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国高校技术增强学习的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马宁 谢敏漪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64,共7页
教育信息化在全球教育领域得到高度重视,作为首先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英国更是如此。从2001年开始,英国高校信息系统协会基本每两年会发布一版技术增强高校学习的调研报告,呈现英国高校技术增强学习的现状,并对以往历程进行比较。... 教育信息化在全球教育领域得到高度重视,作为首先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英国更是如此。从2001年开始,英国高校信息系统协会基本每两年会发布一版技术增强高校学习的调研报告,呈现英国高校技术增强学习的现状,并对以往历程进行比较。在最新一版英国高校技术增强学习的报告中,英国高校信息系统协会从促进技术增强学习发展的因素、战略影响、技术增强学习的应用现状、对技术增强学习的支持、未来预期等五个方面对技术增强高校学习的现状进行了调研。研究发现,英国高校技术增强学习聚焦于教与学活动的应用,并在学习环境与工具软件的整合、数据共享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时在移动学习与教师发展方面有大力投入,相关领域也是英国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增强学习 MOOCs 移动学习 虚拟学习环境 教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增强版形成性评价的核心原则和应用趋势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文礼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5期104-112,共9页
当前,在技术变革教育的浪潮中,传统的形成性评价面临诸多挑战。由于技术发展带来的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已经开始改变传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构,这就使得传统的形成性评价必须借由技术的优势来实现升级和进化,技术增强版形成性评价... 当前,在技术变革教育的浪潮中,传统的形成性评价面临诸多挑战。由于技术发展带来的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已经开始改变传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构,这就使得传统的形成性评价必须借由技术的优势来实现升级和进化,技术增强版形成性评价应运而生。技术增强版形成性评价旨在帮助学生发展深度概念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技能,以及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做好准备。这种评价方法是建立在问题驱动教学、对话式教学、形成性评价和元认知层次的交流四大核心原则基础之上的。这四大核心原则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以一种高度协同的方式紧密连接,从而构成技术增强版形成性评价过程的问题环,指导评价教学的深入开展。作为一种改进的、有潜力的形成性评价方法,技术增强版形成性评价不仅能更有效地改善教与学的效果,而且在未来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形成性反馈机制、基于问题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形成性反馈、基于电子档案袋评价的形成性反馈、基于MOOC的形成性评价和自适应形成性反馈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技术增强版形成性评价 核心原则 应用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中的“离心效应”:现象、成因及破解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晓琳 张立国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4-50,共7页
以新兴技术驱动教学创新是一条失败的路线。信息技术或许可以使学习变得便捷,但它本身并不能使学习有效,应用不当甚至可能产生偏离学习目标、损害学生身心发展的"离心效应"。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中的"离心效应"是制... 以新兴技术驱动教学创新是一条失败的路线。信息技术或许可以使学习变得便捷,但它本身并不能使学习有效,应用不当甚至可能产生偏离学习目标、损害学生身心发展的"离心效应"。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中的"离心效应"是制约信息化教学由普遍应用向融合创新转段升级的瓶颈,必须予以高度警惕和理性反思。文章基于已有研究证据廓清了三类典型的"离心效应":不断追寻新奇有趣技术的教学应用,忽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滥用技术的移动互联和虚实融合性,忽视对学生认知风险的管控;教师对教学进行弱处理,教学结构松散,学生学而所知甚少。其成因在于:对"趣悦化学习"的过分强调,掩盖了认知投入对有效学习的重要性;对"数字土著"的错误假设,高估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的能力;对"少教不教"教学方式的盲从,弱化了教师指导性教学的独特意义。破解"离心效应"的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实证的研究揭示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中教与学的新规律,关键在于以理论和实践的深度关联和双向转化,提升新环境中的教育生产力,最终落脚点在于以新型教学法而非新兴技术驱动学习环境各要素,实现信息化教学的"融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 教学创新 离心效应 智慧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准它者”的时间切片:技术增强与身体改造 被引量:2
4
作者 杜丹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75,共8页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时间切片技术展开了“分离—转化—连接”的三重行动:作为技术增强的准它者,分离身与心,重塑身体的全景运动;作为数字艺术的行动者,将活生生的身体转化为可视化数据与技术影像;作为知觉的改造者,模拟近距离的互动,以...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时间切片技术展开了“分离—转化—连接”的三重行动:作为技术增强的准它者,分离身与心,重塑身体的全景运动;作为数字艺术的行动者,将活生生的身体转化为可视化数据与技术影像;作为知觉的改造者,模拟近距离的互动,以形塑虚拟在场感。通过批判性检视时间切片,揭示出技术增强的装置不仅操控人的身体行动和体验,还将现实把握为数字合成的三维影像,进而强加注意力新律令,塑造数字时代的专注主体。应警惕技术准它者的身体规训,避免人的本真意识被终结在数字世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增强 技术装置 技术影像 身体 数字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断技术增强与癌症恐慌考量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锦英 张洪江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1期1-4,共4页
癌症危及生命,人们寄希望于“三早”战略能带来福音。随着诊断技术增强,癌症发病率急剧飙升,但人群中癌症死亡率却没有明显降低,而由此引发的癌症恐慌趋势日益加剧。当今对癌症二级预防战略仍存在很多争议,尤其是引发的过度诊断和过度... 癌症危及生命,人们寄希望于“三早”战略能带来福音。随着诊断技术增强,癌症发病率急剧飙升,但人群中癌症死亡率却没有明显降低,而由此引发的癌症恐慌趋势日益加剧。当今对癌症二级预防战略仍存在很多争议,尤其是引发的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更是备受关注。 “三早”问题的关键并非是其本身问题,而是在于如何解释和应用“三早”原则。肿瘤可以早发现,但绝不能早恐慌;癌症应该早治疗,但权衡利弊很重要。人们应该以自然的心态应对恐慌,以整合的理念解决现代肿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预防 抗癌方针 技术增强 癌症恐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丛秀 叶素芳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6期126-126,共1页
我国水稻的种植实力一直居于全世界前列,自从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我国水稻种植就一直受到世界的关注。仍然要说的是,水稻产量提高了,但是水稻的种植技术,以及栽培都存在问题,也时常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影响了我国种植水稻的产量,以及相... 我国水稻的种植实力一直居于全世界前列,自从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我国水稻种植就一直受到世界的关注。仍然要说的是,水稻产量提高了,但是水稻的种植技术,以及栽培都存在问题,也时常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影响了我国种植水稻的产量,以及相关种植业的发展,为此,做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水稻 种植技术增强 种植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导波轨底裂纹检测的信号增强技术
7
作者 何继平 周永久 +5 位作者 钦佩 张岩 周守镇 王平 周文涛 刘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0-263,268,共5页
[目的]导波在钢轨中的传播过程中存在抗干扰能力差和信号衰减严重问题,不利于识别轨底裂纹。为提高信噪比,有必要提出一种信号增强技术用于增强导波信号。[方法]在传统超声导波检测基础上,利用Barker码作为伪随机序列码,采用BPSK(二进... [目的]导波在钢轨中的传播过程中存在抗干扰能力差和信号衰减严重问题,不利于识别轨底裂纹。为提高信噪比,有必要提出一种信号增强技术用于增强导波信号。[方法]在传统超声导波检测基础上,利用Barker码作为伪随机序列码,采用BPSK(二进制相位编码)技术将原始激励信号经过编码调制后得到新的激励信号,实现对激励信号的扩频处理,并对采集的接收信号进行解扩。搭建超声导波轨底裂纹检测试验平台,分别对不同尺寸的钢轨轨底人工裂纹进行对比试验,分别在激励信号扩频与非扩频情况下,计算所接收导波信号的衰减系数。[结果及结论]试验结果表明,导波信号使用信号增强技术之后,相较于未经处理的原始导波信号,在传播相同距离时,衰减系数得到了明显降低,超声导波信号将能传播更远距离;相同尺寸人工裂纹所产生的影响更加明显,超声导波对钢轨轨底裂纹的检测灵敏度得到了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钢轨裂纹检测 Barker码 超声导波 信号增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水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悦 王惠琴 +2 位作者 张雨苗 林太凤 张萍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5-418,共14页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新型检测技术具有高灵敏度、无损、快速和多元分析能力等优点,在环境污染物分析领域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系统介绍了水环境中重金属离子、残留农药、微塑料污染物的检测研究现状,并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新型检测技术具有高灵敏度、无损、快速和多元分析能力等优点,在环境污染物分析领域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系统介绍了水环境中重金属离子、残留农药、微塑料污染物的检测研究现状,并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增强基底的角度出发,重点总结了近年来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水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残留农药和微塑料污染物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水环境污染物检测方面面临的挑战,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环境污染物的全面监测提供低成本、高灵敏、高选择性、稳定快速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 (SERS) 重金属离子 农药残留 微塑料 水环境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增强现实技术的地理探究实践活动——以AR地理沙盘辅助地理模型制作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龚正权 刘梅英 +4 位作者 饶青莹 薛晶晶 杨丹竹 陈文卿 李权国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59,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赋能教育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以AR地理沙盘辅助都江堰地理模型制作为例,搭建“问题导向—资料收集—实验设计—模型制作—反馈评价”的教学设计框架。学生借助AR地理沙盘增强现实技术,采取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赋能教育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以AR地理沙盘辅助都江堰地理模型制作为例,搭建“问题导向—资料收集—实验设计—模型制作—反馈评价”的教学设计框架。学生借助AR地理沙盘增强现实技术,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形式,融入跨学科教学理念,提升地理模型制作精度。地理教学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可以构建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技术 AR地理沙盘 地理实践力 地理模型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技体育中的人类增强技术:反对立场及道德理由
10
作者 李伦 徐艳洁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9,159,共10页
人类增强技术在竞技体育中的使用饱受伦理争议,争议焦点在于是否应该在竞技体育中使用人类增强技术。可以从安全、公平、自主性和体育精神四个方面探讨反对在竞技体育中使用人类增强技术的立场。人类增强技术存在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人类增强技术在竞技体育中的使用饱受伦理争议,争议焦点在于是否应该在竞技体育中使用人类增强技术。可以从安全、公平、自主性和体育精神四个方面探讨反对在竞技体育中使用人类增强技术的立场。人类增强技术存在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它在竞技体育中的使用会威胁运动员安全,破坏体育公平并加剧已有的不公平,损害运动员的自主性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主体性地位,违背体育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增强技术 竞技体育 反对立场 道德理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启动策略与求解器交互增强技术的大规模机组组合高效算法
11
作者 高博韬 石立宝 丁强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63-2872,I0059-I0061,共13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的发展,大规模机组组合(unit commitment,UC)问题的求解面临严峻挑战。针对通常建模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UC问题,尽管基于分支切割算法的商业求解器显著改善了UC问题求解速度,但这些求解器往往不具备针对UC问... 随着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的发展,大规模机组组合(unit commitment,UC)问题的求解面临严峻挑战。针对通常建模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UC问题,尽管基于分支切割算法的商业求解器显著改善了UC问题求解速度,但这些求解器往往不具备针对UC问题的特定加速功能。此外,电力部门往往预生成适应求解器的UC模型文件再求解,从这类文件辨识UC物理模型难度极高。鉴于此,文章提出基于热启动策略与求解器交互增强技术的高效算法。首先,通过求解UC问题的线性松弛模型和基于松弛解固定部分变量的优化模型,快速获得高质量可行解。随后,在分支切割过程中,有条件地求解优化可行解子问题以加速求解进程。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多个大规模算例系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机组组合 储能 分支切割 热启动策略 交互增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检索增强生成技术的规章制度问答大语言模型的构建
12
作者 赵衍 程恺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198,共7页
繁多的规章制度对师生造成了困扰,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针对这一需求构建规章问答大语言模型。采用检索增强生成技术,收集并组建校园规章制度知识库,构建检索器与生成器,实现校园规章制度的垂直领域大模型。构建评测实验数据集进行评测... 繁多的规章制度对师生造成了困扰,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针对这一需求构建规章问答大语言模型。采用检索增强生成技术,收集并组建校园规章制度知识库,构建检索器与生成器,实现校园规章制度的垂直领域大模型。构建评测实验数据集进行评测,回答相似得分0.9221,回答相关度得分0.8060,回答正确性达0.6006,研究模型分别相较于基座模型高出0.0271分、0.0868分、0.1137分。研究模型有效缓解了基座模型在垂直领域中的垂直领域语义理解、无效回答、事实性回答错误幻觉,对推进高校规章制度治理的研究以及人性化的交互式回答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高校数字化转型、高校管理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创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章制度知识库 问答系统 大语言模型 检索增强生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混凝土增强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毛宇飞 郭增辉 +4 位作者 陈晖 张杰 罗健林 刘超 商怀帅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7-1568,共12页
3D打印技术颠覆了传统材料的成型工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医疗、建筑工程等领域。混凝土原材料来源广且成本低,可塑性良好,在基础设施领域应用广泛。在当今信息化和自动化大背景下,3D打印技术与混凝土结合生产的3D打印... 3D打印技术颠覆了传统材料的成型工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医疗、建筑工程等领域。混凝土原材料来源广且成本低,可塑性良好,在基础设施领域应用广泛。在当今信息化和自动化大背景下,3D打印技术与混凝土结合生产的3D打印混凝土(3DPC)不仅能有效节省原料、环保施工,而且能够更加灵活地建造各类智能自动化程度高的装配结构。然而,目前3DPC仍存在抗拉强度低、抗震性差、配筋难、层间黏结强度低等诸多局限性,需要发展各种增强技术来提高性能,所以本文利用钢筋增强、纤维增强和其他方法增强方法分别论述各类补强材料对3DPC性能的影响,并且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混凝土 增强技术 打印性能 力学性能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知识蒸馏和特征增强技术的轻量级无解析式虚拟试衣网络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珏 丁焕 +3 位作者 杨阳 陆寅雯 余灵婕 刘正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4-174,共11页
基于外观流的二维虚拟试衣技术存在着服装扭曲准确率低、纹理失真以及模型计算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知识蒸馏和特征增强的轻量级无解析式虚拟试衣模型。首先,通过全局特征的融合与不同尺度下流场运算结果的校准,提出了改进... 基于外观流的二维虚拟试衣技术存在着服装扭曲准确率低、纹理失真以及模型计算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知识蒸馏和特征增强的轻量级无解析式虚拟试衣模型。首先,通过全局特征的融合与不同尺度下流场运算结果的校准,提出了改进后的外观流估计方法,提高外观流的估计精度;其次,采用知识蒸馏的方法对图像分割结果与虚拟试衣流程进行解耦,构建了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的轻量级试衣网络;最后,提出了基于像素平均梯度的服装复杂度GTC指标量化分析服装的纹理复杂程度,以此为基础将VITON数据集划分为简易纹理集、较复杂纹理集和复杂纹理集。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在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弗雷歇距离、感知图像块相似度、峰值信噪比、内核初始距离)上的分值较目前性能最优的模型均有所提升,能够有效提高服装扭曲准确度与试穿结果图像的质量,缓解服装纹理畸变与失真的问题,同时还拥有更小的模型尺寸和更快的运行推理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试衣 外观流 知识蒸馏 特征增强技术 服装复杂度 服装电子商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涂层钢筋增强3D打印混凝土握裹力
15
作者 崔宏志 曹乐乐 +1 位作者 曹香鹏 巫烁理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0-216,共7页
为解决直接插入钢筋增强3D打印混凝土技术中的空隙问题,提出了原位涂层技术.分别使用自密实砂浆与超细灌浆水泥作为原位涂层材料,制备了原位涂层钢筋增强3D打印混凝土,研究了钢筋在混凝土中的拉拔性能.结果表明:使用水泥基材料对钢筋进... 为解决直接插入钢筋增强3D打印混凝土技术中的空隙问题,提出了原位涂层技术.分别使用自密实砂浆与超细灌浆水泥作为原位涂层材料,制备了原位涂层钢筋增强3D打印混凝土,研究了钢筋在混凝土中的拉拔性能.结果表明:使用水泥基材料对钢筋进行原位涂层,可以得到密实的钢筋-混凝土界面,与直接插入技术相比,拉拔强度得到了最大345.0%的提升;钢筋拉拔曲线符合常规的四段式.这证明使用水泥基材料的原位涂层技术可以实际应用于3D打印混凝土的加筋工艺中,并有效提升3D打印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为混凝土3D打印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创新方法及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混凝土 原位涂层 自密实砂浆 超细灌浆水泥 加筋增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检索增强生成技术的中医药问答大语言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玉铭 李红岩 +3 位作者 郎许锋 周作建 凌云 王子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75-1382,共8页
目的构建基于检索增强生成技术的中医药问答大语言模型。方法收集中医古籍《伤寒论》、中医教材、名老中医经方及其他人工标注的中医数据集组建中医药语料库,构建中医药知识向量库;将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结合P-Tuning v2微调方法与大... 目的构建基于检索增强生成技术的中医药问答大语言模型。方法收集中医古籍《伤寒论》、中医教材、名老中医经方及其他人工标注的中医数据集组建中医药语料库,构建中医药知识向量库;将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结合P-Tuning v2微调方法与大语言模型(ChatGLM2-6B)进行融合构建中医药问答大语言模型。结果以精确率、召回率与F1值为知识问答任务的评价指标进行验证,在简单类中医问答可以达到90%以上的准确率,其中成分类问题的回答准确性最高,F1值达到0.928,中高难度问答准确率在75.8%~87.7%之间,F1值均达到0.766以上;以多样性和准确性为中医问题生成任务的评价指标进行专家打分,研究模型相较于基座模型高出了9.5分。结论研究模型具备良好的语义理解能力和较高的可靠性,有效缓解了模型幻觉并帮助患者明确问题意图,对推进中医药知识的研究以及人性化的交互式回答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中医经验的传承与普及、中医诊疗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创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知识库 大语言模型 问答系统 检索增强生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快速筛查液体保健食品中90种非法添加磷酸二酯酶5型抑制剂研究
17
作者 李玉静 何洪源 栾玉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72-379,I0007-I0009,共11页
近年来,一些不法商贩向抗疲劳、壮阳和调节免疫力等类别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磷酸二酯酶5型抑制剂(phosphodiesterase type 5 inhibitors,PDE5is),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为提高市场监管和筛查效率,亟需建立相关现场快速检测方法。该研究基... 近年来,一些不法商贩向抗疲劳、壮阳和调节免疫力等类别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磷酸二酯酶5型抑制剂(phosphodiesterase type 5 inhibitors,PDE5is),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为提高市场监管和筛查效率,亟需建立相关现场快速检测方法。该研究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以自制金溶胶为增强试剂,盐酸氯化钠溶液为匹配剂,使用乙腈和硫酸溶液进行样品前处理,建立了液体保健食品中90种非法添加PDE5is的筛查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检出限为1~10μg/mL,为快速检测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技术 保健食品 磷酸二酯酶5型抑制剂 快速筛查 非法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征、归因与超越:人类增强技术异化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欣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10,共5页
人类增强技术增强人类能力,却也可能异化为桎梏社会发展的危险力量,造成自然系统紊乱、社会公平危机、人类主体客体化。其原因在于技术合自然性和反自然性之间的博弈使得人类增强技术在应用后果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社会的理性分... 人类增强技术增强人类能力,却也可能异化为桎梏社会发展的危险力量,造成自然系统紊乱、社会公平危机、人类主体客体化。其原因在于技术合自然性和反自然性之间的博弈使得人类增强技术在应用后果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社会的理性分裂致使人们在效率思维的支配下将人视为某种工具性的存在。而一些科研人员缺乏伦理反思,跨越禁区进行危险技术行为,将导致异化风险的深化。为此,人们需要自觉践行技术“善”用,遵循“负责任创新”理念,积极推进人文主义规范建设,将人类增强技术发展控制在合理的“度”的范围内,使其真正造福于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增强技术 异化 人文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人类增强技术的公平悖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聂蕾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6,共9页
新兴人类增强技术既能给失能群体带来提升能力的机会,体现人类个体能力均衡的公平,又存在加大人与人之间能力鸿沟的可能而导致不公平的伦理隐患。这种既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又有可能对公平产生损害的矛盾,即为“公平悖论”。“公平悖论... 新兴人类增强技术既能给失能群体带来提升能力的机会,体现人类个体能力均衡的公平,又存在加大人与人之间能力鸿沟的可能而导致不公平的伦理隐患。这种既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又有可能对公平产生损害的矛盾,即为“公平悖论”。“公平悖论”主要存在时间差异、资源配置以及主体意志引发的三种形式。“公平悖论”产生的伦理成因主要在于主体性消解、技术的异化和社会性竞争。遵循关怀弱者、尊重“意愿”和技术向“公”是走出新兴人类增强技术公平悖论的主要伦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人类增强技术 公平悖论 伦理隐患 伦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新兴增强技术下的“公有”命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国辉 盛昳嵬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49,共7页
人类“公有制”面临历史终结论的形而上学、自由的有限性、运动的失控等多重责难。当代新兴增强技术产生了“超人类”,即人作为物种与新兴增强技术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人类增强是对马克思“现实世界”和“人的世界”概念的再释义,特别... 人类“公有制”面临历史终结论的形而上学、自由的有限性、运动的失控等多重责难。当代新兴增强技术产生了“超人类”,即人作为物种与新兴增强技术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人类增强是对马克思“现实世界”和“人的世界”概念的再释义,特别是人类增强为人类打开了全新的指向“公有”的未来时态。在新兴增强技术下,以碳基-硅基互联为基础的新的共同体形成了新的“集体生产力”,这是人类趋向“公有”的原动力。在人类增强“强集体力”命题下,人的发展将以更为丰富的场景和指向性超越传统生产关系。新兴增强技术对于“公有”的最大贡献在于从根本上解决个人的能力差异,消灭了公平的“不公平前提”,为“公有”清除了“私有的初始条件”,极大地丰富了“公有”的公平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新兴增强技术 人类理想 人类增强 “公有”命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