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兰克福学派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逻辑及其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宋永平 刘晓勇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21,共5页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作家的科学技术观的形成,是一个合逻辑性与合历史性相统一的过程:霍克海默首先提出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这一论点,马尔库塞加以完善,至早期哈贝马斯却得出了资本主义统治合法化这一结论。法兰克福学派陷入理论误区,原...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作家的科学技术观的形成,是一个合逻辑性与合历史性相统一的过程:霍克海默首先提出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这一论点,马尔库塞加以完善,至早期哈贝马斯却得出了资本主义统治合法化这一结论。法兰克福学派陷入理论误区,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区分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异同,在于他们没有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法,但是他们的观点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兰克福学派 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 科学技术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莱坞电影的“未来叙事”--后现代、生态与技术意识形态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林侠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9-166,共8页
好莱坞比其他任何民族国家电影都关注未来叙事,有其文化与现实因素。在这种叙事中,"是其所是"的身份问题越来越突出。在生命科技的现实支持下,"人机合体"成为最大程度的主客换位、最典型的主体间性,代表了科技未来... 好莱坞比其他任何民族国家电影都关注未来叙事,有其文化与现实因素。在这种叙事中,"是其所是"的身份问题越来越突出。在生命科技的现实支持下,"人机合体"成为最大程度的主客换位、最典型的主体间性,代表了科技未来发展与人类未来生存的合一。它从技术主义的角度对无意识及其隐秘欲望的展示,表现出人类心理的可控性。不仅如此,未来叙事在叙述与故事之间保持了必要的张力:反科技、反理性主义恰恰体现出科技主义、理性精神。好莱坞电影的技术意识形态在不同元素的竞争中得到了辩证的维护,由此拥有了绝对的全球话语权,但正因为如此,严重限制了其他民族国家对未来的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莱坞电影 未来叙事 人机合体 技术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技术视阈下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任丽梅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84,共6页
技术具有文化的特征与意识形态的属性,尤其是进入文化技术时代以来,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与广泛应用使得互联网日渐成为一个信息交换场、舆论传播场和社会交际场。网络技术的文化特征与意识形态属性更加凸显,深层次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认... 技术具有文化的特征与意识形态的属性,尤其是进入文化技术时代以来,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与广泛应用使得互联网日渐成为一个信息交换场、舆论传播场和社会交际场。网络技术的文化特征与意识形态属性更加凸显,深层次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认知、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念。这对于目前仍处于文化转型阶段的中国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我们可以通过充分发挥网络技术本身的意识形态属性,创新并改进网络意识形态的宣传管理方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媒介融合进而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通过强化技术路线选择战略从而把握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用互联网技术构筑一个网上网下的"同心圆",广泛凝结共识,建立人类意识与命运的新链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技术意识形态 文化技术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贝马斯论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增霖 辛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8-62,共5页
哈贝马斯论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孙增霖辛军众所周知,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在惊叹科学技术的无穷威力的同时也对这种力量的负面影响焦虑不安。究竟该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在当今时代的地位和作用呢?... 哈贝马斯论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孙增霖辛军众所周知,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在惊叹科学技术的无穷威力的同时也对这种力量的负面影响焦虑不安。究竟该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在当今时代的地位和作用呢?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于尔根·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意识形态 哈贝马斯 科技意识形态 晚期资本主义 发达工业社会 马尔库塞 法兰克福学派 技术统治论 第一生产力 交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视率调研的中国景观:技术、市场与意识形态——对电视从业者四次调查结果的纵向梳理与思考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燕南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96,共6页
本文梳理和比较作者从1999年到2008年间的四次调查结果,认为我国电视从业者在对收视率及相关问题的"认知"、"应用"和"态度"方面,发生了明显的结构性变化:其一,对收视率的关注重心从数据质量问题向行业监... 本文梳理和比较作者从1999年到2008年间的四次调查结果,认为我国电视从业者在对收视率及相关问题的"认知"、"应用"和"态度"方面,发生了明显的结构性变化:其一,对收视率的关注重心从数据质量问题向行业监督问题转移,从纯粹技术性问题向市场规范问题转移;其二,对收视率的分析和应用从简单的指标描述、多变量分析,向综合性评估体系的建构迈进;第三,对收视率的态度从热情推崇向客观专业转变,态度趋于理性。只有科学地认识收视率的价值与功能,建立客观中立的监督稽核机构,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完善和创新适合中国国情的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建设专业理性的推进力量,才能促进我国收视率调研业健康成长,有效提升收视率分析应用的水平,进而推动电视业市场转型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视率调研 技术、市场与意识形态 梳理与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意识形态转型理论对文艺批评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董学文 金永兵 《广东社会科学》 2001年第3期133-138,共6页
面对西方后工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阶级关系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 ,西方许多学者从各种角度提出了“意识形态转型”理论。本文结合其有关内容 ,试析文艺批评在三个认识方面所受的影响 ,即文艺生产实践过程的意识形态... 面对西方后工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阶级关系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 ,西方许多学者从各种角度提出了“意识形态转型”理论。本文结合其有关内容 ,试析文艺批评在三个认识方面所受的影响 ,即文艺生产实践过程的意识形态性 ,“症候式”意识形态批评和“形式的意识形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转型 科学技术意识形态 形式意识形态 文艺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推荐与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被引量:19
7
作者 赵爱霞 王岩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2-118,共7页
算法推荐技术的发展颠覆了传统的信息分发和传播模式,形成了信息推送与用户需求精准匹配的新模式,从技术意识形态的视角来看,算法推荐因在算法设计、数据筛选和分析、信息推送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渗入了价值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因而算法... 算法推荐技术的发展颠覆了传统的信息分发和传播模式,形成了信息推送与用户需求精准匹配的新模式,从技术意识形态的视角来看,算法推荐因在算法设计、数据筛选和分析、信息推送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渗入了价值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因而算法也必然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算法推荐技术的发展给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它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和创新提供了数据支撑、传播途径和动力因素;另一方面也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信息操纵、信息窄化、信息失控等安全隐患。为此,在新时代要利用算法推荐的优势,主动规避其弊端,通过主流价值观牵引算法推荐全过程、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以适应算法推荐技术逻辑、定性方法的融入以改进算法技术、制度与主体的双重规制以优化网络生态等方面来助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推荐 技术意识形态 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网络传播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主义在现时代的“存在”何以可能——国外左翼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透视
8
作者 袁婷婷 王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61,共8页
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国外一些左翼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域进行了透视。马尔库塞基于前期资本主义技术理性的演变,从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出发考察了资本主义统治的新形式;哈维则通过空间向度的阐发,发现了空间生产与时间-空间修复对... 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国外一些左翼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域进行了透视。马尔库塞基于前期资本主义技术理性的演变,从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出发考察了资本主义统治的新形式;哈维则通过空间向度的阐发,发现了空间生产与时间-空间修复对延缓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作用;吉登斯以社会结构的变迁,证成了社会民主主义向第三条道路的转型之于缓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价值;而随着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布展,阿明通过依附理论洞察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矛盾转嫁的实质。这些富有洞见的观点,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运行的内在机理,对于批判性地审视当代资本主义的前途命运,重申马克思"两个必然"思想的科学要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科学技术意识形态 时间-空间修复 第三条道路 矛盾转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