倾向,服从并服务于... 在中美科技博弈的背景下,新兴技术治理的实际效能兼具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国际政治意涵。同时,新兴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对美国既有技术治理体系和能力提出全面挑战。美国新兴技术治理表现出明显的保护主义和技术民族主义倾向,服从并服务于其国家安全战略。新兴技术的革命性导致美国技术治理能力全面滞后于技术发展速度;国内治理体系碎片化且缺少有效协调机制的现实,制约着新兴技术治理的实际进程;全球范围内技术治理安全化的倾向严重阻碍着技术治理的国际合作,也阻碍美国与盟友之间的合作。拜登政府积极致力于实现美国技术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试图采取多边主义策略对中国新兴技术发展进行限制和封锁;极有可能在坚持刚性措施的同时突出强调弹性措施在未来美国新兴技术治理中的优先等级;试图通过重建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以及审查政府科学诚信政策等手段,重塑科学及科学家在新兴技术治理中的核心地位,突出“技术怀疑论”并对新兴技术发展采取更为严格的审查和监管措施,并可能重新确立基础研究在新兴技术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技术治理 技术民族主义 地缘政治 联盟策略 拜登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登政府对华技术地缘政治竞争——限度与应对 被引量:17
10
作者 秦渝斌 江天骄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94,155,156,共24页
随着大国竞争的加速回归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技术地缘政治逻辑驱使美国展开对华科技竞争。技术地缘政治视域中,科技成为地缘政治权力的主要来源,而地理条件能够促进部分科技的产生与发展,大国间科技关系充满竞争。在这一逻辑的影响下,拜... 随着大国竞争的加速回归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技术地缘政治逻辑驱使美国展开对华科技竞争。技术地缘政治视域中,科技成为地缘政治权力的主要来源,而地理条件能够促进部分科技的产生与发展,大国间科技关系充满竞争。在这一逻辑的影响下,拜登政府强调国内、双边、区域、国际多层次协调并举,通过资源倾斜重塑美国产业基础、升级单边措施强化对华科技竞争、深化“印太”介入削弱中国产业链地位、拉拢盟友建构技术遏制联盟等方式开展对华技术地缘政治竞争,试图以高端封锁、低端替代瓦解中国崛起动能。在中国周边国家产业承载能力有限、对华科技联盟缺乏现实基础、中国积极作为的情况下,拜登政府对华科技竞争战略受到诸多制约。面对可能出现的外部挑战,中国需要立足自身国情打造自强与开放并重的科技发展格局,着眼双边共识领域构建大国良性竞争范式,通过多边协调合作培育包容性全球创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地缘政治 科技竞争 同盟体系 技术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技术贸易格局中的中国技术贸易政策 被引量:12
11
作者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科技与金融战略研究中心课题组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12,共5页
本文力图对全球技术贸易的格局做出准确分析,正确判断中国技术贸易与技术发展的现状,了解和把握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在推进科技发展的自主创新政策及其措施,以有利于我们在技术贸易和技术发展过程中坚持自主创新,促进中国的科技进步及... 本文力图对全球技术贸易的格局做出准确分析,正确判断中国技术贸易与技术发展的现状,了解和把握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在推进科技发展的自主创新政策及其措施,以有利于我们在技术贸易和技术发展过程中坚持自主创新,促进中国的科技进步及其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贸易格局 技术民族主义 中国技术贸易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网络空间安全的安全叙述建构——基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话语分析(1987-2017)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守都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4-111,38,共9页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及信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与网络空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网络空间安全日益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重要议题。[方法/过程]借助安全叙述的理论框架,以17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为研究材料,通过话语分析...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及信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与网络空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网络空间安全日益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重要议题。[方法/过程]借助安全叙述的理论框架,以17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为研究材料,通过话语分析的方式,探究美国政府是如何构建网络空间安全的安全叙述。[结果/结论]在此基础之上,归纳出美国网络空间安全的安全叙述的三大基本特征及深层动因,并结合这些特征对于未来大国权力博弈的领域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安全 安全叙述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话语分析 技术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进程中的逆地区化现象透视 被引量:2
13
作者 耿协峰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8-102,共5页
近年来,“英国脱欧”尘埃落定、立陶宛宣布退出“17+1”合作机制以及美国打造“四国机制”、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等,不仅使得欧洲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去一体化”从想象变为现实,而且使得全球化进程中的逆地区化问题走到了前台,成... 近年来,“英国脱欧”尘埃落定、立陶宛宣布退出“17+1”合作机制以及美国打造“四国机制”、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等,不仅使得欧洲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去一体化”从想象变为现实,而且使得全球化进程中的逆地区化问题走到了前台,成为世界各国不得不加以警惕的新现象。透析这一现象,不仅需要正确理解地区化与全球化的关系,破除认识误区,而且还要正确辨识逆地区化的三种主要类型,即以“全球化”为借口的逆地区化、以“地区化”为借口的逆地区化以及以“狭隘民族主义”为驱动的逆地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地区化 逆全球化 逆地区化 技术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