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金鹿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2-99,共8页
企业开展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时,选择何种进入模式直接关系到技术获取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动态能力视角提出高层管理者认知—组织内部因素—外部环境因素的选择分析框架,识别了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技术寻求类型、企业规模... 企业开展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时,选择何种进入模式直接关系到技术获取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动态能力视角提出高层管理者认知—组织内部因素—外部环境因素的选择分析框架,识别了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技术寻求类型、企业规模、产业变革程度4个影响进入模式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假设命题。通过对康希诺生物、鹦鹉乐器和天津药业三家企业进行跨案例研究,得到如下结论: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丰富的企业倾向于决策与控制程度高的进入模式;技术寻求类型的差异影响进入模式的选择,而企业规模对进入模式的影响是无差异的;处于产业变革程度高的企业倾向于组织弹性大的进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 进入模式 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 技术变革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机理分析
2
作者 吕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45-49,共5页
本文建立了三个模型:一个是国家层面的数理模型,用于分析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对一个国家创新增长率的影响;一个是企业层面的博弈模型,用于分析技术溢出方的动机和行为;一个是企业层面的数理模型,用于分析技术寻求者的行为。通过这三... 本文建立了三个模型:一个是国家层面的数理模型,用于分析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对一个国家创新增长率的影响;一个是企业层面的博弈模型,用于分析技术溢出方的动机和行为;一个是企业层面的数理模型,用于分析技术寻求者的行为。通过这三个模型对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机理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强 刘海峰 +1 位作者 李建昌 余文璨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25,共8页
近年来中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呈现了迅猛发展的趋势。在此背景下,介绍了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的概念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分析了开展此类投资对母国的意义、所需具备的条件以及中国技术寻求型海外投资的现状,指出中国此类投资起... 近年来中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呈现了迅猛发展的趋势。在此背景下,介绍了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的概念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分析了开展此类投资对母国的意义、所需具备的条件以及中国技术寻求型海外投资的现状,指出中国此类投资起步较晚,尚处起步发展阶段,在企业自身积累、体制机制、国内支撑环境和国外安全审查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最后在市场环境、政府审核、财税政策、信息和金融服务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寻求 对外直接投资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遇芳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0-44,共5页
本文以实证的方法检验了1990-2007年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虽然1990-2007年从国外溢入中国的研发投入量总体是在增加的,但是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FDI不仅没有对国内的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正的促... 本文以实证的方法检验了1990-2007年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虽然1990-2007年从国外溢入中国的研发投入量总体是在增加的,但是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FDI不仅没有对国内的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正的促进作用,反而阻碍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由于目前中国开展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仍处于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因为其存在问题和不足就否定其对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寻求 对外直接投资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直接投资、绿色技术创新与工业绿色转型——来自34个工业行业的证据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春艳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3,共7页
选取2004—2021年中国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对外直接投资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特征与作用渠道。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有效促进了工业绿色转型,但具有行业异质性,仅促进了非技术密集型工业行业绿色转型,异质性的来源可能是... 选取2004—2021年中国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对外直接投资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特征与作用渠道。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有效促进了工业绿色转型,但具有行业异质性,仅促进了非技术密集型工业行业绿色转型,异质性的来源可能是投资方向而非投资方式。机制分析表明,顺向投资通过促进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赋能工业绿色转型,逆向投资则通过促进发明型与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助推工业绿色转型。进一步讨论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来源于对外直接投资深度的纵深发展,而非简单的拓展投资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工业行业 绿色转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霍忻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5-61,共7页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局面的优化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国内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蓬勃发展起来,对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以博弈论为研究工具,构建包含母国和东道国两厂商的博弈模型,探讨了我国企业技...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局面的优化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国内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蓬勃发展起来,对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以博弈论为研究工具,构建包含母国和东道国两厂商的博弈模型,探讨了我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行为特征、动机及收益。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明显的技术获取动机,且在这种动机的引导下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显著地影响了母国及厂商的技术水平和收益,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发展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论 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两阶段完全信息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综述 被引量:5
7
作者 潘素昆 杨慧燕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3-160,共8页
近年来,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从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及其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已有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不足之处:对... 近年来,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从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及其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已有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不足之处:对技术获取型对外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分析不足;验证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存在性时忽略了滞后效应;对吸收能力影响溢出效应的分析不够深入,研究方法也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获取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型创新: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形式 被引量:4
8
作者 欧阳峣 生延超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3-45,共3页
我国民营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差,在国外进行FDI时很难与东道国的公司进行竞争。民营企业的现状和特点决定了在技术创新时不能背离民营企业的现状,要结合企业特点采取技术合作、技术联盟等灵活多变的合作型技术创新机制。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对外直接投资 技术创新 技术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效率增进的影响——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省际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夏玲 王志华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3-217,共5页
首先探讨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效率增进的作用机制,然后采用随机前沿模型,运用2003-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估计和比较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效率增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样本区间内东部地区技术效率存在小幅下降态势,西部地区技术效率... 首先探讨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效率增进的作用机制,然后采用随机前沿模型,运用2003-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估计和比较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效率增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样本区间内东部地区技术效率存在小幅下降态势,西部地区技术效率缓慢提升并且与东部地区技术效率的差距不断缩小;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对我国技术效率增进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但现阶段其增进作用没有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增进作用明显;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部省份技术效率增进产生更大的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6
10
作者 宋勇超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65,共6页
笔者构建了对外直接投资(简称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2003年~2012年对11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省际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不论全国样本还是分地区检验,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 笔者构建了对外直接投资(简称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2003年~2012年对11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省际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不论全国样本还是分地区检验,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都是存在的,各地区均跨越了逆向技术溢出的门槛值;各地区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东部地区由于人力资本及研发资本较为充裕,更容易从对外直接投资中获得逆向技术溢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LP模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直接投资、市场化进程与内资企业技术创新——基于省级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阚大学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22,共9页
基于2003—2009年中国省级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发现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制度改进有效地促进了OFDI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外溢,当控制市场化进程对OFDI的技术创新外溢效应后,OFDI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产生负... 基于2003—2009年中国省级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发现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制度改进有效地促进了OFDI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外溢,当控制市场化进程对OFDI的技术创新外溢效应后,OFDI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显示,当市场化指数大于8.69,OFDI才会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带来正效应,我国只有北京、天津等8个省市的OFDI促进了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从区域角度来看,只有东部地区的OFDI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正效应,中西部地区的OFDI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的是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市场化进程 内资企业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直接投资、母国营商环境与母国技术进步——基于门槛模型的检验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凯南 李春梅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8-75,共18页
近年来,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影响企业的投资信心与决策。在学界,对外直接投资(OFDI)与技术进步的关联逐渐成为热点话题,随着各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母国营商环境对二者的关联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鉴于鲜有文献探讨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话题,... 近年来,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影响企业的投资信心与决策。在学界,对外直接投资(OFDI)与技术进步的关联逐渐成为热点话题,随着各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母国营商环境对二者的关联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鉴于鲜有文献探讨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话题,文章尝试将营商环境纳入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理论模型,从母国营商环境视角阐释OFDI与母国技术进步的非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以2004—2020年115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Hansen门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第一,在母国营商环境的影响下,OFDI与母国技术进步存在“V型”关系,即随着营商环境的改善,OFDI对技术进步具有“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第二,OFDI对母国技术进步的非线性影响具有国家异质性。当营商环境超过一定临界值后,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OFDI对技术进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发达国家的营商环境临界值更大,新兴国家的正向影响效应更强。第三,在解决内生性问题、替换指标和估计方法之后,实证结果依然稳健。最后进一步指出,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在进行深层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必须坚持扩大开放、提高对外直接投资质量,增强OFDI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对外直接投资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动因、制度调节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饶华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73,共8页
利用2003-2012年中国对87个国家的OFDI数据,基于广义最小二乘法分析了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及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技术动因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对低技术水平国家存在技术输出特征,对高技术水平国家存在技术获取特征。制度及制度距离... 利用2003-2012年中国对87个国家的OFDI数据,基于广义最小二乘法分析了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及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技术动因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对低技术水平国家存在技术输出特征,对高技术水平国家存在技术获取特征。制度及制度距离对中国在高、低两类技术水平国家的OFDI的调节存在较大差异。在低技术水平国家,东道国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越差、与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距离越大越有利于增强低技术水平对中国OFDI的引力;在高技术水平国家,经济制度增强高技术水平对中国OFDI的引力,而政治制度则限制中国OFDI的技术获取,与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距离越小越能促进东道国高技术水平的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动因 政治制度 经济制度 制度调节 对外直接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基于实证和案例分析的综合考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霍忻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2,共7页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承接国际技术溢出的重要路径在促进我国技术进步、自主创新和经济转型等方面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本文选取1985-2013年我国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替代数据并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承接国际技术溢出的重要路径在促进我国技术进步、自主创新和经济转型等方面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本文选取1985-2013年我国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替代数据并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技术进步衡量指标,通过构建L-P模型和实际案例考察了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技术进步效应。结果表明,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显著促进国内技术水平提升,但影响效果不及国内研发和外商投资,此外两国技术差距也是影响技术进步效果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获取对外直接投资 技术进步 实证研究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量化与评估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素昆 代丽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6-124,共9页
为了更好的防范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本文在考量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文化风险的基础上,结合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加入技术风险指标,对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进行量化与评估。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 为了更好的防范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本文在考量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文化风险的基础上,结合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加入技术风险指标,对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进行量化与评估。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量化风险;然后,通过聚类分析法评估风险等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1年期间,20个样本国家中,低风险国家都是发达国家;中等风险国家有4个,其中只有1个是发展中国家;高风险国家全都是发展中国家,包括印度、南非、墨西哥、巴西和俄罗斯;2008年后,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风险在不断改善,但很多发达国家的风险却逐渐上升。因此,中国企业应针对不同东道国的风险变化特点,采取措施规避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获取 对外直接投资 风险评估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低碳约束的技术创新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谭飞燕 刘辉煌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0-74,共5页
随着全球低碳经济的兴起与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将面临日益严苛的东道国低碳约束。文章在总结我国对外投资企业所面临的低碳约束趋势与类别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企业为适应低碳约束所进行的减排技术创新以及东道国相应的政策调... 随着全球低碳经济的兴起与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将面临日益严苛的东道国低碳约束。文章在总结我国对外投资企业所面临的低碳约束趋势与类别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企业为适应低碳约束所进行的减排技术创新以及东道国相应的政策调整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企业 低碳约束 减排技术创新 政策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道国碳定价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低碳转型研究
17
作者 肖慧敏 唐月琪 李子豪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3-111,共9页
在加快发展绿色转型和持续提高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渠道,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利润和环保绩效。本文采用2010~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深入探究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母国企业低碳转型... 在加快发展绿色转型和持续提高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渠道,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利润和环保绩效。本文采用2010~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深入探究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母国企业低碳转型的程度和机制。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显著降低了企业碳排放强度,加速了企业低碳转型进程。企业对碳定价东道国的投资显著减少企业碳排放,且对碳交易东道国投资的减排效果强于对碳税东道国投资的减排效果。机制检验显示,对外直接投资通过促进企业结构转型和技术升级实现碳减排,对碳定价东道国投资显著提升了企业低碳技术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对外直接投资的碳减排作用在大型企业、高科技企业、中东部地区企业更为显著。本文为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企业低碳转型的机制提供了微观证据,也为企业合理选择国际化战略、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碳排放强度 碳定价 低碳技术创新 企业低碳转 碳交易 碳税 “双碳”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基于行业层面吸收能力
18
作者 夏明 《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3,共9页
从行业层面构建了反映行业特性的七个吸收能力指标,实证检验了行业吸收能力对制造业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制造业整体检验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度和行业资本密集度对ODI逆向技术溢出无显著正向调节作用,研发强度、人力资本水平、市... 从行业层面构建了反映行业特性的七个吸收能力指标,实证检验了行业吸收能力对制造业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制造业整体检验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度和行业资本密集度对ODI逆向技术溢出无显著正向调节作用,研发强度、人力资本水平、市场集中度、行业盈利能力和行业信息化水平均不同程度地增强了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不同技术层次行业检验结果表明:研发强度、人力资本水平和市场集中度除对低技术行业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无显著调节作用之外,对中低、中高和高技术行业均有显著调节作用。产业集聚度、行业盈利能力和行业资本密集度对低技术和中低技术行业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无显著调节作用,但对中高和高技术行业均有显著调节作用。行业信息化水平对各技术层次行业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均有显著调节作用。门槛检验表明不同技术层次行业的各吸收能力指标是否达到门槛条件是导致上述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吸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动态整合能力的倒U型调节效应
19
作者 汪舒明蕊 齐明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35,共13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而上市公司如何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基于此,本文通过我国2007-2020年2123家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而上市公司如何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基于此,本文通过我国2007-2020年2123家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动态整合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种正向作用存在动态性与持续性,并会受到所有制性质、地区、行业的影响。并且,企业动态整合能力在对外直接投资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到倒U型调节作用,但在动态整合能力强与动态整合能力弱的公司出现影响机制的差异性。据此,分别从政府管理创新成果与公司强化动态整合能力方面提出相关可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创新绩效 双重差分法 倒U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就业效应 被引量:6
20
作者 彭韶辉 王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86-93,共8页
为了从理论上探讨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的影响,以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为例,通过构建一个中间品生产部门可连续分割的国际分工模型,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就业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 为了从理论上探讨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的影响,以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为例,通过构建一个中间品生产部门可连续分割的国际分工模型,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就业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既有促进就业的"规模"效应,也有抑制就业的"迁移"效应,且在资本供给弹性足够大的行业"规模"效应将超过"迁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获取 对外直接投资 母国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