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什么是技术封建主义?——当代西方技术封建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被引量:8
1
作者 蓝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1,共9页
技术封建主义已经成为了当代西方左翼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门词汇。技术封建主义思潮滥觞于数字技术下新空间的开辟,在传统政治学上的领土、领海、领空之外,形成了一个以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为基底的领云空间。这个空间一经成立,就发生... 技术封建主义已经成为了当代西方左翼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门词汇。技术封建主义思潮滥觞于数字技术下新空间的开辟,在传统政治学上的领土、领海、领空之外,形成了一个以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为基底的领云空间。这个空间一经成立,就发生了被各大数字平台瓜分的新圈地运动,被圈起来的云空间变成这些平台的云封地,而平台背后的资本家摇身一变成为云领主,广泛使用这些云封地的用户和企业,变成云封地上的云农奴和附庸资本家,这就是技术封建主义的实质。总体来说,技术封建主义只是一种譬喻,也并不能涵括整个当代资本主义的状况,因此,它不构成资本主义发展的下一个阶段,我们仍然可以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视角来批判技术封建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封建主义 政治经济学 数字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封建主义,抑或垄断资本主义?
2
作者 熊小果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80,共14页
技术封建主义把资本凭借数字技术所实现的垄断性质和垄断职能在国际、国家双重维度的强化错认为封建制“返潮”,其谬误在于把剩余利润均等化指认为利润消失,把资本盈利来源指认为数字资本对“产消合一”数字劳动的租赁性剥削,混淆了生... 技术封建主义把资本凭借数字技术所实现的垄断性质和垄断职能在国际、国家双重维度的强化错认为封建制“返潮”,其谬误在于把剩余利润均等化指认为利润消失,把资本盈利来源指认为数字资本对“产消合一”数字劳动的租赁性剥削,混淆了生产性劳动、非生产性劳动、消费娱乐活动之间的内在差异,忽视了基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对“原有剥削”“二级剥削”之间作出的原则性区分,陷入了资本主义当代剧变的物相化意识形态陷阱。资本主义当代剧变的核心线索是资本有机构成加速提高和剩余利润均等化过程中的利润分割问题。垄断资本主义推动了技术数字化发展,数字技术加速提升了剩余利润(包括劳动生产力)的均等化程度。剩余利润均等化造成垄断资本之间因剩余利润分割而激烈竞争,为分割更多剩余利润,垄断资本加强了对劳动力的二级剥削。这恰恰说明资本的垄断性质和垄断职能的极度强化与全面深化。“资本封建化”就是垄断资本寄生性的表现,表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技术数字化时代发展到了新阶段,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规律依旧是支配资本主义运行的根本秩序和基础建制,这是技术封建主义指认的“资本封建化”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封建主义 垄断资本 数字技术 资本有机构成 剩余利润 二级剥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封建主义表征资本本质的政治逻辑及其批判
3
作者 刘衍峰 涂良川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3,共8页
科技与资本深度融合使得技术精英利用科技掌控巨额财富、获得巨大权力并形成层级支配,使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再封建化的发展趋势,打造了封建主义的超现代形式——技术封建主义。通过数字平台的创造建塑劳动自由的幻象、技术进步的实存营造... 科技与资本深度融合使得技术精英利用科技掌控巨额财富、获得巨大权力并形成层级支配,使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再封建化的发展趋势,打造了封建主义的超现代形式——技术封建主义。通过数字平台的创造建塑劳动自由的幻象、技术进步的实存营造个人平等的假象、数据生产的普遍勾勒全球链接的想象,技术封建主义显露出科技进步与文明退步的悖逆。技术封建主义的实质是资本增殖下技术资本家利用平台资本、算法资本、数据资本等技术进步的副产品打造“数字封地”“云农奴”“数据殖民”等社会封建的征象,进而使自身成为安享太平的“食利阶层”。对此,必须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再塑封建的潜层逻辑进行揭示与批判,廓清其资本逻辑和技术规训的实质,才能让技术进步更好服务于现代社会,真正实现技术让生活更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封建主义 资本主义 数字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发展何以可能——基于技术封建主义生产关系批判的视角
4
作者 张海防 潘可礼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20,共7页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植根于数字土地,主要开发数字资源,呈现出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态势。技术封建主义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为了缓和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进行自我修复的产...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植根于数字土地,主要开发数字资源,呈现出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态势。技术封建主义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为了缓和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进行自我修复的产物。技术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遏制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进程。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破除技术封建主义生产关系,构建与其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是:改革旧型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全球资本循环的三环流体系,推动产业链升级;解放人,激发人的创造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技术封建主义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封建主义:文化霸权的新向度 被引量:9
5
作者 赵淳 曾丽瑾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45,共13页
技术封建主义是西方学界最近提出的一种理论话语,它力图对当下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表征的资本主义新状况进行阐释。学界对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和政治层面,而对于其文化影响则未有阐述。在新技术条件下,技术封建... 技术封建主义是西方学界最近提出的一种理论话语,它力图对当下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表征的资本主义新状况进行阐释。学界对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和政治层面,而对于其文化影响则未有阐述。在新技术条件下,技术封建主义题旨已然溢出单纯的经济疆域和政治边界,广泛地渗透到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语境中,技术封建主义的文化逻辑主要在知识垄断和大数据操控两个层面展开:一方面,通过窃取或掠夺而来的知识,文化霸权得到极大的巩固和加强;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下的信息推送,根据大他者的欲望而结构起来的主体欲望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和放大。由此,文化霸权以一种全新的样态给主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规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封建主义 文化霸权 知识垄断 大数据 欲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注意力的技术封建主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马俊峰 赵海蕴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8,共11页
注意力作为数字时代资本增殖的内驱动力,构成了资本布展权力的内核本质。智能技术与数字资本的深度合谋,实现了注意力作为稀缺商品、劳动能力、技术装置的三重身份构境。注意力受到时间持存、个体活动、范围效度的限制而成为稀缺商品;... 注意力作为数字时代资本增殖的内驱动力,构成了资本布展权力的内核本质。智能技术与数字资本的深度合谋,实现了注意力作为稀缺商品、劳动能力、技术装置的三重身份构境。注意力受到时间持存、个体活动、范围效度的限制而成为稀缺商品;注意力直接或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属性使其成为劳动能力;注意力以技术的双面性为底层逻辑,呈现主体性与经验裂变、技术权力与主体管控的特征,使其成为注意力技术。三重构境取代了经济剥削的增殖逻辑,走向技术依附、政治权力的征用逻辑,促动注意力技术的封建化进程,即切割划分主体知觉以实现注意力的延伸管控、割据封建领土以重返封建结构、解析云资本以强化技术闭合与权力征用,进而呈现经济租佃、领土割据、政治专治的封建化特征。同时注意力技术封建化这一技术装置在资本的裹挟下,通过“围置-伪置-置控”等行动复合体形成集置,以转移人类主体性,捕获围置注意力,并使其无法逃逸,以搭建数字封建景观伪置注意力,实现消解主体的对抗性与革命性;以全景敞视监狱置控注意力,召回封建专制的统治逻辑,进而构建技术利维坦与政治利维坦的封建化秩序。这一技术封建主义将生命主体促逼为无根之人、飘荡游魂、机械工具的同时,也在全球范围推行以注意力技术为核心的权力布展、秩序重构与殖民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 劳动力 技术封建主义 数字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技术封建主义”思潮批判 被引量:21
7
作者 吴鑫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1-148,共8页
“技术封建主义”是近期西方新兴的一种思潮,在左翼与右翼学者之中都有较大影响力。该理论认为,信息技术的变革带来了资本主义向封建主义的“复归”,数字产权、平台垄断与集中化使得资本家成为封建领主式的食利者,以投资、创新与利润为... “技术封建主义”是近期西方新兴的一种思潮,在左翼与右翼学者之中都有较大影响力。该理论认为,信息技术的变革带来了资本主义向封建主义的“复归”,数字产权、平台垄断与集中化使得资本家成为封建领主式的食利者,以投资、创新与利润为驱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被以暴力征收租金的封建生产方式所取代,而劳动者人身依附关系的增强以及新等级制的出现则对民主政治构成威胁。技术封建主义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本质上是旧有理论无力解释信息时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产物,也反映出西方左翼学者日益远离马克思的危险趋势。本文在详细梳理西方学界主要观点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视角阐明技术封建主义的起源、本质及其内在弊端,并尝试分析后期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左翼理论的未来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封建主义 数字资本主义 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新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封建主义批判的三种路径及评析
8
作者 宋建丽 李樑 《求是学刊》 2025年第5期56-66,共11页
伴随数智技术与资本逻辑的深度媾和,传统资本主义的运作逻辑发生深刻变化,引发一系列带有“封建化”特征的趋势。以瓦鲁法基斯等为代表的西方左翼学者将其概念化为“技术封建主义”,意图通过“封建主义”这一历史意向来解读当代资本主... 伴随数智技术与资本逻辑的深度媾和,传统资本主义的运作逻辑发生深刻变化,引发一系列带有“封建化”特征的趋势。以瓦鲁法基斯等为代表的西方左翼学者将其概念化为“技术封建主义”,意图通过“封建主义”这一历史意向来解读当代资本主义。所谓“技术封建主义”,是对数智时代资本运作逻辑的高度虚拟性、支配性、垄断性及其造成的某种历史反动和历史倒退的一种概括。作为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又一新兴视角,从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与积累模式、权力关系及其内在逻辑三种路径剖析“技术封建主义”,对辨明资本主义“伪逆向性”的演进特征、厘清资本主义经济与积累逻辑的“掠夺性”本质、揭示当代资本主义权力结构(控制)的“隐蔽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问题的理论把握应避免停留在“封建主义”叙事的表层复现或生产方式视角的线性归约,而应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发展逻辑,将“技术封建主义”现象置于资本主义历史进程中加以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封建主义 封建主义 数智技术 数字资本主义 平台垄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原始积累概念及其当代重构
9
作者 夏巍 王永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0,共10页
原始积累指涉的是资本的起源问题,马克思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所谓原始积累”的“节欲论”和“储蓄论”及其观念的批判,揭示出资本起源的历史性前提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变革。这一“分离”同时构成... 原始积累指涉的是资本的起源问题,马克思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所谓原始积累”的“节欲论”和“储蓄论”及其观念的批判,揭示出资本起源的历史性前提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变革。这一“分离”同时构成了原始积累和资本积累的核心,原始积累的“分离”是资本形成的历史性前提,而资本积累是在对其历史前提“扬弃”的基础上再生产这种分离,从而转化成为资本的构成性前提,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分离”的辩证关系。在对原始积累过程中暴力作用的分析基础上,指出暴力在形式和内涵上的变化,它不再体现为超经济的直接暴力,而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成为一种习惯而内化于资本主义结构中。对于当今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所出现的新的“圈地运动”,技术封建主义者重构了马克思的原始积累概念,圈地不仅剥夺了用户生成的数据并榨取租金,还在用户和传统资本家与云领地之间形成一种封建依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积累 分离 暴力 技术封建主义 租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的再经济化——数智时代的“经济社会”及其政治挑战
10
作者 孙国东 孙榆慧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5,246,共14页
数智时代,掌握算法的数据平台公司开始产生有别于国家公权力的社会私权力,从而使得类似于19世纪的“经济社会”再现于当下。与作为服务性权力的社会私权力相适应,这种经济社会带来了市民社会的“再经济化”。与作为压制性的社会私权力... 数智时代,掌握算法的数据平台公司开始产生有别于国家公权力的社会私权力,从而使得类似于19世纪的“经济社会”再现于当下。与作为服务性权力的社会私权力相适应,这种经济社会带来了市民社会的“再经济化”。与作为压制性的社会私权力相适应,这种经济社会基于技术封建主义的运作逻辑导致了公民性的部落化。数智时代的经济社会形成了条块分化与阶层分化结构耦合的社会结构,致使现代社会的功能分化结构性失能,为社会建设和民主发展带来了前所未见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 技术封建主义 部落化 条块分化 阶层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