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种新设计的技术媒介远程教学模式理论分析框架 |
丁兴富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2
|
媒介权力何以可能——技术媒介的权力图式及其现代逻辑 |
王婉婉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3 |
0 |
|
3
|
技术媒介·经典表达·全球空间:2021中国动画创作与接受概述 |
齐铮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4
|
元宇宙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的数智化升级研究——基于媒介技术视角 |
詹一虹
董天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5
|
媒介技术的解放:新移动范式下青年数字游民生活实践——基于安吉数字游民公社的线索民族志研究 |
严功军
李晓轩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6
|
数字之“手”:现代社会手势演化的媒介学语法 |
孙藜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媒体基于数字技术平衡日常生活与体育参与的新路径 |
黄黎新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媒介技术本体论视角下Sora引发的媒介范式革命 |
张爱军
郭镇毓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9
|
新媒介技术背景下观众的观影体验新变 |
彭勃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0
|
我国农业信息媒介化传播的历史演进、传播特征与未来趋势 |
李天龙
|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从“文学媒介”到“媒介文学”——传媒时代文学生产的技术维度与审美逻辑 |
王婉婉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9
|
|
12
|
时间的扩容与时间价值序列的重构:媒介生命研究论纲 |
秦琼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媒介技术演化与传播理论的范式转移 |
韦路
鲍立泉
吴廷俊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14
|
新媒介技术视野下的传播与赋权研究 |
黄月琴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1
|
|
15
|
媒介技术与广告形态的双动因制衡演进关系 |
苏娜
罗玲玲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16
|
麦克卢汉媒介技术哲学研究 |
许金锋
杨潇潇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7
|
为媒介技术决定论正名:兼论传播思想史的新视角 |
胡翼青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8
|
|
18
|
论媒介技术演化和媒介制度变迁的内在关联 |
潘祥辉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12
|
|
19
|
新媒介技术之伦理张力——以网络传播等为例 |
沈蔚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1
|
|
20
|
Web3.0时代媒介技术演进与文化形态变迁 |
付茜茜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