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低同步整流DC-DC变换器损耗技术的新拓扑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良 陆鸣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7-59,68,共4页
介绍了开关电源的同步整流原理,列出了采用同步整流技术直流-直流变换器的几种主要损耗,着重分析了两种降低主要损耗的新型优化拓扑电路以及其优缺点。
关键词 同步整流 DC—DC变换器 开关电源 直流-直流变换器 拓扑电路 损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损耗深度限流技术提升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新海 曾新雄 +2 位作者 刘建辉 林雄锋 孟晨旭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1-116,共6页
针对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强度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文中提出了采用零损耗深度限流技术来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方法。其过程为:首先分析变压器故障类型及从物理角度探讨了变压器的动稳定性,研究变压器抗短路能力下降的具体原因;其次分析零... 针对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强度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文中提出了采用零损耗深度限流技术来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方法。其过程为:首先分析变压器故障类型及从物理角度探讨了变压器的动稳定性,研究变压器抗短路能力下降的具体原因;其次分析零损耗深度限流技术基本工作原理,得出零损耗深度限流技术可以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结论;最后提出基于零损耗深度限流技术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基本应用原则,并通过算例分析该方法的可行性。提出的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方法更经济、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抗短路能力 物理角度 损耗深度限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辨显微技术在活细胞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胡春光 查日东 +4 位作者 凌秋雨 何程智 李奇峰 胡晓东 胡小唐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25,共11页
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和功能单位,对活细胞内部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是了解掌握生命本质的基础之一,因此活细胞的实时观测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光学显微技术受衍射极限的限制,无法观测200 nm以下的生物结构细节。近20年... 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和功能单位,对活细胞内部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是了解掌握生命本质的基础之一,因此活细胞的实时观测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光学显微技术受衍射极限的限制,无法观测200 nm以下的生物结构细节。近20年来,随着超衍射极限光学理论、技术、器件和荧光探针等方面的快速发展,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已成为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然而,大多数超分辨显微方法或测量耗时长,或易引起荧光蛋白漂白/细胞损伤,在活细胞研究中受到极大限制,已成为超分辨显微领域重点攻关的方向之一。为此,文中结合作者在快速超分辨显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单分子成像的光激活定位显微技术和随机光学重构显微技术、基于荧光非线性可饱和光转换的受激发射显微技术以及基于结构光照明的超分辨显微技术,并探讨了在活细胞成像中的发展应用。最后,文中展望了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在活细胞成像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显微技术 单分子定位显微技术 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技术 结构光照明显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改造的经济依据和技术经济论证
4
作者 潘博 《社会科学辑刊》 1983年第6期82-86,共5页
一、经济依据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机器设备的使用,一方面耗费了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另一方面则生产出一定的成果(包括服务)。如果设备在技术上落后,就会耗费较多的劳动,产出较少的成果,经济效益较低。这就必须施以技术改造(主要形式是更新)... 一、经济依据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机器设备的使用,一方面耗费了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另一方面则生产出一定的成果(包括服务)。如果设备在技术上落后,就会耗费较多的劳动,产出较少的成果,经济效益较低。这就必须施以技术改造(主要形式是更新)。技术水平的落后程度可以由技术损耗(无形损耗的主要部分)来表示;技术损耗指标就是技术改造的经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改造投资 技术损耗 技术经济论证 经济效益 技术水平 原材料 生产过程 使用成本 主要部分 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子技术在G蛋白偶联受体二聚体中的应用
5
作者 蔡欣 王春勇 +3 位作者 王德秀 苏文霞 鲁洪 王凤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06-1211,共6页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不仅能以单体的形式发挥生物学作用,还可以相互作用形成同源/异源二聚体,后者是调节受体功能的一种重要方式,能改变下游信号蛋白的偶联,产生特异信号转导通路,介导一系列生理和病理过...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不仅能以单体的形式发挥生物学作用,还可以相互作用形成同源/异源二聚体,后者是调节受体功能的一种重要方式,能改变下游信号蛋白的偶联,产生特异信号转导通路,介导一系列生理和病理过程,如心血管调节、能量代谢等。因此,GPCR二聚体成为新型药物靶点之一,备受关注。但是以往对GPCR二聚体的研究一直是按总体平均水平(ensemble average)进行,这隐藏了有价值的信息,失去了生物异质性的有用数据。单分子技术具有前所未有的时空分辨率,能够直接显示GPCR二聚体的内部状态、运动轨迹,以及随着时间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而转变等,有助于进一步剖析GPCR二聚体的关键作用和相关药物的开发。因此,该文将对研究GPCR二聚体的单分子技术(如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技术、基态耗尽显微术等)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技术 G蛋白偶联受体 二聚体 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 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技术 药物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至S波段高效率超宽带功率放大器设计
6
作者 郭映言 南敬昌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2-74,共3页
针对超宽带功率放大器(UWB PA)匹配电路的设计难点,提出一种结合连续型功放理论、多谐波双向牵引低损耗匹配(LLM)技术以及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阻抗变换原理的超宽带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法。并利用此方法设计一款基于CREE公司CGH40025F-Ga N ... 针对超宽带功率放大器(UWB PA)匹配电路的设计难点,提出一种结合连续型功放理论、多谐波双向牵引低损耗匹配(LLM)技术以及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阻抗变换原理的超宽带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法。并利用此方法设计一款基于CREE公司CGH40025F-Ga N HEMT,工作频带为400-3900MHz的超宽带功率放大器。实验结果表明:在输入功率为30d Bm(1W)时,增℃为12.25±0.75dB,输出功率大于41.5dBm(14.1W),功率附加效率(PAE)为41-65.1%,噪声系数(NF)控制在2.5dB以内,功率附加效率较同等带宽设备有近10%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功放 脉冲雷达 高效率 连续型功放 多谐波双向牵引低损耗匹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